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母语】于德龙:顾黄初等著《能力训练内容指要》与语文关键能力培养

小编有话说
本公众号依托扬州大学中国语文教育研究所,团结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梳理语文教育历史,探讨语文教育问题,共创语文教育明天,共享母语芬芳。期待成为中国语文教育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本期推送扬州市邗江中学教师于德龙《顾黄初等著<能力训练内容 指要》与语文关键能力培养》一文,本文刊于《语文教学通讯》2019年第3期。感谢作者授权,如有引用请注明出处。欢迎关注本公众号!

作者简介
于德龙,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教师发展指导中心副主任,江苏省中学正高级教师,扬州市语文特级教师,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江苏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扬州市中语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市级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德育先进工作者、十佳班主任、教育十大新闻人物、优秀教育工作者、高中教育先进个人。主持或参与省级课题研究8项,3项获省级一等奖;30余篇论文在中文核心期刊、人大复印资料及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
教育理念:“培养敢于思想、人格独立的时代公民”。
顾黄初等著《能力训练内容指要》

语文关键能力培养
于德龙
纵观语文教改,呼声不可谓不高,步子不可谓不大,花样不可谓不多,所谓“忽如一夜春风来”“乱花渐欲迷人眼”是也,然回望成果,也许仅是“浅草才能没马蹄”而已。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也许和当今人们忽视语文关键能力培养不无关系。
语言承载着思想,读书就是读人,作文亦是做人,能力训练是知识传授的津梁,语文关键能力的培养必然也必须以能力训练为依托。当人们阔步走在教改的大路上,且越来越快的时候,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夕阳几度红,青山依旧在。学习汉语文,静态上显示为字、词、句、章、语、修、逻、文的知识,动态上则是听、说、读、写的语文行为,最终显现为伴随学生一生的语文关键能力,而这种关键能力的获得离不开顾先生等人当年确立的完整的科学的语文能力训练体系。教育部颁行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新课标对学习任务群的整本书阅读明确要求学生“联系个人经验,深入理解作品;享受读书的愉悦,从作品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自己的语言撰写全书梗概或提要、读书笔记与作品评介,通过口头、书面形式或其他媒介与他人分享。”教改风起云涌,真理吹尽狂沙,我们走了很多路后,蓦然回首,语文关键能力的培养却在灯火阑珊处。
早在38年前,顾先生就指出:“我国的语文教学历来都要受到时代风云的影响,而这种影响的结果又往往在实际上削弱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切实有效的训练。”(顾黄初:《改革中学语文教材之我见》,《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4期。)历史一再证明顾先生是多么具有预见性。
顾先生一直强调建立语文能力训练体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更从提高国民素质的高度来强调语文能力的培养,坚决反对应试教育中八股式陈腐教育思想。由顾黄初先生等人执笔的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大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首次概括并提出初中语文教学的48个能力点和20个知识训练点。为配合1992年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实施,1994年顾黄初、钱梦龙、徐振维、欧阳代娜、张鸿苓、章熊合著《能力训练指要》,逐条解读了大纲提出的48个能力点,并且阐明了听话、说话、阅读、写作训练之间的内在联系,阐发了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水乳交融的密切关系,揭示了读写听说训练与思维训练相辅相成的基本规律,且进一步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了有效实用的训练方法。总之,比较几十年来的语文教学标准及大纲,不难发现,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其基础还是能力。所谓“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科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林崇德,对未来基础教育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6(3):3.)2017版新课标阐明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1992年《大纲》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建立了史无前例的语文“能力训练”体系,对“能力训练”内容的构建,体现了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训练等不同维度的整体性及各维度内在的层次性,全面而具体,可操作性强。《大纲》将“能力训练”置于“基础知识”之前。意味着语文知识只是语文能力提高的辅助手段。
然而,在20世纪末,应试教育思想占据了教学的主导,甚至一些地方的教育部门和行政领导公开扬言“应试能力培养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在这种情况下,语文关键能力的培养每况愈下,很快被边缘化并进而被摒弃。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只有一处提及训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更是从消极的角度提及训练,且仅仅只有一处:“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从此,能力训练逐渐淡出。
离开了能力训练的语文教学究竟能走多远?这引出了不少老师的疑惑和思考(魏本亚,《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几个焦点问题》,《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年第11期):语文教育不要训练了,语文课怎么教啊?对实施建议质疑的声音还有很多方面,比如陈黎明先生在《对〈语文课程标准〉的检讨》(《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一文中谈到,实施建议大都属于宏观的原则方面,大都没有真正结合语文课程实际,大都可以用于其他课程,因此显得比较空泛,缺乏可操作性。随后逐渐显露出来的,有考入大学的学生写论文暴露出语文水平奇低的,有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表现出阅读领悟水平奇差的,比比皆是。
实践证明,语文关键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训练,顾黄初先生在《试论语体学与语文教学》中指出:“谁都知道,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即正确运用语文工具有效地进行听说读写活动的能力。”“训练”本身并没有错,关键在于训练什么、怎么训练。那种为了应试,大量机械的重复性练习只会扼杀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最终训练出一批考试的机器。
对于训练什么、怎么训练,顾先生都给出了科学而具体的指导。例如,顾先生曾言:“语式、语序和语气,是造句训练的三项基本内容。一个中学生,能在这三个方面受到比较严格的训练,他笔下出现的句子就能达到大体准确、完整、连贯和得体的要求,并为进一步提高造句能力奠定基础。”再如,“学生阅读中的感知,只能在学生的大脑中完成,教师是无从代劳也不能代劳的。这就提示教师:学生是阅读行为的主体,他们不是‘知识的容器’或‘被填的鸭子’;教师在整个阅读训练中的作用,主要不是讲授、给予,而是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到阅读的实践中去感得、知得、悟得。这对语文教育思想的更新无疑有着正确导向的作用。”(顾黄初等《能力训练内容指要》,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页)顾先生等人对能力训练的具体阐释,无疑对具体语文关键能力的培养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教育部颁行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于整本书的阅读能力有如出一辙的要求:“阅读整本书,应以学生利用课内外时间自主阅读、撰写笔记、交流讨论为主,不以教师的讲解代替或限制学生的阅读与思考。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提出专题学习目标,组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与交流。教师应以自己的阅读经验,平等地参与交流谈论,解答学生的疑惑。”
有识之士终于达成共识:语文关键能力的培养,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升学,而应该是培养沉淀在学生的血脉里面的、受益终身的关键能力。
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并指出核心素养的内涵,即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注重培养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同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育部考试中心赵静宇先生更是明确指出:“依据国家人才需求和高校新生选拔要求,也依据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关于核心素养的要求,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在以往高考实践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等关键能力考查的力度。”
可见,语文关键能力的培养已经提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今天,我们重新学习经典——顾黄初等著《能力训练内容指要》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借用吕叔湘先生为《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作的序言中的一段话:“按说这本集子里面的文章大部分是解放以前写的,为什么现在还没有过时呢?这是因为现在有很多问题表面上是新问题,骨子里还是老问题,所以这些文章绝大部分仍然富有现实意义。”我想吕老所言同样适用于顾先生等人所著的《能力训练内容指要》。
经典就是经典,经典的意义不只是让我们了解过去,更是让我们解决当下的困惑,进而谱写立德树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篇章。

我只是一条分割线
长按关注
本期编辑:郑昀
图片来源:扬州大学中国语文教育研究所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