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袁照:从美之浸润到文化自觉

从美之浸润到文化
自觉
(李希贵校长的“新学校”研究,启动于2007年,经《中国教育报》校长周刊主编时晓玲的介绍,我们学校成为最早的课题组成员,当时全国有七所学校参与。如今,“新学校”已经如火如荼。回顾是为了不忘记,回顾也是更好的前行。)
参加李希贵的“新学校行动”课题研究已经有两年多时间了,每年的4月和10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和星期日,项目学校的校长聚在一起举行论坛。说实话这一次才真正有感觉。什么是新学校?新学校的内涵有哪些?最近,我去北京参加了中央教科所与美国安生文教基金会举办的“中美高中特色办学研讨会”,就特色学校的发展,听取了陶西平等专家的意见,并参与了研讨。似乎是突然的领悟,“新学校”、“特色学校”我们可以综合着思考。在我眼里“新学校”与“特色学校”可以吻合的,对我来说,就是发展我们的“文化自觉的美之学校”,走学校文化形态的特色之路。
陈玉琨教授曾在我们学校百年校庆时,作了“学校之美与学校之德”的演讲,现在重温有新的领悟,他曾给我出了一个课题:“校园美之研究”,一直没有一个头绪。今天思路突然清晰了起来:“在美中激情地创造”,这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的“新学校”、“特色学校”。
陈玉琨教授认为:“学校应该是最美的世界”、“改造学生要立足于学校文化的重塑”。德伦西?狄尔在《文化变革》中认为:“文化是“凝聚社团共享的哲学、思想观、价值观、假定、信仰、期待、态度和规范。所有这些相互联系的品质反映出教师、行政人员和其他参与者之间如何对待决策和问题的明确或含蓄的认同,即‘这儿做事的方法’”。
李希贵在“中美高中特色办学研讨会”上也说:“特色办学的起点是塑造共同价值观”;“共同价值观是学校特色的文化基础”;“共同价值观的核心内涵是高远志向、责任心与使命感、自主决策能力、领袖气质和合作意识与协作能力”。
我叩问自己:我们学校的文化特征到底是什么?有没有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我在“中美高中特色办学研讨会”上这样说:美之浸润是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的办学特色之追求途径,在今天的会上我讲文化自觉的美之学校,文化自觉就是校园之美的本质内涵。
费孝通先生是我国最早提出“文化自觉”命题的学者。他的倡导给我们启发,他认为,所谓“文化自觉”,即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费孝通先生是我们的校友,他的“文化自觉”,与我们格外亲切,他更是生动的例子和榜样。费老文化自觉的含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说的是:人们要懂得各自欣赏自己创造的美,还要包容的欣赏别人创造的美,这样将自己之美和别人之美融合在一起,以实现理想中的大同美。所谓大同美,就是组合各自不同的美而达到的一种和谐。“各美其美”和“美美与共”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生与自然和谐的宇宙观,就是一种“天人合一”道德和审美境界。既包含兼容开放、博采众长的意思,又有继承创新、发扬光大的意思。费老的“文化自觉”,从大处讲,不仅应当反映在人们对当前及未来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理性认识上,反映在国家的文化战略和具体措施上,而且应当反映在全民族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上。作为一所本土化和国际化特征同样鲜明的历史名校,更要继承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一是民族精神,二是历史智慧,三是人生哲学。在我们学校的百年历史中,都能见到这些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影子。学校在坚守本土化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了国际化,需要这种文化上的宽容和共享。因为有了“文化自觉”,学校的生命力才历久弥新。
不妨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我们学校自诞生之日起,便锻造了文化精魂,这个精魂:爱国精神、尚德精神、自强精神、兼容精神和敬业精神。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是一种道德之美的建构。我一直以为:学校文化的最高层面,是学校的办学使命。概括的说,我们的学校的办学使命是:传承优秀文化;培养创新人才。两者之间的桥梁,在我学校,我以为是“美”、是“美之浸润”。
现在我们提出学校的办学使命,即努力“以学校的每(美)一天成就每一个学生的本色人生”。“本色人生”,可以看作是我们学校的价值取向;所谓“本色人生”,即指的是诚实、率真、善良、富有同情心与责任感,充满智慧与理性的人生;能够生态地、个性飞扬地、顺乎自然地学习工作与生活;这种平实的人生,不追求轰轰烈烈,但每天都会有一点点进步,达到至真、至善、至美、至爱的人生境界。而以“以学校的每(“美”)一天浸润、激发学生”,则鲜明的概括了我们学校的育人路径。
为此,我们物化学校办学精神和历史为秀美的校园环境;建设校本文化课程;打造审美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实施合作宽容的文化管理。通过这些审美的教育途径,浸润学生和教师的情感,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促进学生全面、自由的成长,推动教师可持续发展和专业化发展,乃至超越专业发展。因为我们坚信: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物化为美的校园、美的境界;创新人才一定会有创造美的冲动。
美学视野中塑造学校之美,是符合我国“德、智、体、美”教育方针的。如何探询学校之美?提升学校之美?升华学校之美?我感觉在于以美启真,积淀认知;以美储善,锻造意志;以美怡情,丰富情感。譬如,以美启真,就要注重以审美因素诱发学生认知的内驱力;以情商促进智商的发展,以审美的教学形式和教学艺术让学生审美地认知。古代有这样三句诗,我们可以借用它们阐述主张:“紫冉夜湿千山雨,铁甲春生万壑雷”,“竹密何妨流水过,山高不阻野云飞” ,“揽山川之秀灵,毓人物之赫彰”,它们让我感受到文化气息、气势的力量,学校、教师和学生假如笼盖在“美”之气息之中,那将必然产生预想不到的效果。为此,我们营造“质朴大气、真水无香、倾听天籁”的文化场;成就我们的教师成为审美之范导;培养我们的学生成为完全之人物。
其中最主要的环节是课程,学校必须构建起自己的课程文化。李希贵认为“培养目标通过课程体现为学生发展水平,但现实中,培养目标与课程的互动有时会中断,根本原因在于缺少了共同价值观”,很有道理。对此,我也有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学校的课程首先是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实施,即在特定学校的育人理念下的特色化创造性实施。其次是基于每个个体、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群。所谓“特色化创新性实施”,我认为是:学校在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以美学的思想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使学科的潜在美显性化,激发学生的创新主动;以审美课堂展示学科的魅力,让学生体验学习、体验探索的乐趣。
李希贵认为的“缺少共同价值观”,确实当引起我们的反思。我们学校历史上凝成的“精魂”,即“五种精神”,是我们百年来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学校的五种精神并非过时,只是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新的内涵与要求。学校发展到今天,必须增添新的内容——“创新精神”:即在学科教学之美中培养创新人才。庄子曾说“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我认为这可以看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教育传统。万物之理蕴藏天地之美,各学科无不深深地渗透了人文与自然之美。诸如对称美、和谐美、多样统一美、奇异美、简洁美及逻辑思辩美等。
我们可以创设自然科学之美之体验,探寻自然科学之奥秘,献身科学之事业,我们的校友李政道就是榜样。2008年他第二次回母校,他的题词,“以天之语,解物之道”,我认为就是学校科学教育之最高境界、最美的境界。诸如,理科美——因气成势:在理性形象中发现美——生求实之势;在逻辑思维中感受美——成求活之势;在教材二度开发中创造美——造求新之势。举例:数学美,数学中的美育因素:简单性、和谐性 、严谨性、奇异性。数学有如下一些美育功能:展示数学之美,激发学习兴趣 ;融贯数学之美,加深知识理解 ;创造数学之美,培养思维能力 ;发掘数学之美,陶冶思想情操。我们不妨探讨数学美与数学教学:数学知识的结构美与教学;数学思维的协同美与教学;数学方法的奇异美与教学。理科之美中数学之美在于简约;物理之美在于统一;化学之美在于和谐。所谓的因气成势中的“势”,是一种气息,是内在的力量,是深度的智慧,是在形骸之外看到的内质,是教育大师们引导学生思考,对学科之美的创造。我们更要从学生这头考虑如何“浸润美”,从不同的维度,比如科学知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技术、科学精神等,有一个深入的思考。
我们可以创设社会科学之美之体验。仅从教学方法的纬度考虑,就有各种不同之路径:杏花,春雨,江南——生柔美之韵,如有教师探讨的江南园林式的学科教学;骏马,秋风,冀北——生壮美之韵,如有教师探讨的天马行空式的学科教学,鲲鹏,云气,天地——生大美之韵,如有教师探讨的胸有大我的学科教学。何谓韵?韵是平淡,是了悟,是“落花无言,人淡如菊”,是“看庭前花开花落,任天外云卷云舒”,穿行在文科花香漫漶的山水中,去体会、去感悟,学科之美,也就生成了韵。
总之,要追求教学形式与本质之兼美。所谓教学形式之美:传统手段与现代途径的融合;知性手段与感性手段的共生。上述举自然科学之例,说明的是理科本身所具备的美,举社会科学之例,主要说明的是文科教学形式之美。所谓教学本质之美:科学与人文精神的价值引领;人本和文本的情感熏陶。课程、学科都是通过课堂实现它的价值的。探寻课堂之美,是我们打造新学校、特色学校的主要场所。探寻课堂之美的目的:一言以蔽之,建构焕发勃勃生机的、流淌着创新活力的生态课堂。
在美的教育中的创新追求,是我们学校教育的极终追求。以正合——打造优质教育、优才教育;以奇胜——发展创新教育。
与美的教育相协调。我们还必须建立美的学校现代制度,它涉及到现代中国文化美之特征的思考和办学之应用等。我以为,当注重一下三个方面:当下中国文化之美应该是现代中国美的教育制度的出发点;在传统的文化教育制度中,汲取具有永恒之美的智慧精髓;结合传统的文化之美,重塑极具包容性又不失中国风范的当代中国美的教育管理制度。
“新学校”是一项“行动研究”。我们的行动是:“上下同欲”——确立学校发展的走向与形成学校的共同价值观;“治气造势”——培育校园精神;“因人之情”——塑造学校形象。
培养文化自觉的一代,既是学校的育人目标,更是学校师生员工的共同价值观,我们学校曾被媒体誉为“最中国的学校”,什么叫“最中国”?
——有“最中国的核心价值观”。
——意味着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和教育传统精神等方面最出色,在最中国的学校走出去的学生,都能够真正做到文化自觉,他们无论走到世界的那个角落,因为有了深刻的优秀的民族文化烙印,他们始终不会迷失自己。
我们有愧于这个称号,我们只是在某些教育形态上,有些“形似”,而没有达到“神似”的境界。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只有最中国的学校,才是最世界的学校。最重要的是打下我们民族优秀文化的烙印,只有在中国优秀的文化浸润下的学生,才能最终走向世界。我们将不断探求、实践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完美结合的中国基础教育。(2009年4月11日,在杭州“新学校”第五次协作会议上的发言)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