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不喝酒 喝酒不开车

十几年前,我曾经在深圳工作生活了一年。如果说来了深圳就是深圳人,我做了一年的深圳人。
我工作的地方离居住的地方只有两三百米。因为电视台就在一个小区里面。我住了一年或者说工作了一年的地方就风景而言应属深圳最好的地方,就在梧桐山下,每天看到的是青山白云蓝天。这里离罗湖火车站也很近。我就在小区租了间房子住,住得也很舒服。小区里别墅为主,楼房的密度不大,低层,有电梯那种。最舒服的。租房子带停车位,一个月五千元左右。下了班就走几百米回到自己的房间,上班就是走几百米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和影棚。这样的生活,这样的工作环境,应该是神仙过的日子。很多人会羡慕不已。
神仙过的日子和人过的日子毕竟是不一样的。仙境中的小区和电视台毕竟是与世隔绝的,除了青山绿水新鲜空气之外,这里并没有城市中应该有的一切。如果要享受城市的生活,比如说,找个银行,找个饭店吃饭,那就必须出山了。
靠步行就可以出山的地方叫做莲塘。莲塘什么都有,酒楼,饭店,小商店,中等规模的商场,修车店,银行等等,周围是城中村,工厂宿舍。就像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的小镇。置身其中,你很难跟经济特区、大城市产生什么联想,就是一个在中国任何地方都很容易找到的那种没有任何特色的普普通通的新兴工业小镇。小镇上没有任何历史的痕迹,所有的楼房好像都是匆匆忙忙建设起来的,不象我们顺德的北滘陈村大良容奇,更加不像古镇周庄丽江。
这个小镇上的人操着全国各地的口音,通用的语言是普通话,这个小镇没有由历史留下来共同的风俗习惯和共同的生活方式,没有横冲直撞的钢铁苍蝇,也很难见到什么豪车。
对于一个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人,在这样的新兴工业小镇里生活是非常乏味的。好吃的找不到,好玩的地方没有,甚至眼睛找不到一点好看的东西。我这样说可能得罪深圳了。每个星期最高兴的时候就是星期三的晚上,同事相约到一间由旧厂房改造的羽毛球馆打打羽毛球乒乓球。打完球就在昏暗的路灯下走路回去睡觉。
不要以为这就是深圳的全部。有时候台里的年轻人,也会开着车带我去真正的城里散散心,我对印象城的印象是最深的。那是城里人的生活。每当这些时候,我就会产生一个很奇特的联想,也许在深南大道上生活,和在广州珠江新城里生活,感觉都差不多。
我在深圳还偶然地参加过我这辈子所见过的最豪华的宴会。豪华得我找不到一件合适的衣服去出席。
1981年,我去深圳采访,住了差不多一个月。当时是为中央台做个节目,叫做《深圳特区的建设者》。那时的深圳刚刚开始建设,整个城市连轮廓都没有,就像一个大工地,到处是黄色的灰尘,烟尘滚滚,到了半夜还落不下来。到处是香港电台的声音,看的都是香港电视,到处听到的都是半咸不淡的粤语。不管人来自全国各地的哪里,人人都以能够讲几句粤语而感到光荣。那时候深圳特区的建设者都以为,当时的香港,就是未来的深圳。
未来已来。而到我2012年在深圳工作生活的时候,已经看不到有人看香港电视,听不到有人听香港电台了。虽然只是一河之隔,深圳是深圳,香港是香港。
必须要严正声明的是,我今天如实所说的只是我一个人在深圳一年的生活经历,并不能够代表深圳。深圳是今天中国最年轻的竞争力最强的大城市。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在选择广州和选择深圳作为人生的战场,最后他们都是选择了深圳,就是因为深圳的发展前景和活力对他们的吸引力更大。
人生难得几回搏,深圳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择。人生难得几回醉,广州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很多人说昨天的文章看不明白。其实昨天文章的主题就是两个字:发展。
文章一开始我就说,“我的X变成了一个越来越没有发展勇气的懦弱的城市。不但不敢对标巴黎了,连深圳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也不敢对标。她已经不能像八十年代一样,成为无数中国精英的梦想之城。”
八十年代的广州对全国各地的精英的吸引力可说是是空前绝后。这里说的精英,并不只是博士硕士,更多的还是拼搏人生的精英,打工的精英。多少人问乡亲借几百元就卷着铺盖南下广州寻梦。每年春运的广州火车站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他们并不是来广州看骑楼满洲窗,也不是来广州学讲粤语的。他们来广州就是为了生活。为了他们自己的生活。今天的广州,对于今天的各路精英还有这样的吸引力吗?如果广州对各路精英的吸引力下降了,不如从前了,这对于土生土长的广州人来讲,是值得高兴的好事还是一种失落呢?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每逢过年,各路神仙全部回乡下了,看着空荡荡的马路,都会说,这才是广州。广州回来了!这是一种油然而生的直觉。不过仅仅是直觉而已。理智也同时告诉我们,如果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广州都是这样的安静,广州也离死城不远了。看看这个2020年的上半年,不论你讲广州话还是普通话,都必须龟缩在家,店铺关门,马路空空如也,我们心里很清楚,我们到底要什么?
一人有一个梦想。对于城市的发展来说,这句话是扯淡,实在也是实情。深圳说来了深圳就是深圳人,广州曾经有新广州人一说,这些表达方式不一样,但是目标指向都是一样的,就是一个城市,尤其是急速发展中的城市必须要有凝聚感,有向心力。
一个城市的发展方向,不是规划局长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一个个走马灯似换人的揸fit人的事情,而是市民的众人之事。孙中山先生就曾经明确地说,政治就是众人之事。
如果讲市民众人之众,没有一个群体比广州原住民更众,虽然现在总人口中他们已经是少数。如果讲有一种力量可以左右广州发展的未来,这是最大的力量。
可惜,这股潜在的力量除了拿起相机拍拍老城区,为粤语呐喊几句,发发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牢骚,已经对自己心爱的城市的未来失去了想象力。他们本来是城市的主人,现在放弃了主人的角色。不参与到城市发展的未来,还有什么主人可言?
有一个听众留言说,他一直在孤独地保护粤语。我回复说,除了保护粤语之外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就是这个意思。我希望原住民大家都参与到城市未来的发展当中去。但是这位固执的听众对我的回复只是一轮嘴的反驳。我就于是无视了。我讲过,一个人的电台不是辩论的地方。
如果对广州的未来的想象力只是限于保护骑楼和粤语,广州根本就没有未来。怒发冲冠凭栏处,栏之外只是茫茫的海。
我不由得想起广东流行音乐的坎坷命运。
八十年代,内地改革开放,香港也经历着流行音乐的黄金年代。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广东流行音乐一时席卷华夏大地,这在广州历史上是一件空前绝后的事情。好像除此之外,广东广州对内地的影响力可以与此相提并论的事情真的就不太多了。可惜十年辉煌,抵不住一朝沉寂。红极一时的歌手们纷纷北漂,上北京去发展了。然后就没有了然后。
什么叫做城市的吸引力?吸引力就是机会。大城市与小城市的区别,小城市与小城镇的区别,就在于机会的供应。越多的人能够找到机会,这个城市的吸引力就越大。这里说的多,不单是数量的多,更是指不同族群的多。
八十年代有一句很振奋人心的话,叫做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硕士博士本科生也好,做建筑队的也好,卖衣服的卖布的,送水的开出租车的,都来了。广州是一片森林,小白兔大老虎都可以找到自己可以栖息的地方。这就是机会,这就是吸引力。
从八十年代到现在,四十年过去了。成功的就留下了,失败的就走了,或者继续漂。留下来的人,继续漂的人,还在陆续进入的人,还有原住民,对这个城市都有新的要求。
他们对这个城市的要求,除了“机会”两个字,还要再加两个字,家园。广州应该是值得他们子子孙孙住下去的地方,而不仅仅是拼命的战场。
讲到这里,聪明的听众会猜到,为什么我今天一开头要讲到深圳莲塘。
十年前我生活过的深圳的莲塘正是现在广州很多区域发展的模式,甚至更差。差到就是流行语所说的,里面欧洲,外面非洲。这里说的里面,可以是一个小区,可以是一个cbd,也可是一栋写字楼。里面好像欧洲那样高大上,而外面,一出门就是一个典型的内地小镇。这个情景,在那个贴了一块大膏药的CBD周围就可以看到。
五十年代,广州迎来当代史上第一次发展高峰,沿着工业大道雨后春笋一样很多工厂拔地而起,有工厂就要有工人,有工人就要有给工人住的地方,于是工业大道上就有了很多的工厂宿舍,当时周围还是田野。
这个发展模式一直在继续到今天。盖几栋玻璃幕墙的写字楼,再盖一间购物中心,再起几个楼盘。这和工业大道上的故事是一样的,只不过工人换成了小白领。
城市的区域发展会有一个时间的过程,从这个角度看,里面欧洲,外面非洲有合理的一面。但是这一面不会永远合理,或者说,从一开头就不合理。为什么不能一开始就精心规划精心建设呢?假如以上帝视觉看,广州到处是繁华夹杂着粗鄙的圈圈点点,没有一个地方能够让人安心。
反观香港,从港岛到九龙到新界,城市功能与城市发展层次分明,一层一层铺开,各色人等,各得其所。如果按照我们这边的发展逻辑,恐怕所有的“空地”,连郊野公园都变成这样的圈圈点点了。
香港是个弹丸之地,与之相比较,广州是个发展空间的大富翁。但是发展的能力,也是我前文讲到的想象力,立见高下。
你这一代人因为发财心切,可以接受里面是欧洲外面是非洲的广州这个现实,但是你愿意你的儿孙还是生活在这样的城市里面吗?
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想象力是第一重要的事情。这里头包含的有技术的也有人文的东西,是一个城市的理想和梦想的集结点。如果我们对于一个城市的想象力只是不会再来的昔日重来,那么这个城市是没有未来的。
公认的纽约建城时间是1624年,中国那时候是明朝。广州号称建城两千两百年,而纽约的历史只有短短的三百多年。到19世纪中叶,纽约逐渐成为美国最大的港口城市和集金融、贸易、旅游与文化艺术于一身的国际大都会。今天的纽约是美国第一大都市和第一大商港,它不仅是美国的金融中心,也是全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现在纽约人说着两百多种不同的语言,也没有见有人要保护英语。纽约的吸引力是世界性的。
不要说我用广州跟纽约比,古人云,“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假如用广州同汕头比,除了收获几分自豪感,还有什么得着呢?当然,我很喜欢汕头,在城市气氛方面,我更加喜欢汕头。
如果我们不用国际大都市,现代化大都市这样含糊的表述来描绘广州,而代之用金融,贸易,旅游,艺术等等具体的字眼来描述广州,广州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呢?这些具体的东西我们靠得上哪一头呢?
广州的发展一直纠结在城市定位上面,各种争论不停,而与此同时,广州就是各区各街跟住感觉走,发展成今天的怪模怪样。北京叫帝都,上海叫魔都,广州叫妖都。虽然只是网络戏言,但也有三分道理。妖都就是妖里妖气,谁也看不透的地方。有一句话曾经很流行,广州是一个无法说清的城市。我昨天说,广州是我的X之城,除了另有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真是一个未知之城。
北京是个发展脉络很清楚的城市,上海和深圳的发展脉络也很清晰,好像只有广州好像喝醉了酒,一直在醉驾。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各位老广州新广州,除了护住我们心中的那个老广州,一起来为我们所热爱的城市导航吧。或者劝劝开车的人,酒醒了再开。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
各位正在收听的是【一个人的电台】。陈扬祝大家——
好人好梦。晚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