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娃路上一勺汤:晚点儿没关系,早点儿也没关系

养育孩子是一段焦虑的人生旅途,这没有必要回避。
我们在启动教育单项任务的时候,经常会怕执行晚了耽误孩子。“再晚就没机会了”的推文不绝于耳,我们像爱丽丝梦游仙境里面的兔子一样害怕太晚了,一直跑一直跑。也经常会怕太早开始,而拔苗助长了孩子,伤害了他的自由。对于时间节点的苛刻性,导致我们期望的是每次项目启动会的开始时间都能不早不晚刚刚好。
但是,当我们筹备好启动会时,主角→娃,却不配合,不出场。那么【时间刚刚好】这件事又成了新的焦虑点——这个无知小毛孩,居然不配合我在精准选点的时候开始学钢琴/英语/数学/舞蹈/认字/写字/跳绳/拍球/背诗/steam的每一个字母。
看,焦虑不来自于早晚,不焦虑也不来自于时间刚好。焦虑来自于现实总是追不上期望而产生的撕扯,不焦虑来自于始终现实快乐的跟随在期望的身后——孩子隐喻的是现实,家长隐喻的是期望,你需要做的是,让它俩合拍。
合拍意味着配合。
配合的搭档词是了解。
即使我们把教育和学业成就划等号,也需要先了解,那些学业有成就是如何达成的,不是研究别人的成功案例,别人家的孩子没有参考性,人之共性才是值得研究的。
这是为什么我最近看的都是脑科学应用于教育的那些书,试想,如果我们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想法,会触发哪个脑区的什么活动,并且知道怎么去触发能让大脑更好的运作,是不是学习和生活都不再是难事?当然这种理想值是不可能达到的,达到了我们就成机器人了,但退一步——有一定的了解,就足具指导意义。
举个例子。茉莉在刚开始启蒙音乐时,总是错,音准也不对节奏也不对。出于对音乐启蒙对人生意义的执念,我执着地认为在刚刚好的这个时间点上,她必须要学会。于是,第一次练习的时候,陪在旁边的我无法控制的焦虑呈指数级上升,脑子里想着朋友圈的音乐小天才们,嘴里鞭策着她练一遍再练一遍,直到在第38遍的时候把她练哭了。
直到这时我才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于是安抚、放弃练习、哄睡,然后独自继续懊恼。过了三天,茉莉“突然”会了那段节奏,我这时读到的信息是:“看,刻意练习,终于有了成效。多亏了我的铁腕手段。”第二三次作业,我忍着心疼,继续硬推。虽然也是当场无法达成效果,但总是会在过后几天,她顺利开窍“闯关”。我也一次次强化自己的得意,认为这就是好的配合。当然有经验之后就开始松懈,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我没有让她几十次的练习了,反而她做的比前三次要好得多得多,几乎都是当场收获“成果”。你们觉得这是一场成功的鸡娃吗?
不,事实是如果一开始我不这么焦虑,没有引发茉莉的“情绪”的话,前面也会像后面几次一样好。这也在以后其他辅导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部分验证(不敢说大话,还需要长期验证),我这种“自信”基于我了解到的两个普遍的脑神经科学认知——
第一,情绪会影响一切的学习;
第二,任何学习都是从混沌到精确、从右脑向左脑转移的过程,这过程需要时间。
如果想要效果更好一点,外力能做的只能是提供环境,而后加油,俗称用爱发电。
先说第一点。
儿童的社会化和情绪化行为将会影响他们学习几乎所有的内容……有社会化和情绪化问题的学生需要先解决这些问题,才可能成功 的学习和培养数学技能。
——摘自《大脑如何学数学》P.67
情绪反应产生于大脑的边缘系统,额叶的功能之一是调节这些反应的强度。……然而,对前青春期(12岁以前)的孩子来说,很难保持平衡。……(因为)情绪系统比额叶发育要快,边缘系统在10-12岁时就已经完全发育成熟,而额叶的成熟要到22-24岁。……具体来说,是情绪驱动注意,而注意又推动学习。
——摘自《大脑如何学数学》P.85-86
也就是说,额叶负责的全部都是关于“成熟”“自我控制”“理性”相关联的事情,在青春期结束之前,额叶的能力总是抵不过情绪的影响。↓
(视频来自UCL神经认知学家Sarah Layne Blakemore的Ted演讲)
有了了解,才能开始谅解。把孩子情绪搞糟糕,还让他同时去学习新的东西,这是很不现实的事情。我们成年大脑能应付的事,不要想当然的认为未成年人也可以,他们的大脑说: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有了谅解,才能更好地配合。
再说第二点,我们的大脑是如何学会新奇事物的呢?
首先聊一下我们是怎么整理房间的。收纳知识似乎已经形成一个共识(并且天生会收纳的人也确实都是这么做的):如果你不熟悉怎么整理,就把所有的东西统统拿出来,一个个的“认识”一遍,以便于决定哪些留哪些扔,然后再一个个归位到选好的收纳空间去。是不是?不管哪个流派,万变不离其宗。
(像打太极拳一样,大脑总是这样左右轮换腾挪)
为什么会有共识,因为脑子就是这么做的。我们人类对于新奇的不熟悉的事物,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迫的,只要产生了学它的欲望,就会挑动这样的整理过程。用善于创造的右脑去尝试理解这片“混沌的新事物”,不停地试错→调整,慢慢形成一个固定的【应对策略】,经过充分的反复(产生新的神经元链接即突触),慢慢把这个【应对策略】打包放进左脑去,以后再遇到同类的事情,直接用左脑来应对(神经元传电路径已经轻车熟路了)。学习如此发生,以及常规化了。延伸到大自然去,也都是混沌到清晰的过程,一念一世界啊。
而那些别人家的孩子,比如数学天才,是因为右脑往左脑搬运过程特别快,这不能怪自己孩子搬得慢,是吧。一开始接触新事物的时候,我们的孩子连基本的链接都没有形成,吼也没用啊,越吼搬得越慢,徒劳一场啊!
如果你人为帮孩子加速,譬如直接告诉他答案,那么这部分突触就无法产生。因为不是他自己走过的路,下次遇到同样的原理不同的题目,他的脑神经通路一定会迷路的。
另一个点是,我们的大脑神经元小时候是最多的,随着年龄的长大,会修剪掉大脑认为没用的冗余神经元,以便于用更少的神经元连接出更结实的突触。如果你把大脑想象成一座城市,道路的多选择性和质量是决定了城市运营效率的关键,效率高,就能更好地做出决策。如果有很多断头路,或者很多无效目的地,城市就不那么美了,少就是多。
也有人焦虑于年龄大了神经元不再长新的了,潜台词就是大脑就不发育了。拜托,修剪掉还来不及,为啥还要长新的。决定一个人是否聪慧,不在于神经元的数目,甚至也不在于突触链接的多少(冗余突触也是会在弃用后渐渐被大脑删除),在于的是这一条条大道的通行效率,在于每条路都好用。科学真的证明了老话的:“脑子越用越灵”以及“活到老学到老”,都是切实可行的。因而,学习关键期虽然存在,但“再不学什么就晚了”,在我们并不极端的生活情境下,通常是不存在的;“学龄前千万不要学”什么,也是基本不存在的。什么都可以学,任何时间,关键只在于,用顺应大脑学习的方式来学。
(合理的、顺应大脑的学习方法,跟姚仁禄教授设计课里讲的设计思路是完全可以对应的。b站指路→av9815990)
孩子会修剪掉哪些神经元呢?如果我们总是用加速的方法来帮孩子学习,那么孩子的大脑误会了我们,优质神经元可能会被修剪掉。如果孩子以合适的思考方式来学习,那么修剪掉的就是不健康的神经元。所以,拔苗助长指的并不是过早教孩子知识,而是用错误的方法教孩子知识。方法上不偷懒,才能跟孩子打好配合战啊。
最后,不知道你读下来有什么感受?
养育孩子是一段焦虑的人生旅途,这没有必要回避,但旅途中伴随着焦虑而有更多精彩,相信每个身在其中的父母也都在欣赏。反过来想,要【学习如何学习】的是家长,不是孩子。你迷恋孩子的成长过程,就去围观他是如何学会学习的吧。你的大脑已经结构化,他们的大脑却是橡皮泥,你要围观他们自己怎么捏,而不是自己去捏。每次看到孩子学会一项新的事物,都是在延续自己的幼态感受,都在激发我自己的生命。
不是我们陪孩子长大,是孩子在陪我们长大。
(题目来源:freepik.com)
这篇文章算是对昨天题目里“为什么要教孩子整理房间——整理大脑”的回答。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