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处世缘何媚意无,一生风雨沐修竹

巴金
1904.11.25——2005.10.17
[个人简介]
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巴金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梦中开始
一个梦!巴金爱做梦;他的生命就在一个梦中开始了。
巴金在最初的回忆里有着下面的一段记载:“‘这孩子本来是给你的弟妇的,因为怕她不会好好待他,所以如今送给你。’这是母亲在她的梦里听见的‘送子娘娘’说的话……‘第二天就把你生下来了……却想不到是一个这样淘气的孩子!’母亲说这话时微微一笑。”
巴金诞生的那一天正是一九零四年的十一月二十五日。
他的生命初期,真好似一个春天的早晨,周围充满了平静,和爱及快乐的空气。在他写的忆和短简里洋溢着这种幸福快乐的字句。
“母亲是爱我的。虽然她有时候笑着说我是淘气的孩子,可是她从没有骂过我。”
“在我们弟兄姊妹中间母亲最爱我。”
“父亲也是最爱我的。”
“祖父也是最爱我的。”
“祖父这半年来不知道怎样,他突然变得非常地爱我了。”
“生活是这样和平的。没有眼泪,没有悲哀,没有愤怒。有的只是平静的喜悦。”
“在广元每个人都爱我。”
“我的确是一个爱着的孩子。”
巴金的儿童时代,也正是他光明的黄金时代,在那时候,他是被热爱和甘饴的空气包围着!巴金在“忆”里的最初回忆里写过下面的两句话:“母亲使我在温柔和平的空气里,度过了我的幼年时代。”
带病入学
幼年多病的巴金从来没有读过大学。14岁时,他好不容易得到祖父同意进入英语补习学校念书,刚刚一个月,就因病辍学。1925年,他到北京准备考北京大学,但是体检时发现患有肺病,无奈与北大失之交臂。因此在巴金的作品中,常常有主人公患肺病或其他疾病的描写,并且因患病而发生情绪、思想的变化,《灭亡》中的杜大心等就是如此。写《灭亡》时正是巴金治疗肺病与休养的关键时期,主人公杜大心也就因患有肺病而萌生暗杀军阀以解脱痛苦的念头。
笔名趣谈
巴金虽闻名海内外,但“巴金”两字的由来却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的,而且经常被人误解来源,猜测这两个字来自于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其实不然。巴金在1957年9月27日致苏联作家彼得罗夫的信中对自己的名字作了注解:“一九二八年八月我写好《灭亡》要在原稿上署名,我想找两个笔画较少的字。我当时正在翻译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我看到了‘金’字,就在稿本上写下来。在这时候我得到了一个朋友自杀的消息,这个朋友姓巴,我和他在法国Cha-teau-Thierry同住了一个不长的时期。他就是我在《死去的太阳》序文中所说的‘我的一个朋友又在项热投水自杀’的那个中国留学生。我们并不是知己朋友,但是在外国,人多么重视友情。我当时想到他,我就在‘金’字上面加了一个‘巴’字。从此‘巴金’就成了我的名字。”
因书得爱
1936年,巴金以《家》而成为青年之心中偶像,追求他的人很多。有一个女高中生给他写的信最多,他们通信达半年之久,却从未见面。最后,还是女孩在信中提出:“笔谈如此和谐,为什么就不能面谈呢?”女孩主动寄了张照片给巴金,然后他们约在一家咖啡馆见面。经过8年的恋爱长跑,年届不惑的巴金与这个名叫萧珊的女孩结为连理。比巴金小13岁的萧珊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让巴金动情的女人。
嗜书如命
巴金爱书,在文化圈内是出了名的。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巴金一家生活已很拮据了,但是省吃俭用,他还是要买书。一天,一向依着他的萧珊实在忍不住对他说:“家里已经没有什么钱了。”不知道家里到底有没有钱,日子能不能过下去的巴金说道:“钱,就是用来买书的。都不买书,写书人怎么活法?”第二天,他又带着孩子们去逛书店了。
热爱写作
巴金先生热爱写作,又十分珍惜时间,有一次他在家整理图书,由于书多书架少,他搬来搬去,总放不好。然后为此事,他在日记中写道:“今天为整理图书花去不少时间,颇觉可惜。”看到这儿,我不禁觉得,巴金先生是多么可爱啊。
巴金先生每天写日记,天天如此,年年如此。他在日记中把自己当天的时间分配,事无巨细地记录下来。他真的很忙,每天大约六点半左右起床,然后参加活动,应酬。晚上凌晨左右睡。在时间的缝隙里写作,或者读书看报。对比我们现在的单休、双休,巴金先生并没有休息日。他每天都在工作,他的工作就像呼吸一样自然。无论多忙,每天的写作或者译文工作都会进行,哪怕拖延入睡的时间。比如有一次,巴金为了完成稿子,凌晨三点半写完后再去睡,他说,不为名气和地位,写作本身就是他的价值,他的初衷从未改变。
(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你的每一个在看,我都当成了喜欢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