2017,我的消费观

?樱桃写的X“英语流利说”(第四期)
人的消费理念,确实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年龄的增长发生质的改变的。这是我这两年才开始明白的事情。
25岁的时候,我的大部分开销都集中在购买奢侈品(化妆品、包、衣服、鞋等)上。而到了30岁,我发现我的购物习惯和花销重点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归根结底,这也跟生活方式的变化和心态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关系。这一篇,想对去年一整年我的消费观做一个总结,写一写我认为最值得的一些开销,以及我对生活和消费的一点或许不成熟但绝对真诚的看法。
“性价比”是个很难写清楚的概念。有时候一样东西是否值得购买,看的并不是它否价格便宜又大碗,而是看它能给我们的人生带来多少正向的改变。
花在运动上的钱,又爽又值!
我家楼下有个比较便宜的健身房,年卡只要2千多块。还有一个比较贵的,月卡小两千,一节私教课好几百。区别是后者环境更好,并且是24小时的。我一度觉得自己又不是天天去健身房,所以去那家便宜的就可以了。办了卡以后,结果你猜也能猜到了。除了偶尔跑跑步游游泳之外,真的很少很少去。我是一个night person(晚起晚睡)的人,早上起床锻炼对我来说是不可能的。中午要哄孩子睡觉,下午要工作以及做晚饭,唯一的锻炼时间就是晚饭后。可是傍晚是健身房人最多的时候,因为很多上班族都是赶着下班的点去锻炼,健身房被挤得水泄不通,几乎缺氧。而再晚一点,健身房9点整就关门了。
那段时间觉得自己胖得厉害,不锻炼不行了,后来我和康就去了那个比较贵的健身房。因为是24小时的,可以晚上等Luna睡下了才去锻炼,我俩几乎每天或隔天就去一次。作为一个运动细胞很差劲的人,我也没有贪心,每天给自己规定4公里。从一开始半跑半走到坚持一段时间后能轻松跑完全程,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艰难。
再后来一个朋友总去一家cycle(动感单车),回来之后大力推荐,我就跟着她去了一次。我多年前试过动感单车,印象很差,就是一堆人在健身房里一个很拥挤的房间跟着老师疯狂踩车,还放着很土的歌厅音乐,特别聒噪也很尴尬,此生再也不想尝试了。 没想到这些年过去,科技发展了这么多,现在的cycle这么酷!整个健身房宽敞、舒适,设备比许多年前先进了很多。课程方面,老师很多都是美国来的单车教练,废话不多但很专业,选的歌好听,课程强度大但很有趣,有针对性地锻炼身体的各个部位。我从未想过有氧运动可以如此有趣,立刻办了卡,还把康也硬拽去陪我。他一开始不肯去,说cycle不是“直男的运动”,去了一次之后也觉得特别好,爱上了那种汗流浃背的感觉。我怀孕以后他就把我的课程直接转到了他的卡里,自觉地每周自己去锻炼了。
虽然这样算起来每个月在锻炼上的花销也不算少,但我真的觉得这钱花得太爽了,太值了!首先好的运动带给你的流汗喘气的感觉是无以伦比的,你以为自己运动完会更累,其实不然。长期坚持锻炼,身体和精神状态都变好了,工作学习状态也会变得更好。更重要的是,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一天比一天苗条匀称,真的有种重新做人的感觉!
当然,运动未必要和花钱挂钩。花很少的钱,甚至不花钱也可以达到很好的运动效果。很多身边的朋友只是出去夜跑或者在家举铁,也能保持好身材。但是,如果你和我一样,本身没有什么运动经验,主动性也不够喜欢犯懒,那么将一笔钱固定投入在为自己找一个好健身房和好教练上,就是一件很必要的事情了。
健康投资,买回的是安全感
我大概从4年前开始就固定地去私立医院解决大部分医疗需求,印象最深的是几个场景:生Luna的时候,我因为特殊的身体状况十分焦虑。在产前我和医生详细讨论了自己的状况,写了一份详细的分娩计划。医院还给了我一份详细的表格让我填写,细到生产时想穿什么衣服、听什么音乐,喜欢什么样的灯光。最后我是剖腹产,康全程陪伴我,医生按照我的要求对我解释了手术每一步的进程。产后医院的疼痛管理也做得很好,比起很多产妇彷徨的生产过程,我并没有受什么罪,手术后几天就活蹦乱跳地出院了。
去年,我突然觉得手有些发抖,当时自己怀疑是不是得了什么重病,吓了一大跳,我立刻去医院看了我的家庭医生。那个和善的加拿大老医生为了做了几个详细的检查,排除了一些比较坏的状况,最后从验血结果里看到我的维生素D指标极低。医生说中国人中大多数都VD缺乏,而中国医院也很少查这一项,查了也没人重视。实际上严重的VD缺乏会导致免疫力下降、肌肉酸痛抽搐等很多症状。这次就医经历对我的人生产生了质的改变,我开始强迫自己多晒太阳,多进行户外运动,并且规律补充VD。果然身体状况一下好转了,手抖也再也没有出现过。
几个月前,Luna从椅子上摔下来摔破脑袋,去急诊缝了两针。因为医护人员都非常友好有耐心,整个过程她也没怎么受到惊吓,还照例获得了一个小玩具作为“勇敢宝宝”的奖励。这些润物细无声的人文关怀和心理层面的呵护,都是我选择去私立医院的理由。方便的就医流程和舒适的环境也会让人更愿意去医院,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
那么,想要享受高端私立医院的医疗服务,不买保险自费去行不行?当然行,并且其实我在一开始就是这么做的。之前在一个朋友向我咨询高端医疗险的时候,我们讨论过这个问题。她说自己现在就带孩子在和睦家看病和打疫苗,每次诊费一千块上下,算来算去一年怎么也花不到保费那么多钱啊(包含昂贵医院的高端医疗险一年保费大概是2万起)。我对她说,买保险的意义并不是计算划不划算,而是给你一个基本的保障。这个保障的是一些意外的状况:急诊、住院、做治疗。花一千两千看病对你来说算是还可以承受,那么十几二十万呢?谁能不眨眼就花出去?这个时候保险的必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保险业有个说法叫作“双十原则”,意思是保费应该在个人年收入的10%左右,而保额应该在年收入的10倍左右。在不讨论保险种类和收入水平的前提下,其实这个说法非常不严谨,但我觉得仍然能提供给我们一些思路。保险可以说是我们家每年固定花销中开支较大的一笔,但依旧是我觉得非常该花的钱。属于每一次想起来都觉得特别值得的开支。买保险这个行为彻彻底底改变了我们家庭的储蓄方式、生活质量,甚至是对未来的计划和安排。像我一个朋友上次的推送《30岁以后你最怕什么》里写的留言那样:“买了保险之后我最大的感觉是,即便没赔付,它带来的安全感也值回票价了。”
没有目的的旅行
我爸妈每年都要出去旅游,我爸每次旅游都会精心安排旅程,事先做计划列行程,把每一天、每一顿饭都安排得满满的。然而每一回他俩旅行回来,我爸都会挨我妈的臭骂,我妈还要给我抱怨:“你爸安排的那个行程啊,早上6点就起床,走路走一天!一天看好几个景点,喘气的时间都没有,晒都晒死了!”我爸则在旁边一脸无辜:“出去玩不就是要看景点,不然难道在酒店躺着吗?我行程安排得这么好,你妈还是不满意,真搞不懂。”
我理解我爸,因为曾几何时,我也觉得旅行一定是要有目的的。每去一个地方,我也是抱着“来都来了”的心情,一定要把该去的地方都去了。然而我更理解我妈,因为现在我已经不那么想了。
现在我和康出门旅游,基本以“无所事事”为主。我们经常会在酒店一呆就是一天,在泳池里泡着,点一杯鸡尾酒也好,在海边陪孩子看日落挖沙子也好,在SPA消磨一整个下午也好。享受的,是和平常在家的日子不一样的节奏和步调,是轻松悠闲的假期生活。就算是出了酒店,计划行程的时候我也尽量不把时间安排得很满,以吃好喝好为主,外加走走逛逛。大概已经过了“穷游”的年龄阶段,我已经没法忍受差酒店、小飞机和不好吃的食物。尤其是带孩子出游,本来就精疲力竭,绝不能在吃住行上再委屈自己。
和康单独出门,我俩经常找个小咖啡馆就能舒舒服服坐上半天。喜欢的地方,可以一去再去,每一次都有新的感觉,永远去不烦。
每一个人在旅途中想要寻找的东西都不尽相同。
我有个朋友喜欢拍飞机。我和他去日本出差,他的航班比我早到半天,他自告奋勇说要在机场等我一起去市区。我到了才发现,原来他在机场拍飞机拍得如痴如醉,还买了一堆航空公司的纪念品,高兴得不得了。康出门喜欢暴走和拍照,几年前他一个人去意大利的Capri岛休假,每天拿着相机在外面疯狂走路,硬是把自己晒成了一个黑人。我俩出去玩的时候,偶尔我睡懒觉或是做SPA,他就一个人背着相机出去走街串巷,拍一些当地人的生活,回来以后边导照片或者看冲出的照片自得其乐。而我呢,出门只得一个“吃”字。每每吃到好吃的东西,就只会从心底发出一声叹息:“真是不枉此行啊!”

穿惯了定制,你就很难再回到成衣了
其实这一条算是康的消费观,并不是我的,但我仍然觉得很值得写出来给大家。
前几天我们一家人去超市买菜,看到一个外国老头穿着一件尺寸合身、面料舒适、腰间绣着名字缩写的定制衬衫、一条短裤、一双乐福鞋,全身上下一个褶也没有。我和康立刻职业病发作,长吁短叹:“真好看!” 要知道,普吉是个几乎没有dress code的地方,大概是因为海岛生活太随性,天气又太热。再高级的餐厅,对客人的要求不过是“必须穿衣服”而已,或者最多不允许人字拖和背心进入。在这种地方,任何一个穿定制的男人,在人群中都是闪闪发光的。
康是1米8的标准身材,用时装编辑的行话说,是可以穿样衣的身材。虽然不不是每天都穿西装,但也已经很多年没买过成衣了。去年一年里面,他去定制了一身西服、两条裤子和7件衬衫,今年一月份他的生日我又拖他去了定制店,让他随便挑生日礼物,他挑了一身西服4件衬衫。从这几个数字看来,康非常喜欢定制衬衫。他说他的身材不太适合穿成衣的衬衫,袖子合适了衣服总是肥,衣服合适了袖子就短。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是个亘古不变的真理。穿惯了定制,你就很难再回到成衣了。
以前做男装编辑拍摄明星、名人哪怕是模特,几乎没有背后不上夹子的,有的时候上衣裤子夹上十来个夹子也算是常事。每个人的身材各异,那几个尺码怎么能涵盖那么多不同的身材呢?然而定制不仅仅是去做一件符合自己身材的衣服,还可以加上自己的特点和喜好:裤子喜欢提到什么位置,衬衫习惯敞开领口还是打上领带,裤腿习惯肥点还是瘦点,这都是“合身”的一部分,而这些都只有在定制的时候才能得以体现。比如康去定制衬衫的时候会要求:“这件我更多会放在裤子外面穿,那件我基本上要穿在裤子里面。” 这样就会做出不同的衬衫长度和下摆的形状来。
定制一件西装,首先要选择面料,还要选择里子、扣子甚至是一些地方的缝线;要选择基本的款式、领型、袖型,以及各种长度。在定制店里面专业人士的帮助下,这会像是一个有点复杂的养成游戏,最终得到的是只属于你的结果。把钱花在定制上很值得,说的并不是定制的衣服你就一定可以穿的更久,更耐用,而是定制的衣服一定更适合,更好看,每次穿上的时候都觉得这钱没白花。
除非你非常追逐时髦,每季需要买一些新款时装甚至秀款打扮自己,不然对于普通男性上班族来说,定制几件尺码合身质地高级,落落大方的衬衫和西装,显然更简单甚至更经济。这一点,基本每一个被我“忽悠”进定制店的朋友都会同意吧。

一个有用的线上英语课程
这是我们和“懂你英语”合作的第四期内容了,关于这个线上英语课程的机制和优点,在前几期推送里其实都有写过。虽然说我一直在用的课程是“懂你英语”送我的,但我真的要说,如果是我自己花钱买的,那么这也是我花过的最值得的499元。对我来说,这个课程最大的作用是在非英语环境的生活中,每天逼迫我自己处于浸泡式学习的氛围里一段时间。坚持下去,就能把学英语变成生活的一部分。语言就是这么一回事——许久不操练,真的很容易生疏。而我是个对语言保有浓厚兴趣的人,真的不想轻易就丢了这门技能。
年前,为了测试“懂你英语”的使用体验,我特地让几个身边的朋友和工作室的同事都尝试了一段时间懂你英语的课程。以下是来自他们和往期一些读者朋友的使用反馈:
@NING
在游戏环节,问题都不是很困难,只要前面的listening、Vocabulary、dialogue三个部分认真复述和练习,就可以做到游戏环节中的连续正确回答。每次到这个环节我都是注意力百分百,答错一个题都懊恼得想要重新来过,为的就是连续回答正确获得翻倍的金币。

@一只咸鱼
班主任真的超级负责任,我效率或者分数提高了都会来鼓励我,我一开始用课的时候有些不懂的问题她也一一解答。

@Nasami
我前两天刚刚返学费,然后把返来的又续了半年,这个效果真的蛮明显的,而且现在开通level7的课程了,对我超有挑战的,打算试试,再把前面的把星星都刷满!
@小娅
已经年逾四十,两娃的妈,白天上班每晚一拖二模式的我已经成功学习半年且达标返学费了。

@孙
我属于注意力特别难集中的那种人,看到樱桃说微课抗干扰听陌生语言的歌简直太有同感。现在使用懂你英语七天,因为课程设置很有意思,每天都会主动专心的学完一个unit,并且完成任务。除了主动录音,主动听原音也很重要,这样才知道自己读的正不正确。
“懂你英语”有个专项奖学金福利:只要180天后,学时达到90小时,学习效率和水平达到90分以上,学费就全部退还。想到180天后就可以全额退学费,是不是就更有动力了?虽然像我这样要带孩子+工作,并且一年有半年时间都在旅行的人来说,也许不一定能保证每天都坚持学习。不过就算如此,我依然觉得这每个月99元、半年499元的学费性价比奇高,非常值得尝试。
这一次,我也想和正在使用或者使用过“懂你英语”的读者探讨一下使用体验以及学英语这件事对自己产生的改变。我们也为我们的读者争取来了专属福利?:
我们会在留言区选出10位读者,送出价值48元的绿钻课《去美国旅行》。另外所有从“阅读原文”链接里购买499元半年课程的读者,也一样可以获得同样的奖品(购买后请在后台回复“领课”二字获取奖品)。
赶快去点击阅读原文购买吧!
猜你喜欢
可惜我们都不是谢耳朵
看美剧学口语?
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
樱桃的个人公众号
不定期更新睡前故事/物质推荐/育儿分享
如果你喜欢,请转发到朋友圈并关注我的公众号
转载|合作 cherryxiede@126.com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抢购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