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读后感(孔融让梨读后感50)

孔融让梨读后感

孔融让梨这个故事的读后感怎么写

  • 完整问题:
  • 好评回答:孔融让梨:今天,我读了《中华美德故事之友爱篇——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故事讲的是孔融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他有兄弟七人,他排行第六。他很小的时候,就懂得友爱和谦让。在他四岁那年,有一次家里人在一起吃梨,母亲把洗好的梨好在一个盘子里,哥哥、姐姐们都争着去抢又大又好的梨,只有孔融站在那儿一动不动。父亲看到孩子们在抢梨很生气,让他们把手中的梨放回到盘子里,并让站在一旁的孔融来分梨。孔融先拣了两个大梨给父母亲,随后又把大梨好梨依次给了哥哥、姐姐们,而把一个最小的梨留给了自己。父亲问他为什么留最小的梨给自己,孔融说:“因为我年纪小,当然应该吃最小的啊!” 读完这个故事之后,我很受感动,它告诉我们:做人要懂得谦虚礼让,要尊老爱幼。今后我一定要以孔融为榜样,在学校多帮助同学们,在车上给老人让个座位,在家里也不能什么都自己占有,有的东西应让给爸爸妈妈吃和用。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 孔融让梨读后感600字急需

  • 完整问题:
  • 好评回答:《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千古流传。今天,我翻开《神童点子故事》,看到了小孔融拿着梨送给爸爸的图片,我迫不及待地读起了《孔融让梨》故事。呵,孔融是一个非常有孝心的孩子!四岁的一天,爸爸从集市上买来了一些金黄的鸭梨,他让孔融先吃一个,可是孔融在篮子里挑了许久,却捡了一个最小的留给自己。原因是自己年纪小,应该吃小的。  读到这里,我才知道,“年纪小,应该吃小的”,说得太好了。以前,我总觉得,我是小孩子,应该多吃点。每次妈妈让我选吃的,我总会比了又比,选了又选,哪怕只大一点点,也是好的啊!上学期,我被评为“有孝心的好少年”单项奖,我逐步改正了自己的缺点。每一次餐桌上有什么好菜,我就先夹给妈妈,对她说:“妈妈,请吃!”每次中午学校发餐点时,我总是迫不及待地递给妈妈,对她说:“妈妈,你吃吧。”直到看着妈妈吃下,我才放心地离开。每天晚上,我总是把热水袋冲足电,交给妈妈,对妈妈说:“妈妈,请你捂脚。”  在姐姐十岁生日的宴会上,服务员端上了一大盘烤鸭。我拿起一块面,夹了一些鸭肉和葱,蘸了酱,把两头裹起,卷好。大家都眼巴巴地看着我。我想:你们可别以为我是个“馋嘴猫”,我可不是做给自己吃的!我放下筷子,用双手将烤鸭递给妈妈,大声地说:“妈妈,您吃!”在众目睽睽之下,妈妈接过网我递给她的烤鸭,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一桌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都赞不绝口,说:“高梵晟真孝顺啊!”“我也要让我的孩子向高梵晟学习。”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看来,我都成为大家学习的“有孝心的好少年”的榜样了,我一定要做得更好!  现在,我才知道,孔融四岁时就懂得谦让,而我新年都九岁了,这么做也是完全应该的。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今后,我要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关心、爱护身边的每一个人,要做一个当代的小孔融。
  • 孔融让梨50字的读后感怎么写

  • 完整问题:
  • 好评回答:孔融让梨:今天,我读了《中华美德故事之友爱篇——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故事讲的是孔融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他有兄弟七人,他排行第六。他很小的时候,就懂得友爱和谦让。在他四岁那年,有一次家里人在一起吃梨,母亲把洗好的梨好在一个盘子里,哥哥、姐姐们都争着去抢又大又好的梨,只有孔融站在那儿一动不动。父亲看到孩子们在抢梨很生气,让他们把手中的梨放回到盘子里,并让站在一旁的孔融来分梨。孔融先拣了两个大梨给父母亲,随后又把大梨好梨依次给了哥哥、姐姐们,而把一个最小的梨留给了自己。父亲问他为什么留最小的梨给自己,孔融说:“因为我年纪小,当然应该吃最小的啊!” 读完这个故事之后,我很受感动,它告诉我们:做人要懂得谦虚礼让,要尊老爱幼。今后我一定要以孔融为榜样,在学校多帮助同学们,在车上给老人让个座位,在家里也不能什么都自己占有,有的东西应让给爸爸妈妈吃和用。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 孔融让梨,我该让否?

  • 完整问题:孔融让梨,我该让否?
  • 好评回答:尊老爱幼,关键在于自己的内心是否真正明白让梨的内涵
  • 孔融让梨怎么翻译

  • 完整问题:孔融让梨英语怎么翻译
  • 好评回答:在翻译学里,向这样带有母语文化背景的典故是没法翻译的。翻译讲“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并不是每句话都能翻译的,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采用“解释性翻译”。例如:“外甥打灯笼照旧”
  • 孔融让梨的故事及寓意

  • 完整问题:孔融让梨的故事及寓意
  • 好评回答:孔融,字文举,东汉曲阜人也。孔子二十世孙,泰山都尉孔宙次子。融七岁时,×月×日,值祖父六十寿诞,宾客盈门。一盘酥梨,置于寿台之上,母令融分之。融遂按长幼次序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父奇之,问曰:他人得梨巨,唯己独小,何故?融从容对曰:树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长,为人之道也!父大喜。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疲乏:“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孔融小时候,不仅学习勤奋,而且善于思考。父亲外出拜客总是带着他去。10岁那年,他随父亲来到洛阳。正逢洛阳太守李膺大府内走。这时守门人忙把拉,问道:“你是哪家小孩,到一边玩去!”孔融严肃地回答说:“请你们进去通报,山东孔融来访。”守门人见他一本正经,也不知是什么来头?笑着问:“小公子,可有红贴?”孔融说:“我家和你家主人世代交往,又有师生之谊,无需红贴,只管通报。”守门人怕慢待贵客,只好进去通报。这时李膺正和许多文人雅士交谈,听了通报,一时想不起这位孔融和自己家庭是什么关系,只好哈哈:“请进!”小孔融兴冲冲走进大厅,一边向主人问候,一边拱手招呼各位来宾,态度不亢不卑。李膺一边让座,一边打量着这位俊才少年,心里好生奇怪:这小孩从未见过面,而他为何自称通家呢?于是,李膺问道:“小公子,你说我们两家世代交情,我怎么想不起来啊!”孔融微笑着说:“500年前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孔子姓孔,老子姓李,说明孔、李两家500年就有师生之谊。今你性李,我姓孔,也是师生关系,我们两家不是累世通家吗!” 孔融语出惊人,在座客人无不暗暗称奇。太守李膺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小公子真神童也。”唯有太中大夫陈韪不以为然,冷冷地说:“小时候聪明的人,长大后未必有作为。”面对挑战,孔融笑着说:“这样说来,先生小时候一定很聪明。”这一巧妙对答,弄得陈韪面红耳赤无言回对,暗暗坐在一旁生气。孔融则目不斜视,装着大人模样,一本正经地喝着茶,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孔融让梨” 是中国古代东汉末文学家孔融的真实故事,教育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即出于此。 孔融让梨新解 “孔融让梨”的故事本是教育中国的孩子们要学会谦虚礼让,但是教科书里却省去了后面部分,所以人们一直认为孔融是一个很懂事的好孩子,其实不然。 当初孔融把大的梨子给了哥哥和弟弟,就有人指出:“小小年纪,竟有如此城府。”果然,孔融年龄稍大后,竟然抛妻弃子,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