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读书演讲稿精选(2):《瓦尔登湖》

本期话题:
十二月读书演讲稿精选(1):《瓦尔登湖》
?许
乐?
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中学
初二(4)班
人在思考或者工作的时总是孤独的,不管他在什么地方都不会例外。——梭罗
品味孤独
——我最喜爱的梭罗的一句话
孤独并不是与世隔绝,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做一个装在盒子里的人,而是给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心灵回归最原始的自然,内心得以获得真正的平静。
孤独使人的思想前所未有地集中,让思考成为人的大脑主宰,但同时,孤独也需要探索,需要内心的敏锐。梭罗就是一个内心敏锐而喜爱探索的人。他在进入森林独居几个星期,的确有阵子怀疑宁静的生活必不可少的是近邻,他感到一个人孤单地生活并不快乐。可是一场绵绵细雨中,他的思想活跃起来,他突然领悟了独处的美妙。这寻找孤独的旅程,何尝不是内心的探索内心的快乐?而这内心的快乐,也一定有孤独时宁静的陪伴。
孤独使人得到自由,尽管孤寂不能以一个人距离他同胞的空间英里数来衡量。在梭罗的住所方圆半里之内看不见一所房子,地平线也被树林环绕包围着,在这样的可以说是空旷的地方上,梭罗拥有绝对的自由,甚至要比这空旷之地大上许多倍。他将住所幻想成大平原,平原上拥有自己的太阳月亮,有自我的小世界。无论是现实,还是真正内心上的自由,不都是孤独的功劳吗?有足够的自由,便能有足够的宁静相辅相成。
孤独会让人与大自然更加亲密。当梭罗这样欣喜地说出“每根小小的松针都生出了同情之心,变长了变粗了,和我交上了朋友”时,他已然与自然融为一体了,他意识到与人最亲近的血缘和最有人性的东西,就是自然。孤独让人接近自然,让人不觉得另一个地方陌生,然后自然的宁静又使你沉醉。
给予自己孤独,是一种艺术;品味孤独,是一种意境。孤独,是困倦时能修身养性的港湾,是烦闷时解忧的良药,更是一场由心开始的旅行,由此收获沿途的美景,就此享受心灵宁静致远的甘泉。
品味孤独,然后得以洗涤心灵的尘埃,所以宁静致远。
最富有的时候,你的生活也是最贫穷的。吹毛求疵的人即使在天堂也能挑出瑕疵,一个安心的人在哪都可以过着自得其乐的生活,抱着振奋乐观的思想,如同居住在皇宫一般。——梭罗
自得精神之乐,摒弃物欲之求
——我最喜爱的梭罗的一句话
梭罗,他是心灵的隐者,他的话深刻真实豪不晦涩,清澈见底,《瓦尔登湖》正如人性的眼睛,深远如湖泊,尖锐如利剑。在这扇窗户中,我最不愿关上的是这一扇:最富有的时候,你的生活也是最贫穷的。吹毛求疵的人即使在天堂也能挑出瑕疵,一个安心的人在哪都可以过着自得其乐的生活,抱着振奋乐观的思想,如同居住在皇宫一般。
梭罗的心境也正如他所说的后者一般,无论在何地总能自得其乐,永怀淡泊宁静之心,他不追求物质也是因为他已有了比物质更珍贵的东西。
梭罗对生活必需品的认识,是再简单不过的,那就是保暖,却也是最苛刻的,不单是惬意的温暖,还有精神的温暖。他对于穿着,认为衣服是伪装的皮肤,并非是生命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正如他所说,我认为并非是人离不了衣,而是衣离不了人,唯有透视穿衣人真正的人生,才能还其一个神圣的真面目,这才是真正的衣服。他对于住宅也不同于那些“贫穷的文明人”,他常常住在圆锥顶栅屋里,觉得他们与英式屋子一样温暖。我觉得,如果你的住宅让你从不满足,那么他就是你要挣脱的牢笼吧,而所谓的野蛮人,在我们眼中他们的住宅简陋无比,但却是他们富足温暖的家,在梭罗眼中,他一定是愿意做也羡慕那些野蛮人的。因此他选择自己建造木屋,只用了28.125美元,也许觉得不可思议,但在他的心里却是最令他高兴的,真正令他高兴的,是对于外表来说也就是物质来说,有增无减的生命之美,这难道不是自得精神之乐吗?
梭罗还开始了他的种豆劳作,有一章提到,他收入了种豆得来的23.44元,但是这只是他因此而获得快乐极小的一部分,即使在有一部分没有发芽的情况下,他也并没有因失去收入而遗憾,因为他享受到的是田园之乐,是播下希望期待的过程,是与鸟鸣相伴充实的生活,亦或说他记录下的收支正是过程中的一部分,而非结果,也正如他所说,人们在农事上的目的仅是大丰收,将土地视为财产及获得财产的手段,而他自己却是当成一块乐土,他因为不在意是否收获,所以他的收获是收获,损失也是收获,他是真正的农夫,不在乎田产是否归其所有,即便没有,却有了最纯粹的自得的精神之乐,超脱了物质的损失。
只有像梭罗这种“自得精神之乐,摒弃物欲之求”的人才能在瓦尔登湖这片净土上享受生命的快乐与芬芳。
?钱
琛?
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中学
初二(3)班
怎样一种空间才能把人和人群隔开而使人感到寂寞呢?——梭罗
人生当寂寞
——我最喜爱的梭罗的一句话
有一位哲人说过:“人,生而寂寞”。万物中唯一能抵挡时间的,只有纯粹的,由心而生的,真正的寂寞,寂寞才是永久的。就像梭罗在书中说的一般:“怎样一种空间才能把人和人群隔开而使人感到寂寞呢?”这是我纵观全书后最喜欢的一句话。这句话不仅引起了我的共鸣,也让我有了对寂寞的如下思考。
真正能使人感到寂寞的,乃是心灵的距离。任何一种可见、可触、可感的距离,真正意义上都不是真正能隔开的距离,梭罗在书中提到“无论两条腿怎样努力也不能使两颗心灵更接近。”当心灵孤独的时候,想必才是最寂寞的吧。梭罗在书中把两颗心灵之间的距离与地球上相距最远居民比较,说明,距离产生不了寂寞。最大的寂寞,或许就是“貌合神离”吧,纵使表面再接近,但心灵却互相远离,甚至排斥,可以想像,这是多么可怕。所以,人们努力想要跨越的距离,想来只是多么渺小的一丁点,所谓“漂洋过海来看你”,只要心在一起,漂的,也不过是半寸的洋,过的,只是咫尺的海。
站在客观意义上来说,一个人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寂寞的。人,生而寂寞,物质的,精神的,说穿了也就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一个人,在一生中与自己心灵的对话,一个人思考,占了他一生的大多数时间。所谓最好的陪伴不过是自己陪伴自己。而这陪伴,恐怕多是无声而寂寞的,但这陪伴却是最好的,使人更能冷静,从容的思考,清醒的生活,而真正的思想,大多数情况下只地在一个人清醒、寂寞中显现,就好像梭罗所说:“清醒就是生活”。而生活中绝大部分是寂寞与失落,换句话说,是寂寞与失落组成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也构成了真正的生活。
寂寞才是一个人生活最好方式,梭罗在书中批判社交,他说社交是廉价的,没有价值的,而片刻社交过后便是永久的孤独。我认为,寂寞才是生活,一个人浪费太多的时间在无谓的社交、争吵、八卦中,那么,他的生活便失去意义,就好像堆放在仓库里的货物,被时间腐化,被时间蛀残,因为他的生活已没有了思想。人生应多留一点时间来独处,让自己寂寞、失落下来,等待思想的火花迸现,如此想来,生命里多些安静、多些挫伤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毕竟,寂寞才是生活。
学会寂寞,也就意味着学会了心灵上会纯净与真正自由,这才是精神的超脱。让我们在寂寞中享受生活,在寂寞中体味思想,活得彻底一点,纯粹一点,真正的生活,长久的寂寞。
?袁
茗?
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中学
初二(3)班
听凭禽鸟去攫食另一只蚂蚁。——梭罗
去欣赏一场蚂蚁的战争
——我最喜爱的梭罗的一句话
梭罗曾在《瓦尔登湖》中记录过这样一句话:“奥劳斯·芒努斯也记载过大小蚂蚁之间的一场类似的交战。小蚂蚁是胜利者,据说它们把己方的士兵遗体掩埋了,而对那些大块头的敌人则暴尸不理,听任禽鸟去攫食。”梭罗也在书中写了一场“交战”,但结果却是大蚂蚁战胜了两只小蚂蚁。
梭罗笔下的两只小蚂蚁,能够毫不畏惧地面对大蚂蚁,展开激烈搏斗,我为它们“点赞”。在这种情况下,无疑是大蚂蚁更占优势,但它们还能“紧紧钳住对手的前额不放”,“不断地摔跤翻滚”,“始终片刻不停地啃咬对手一根触须的根部”,以至强大的对手“被啃掉了另一根触须”“只留下了一条腿的残余部分”“不知道还有多少其他的创伤”……是勇气,让他们坚定地与敌人抱成一团,顽强拼搏。人类也是一样,如书中提到的,拿破仑·戴维斯默都为如此。一个勇敢的开始,已经成功了一半。我相信,梭罗也正是被这种赤烈的勇气所打动,奥劳斯所记录的小蚂蚁也有一颗勇敢的心。
大蚂蚁孤身的搏斗是从“作者出门”持续到了“太阳下山”。或许,蚂蚁也有人类所称之为“坚忍性”的意志品质。这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能坚持自己的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重重困难,以达到行为目标的心理品质。这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毫无疑问,这是大蚂蚁在吹响胜利的号角。梭罗在“战争”最后写到:“它们在玻璃杯里又搏斗了半个钟头,当我再去看时,黑色战士已经使两个敌人的头和身体分了家。”是的,坚持的意志品质,是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就像是大蚂蚁强有力的钳,直戳敌人的心脏。
梭罗在书中写到的是两只红蚂蚁与黑蚂蚁的搏斗,奥劳斯记载的蚂蚁也把它的兵友们埋葬了。一份好的助力,能让事情事半功倍。通往成功的道路充满荆棘,偶尔会跌倒,所以,我们要学会接受他人的帮助。但,我这里所说的,只是那些“跌倒的人”,他们需要帮助,如果你足够一个人能跨越荆棘,恭喜你,你已经十分强大;或者“从这场战争中活了下来,并在荣誉军人院里度过余生,这我就不知道了。”因为我相信,四只脚总比一个人来得可靠。
综上,只有在勇敢、坚持和帮助的推力下,我们才会通往成功的殿堂。“听任禽鸟去攫食另一只蚂蚁”吧!这也成为我最喜欢的梭罗的一句话。正是因为这样,“蚂蚁的战争长期以来都受到赞美”。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