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徐道来话北京︱丫髻山为啥只有一湾水?都因为王二奶奶气走燕山老祖?!

点击上方“徐徐道来话北京”,我们天天和您闷得儿蜜!
今天推送的图文和音频内容略有不同,点击下面音频可直接收听!
废置千年溯汉唐,金元舆地具参详。
环山纪实名难易,剩有孤村号大王。
这是清嘉庆元年进士贾名伸《读平谷县志诗》,他曾任国子监学正,是京东平谷放光村人,非常善于诗词写作。这首诗里说明了平谷的历史,据志载,县名平谷自汉始,唐改为大王镇。金复为平谷县,元以后因之。
平谷区是位于北京东北部的远郊区,距北京市中心70公里。平谷林多、桃甜、花香,是中国首批生态环境示范区,如果去平谷旅游,则有以京东石林峡、京东大峡谷、京东大溶洞、金海湖等为代表的平谷十六景;有以大桃、大枣、红果为代表的平谷十二果;有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轩辕黄帝陵、上宅文化陈列馆和丫髻山等人文景观。那说到丫髻山,这可是一座道教名山,康熙、乾隆都曾经来过,特别是这里流传着一位王二奶奶在这里得道成仙的传说,很有趣味。今天,我们继续本周特别主题策划,京郊传奇,继续昨天的话题,和您说说平谷区丫髻山传说中王二奶奶的传奇故事。
如果您去平谷,和当年人沟通说话,您会明显感到当地口音,很多和河北口音类似。特别是在语音方面除了一些字词的特殊读音外,最显著的特点是一声和二声互换,即阴平和阳平互换。如上学xúe,平谷方言是上xūe,但生活中大家把“学”字念成xiao音,白天bái tiān,平谷方言是bāi tián。再如“把枪挂在墙上”一句中的“枪”“墙”二字在普通话中为qiāng qiáng,在平谷话中却为qiáng qiāng。说出来就是“把墙挂在枪上”。(怪音)在词汇方面,平谷话大量采用描写说明法和比喻法构造词语,使得平谷方言鲜明生动。如普通话中的“怀孕”、“发愁”、“麻雀”、“不挑食”,在平谷话中分别为“双身子”、“嘬牙花子”、“老家贼”、“狼虎”。得,咱们还是闲言少叙,继续和您说说平谷丫髻山庙会和王二奶奶的传说故事。
到了四月初八,庙会开始,各路进香的人流蜂拥而至,摩肩接踵。耍猴的、套圈的、算命的、打卦的、说评书的、唱大鼓的,也纷纷赶来。此时丫髻山山上山下到处都是进香的人群。算命的、打卦的也见缝插针,随时安摊。每座大殿都被进香的人群挤得满满当当。
最精彩莫过于一百零八道花会朝娘娘顶。这时各县的花会早已经陆续到齐,会头之间互相递帖,商讨“朝顶”之事。谁先登山。当然是中幡会第一,狮子会第二。吵子会第三,杠子会第四,最后一道会为龙灯会。中幡为庙旗杆,狮子会为庙前石狮,吵子会为门环,杠子会为山门门栓,诸多同类会中,又以香河为首。这也是各县花会尊重王二奶奶之意。
朝山开始,千百面大鼓一齐敲响,确实有地动山摇之势。千百面大锣大钹齐鸣响彻云天。由中幡会打头,狮子会紧跟,很快就形成一道花会长龙,蜿蜒直上。一路上旗幡招展,锣鼓齐鸣,最前面一杆高大的中幡向山顶冉冉上升,笙管箫笛,仙乐阵阵,颇为壮观。这时进香火的人流都自动闪开石径,依在山坡的丛林里,看各路花会,边舞边进。窄小的石径曲折盘旋,有时往上攀登时是45度角,空人走都哈哧,要再绑上高跷腿子,可想他的艰难程度了。没有点真功夫的,实在是不敢来朝顶的。 到了娘娘架,中幡会就矗立不动了,硬腰狮子也往山门外一蹲不动了。软腰狮子,则要连窜带跳的爬那穿过宫门的一百单八蹬石阶。
爬到石阶顶部,就进到娘娘宫院内了。在院内给娘娘跳舞一番之后,要跳到宫墙上去休息。宫墙下就是立山陡崖,虽然可以雄瞰四方,却也够惊心动魄的。实际上最惊心动魄地,还是那高跷。一百单八蹬经千人踩,万人磨,光滑的可以当镜子,演员们扭着舞着,看着像是闲庭信步,其实悬的让人提心吊胆的。最不好办的是,高跷会进宫娱神。软腰狮子,就会从宫墙上跳下来,等高跷会从宫里扭出来,两头狮子就会头碰头把台阶封了。高跷拿不出真格的来,狮子是不会把道让开的。
过去的四月天,天气还是乍暖还寒的。一般的进香人还穿着薄棉袄之类的衣服。跳会的演员,到娘娘架,一般都要收拾得紧身俐落,把脱下的衣服往地上一堆。奇怪的是,谁先下来,谁的衣服准在最上边,百试百灵。进香的人群,有的是许愿的、有的是还愿的,也有烧太平香的。 不管是许愿,还是还愿,都是心中有事。这时赶庙会来的算命的、打卦的、相面的,大都在比较宽阔的路口,平地上铺个阴阳八卦图,就算安摊了。这些常在江湖走动的,眼光都很毒,有时会主动招揽顾客:“这位老先生面带喜气,一定是泰山老奶奶赏了你一个孙子吧,要不要算个平安卦呀?”
进香的人群,从庙会开始那天起,每天都有来的,每天都有走的。走的时候往往从庙会上捎回一些实用的轻巧的东西,如捎回几斤山核桃、红枣,或者带些吉祥物回家。庙会从四月初八开始,四月十八日结束。其他时间也有进香的,但已经是余音袅袅了。
说起来,这王二奶奶肉身原来在娘娘顶,因为香河人总有淘气的拿针扎王二奶奶肉身,看出血不?王二奶奶不堪其扰,后来,这肉身就从娘娘顶移到黄花顶去了。
丫髻山庙会一向由道场所在地刘家湾人主持,这也是受娘娘宫主持委托,收入四六分成。一是做为庙会的修缮费用,一是用于修桥补路等功德之事。一直沿续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来虽有庙会,但已没有了进香内容,变成了物资交流会了。山上的庙宇在十年非常时期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直到1981年,刘店镇政府,当然,当时还是乡政府才通过不同渠道筹资,重修庙寺,再塑金身,恢复了丫髻山碧霞元君道场,恢复了丫髻山庙会。
王二奶奶和燕山老祖
王二奶奶和小叔子豆哥来到丫髻山,一看这儿是山清水秀,就停下驴不走了,想在这山修行了。她把小黑驴一放,就来到一棵大树底下,想着歇一会,缓缓劲,再好好把山整修整修。她刚到大树下就楞住了。大树底下,不知是谁在这放了个行李卷?还有一个大水葫芦。没疑问,这里有人占上了!王二奶奶是庄户人家出身,没那么些讲究,就从驴身上褥套里掏出一双小鞋,放在行李卷底下了。放完了,坐在一块大青石上闭目养神。不一会功夫,来了一个白胡子老道,见大青石上坐着个老太太,不由得一怔,他还真没把老太太放在心上,心想用不了几句话就能打发她走。他上前施了一礼:“请问女菩萨从何处来?” 王二奶奶带答不理:“从来处来的。” “到何处去?”“到去处去。” “何处修行?” “随处修行。” 老道是燕山老祖,已修行几百年了。最近云游整个燕山,相中了丫髻山,没想到王二奶奶也相中了这个地方。 老道心里挺不高兴,手摸头上的双髻说“山名丫髻山。”王二奶奶一摸后脑勺:“老太太纂圈子!”意思是说这是老太太的地方,你这个老道别赖在这儿。 老道一抖袍袖:“一座青山栖玄鹤!” 王二奶奶手指山坡:“半坡嫩草放黑驴!” 燕山老祖一听,心说:你损吧,我说这是老道的地方,你说这是放驴的地方。他气可大了,不和她斗什么禅机了。手指树下说:“这是我早已放好的行李卷。”王二奶奶一笑:“行李下压着我的绣花鞋!”说完用手一推,露出一双鞋,上面还沾着草叶儿:“你看!” 老道气得直眉瞪眼,明明我先放的,这鞋哪来的?“好!你在这儿,我走!”他背起行李卷,提起葫芦,暗地里一念咒语丫髻山的水都装到葫芦里,驾起云光就走了。他刚一走,山上的草立刻发蔫。王二奶奶一看,心说不好,这老道把山水带走了。她赶紧取出神针,往空中一甩,神针直奔老道飞去,正扎在葫芦上,穿透个窟窿,水从小孔中流了出来,在山上冲出一个山湾子。 打那以后丫髻山就只有山脚下有一湾水,那是王二奶奶给留下的,所以这湾就叫留一湾,后来,水边上住上了一家姓刘的,这湾改叫刘家湾了。
不知道您是不是觉得有点似曾相识,其实潭柘寺的传说也有类似的故事。那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尹玉如根据众多资料,也整理出了很多王二奶奶传说,下面我也再和大家说说。
王二奶奶到底是哪朝哪代人,谁也说不清楚了,反正是通、三、武、宝、蓟、香、宁,外加平谷,一提起这位老奶奶,没有不知道的。香河城东南有个乔各庄,是二奶奶娘家。二奶奶姓乔,做姑娘时节心灵手巧,人甭提有多贤惠了。三庄五里、十里八村,都出了名了。该着雀林村王二哥有福气,这一天,笛儿喇叭一响,就把这位乔姑娘娶进门了。
花轿一进门,全庄老少都来争着看新媳妇,人的名,树的影呗!王二见人们这么看得起他媳妇,喜欢得不知咋好喽,咧着大嘴就知道乐。他的弟弟豆哥,摆了天地桌,又去倒毡子,里外紧忙乎。
世界上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本村地保佟亮,名字倒好,可竟办黑心瞎心事儿。就在王二哥拜天地这会儿来了两个差官,干啥?抓丁。那年头,也不知谁跟谁打,抓兵的一拨接一拨的。佟亮的心不好使就在这儿,领到哪儿抓兵不行?偏领两个差官奔王二哥家来了。咋回事呢?王二哥娶了个远近闻名的好姑娘,他看着生气,要不咋说他心脏呢! 王二哥正拜天地呢!豆哥高兴地喊:“一拜天地,二拜花堂,夫妻对拜 送入洞房 ”王二哥高高兴兴拉着媳妇往洞房走,走了没两步,地保领着差官到了。地保朝王二哥一呶嘴,差官过去,一抖锁链,锁上了王二哥,拉着就走。
贺喜的人大眼瞪小眼不知出了啥事儿?等纳过闷来,拦着差官问原因。差官一亮火签:征兵。 王二哥一看不走不行了,就哽咽着说:“他嫂子!拉扯着兄弟过日子吧!”乔姑娘看这大喜事立时变成了生离死别,也顾不得害臊了,拉着丈夫哭得死去活来,哭得石头人都得掉眼泪儿! 乡亲们指着佟亮脊梁骨骂他三辈祖宗,骂他不是东西,缺德带冒烟儿!生生地拆了一对新人!骂得地保脊梁骨直发痛。不久,后背真的长了大疮,咋也治不好,日子不多,就艮儿屁着凉了。
大喜事闹了这么个结果,乔姑娘甭提多窝心了,多难受了。在炕上一连躺了三天,哭了三天。豆哥更是哭了嫂子哭哥哥,哭得天昏地暗的。家里去了个顶门杠子,光哭不行啊。日子 得过呀!乔姑娘现在是王二嫂了,她想丈夫又心疼小叔子,第四天硬撑着爬起来支应门户。他叫小叔子到乔各庄拉来做豆腐的全套家什,施展出在娘家练就的手艺,一边做豆腐卖一边等丈夫回来。
兵荒马乱年月,天灾病孽也多。虎巴巴地在这一带闹开了霍乱,一死就是一家子一家子的。王二嫂见乡亲们遭了灾难,心里急得象着了火,豆腐也不卖了,索性把煮出的豆浆往各家送,送剩下的往门口一放,白喝。 摸不清是王二嫂心眼儿好,还是豆浆对霍乱是克星有特效,不少人因为喝了豆浆居然好了,王二嫂和豆哥心里这高兴啊。
这一天王二嫂门前来了一个老太太,穿得破衣拉撒,烂眼巴叽的。拄着一个长着柳芽木棍子,手里拉着一个小孩儿。小孩也是瘦得皮包骨,一阵风能给吹跑了。老太太走到王二嫂门口,不知是连累带饿,还是咋的咕咚倒下了。
二嫂家里只剩二升豆了,姐弟俩正在熬豆浆,看这一老一少倒在门口,赶紧跑出来,把一老一少背到屋里。豆哥扶着,嫂子给喂豆浆。这娘儿俩还真喝,眼看三升豆的浆都给喝光了,谁想老太太喝到最后一口喝呛了,哇的一下正吐在水舀子里。王二嫂也没嫌赃,找一块布给老人擦了擦。老太太抹抹嘴头,领着孩子走了,连“谢”字都没说。 老人走了,王二嫂愣了。咋的?家里能“进口”的就这二升豆子豆浆了,还让这老小二人喝了。剩这半舀子,喝吧,怪恶心的。不喝?心里饿得直扑通。她合上眼睛喝了两口,又叫小叔喝了几口,嘿!心里立刻踏实了,剩下的全饮了小驴儿了。
这天夜里。王二嫂刚一合眼,就看老太太领着孩子笑眯眯地来了。从拄着的棍上摘下一个柳叶用嘴一吹,就变成了一枚银针,递给王二嫂说:“孩子!难得你这么好心眼,眼下兵荒马乱,天灾人祸,我把神针送给你,给老百姓解救苦难吧!”说完身子一幌变成一个穿白衣的神仙。小孩也不是那模样了,胖乎乎跳窜窜地跟那神仙走了。
王二嫂醒了,才明白刚才是在做梦。说是梦吧,可手里确确实实有一枚针,后半夜说啥也睡不着了,翻来复去想怎么给人治病。第二天一早,跟小叔豆哥一念叨,嘿,巧极了,他也做了个梦,跟嫂子梦的一影不差。。打这以后,叔嫂俩边磨豆腐边给人治病。你说也神了,经她治过的病人。看一个好一个。一传俩、俩传仨,外县也有人来求王二嫂治病了。有来不了,她就骑着小黑驴,豆哥赶着上门去看。只要针一扎下去,简直跛子能走路,瞎子能睁眼。一年又一年,王二嫂变成王二婶,又变成了王二奶奶。被她治好的病人就海了。这一年豆哥赶上驮着嫂子的小驴又出诊了,可一去没回来,人们都说这姐俩成仙了。
当然,在丫髻山地区,也不都是王二奶奶的促说。 据村里的老人讲,现在丫髻山上的巡山殿,70年前是座白马殿,殿前驻立着个汉白玉石马,可惜毁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战乱。相传以前山下松棚村里有个姓焦的青年人,好吃懒做,终日游玩,调皮捣蛋。那时丫髻山上庙观林立,前来求神请愿的香客络绎不绝,姓焦的青年经常在各个大殿里玩耍。有一天一个虔诚的香客来请愿,为能求得神仙护佑,特地带来美酒和鱼肉菜肴供奉。酒香四处飘逸,把嘴馋的焦青年给引来了,姓焦的看四周无人,当着威严神像把酒肉给吃了个精光,酒足饭饱后,他就爬到外面的石马上玩耍。这下可惹怒了殿里神仙,神仙决定惩罚他,姓焦的青年就在马上再也下不来了,眼睛也看不见了。焦家人听说了这事,赶紧跑上山来,叫人救他,许多人一起拉都拉不下来。后来山上来了一个道士,说这是得罪了神仙,让焦家的人求神仙。焦家就请了道士做了几场法事,每天都送来一些酒菜供奉,连续坚持了一个月,焦家母亲的头都磕出血来了,神仙终于感动了,决定饶了焦青年。后来姓焦的青年下山后,为了治眼睛,遍寻名医,都没有办法治好,人们都说这是神仙施了法。姓焦的青年从此改邪归正,学了一门炸麻花的手艺,老实做人,成了远近闻名的“麻花焦”。有了这件事情,人们再也不敢偷吃供品,都相信山上有神仙了,求神请愿者更多了,四周的青年都没有敢游手好闲的了,一时间乡里的风气好多了。

哪里能听:
播出电台:北京交通广播103.9兆赫
播出节目:《徐徐道来话北京》
主持人:著名相声演员徐德亮
播出时间:每早六点首播,翌日零点重播。
2017年开始,每天零点也增加一次播出哦!
其他收听方法:
1、歌华有线305频道
2、下载听听FM的APP搜索“徐徐道来话北京”
3、关注本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来源于网络!
本公号所有音频、文字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发转载!违者必究!

长按二维码识别或推荐扫描,您就能天天收听阅读《徐徐道来话北京》了!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