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源于一束光

连续几天,【一个人的电台】都在做测试。《离开广州》、《我曾经是广州人》、《逆来顺受》都在挑战许多固定的思维格式,我测试的是社会的包容度。既然是挑战了固定的思维格式,那么有不同意见反对意见甚至键盘侠都是意料中的事情。所以我不计较反对者的立场,我计较的是反对者说话的语气和态度。这正是社会包容度的试纸上反映出来的不同颜色。同样不出我所料的是,尽管反对者各色其色,但是反对者中好好说话的一个都没有。言语刻薄,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哪怕是反对,但也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糊里糊涂,让我无从看到反对的点在哪里。还有就是把我的话改成他的话,然后加以反驳和痛斥。总之就是为反对而反对。好在三篇文章加起来,有如此激烈反应的人不超过十个。更多人表达出来的只是误解误读或者不理解。其实我也是在测试自己。测试自己到底可以将真话讲到什么程度?用什么方式来讲真话?常言曰: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既然是一个公众号,我总要顾及公众的感受,挑战固定的思维格式要冒的风险是被大多数人反对。哪怕是讲真话,竹筒倒豆子,自己会死得好难看。所幸的是,【一个人的电台】让我感到欣慰。绝大部分绝大部分的听众对我的挑战性的观点,虽然不能百分百接受,但是有共鸣,有思考。这就是最让我高兴的事情。如果我的观点,与众人的观点一点差异都没有,大家只是一味拍手,【一个人的电台】就没有存在价值了。能够得到大众拍手称快的传播并不是最有价值的传播,只是最热闹的传播,能够引起大众思考的传播,才是有价值的传播。做了几十年的广播电视主持人,我其实是深知大众的口味的。要迎合,也许我比任何人都知道怎样去迎合。比如说,我只要说广州好,广州一切都好,说广州人叻,广州人素质全世界最好最高,我只要骂外地人都是来广州混吃混喝搞乱档摊的,文章马上十万+。在很多人心目中,这才是“真话”。但是,这确实不是我的真话。所以,假话全不说,我就是这个意思。如果你真想看这样的文章不难。大家随便找,随便看。自己高兴就好。但是在【一个人的电台】,你会感到失望。有一位听众看穿了我的测试。他留言说,“陈sir晚上好,这几晚的话题都很沉闷。其实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逆来顺受的。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厚积薄发都是逆来顺受的产物。这也是有胸怀,有志气的人才能做到的,值得尊敬。晚安,好梦!”还有一位听众说,“连续二晚文章都是以幸存,生存结尾。可见相对于生死,其他都不是大事。人生路漫漫,不如意事常有八九,逆境多于坦途。逆来顺受,正是保存实力,化险为夷的良策。也是做人的一种修为。生存、健康、幸福。这有个先后顺序。而很多的鸡汤文,常常把这个顺序颠倒了:不自由,毋宁死…主持人走出逆境的发声,值得我们深思。”大家的思考,就是我的幸福。反过来说,为什么现在的人越来越懒得思考呢?哪怕提笔反驳别人都是不过脑只是凭直觉,凭格式思维?难道他们就不怕暴露了自己的思想惰性和无知吗?我想到了两个词。反射。折射。我们想象一下,有一件黑暗的小房子,里面六个面都是凹凸不平棱形的小镜子。只要有一束光照射进来,这个房间立刻会变得五光十色,精彩无比。这就好比众人的“思想”。镜子本身是不发光的,它们只是反射别人的光,唯一的那一束光,而反射的过程,由于角度,会产生折射,折射是变了形的反射。折射的光也会产生反射。看起来很热闹和精彩,其实来来去去就是那一束光,一束唯一的光。但是,每一面小镜子都兴高采烈地认为自己发光了。有一面小镜子叫做老师。老师一本讲义,几十年喋喋不休讲的都是翻来覆去的话。有一面小镜子叫做媒体。媒体复制粘贴的都是那些陈词滥调。现在连花样翻新都懒了。还有一面小镜子叫做“我们”。我们接收别人的反射和折射,我们同时也反射和折射出去。其实来来去去就是那一束唯一的光。我这个比喻有点故作深奥,而且由于我的物理很差,表达得有些混乱。用顺德人的话来说就很清楚了:塘水滚塘鱼。有一句成语,叫做夏虫不可语冰。你跟只是活一个夏天的虫子不要讲冰。他们的世界没有冰。还有一个形容词,叫做井底蛙。你如何同跳不出井底的青蛙言说外面的世界呢?因为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夏虫和井底蛙的思维是格式化的。夏虫和青蛙都没有错。它们只是可怜。当然,在他们自己看来,没有什么可怜的。它们的世界是被它们的环境制造出来的。它们本身也不具备挑战环境的能力。但是人不是虫也不是蛙。人可以打破环境对自己的禁闭。古语有云,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说这句话的人根本还没有见过互联网。现在是互联网的世界,这句话要实行起来更是易过借火。我知道你们要说什么,但是请勿违规。你可以看到的世界已经够你看很一阵子了,问题是你看完了没有?格式化的思维来自于限制自己视野的窗框是自己为自己设置的。为什么短视频那么流行?为什么南有抖音北有快手?毫不费力地接收雷同而没有营养但是快乐的信息,是众人的选择。这个众人的数目是数以亿计的。商人只是迎合,顺势而为。同样是网络平台,博客为何无疾而终?难道是营养不够短视频抖音快手丰富?有很多人不约而同地将生活压力大当作懒得思想的借口。但是思想难道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很多人一下班就到健身房举铁玩铁。思想的快乐,至少可以与举铁玩铁相提并论啊。你落班去举铁去玩铁没有任何人会有异议。但系如果你有自己的思想,那么你一定会千方百计地寻找思想的出口,就是说你要去表达。如果社会的包容度高,你的表达总会找到知音,这个过程完结的时候,你会感觉到无比的愉悦。相反,假如社会包容度低,只要稍稍与众不同,你的思想和表达就会成为你自己的负累,成为你不开心的来源。于是你的选择就只剩下两项了,第一,放弃思想和表达。第二,孤芳自赏。做媒体甚至做娱乐的人都一定会碰到社会包容度的问题。所谓社会,是由众人组成,由每一个人组成,而并非只有一个上头。假如无论是民众、众人、人人,还是上头的包容度都很低,那么做媒体基本就是自讨没趣。人没有理由因为自己要思想,所以找人来骂自己。上头对包容度的拿捏程度,取决于治国安邦的需要。而平民百姓对于不同思想的包容度基本不涉及个人或者团体的生死存亡或者利益。但是为什么这么低,这是值得回味再三的问题。指鹿为马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话说秦二世时,赵高做了丞相,在朝廷里为所欲为,阴谋篡夺皇位。赵高怕众人不服,于是决定给众臣先来个下马威。有一天上朝时,赵高命人牵着一只鹿到朝堂上,对二世说:“臣昨日得了一匹好马,特来献给皇帝陛下”二世笑了,说:“丞相错了,这是一只鹿,头上还长着角,怎么说是马呢?”赵高回答:“这确实是一匹好马,您若不信,不妨问问左右大臣,看他们怎么说”大臣有一些向来对赵高阿谀奉承,连忙回答:“丞相没说错,这明明是一匹好马”也有大臣坚持真理,就说:“这明明是一头鹿,怎么能说是马。”赵高从中摸了底。散朝后,凡是说鹿的大臣都被强加上各种罪名赶出朝廷,有的甚至坐牢杀头,而说是马的大臣却个个加官进爵了。从此朝廷百官惧怕赵高,再也不敢说真话了。这是一个发生在宫廷背景下的故事。权力的刀剑主宰了故事的结局。但是如果这个故事发生在民间,人人都异口同声地说,这鹿就是马。就是马,就是马,你又该如何与大众言说呢?可以主宰这个故事结局的是孤独的言说者还是大众呢?一片令人眼花缭乱的光芒,其实只是源于被胡乱反射折射的一束光。各位正在收听的是【一个人的电台】。陈扬祝大家——好人好梦。晚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