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衙门里走出的“坐堂医”

洛阳人对张仲景并不陌生。他是伟大的医学家,生于两千年前的东汉时期,在世时救人无数,去世后影响深远。
1 没有天才,只有“狠人”
张仲景名张机,字仲景。他是咱河南老乡,老家在南阳。
在他生活的时代,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都在东汉京都洛阳,但当时王朝没落,人心不安,战乱频繁,百姓饱受苦难。
张仲景的父亲在朝中做官,家里的日子还算过得去。张仲景从小好学,博览群书,读到东周名医扁鹊妙手回春的故事时,心生敬意,立志学医救人。
在家人的支持下,他拜同郡医生张伯祖为师,潜心学医,没用多少年便成了一个有名气的医生。
病人夸张仲景比老师还厉害,简直是天才,张仲景却说,自己只是比别人更勤奋好学、更舍得“自虐”罢了。
为了精进医术,他一生都在拜师学艺,听说哪里有名医,便长途跋涉去求学,不惜劳心费力,不怕遭到拒绝。
有位名叫沈槐的名医,年纪大了无儿无女,担心后继无人,忧虑成病。
张仲景听说后,找到沈医生,给他开了药方:五谷杂粮面各一斤,制丸,一顿服用。
沈槐把制好的药丸放在屋檐下,一天到晚逢人就奚落张仲景:“瞅瞅,这是张仲景给我开的药!谁一顿能吃五斤面?简直是笑话,哈哈哈哈……”
笑着笑着,他就忘了烦恼,身体不知不觉好了。
张仲景拜访沈槐,恭贺他痊愈,他才明白张仲景的苦心。
张仲景开解他:“医者父母心。先生无子女,我们这些晚辈都可以当您的子女,您何愁后继无人?”
沈槐听了十分感动,遂把毕生医术传给了张仲景。
2 衙门大开,坐堂诊病
张仲景虽然热爱医学,但他出身官宦人家,当地官府便推选他走上仕途。
朝廷选派他当长沙太守,他却对当官不上心,而是想方设法治病救人。
封建社会等级森严。按规矩,东汉官员要与百姓划清界限,不可随便出入民宅。可是不接触百姓,就不能为他们治病,咋整?
不许当官的进民宅,百姓总可以到官衙“伸冤”求助吧?张仲景干脆把诊所搬进公堂,择定每月农历初一和十五这两天,大开衙门,接诊患者。
长沙太守坐堂行医成了特大新闻,轰动四方,各地患者排队来找张大人看病。
为了纪念张仲景,人们把坐在药铺里为人治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
除了“坐堂医”,饺子的典故也与张仲景有关。
相传,某年寒冬,很多穷人流离失所,衣衫单薄,耳朵都冻烂了。张仲景怜悯这些受苦的人,研发了“祛寒娇耳汤”:把羊肉和祛寒药物裹在面皮里,包成耳朵的形状,煮熟,美其名曰“娇耳”。
他叫徒弟熬制此汤,分给穷人吃喝。人们吃了“娇耳”,喝了汤,浑身暖和,冻伤渐消。
这“娇耳”正是饺子的前身。至今,人们在冬至这一天仍要包一顿饺子吃,据说吃了饺子不冻耳朵。
3 著书救世,“医圣”留名
东汉末年,“大军阀”董卓挟汉献帝西迁长安,临走前火烧洛阳城,导致生灵涂炭,十室九空,很多人生了病,张仲景忧心如焚。
他辞官行医,博采众方,总结前人诊疗经验,一边为患者治病,一边在实践中丰富治病救人的经验,经过数十年努力,终于著就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
此书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学的灵魂所在。书中概括了中医选方用药原则,收录了数百个中药方剂,不仅为我国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还惠及日本、朝鲜、新加坡等国,推动了东南亚的医学进步。
书中不少方剂,在现代卫生保健中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诸如治疗肺炎的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治疗急慢性阑尾炎的大黄牡丹皮汤等,乃临床常用良方。
后世敬仰张仲景的医术和医德,尊他为“医圣”,奉《伤寒杂病论》为“方书之祖”,乃实至名归。
(图片来自网络)
THE END
晚报副刊精读
编辑:胡桃
审核:周彦超 张广英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