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在户外开心玩耍,坏叔叔是在哪里盯上他们的呢?

看日剧时,如果孩子正在玩着,突然变成了慢镜头,我们就知道,要出事了。
电视剧嘛,戏剧冲突的处理,咱也没当真过。但戏剧都是源于真实发生过的事。
不知你可曾了解过日本轰动一时的宫崎事件(不跟大家写过程了,自行搜索案情,保你反胃),这个连环杀人犯四次作案都是在公园、绿地这样的场所截持了上下学路上的女孩们。
案发后,聚焦点是世上怎么会有如此丧心病狂的人,他的反社会性格是怎么形成的,我们怎么保护孩子分辨远离这样的人。并且,因为宫崎是一个极其内向的御宅族,这让日本的御宅族遭遇了空前的厌恶,甚至漫画产业都受到了十年灭顶打击。
不过在讨论中,有一部分日本人注意到了宫崎选择的作案地点都有共同的特征,开始强烈反对小区周围施行公园、绿地这些本来可以提升居住品质的空间规划,以绝隐患。
日本千叶大学一位名叫中村攻的景观学教授,当然也注意到了这样的反对声,在这个的催化下,开始完善他原本就在进行的一项冷门又十分有用的研究。
冷门、无聊、却有用的研究
中村教授发现儿童受侵害的公共场所,似乎总有一些共性。于是针对首都圈东部的千叶县13个学校对5000名学生进行采访,发现有40%的学生曾在家校之间的时间段遭遇过不同程度的侵害,不管是性骚扰/侵犯还是暴力侵害。
然后中村教授对孩子们提到的受侵害的场所进行勘查,但孤立的调查让他感到无法证明侵害的发生和空间特点有必然的内在关系。
后来,他又对东京葛饰区18所学校的3000名学生做了同样的田野调查,发现结果与千叶县不谋而合,受侵害的空间特点也是重叠的。那可以侧面证明,有一些场所虽然不是侵害产生的必然原因,却也是为行动提供了便利土壤。——不好的空间,会诱人采取犯罪行动;好的空间,会让念头消失或者被掐灭。
一个容易做坏事的地方,加上一个想要做坏事的人——犯罪动因加上犯罪机会,综合作用让坏事发生。
海因里希事故概率法则大家都很熟悉了: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直接原因,事故预防工作的中心就是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而每1次重大的事故对应着29次轻度的事故,这背后有过300次危险预警没有得到重视。
当然,海因里希研究的是工业事故,可能每一种类型的事故这个比例数字是不同的,但是肯定都有一种内在的比例在昭示着300次对预警的重视以及预防的重要性。
300次识别人的不安全行为、300次审视场所的环境安全度,细节的重视,就是社区安全的保护罩。
这项研究其实挺枯燥,也不是一个决定因果的研究。并不是这些坏空间直接导致了不好的事情,就好比穿得挑逗也不应该被性侵。但其实用穿着比喻并不恰当,穿得少被侵犯的人,是被害主体;坏空间诱发,空间并不是受害者。我们改造客体显然是更合适和更有操作性的。
你可能觉得这研究有什么难懂?不是很普通的道理吗?普通人都知道坏空间会让人做坏事。可是,中村教授所指的不好的空间,这种“容易做坏事的地方”,除了我们感觉显而易见的坏空间,还有相当一部分场所是我们普通人看起来很好的公园、绿地、游乐场等等开放空间。
对环境进行评价,识别这些场所,需要大量的统计研究。有些空间很容易识别,比如脏乱的院落、荒芜的草丛都是侵犯高发地,很轻松就可以说服相关人员进行改造。而不易察觉的地点就需要通过科普来重新认识隐患,这些场所是我们没有坏心的人从来没注意到或者不曾想,却给有坏心的人提供了作案机会去侵害未成年人的。
在日本,从中村教授研究到现在,20年来有很多的学者和更多的组织在致力于修补和改善儿童环境安全,从硬件的改造到人群的联动,都有着政客、设计师、警察、居民、PTA(家长组织)的综合努力,来帮助家长和孩子防患于未然,形成了一个法律管辖之外的保护体系。
侵犯发生的特点
针对受侵害的人群特点,中村教授在第一本结论性著作《儿童易遭侵犯空间的分析及其对策》的调查结果是这样的(是样本调查,所以不能代表权威结论,只是基于这本书的结论来说明一些特点)——
8-11岁、一两个人的时候、在户外正在开心玩的时候,受到陌生成年男子性侵犯或暴力侵害的几率是相对最高的,无论男孩女孩。

大家可能会疑惑的说不是熟人性骚扰是最多的吗?这里我们还要界定一下这个课题。我们所提到的空间场所,分为私密空间和公共空间。
熟人的性骚扰多见于私密空间,这里空间阻力基本为0,基本都是犯罪动机在作怪,换言之并不能通过改造空间来减少作案几率,只能通过被侵犯的人自己去增加空间阻力,比如不独处一室。
而生人的侵犯多见于公共空间、大人不在场的时候,通过改造场所整体感受,提高犯罪的难度,是能降低犯罪率的。
当然,公共空间的改造还包括它自身的安全性,保障使用者的使用安全,也是适用300次法则的,比如秋千的安全。这是包含在这些改造项目中的另一个话题。
什么空间会易遭侵犯呢?
这是书中的重点,篇幅最大,可又最难通过一篇文章来阐述。只能抛砖引玉,挑3点容易表达的说吧。
1- “大树太密了。”
不管是回家或者上学的路边,还是公园的绿地,有高于人视线的植被,又因为太密而没有足够的通透性,特别如果绿地背面也有玩耍空间的话,就是比较危险的;或者这个绿地容易进入,也是危险的。
(路边过于茂密的植被空间)
这个是容易理解的、却争议比较大的一个点。因为很多人认为,丰富了植被,绿化了社区,还不好么?
中村教授发现,这类平进平出的茂密树丛,是很容易把小孩子拉进去的,进去后就成了视觉盲区。(宫崎事件就是把孩子扔进了草丛里)不管是家长还是其他大人,都不太容易通过巡视来发现端倪。
(乐园后面过于茂密的树丛,来自网络yelp.com)
而安全的植被空间是下图这样的。让有错落感的植被来保证视线通过,让各路大人都能看见。如果茂密,那么树丛就需要有一定的难以进入性,换言之就是加栏杆。
(通透合适的绿植空间)
如果这种硬件条件无法达到,就只能增加人力来加以监视了,硬要计算成本,肯定还是改造硬件更便宜。
2 -“这路有点不敢走。”
人人可走的通道,如果有林立的社区商铺,或者住户的生活气息,或者能看见路的窗户,那它会更加安全,反之会比较易遭侵犯。
比如下图的道路狭窄并且没有太多的“人盯人”的机会。
(正常人都觉得这里会发生点不好的事情)
(立交桥下就更不能让孩子独自通过了,特别是作为通勤道路的话)
如果道路干净有序,但店铺性质“独特”,也会增加事故几率。
(左边风俗店,右边游戏厅)
但如果小路通透,家家户户窗户都能看见外面,会比较安全。↓
上图,住宅的玄关直接连接道路,也是一个正面的例子。当然,这在中国不太适用。
小路生活气息浓厚是安全的终极保障。比如晒衣服的大妈能看见你,居委会的窗户能看见你,便利店的店员能看见你,跳广场舞的老人们能看见你,越多人能一边做自己的事边看到你,你就越安全。
(小区附近贴满安全活动的海报,也是有作用的)
你可能说,都是国外的,国内高楼林立,没有安全空间了。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但高楼也有商铺,是把商铺布置得亲民,还是布置得太远,店铺里的人能否看到路人?都决定了它周遭环境的安全度。甚至,星爸爸摆在外面的座椅,都相当于摆了安全警示牌。

3.“场所跟切西瓜似的。”
我们住宅小区里,常见两个地方会安排人们的活动场地:第一是楼房的山墙那侧的,可窗户少而容易成为视觉死角;第二是住户北侧的公共空间,因为居民的主要活动都在南侧,也不太容易看到北面场地上孩子们活动的情况。
很多设计师喜欢把这样的零碎的不好利用的下脚料做成活动场地,为了把儿童场地、健身场地、遛弯场地、绿植场地等等功能都放进去,会把本来就零碎的边角地块切得更碎。而这种场地本来就缺乏“人盯人”监视的便利,如果不设计得非常自成一体,就会更加的不安定。
左边一个滑梯,隔好远一个健身架,再老远才有座椅,中间要是在都用植被或者停车场隔开,那么每多加一个儿童滑梯就多一个危险之地。健身区的老人看不到孩子们的玩耍,是很浪费资源的事情。老人能看见有多重要呢?孩子大一些了,不需要父母跟着,户外那些广场舞大妈就是你的护体。就像中村教授说的——老年人是社区的守护神。
写这么多我想大家也知道了,只要人人能互相看见,有比较活跃的活动,少有机动车,干干净净的场地,都是比较安全的。
家长能借鉴的经验
因为日本各种儿童社区安全的组织一直做着不同方面的努力,已经形成了不同人群的联动,和丰富的经验。所以虽然咱们还没太有这些官方和普遍共识的联动,我也是粗略地也学到了一些有益的方法,这里说两个比较容易操作的。
1- 熊出没地图。
一个小学生和一个成年人的体量对比,大概跟一个成年人和一头熊差不多比例。
孩子是不可能跟大人正面冲突的,必输,就像我们不能斗熊一样。那么,就需要用技术or人力手段来绘制一份孩子常去的社区“熊出没”地图。其实就是把比较需要高度注意的点拍照下来,标示一下要注意什么,如果大人能改造环境当然好(咱们可能性不大);不能改造,也可以跟孩子一个个说注意的要点。
(jkre.jp是一个侧重用大数据来做安全地图的组织)
在日本,PTA(家长老师联合会,相当于家委会吧)是一个强大的存在,如果是通勤路上的事故高发地段,PTA的执勤家长会去巡逻。↓
咱们国家只有北京有朝阳群众,但有一个可以立刻教会小学生的事,绘制通勤路线图。↓
把家周围的各个街区画好,让孩子来贴不同的建筑物,这样他们很快就会记得自己回家的路是怎么样组成的。
然后,选择安全的路,避开茂密的树丛、避开不合适的店铺、避开脏乱差的区域、尽量走有派出所、便利店之类的路线,这都是家长可以根据自家附近来评估的环境。哦对,如果不止一条路,最好选两条,不要固定,也能降低被盯上的概率。
.
(回家路线图)
虽然咱们的城市空间跟日本有很大的差异,高层多,尺度大,路宽、车多。但确实看到有些家长恰恰是在事故高发年龄(8-11岁)让孩子尝试独自回家的,或者说是反过来的,低年级孩子都还在接送,所以事故率低。不管因果如何,预估过隐患总是好过没有过嘱咐。当然,带着孩子来一场“社区探险”也是必要滴。
2 跑!
真遇到坏人怎么办呢?
有一个组织(safety-education.org)有好多安全教育的课程,包含防侵犯课程,最亮我眼的当属20米逃跑训练。
它提到,特别是高年级以上,体力有所均衡了,那么遇到坏人最好的当然是跑。如果你能跑出20米远,一般这样的坏叔叔再追你的几率就非常小了,但如果没有经常练习,真遇上是跑不掉的。

在后记里,中村教授谈到,设计师的责任是否只在画好设计图呢?(20年前)很多优秀的设计师给孩子们设计了有趣的户外活动场所,可是令人崩溃的是,设计师以最大的努力去设计,却在他的统计研究中发现,这些恰恰成为儿童被拐骗、被伤害的危险场所。
「只重视经济效率和功能合理性的城市建造是不够的,人的生活有与其相适合的空间和规模,一旦超越那个规模,就很难搞好与别人的关系,人的生活就会变形。……要根据保证每个人都更容易外出这一点来保护城市的全体」。大家都在明处,让人来保护人,让邻里来保护你的孩子,你作为邻里的一员也保护别人的孩子,暗处的人就缺乏了机会。
文中图片来自:
儿童安全社区营造协会https://kodomo-anzen.org/;
体验性安全教育支援机构http://www.safety-education.org;
以及www.jkre.jp。
本文主要参考书目
《儿童易遭侵犯空间的分析及其对策》【日】中村 攻 著,章俊华 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欢迎关注桃姨
相关文章:
让本该安全的地方安全,这真的很难么?是的。
中国的家长已经够努力了,可用心又花钱却总觉力不从心。
看得住的是环境,看不住的是生命
荡上去的是秋千,荡下来的是隐患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