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的故事(竺可桢先生的故事)

本周六我们迎来了上海市澄衷高级中学120周年校庆。上海市澄衷高级中学是由清末企业家叶澄衷于1900年创办,开中国人自己兴办班级授课制学校之先河。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任校长。历任著名教师有丰子恺、钱君陶、王怀琪、白毓昆、杨天骥、杨荫杭等。陶行知、陈鹤琴、马寅初、林语堂、章乃器、夏丐尊等社会名流曾到学校演讲、讲学。澄衷校友里面也人杰辈出,如胡适、竺可桢等,名人趣事不可胜数。今天就让我走进竺可桢先生,这位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的故事。

为中国气象学奠基

六十年代初的春天,在北京的北海公园,总能见到一位面容消瘦,精神矍铄的老人。早晨从北门进园,南门出去;晚上从南门进园,北门出去。这位老人,就是中国气象学的奠基人竺可桢。他每天去北海公园,不是为了观赏姹紫嫣红的景物,而是为了观察物候。他来到北海的岸边,细心观察,哪天桃花开了,哪天柳絮飞了,哪天布谷鸟叫了……他还用随身携带的温度计测量当天的气温,并作好翔实的记录。经过多年的观察,他积累了丰富的物候资料,掌握了自然现象变化的规律,了解气候变化对生物的影响。这宝贵的第一手的资料,为我国的气象事业,不断谱写着新的篇章。

是什么造就他这种持之以恒,不懈努力的科学精神呢?让我们来追溯他成长的足迹吧。

竺可桢1890年3月7日出生于浙江绍兴。幼时就聪明好学,极有悟性。江南杏花春雨,没完没了的雨水,下得令人心烦,竺可桢默默地观察天井里的雨水,天上一滴雨,地下一个圆,大大小小的圆圈,不断在水面上激起,扩散,消失。细心观察事物是竺可桢的天赋,他惊奇发现屋檐上流下来的雨水,在天井的石板上形成了一个个小窝窝。

满怀好奇的竺可桢兴奋地说:“娘,你来看,雨水把石板都凿出洞来了。”“这叫水滴石穿。水滴能穿石,铁杆磨成针。”娘意味深长地说,“所以一个人做事,只要有恒心,就一定能成功。”

母亲的话深深地印在竺可桢的心里。他由此悟出一条道理:只要对大自然的事物多观察,多思考,就一定会带来意外的收获。这条道理也启迪了他,要酷爱大自然,善于发现大自然的奥秘,从而掌握大自然的规律。

竺可桢10岁的时候,正值北方义和团掀起了反清灭洋的风暴。随后八国联军侵占了北京,清政府与洋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把4亿5千万两白银交给列强,而把沉重的赋税强压在老百姓身上。凡此种种已经触动了竺可桢幼小的心灵。有一次上课,国文老师提问:“什么东西最苦?什么东西最甜?”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回答,大多是还债最苦,蜜糖最甜,只有竺可桢想到了国家的穷,民族的苦,所以他回答:“老师,我认为丧权辱国最苦,振兴中华最甜。”老师露出惊喜的目光看着竺可桢,感到竺可桢人虽小,却有鸿鹊之志。

带着“最甜”的梦想,15岁的竺可桢告别了父母,辞别了家乡,来到上海,考上了澄衷学堂。这所学校是1900年创办的,5年来,已经培养出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使这座学校在上海已很有点名气。

竺可桢在这里学习,觉得功课确实很深,身体明显感到疲倦。一天晚饭后,竺可桢在校园的钟楼下散步,一阵秋风吹来,他喉咙发痒,轻轻咳嗽了几声,咳嗽声引起了迎面走来的几个同学的注意,只听见他们窃窃私语,声音虽小,但顺着风,竺可桢还是听到了:“这人精瘦得象个痨病鬼,我看他活不到20岁……”这句话深深刺痛了竺可桢的心,国家灾难深重,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自己又被同学视为短命鬼,这岂能甘心,难道自己身体真的这样不好吗?这可不行。晚上睡在床上,他还在想“痨病鬼”这三个字,真的难以入睡,此时他突然想起娘的话:水滴能穿石,铁杆磨成针,所以只要有恒心,就一定能成功。从此,竺可桢成了学校里的早起人,不论春夏秋冬,总能看见他在操场上跑步、做体操。竺可桢身体越来越好,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这些都为他日后研究气象学夯实了基础。

离开了澄衷,他先后就读于上海复旦公学,唐山路矿学堂,美国伊利诺伊大学,1913年进入哈佛大学的气象系。毕业后回国,长期担任浙江大学校长。

竺可桢为什么钟情于气象学呢?这还得从竺可桢在澄衷读书时谈起。1905年9月1日,一股强台风袭击上海,顿时狂风大作,暴雨肆虐,大批土地被大水吞没,数千渔民葬身鱼腹。当时,国人还没有自己的气象台(而西方列强却纷纷在中国窃取气象情报),上海百姓还不知道狂风暴雨从何而来,中国是一个农业国,没有气象预报,猝不及防的大自然灾难就会给国家带来极大的损失。振兴中华多么需要现代的气象科学技术啊!

由于竺可桢在中国科学事业的杰出贡献,所以荣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纵观竺可桢的一生,他的研究领域是具有开创性的,他的科学贡献是多方面的。他是我国气象学的奠基人,他在气象园地里毕生辛勤耕耘,成为中国气象学的一代宗师,某些研究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除气象学外,他还在地理学、物候学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都有开拓性的研究成果。

1964年,竺可桢写了一篇重要论文《论我国气候的特点及其与粮食生产的关系》,文章分析了光、温度、降雨对粮食的影响,提出了发展农业生产的许多设想。毛泽东看到这篇文章后十分高兴,专门请竺可桢到中南海面谈。毛泽东说:“你的文章写得好啊!我们有个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工、管),只管地。你的文章管了天,弥补了八字宪法的不足。”竺可桢回答:“天有不测风云,天不大好管呢!”毛泽东幽默地说:“我们两个人分工合作,就把天地都管起来了!”

竺可桢是为中国气象学奠基的伟大科学家。

澄衷将永远为曾经拥有过这样杰出的学子而骄傲。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