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多少位皇帝(中国有多少位皇上从第一位开始听)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皇帝是最高统治者,是中央政权的最高领导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的一切都是皇帝的,而“万方有罪,罪在朕躬。”皇帝也要为这一切负责,因此皇帝的地位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自古三皇五帝,实际上只是部落首领,其“皇”、“帝”之称为后人所追加。

直到战国末期,秦王政先后统一六国,“书同文、车同轨”,为国家的统一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同时他还认为自己统一六国,功德无量,早已超过了上古时期的三皇五帝,因而将皇帝二字合并,自称始皇帝,并希望后世帝王自称秦二世、秦三世……以此类推,直至千代万代

此时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皇帝,然而与秦始皇所设想不同的是,秦朝二代而亡,但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依旧沿用了“皇帝”之称。每一次改朝换代都会有一个新家族的成员登上皇位,他们来自中原各地。中原王朝两千年间,总共诞生过408个皇帝。

他们或是王侯造反、或是外戚篡权、或是农民起义,无论如何,在绝对的皇权诱惑下,自古想当皇帝者数不胜数,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坊间百姓,这都是野心家们的终极梦想。

秦王政自称始皇帝,从此在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时期,国家最高统治者均称为皇帝。皇帝自称“”,臣子必须恭恭敬敬地称皇帝为“圣上”、“陛下”等,不可称其为“皇帝”,更不可直呼其名。

而自古以来诞生的四百多名帝王,来自中原各地,就今天的区域规划标准来说,几乎每个省份都诞生过皇帝。但其中却有一个省份例外从始至终没有出现过一位帝王,或者说没有出现过一个皇族,那就是中原东部的山东省

山东省,因其在春秋战国时期是齐鲁两国领土,故又称齐鲁大地。山东省是文圣孔子的故乡,自古人杰地灵,乃儒家发源地,在中国古代占据着重要地位。那么,文化底蕴深厚的山东省为什么恰恰从未诞生过一名皇帝呢?

其实,这与山东人民自古接受的教育有关。上文提到山东乃儒家发源地,因而儒家思想对山东地区的影响十分深远。其讲究“忠君爱国”,反对谋逆和造反,称帝在他们看来,是离经叛道的可耻行径,并不是值得炫耀的光彩事迹,因此山东人民一般也就不会反抗皇权了。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山东地处中原地区东部,东临大海,资源丰富,百姓安居乐业,自古渔业盐业十分发达,黎民百姓大多得以依靠大海丰富的资源进行打渔作业,囤积粮食,实现丰衣足食的生活,因此山东地区也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主要富庶地区之一。

而且,中原王朝属于农耕文明,是个庞大的农业帝国。“民以食为天”,盐既是人体必需的养分,同时也是绝佳的佐料,因而是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尤其在中国古代,工业不发达,与农业密切相关的盐业也是国家重视的主要产业之一。

因此盐业的发达也为山东人带来可观的利益,他们可以将盐拿来自用,也可以当作商品,四处贩卖,既造福四方,也能让自己得利,因而山东人大多富有,豪绅众多。因为这些优质的客观条件,他们基本都能过上无忧无虑的小康生活,没有造反的必要

甚至在闹饥荒战乱的时候,全国各地都有人被迫背井离乡,四处逃难,此时还经常会有山东的豪绅们凭借着家中丰富的资源,主动开仓放粮,救济灾民,收留难民,帮助人们度过难关,帮助更多的穷困之人找到活路。

结语:综上所述,山东没有出现过一位帝王的原因基本可以归为两个,其一是山东的文化背景,影响深远的儒家学说令山东人民本身就抗拒起兵造反篡夺帝位的做法;其二是山东的渔业发达解决了人们的粮食问题,而盐业发达又使山东地区变得无比富庶。即使在天灾或战乱时期,大多也能自保,没有造反的必要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