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襟见肘的拼音和意思(捉襟见肘的拼音怎么读)

捉襟见肘的意思是拉一下衣襟,胳膊肘就露了出来,本义是用于形容衣服破烂,突出生活穷困;后也可以用来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捉襟见肘也可说捉襟肘见。
捉襟见肘,读作:[ zhuō jīn jiàn zhǒu ]。

用法总结

捉襟见肘一词在句子中一般用作谓语、宾语或定语。造句示例:

他一直过着捉襟见肘的日子,实在是令人心疼。

他本来收入就不高,现在除了这事,更是捉襟见肘。

前言

俗话说,刚学剃头,就碰上了兜腮胡。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被章惇斥为“轻佻”的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继位后,为摆脱自熙宁变法以来朝中新旧两党争斗带来的经济困境,以其高超的艺术造诣,在钱币铸造上崭露头角,花样翻新,铸造了堪称超级大师水平的第一钱——圣宋元宝、圣宋通宝。“圣宋元宝”小平、折二尚可值得肯定,而其本身大小及折当自相紊乱的“圣宋通宝”背“当伍”大钱,则可足见其捉襟见肘的经济困境,成为中国古代金属大钱的一支怪葩而胎死腹中,被列为古钱五十名珍之一。

一、“圣宋当伍”钱铸造的历史背景

北宋神宗任用王安石的“熙宁变法”尽管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却给大宋带来了自建国以来少有的繁荣。但随着神宗去世朝廷内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和抨击,到宋哲宗时期新旧两党的争斗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导致其经济政策三反四覆,使宋徽宗继位时的财政经济陷入崩溃的边缘。王安石的“熙宁变法”本是以增加财政收入“富国”为目的,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注意到平均赋役,不过分剥夺人民,多少有点进步意义。但主持变法的神宗死后,年幼的宋哲宗继位,一直反对变法的高太后当政,启用旧党代表人物司马光执掌大权,结果在很短的时间内把王安石的变法措施全部废除,造成国家财用不足。据南宋洪迈《容斋随笔》之“先见之明”(1)介绍,时人毕仲游曾写信给司马光,建议在废除新法之前,应首先考虑到国家财用这一基本情况。先大力整顿天下财务,理出收入和支出的数目,把各路所积累的钱米布帛,统一由朝廷管理,则经费可够用二十年,然后再废除新法,但没有得到采用。宋哲宗于公元1093年亲政后,虽再行恢复新法,但为时已晚。不到七年,宋哲宗病逝,便把沉重的财政经济包袱丢给了继位的宋徽宗。
宋徽宗初任时,由于哲宗朝为解决财政困难,急剧扩大铁钱流通区域,大肆铸造铁钱以弥补国用不足,造成铁钱流通区域膨胀,市场上铁钱多铜钱少。在四川,已有铜铁兼行区变成铁钱专用区,铜钱退出货币市场;在广南东、西两路,也被纳入了铜铁钱兼行区域。元祐七年(公元1092年),广南西路的融、柳、郁、廉、邕等州及荆湖南路的全州灌阳县,也“依陕西等路条例,鼓铸铁折二钱与本路铜钱兼行”(2);在陕西,到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陕西“悉禁铜钱,在民间者令尽送官”,也成为铁钱专行区域;元符三年(公元1110年)十一月后,陕西虽曾一度兼行铜铁钱,但部分地区仍专行铁钱(《宋史·食货志》)。宋哲宗时期大量铸行币材低廉的铁钱,以铁钱随作铜钱流通,犹如十国战乱铁钱泛滥、物价飞涨的情景再现,导致民众完全失去了对官铸货币的信心,国家财政更是雪上加霜。
二、恢复官铸信心的圣宋元宝钱

面对哲宗朝新旧两党争斗在徽宗朝的蔓延以及其捉襟见肘的财政经济局面,宋徽宗上任后采取调和的政策,以曾布作为新党的代表做右相,任命旧党代表人物韩忠彦为左相,年号改作“建中靖国”,并铸有“建国通宝”小平真、篆二体对钱,其中篆书因“建”之“聿”二种写法形成不同版式,即常见的小篆“聿”和真书“聿”(图1),此种写法可见“建炎重宝”篆书当十大钱(图2)。该“建国通宝”小平钱为白铜质,铸工精湛,钱文秀美,给人耳目一新。但因钱币不能容纳四个字,钱文是从其年号“建中靖国”简化而来的,不伦不类,且与当朝者的地位不符,旋即改元“圣宋”,正式铸行圣宋元宝、通宝钱。

圣宋元宝有小平、折二两等铜铁钱,钱文篆、行成对,还有隶书版等,书体制作之美超过宋代历朝,尤以小平崭露头角,书笔变化多端缤彩纷呈又不乏珍罕版品,凸显艺术大师宋徽宗铸钱之风范。加上“圣宋元宝”铜钱含铜量高,一般小平钱径25mm,重3.8克;折二钱径30mm,一般重7.4克,钱币所行之处,民众争相受用,爱不释手。圣宋元宝版式计有大字(图3)、小字之分;大元小宝(图4)之属;“真”元、“行”元、“连”元、“开裆”元、“长足”元之异;篆、行细字、粗字之别;“结”宋、“长点”宋、“圆珠点”宋之趣;宝字有“短”冠、“中”冠、“长”冠(图5,鎏金)之异;小平大样(图6)、小样之象;对钱、隶书之美,其中隶书有“楷冠木”宋(图7);还有“通宝手”、隶书锡母(图8),等等。其中小平隶书、篆书、“长冠宝”、行书“长足”元以及大样和锡母钱为一级大珍品。折二钱(图9)计有,行书“长点宋”、“钳足宝”、行、篆书合背自对钱等。又铸有行、篆书铁钱,版式有广穿、并出现了汾、上等纪地和月纹、月纹孕星等前朝少见的纹饰。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今各钱谱均刊有一枚最早由日本学者提出来的所谓“通宝手“版式,即圣宋元宝小平钱行书版中,其钱文四字中除”元“字外,其它三字与”圣宋通宝“小平钱(图10)的写法完全一样。粗看有的一般钱似乎与之相似,但仔细辨认有区别,需将二枚钱拿来过细比较,才能断定。此“通宝手”应属改范试铸,存世极少,属二级珍品。

三、捉襟见肘的圣宋通宝当伍大钱
宋史·食货志》载:“(建中靖国)元年,陕西转运副使孙洁,以铁钱多铜钱少,请示复铸铜钱。……(建中靖国二年)五月,始令陕西及池、饶、建州,以岁铸小平钱增料改铸当伍大铜钱,以‘圣宋通宝’为文”。清代翁树培《古泉汇考》中曾判其钱文“‘通’乃‘元’之误”,并说“未见当伍钱”,这是错误的。今钱界公认圣宋通宝钱有小平行、楷书二种版式,又有小平广穿铁母(图11),还有篆书“当伍”大钱。有的钱谱上批注“当伍钱,均属试铸,并未正式发行”,其实不然。上海余榴梁先生收藏的一枚初铸大型篆书“圣宋通宝”背“当伍”钱,直径31.50mm,重7克,现代钱币泰斗马定祥生前考为,其钱体有鎏金痕迹,文字间有4个小孔,作装饰用,说明圣宋当伍钱已正式开铸流通;近现代著名钱币收藏家方若《言钱别录》:“圣宋有通宝,略大于小平钱,背文当五,比较稀少”,此两则信息记录说明“圣宋通宝”当伍钱不仅正式流通,而且有大小不同版本。

古代金属大钱是相对铜(铁)一文这个基础来说的。一般大钱与一文钱的大小、厚薄、重量有所差别,主要是人为因素充当折二以上大钱。往往铸行于战争持续、灾害严重、经济衰退、财政拮据、通货膨胀等时期,以挽救统治者的危难局面,该“圣宋通宝”背“当伍”大钱,便是宋徽宗初任时经济衰败、财政拮据的产物。宋代钱分大小等级,但反映在该“圣宋通宝”背“当伍”钱上却十分紊乱,同为“当伍”,其大小也自相矛盾。据目前已知的“圣宋当伍”钱就有六种不同尺寸规格:鎏金篆书最小型钱直径22.00mm(图12),钱谱转载篆书稍大型直径24.00mm(3),真书继大型直径25.00mm(图13),日本彩云公旧藏楷书再大型直径26.00mm(4),江苏归谷孙旧藏篆书中大型直径30.00mm(5),上海余榴梁藏篆书直径31.50mm(6),真是“捉襟见肘”!按理,新皇帝上任,除旧布新,钱币的铸造应该统一规范,而该“圣宋通宝”背“当伍”钱的尺寸却如此紊乱,当初明文规定“以岁所铸小平钱增料铸当伍钱”,按“当伍”宋代钱的直径一般应在35.00mm,而上述“当伍”钱的直径却差之深远,尤以直径22.00mm的“当伍”钱更是荒唐至极。以一枚直径还小于一般小平钱的“当伍”,要换5枚小平铜钱,其目的在于搜刮民财,掩盖其捉襟见肘的经济,理应受到民众的抵制和反对。“圣宋通宝”背“当伍”钱铸于崇宁二年五月至次年正月,从开铸到停铸,历时仅八个月,便很快被宋徽宗御书崇宁通宝当十大钱所替代。

参考书目:
(1)、洪迈:《容斋随笔》(白话文)第222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
(2)、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六九元祐七年正月甲辰条。
(3)(4)、(5)(6):华光普《中国古钱大集》(已本)第544—545页拓图,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