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刘波:新课程标准赋予历史学科的新课标、新样态、新思路

  背景回顾
  今年年初,教育部介绍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有关情况。
  教育部组织260多位专家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4门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历时4年已全部完成,经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查通过。
  新课程标准于2017年底印发,并于今年秋季开始执行。
  如今两个多月过去了,不少学科方面的名师对新课标的制定和实施有了更为全面的理解。小江约请了各学科的一些名师,将他们的想法加以整理,与各位江豆一起分享。今天,我们分享的是历史学科,分享者是来自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的江苏省历史特级教师刘波。
  年版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与2003年版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相比,在很多方面有了新的“样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课程理念突出“立德树人”
  年版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历史课程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教育理念,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从而使历史教育成为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使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国家的命运和世界的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课程目标聚焦学科核心素养
  年版历史课标的课程目标主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提出了相关要求。与之相比,2017年版历史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更为具象,聚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课标指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是诸素养中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是历史课程中历史价值观教育的根本归宿。
  课程结构体现关联性
  年版历史课程标准的课程结构既保证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要求,又实现个性化的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构成,采用通史与专题史相结合的方式。必修课采取通史方式,旨在让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发展大势;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采取专题史方式,旨在让学生从多角度进一步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这样的结构具有关联性、层次性、渐进性,既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使高中历史课程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有所区别和衔接。
  课程内容有所增删
  年版历史课程标准与2003年版的历史课程标准相比,课程内容上有所增删。必修课程由原来的专题史变成了通史,按时间排序分为中国史和世界史。
  中国古代史部分所增加的内容
  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
  汉朝开疆拓土
  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民族融合、区域开发
  辽、西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北方少数民族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等内容
  中国近现代史的部分变化
  比较引人注目的一是抗日战争部分,把七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
  增加了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内容。
  世界史部分所删除的内容
  西方早期的殖民扩张
  巴黎公社
  年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
  苏联经济建设以及近现代科学技术
  文学艺术等内容
  选择性必修课程主要新增了“文化传播与交流”模块、选修课程的“史学入门”和“史料研读”两大模块都是新增内容。
  学业质量标准要求明确
  年版历史课程标准明确了新的质量观,提出了学业质量标准的要求,学业质量标准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将学业质量划分为水平1到水平4的不同层级,为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等级性考试提供了重要依据。如学业质量标准的水平2是全体学生经过必修课程的学习后必须达到的水平,学业质量标准的水平4是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基本参照。学业质量要求的提出,能促进教、学、考有机衔接,形成育人的合力。
  实施建议更为具体
  年版历史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与过去相比更为具体。例如:在“教学与评价建议”部分提出,要实现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教师须确立新的认知观、教学观和评价观,从知识本位转变为素养本位,力图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过程转化为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等聚焦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课标还增加了“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在这一部分明确了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主要原则,研制了考试命题的框架,并提供了典型试题及说明予以示范。
  总之,面对2017年版历史课程标准的以上变化,广大历史教师要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思路。首先要认真研读历史新课标,真正理解新课标的“变”与“不变”,做到心领神会,胸有成竹。其次要努力改变教学方式,提倡基于深度学习的深度教学,通过创设情境、问题引领等方式,有效开展基于史料研读的深度教学。再次要加强自身专业素养。通过史学阅读、听专家讲座、外出取经等研修方式来提升在教学实践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能力,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