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徐道来话北京︱前门火车站曾发生影响中国历史的特大爆炸案-再说中轴线16

点击上方“徐徐道来话北京”,我们天天和您闷得儿蜜!
今天推送的图文和音频内容不同,点击下面音频可直接收听!
再说北京中轴线的第十六期
2018年7月初,相关部门通过媒体透露,中轴线申遗坚持“保护为主、科学管理”的理念,已经确定了永定门、先农坛、天坛、正阳门及箭楼、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天安门广场、天安门、社稷坛、太庙、故宫、景山、万宁桥、鼓楼及钟楼等14处遗产点,力争在2030年基本达到申遗要求,确保到2035年内实现申遗目标。
那环顾正阳门及箭楼周围,其实有历史遗迹和历史故事的建筑还有很多,我们昨天的公众号里,在提到前门外的交通时,特别提到了前门火车站,也就是现在的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馆,这里,原名是“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我们昨天曾经提到,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建筑已经不是当年的建筑了,那问题来了,这是为什么呢?
听众朋友
说到这座位于前门箭楼下的火车站,恐怕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太知道了。其实59年前人们乘坐火车进出北京城,都得在这儿上下车,直到1959年停止当作火车站使用。人们习惯叫它前门火车站,甚至忘记了它“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的全称。
这座火车站还用过“前门站”、“北京站”、“北平站”、“北平东站”等站名。它刚建成时的准确位置在内城南墙与护城河之间,也就是现在正阳门城楼的东侧。车站平面呈矩形,建筑面积约3500平方米。由于京奉铁路由英国人金达设计修建,所以西洋式建筑风格引人注目,车站大楼由灰、红两色砖砌成,在建筑的细微处还融入了云龙雕饰等中国文化元素,7层钟楼在整个建筑中非常抢眼,至今这座钟楼依然是北京这座老火车站的标志。
前门火车站始建于庚子年,即1900年,此时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为了运送军需物资更为方便,他们把铁路延长到了北京城里。在《庚子记事》一书中记录了当年前门火车站的状况:“保定府至京铁路,车站在正阳门外西月墙,每日火车来往,直抵西门洞。今天津至京铁路,自马家堡分道,由永定门迤东墙缺进城,绕天坛后,穿行崇文门瓮洞,直抵正阳门。东月墙停车,车站即在东城根。”当年的西车站是京汉铁路到北京城内的终点站,主要用于货物运输。而东车站是京奉铁路至北京的终点,主要是客运。直到1906年,前门东车站才正式建成使用,一直到1959年9月北京新车站建成,前门火车站一直是北京最大的火车站。
现在,这里已经成为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馆,向人们讲述北京铁路的建设史。但我们现在所见的前门火车站建筑已经不是当年的建筑了,为什么呢?
20世纪70年代,北京建设环线地铁,那时候的施工方式是开放式作业,前门火车站正好在地铁施工沿线,为了保留历史遗存,不得不以钟楼为中心做了个“镜像对称平移”,将钟楼左侧的部分建筑拆掉,在钟楼右侧按原样重建。这样一来,只有钟楼以北西墙和北墙西边一段真正保留了原有的结构和砖墙,其余的墙体都是改造后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没有了灰、红相间的颜色。我们现在看到的钟楼就这样变到了车站的左侧,与老照片不一致。尽管被“掉了个儿”,但车站的建筑外观仍然比较真实地保存了历史原貌。
所以,这呀,是平移复建的结果。
前门火车站历经了清朝政府、北洋政府、民国政府、日伪统治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等不同的历史时期,不但在中国近代铁路史上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同时也见证了许多重要的历史时刻和事件。

 1905年,囿于各种压力,清廷上层接受立宪主义的政治主张,决定试探性地往宪政方向转型。第一步便是简派官员分赴海外,实地考察各国政治。但这一步迈出得并不顺利,五大臣尚未离京,便受到革命党人吴樾的炸弹袭击。
  
在光绪1905年7月16日的诏书中,派出的大臣是四位:载泽、戴鸿慈、徐世昌和端方,满汉各二,有王公、有廷臣、有疆吏,分布均衡。十来天后,又下谕旨加派绍英,共五人。应该说,清廷为立宪预备,先派人考察西洋政治,是很慎重的举措。这一举措颇得当时舆论赞同,但革命党对清朝立宪持反对态度。
  
1905年刚创刊的革命派杂志《醒狮》,其第一期刊登宋教仁《清太后之宪政谈》的文章,批评清廷立宪。文章开头引用这样一个信息:“今日满政府有立宪之议,有某大臣谒见西太后,西太后语曰:‘立宪一事,可使我满洲朝基础永久确固,而在外革命党,亦可因此消灭。候调查结局后,若果无碍,则必决意实行’云云。”
  
这是清廷上层真实心态的流露,它不了解立宪,因而对立宪也不先拒绝,后人往往多从革命党角度指清廷立宪为假立宪,如《民报》创刊第一号便有这样的表述:“假考察政治之名,以掩天下之耳目”。至少从这里看,这种说法站不住。当然,革命党是反对由清廷来主导立宪的,它的目的是推翻清廷。因此,五大臣出洋考察为清廷立宪迈出第一步,便遭到来自革命党人的狙击。
1905年9月24日上午,出洋考察的五大臣带领大批参赞、随员来到北京正阳门车站,准备乘火车离京启行。车站内外,车水马龙,岗哨密布,朝官贵戚前来送行。
清廷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是为立宪做准备。镇国公载泽、户部侍郎戴鸿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抚端方、商部右丞绍英奉命分两路出洋,载泽、徐世昌、绍英赴英、法、日本和比利时等国;戴鸿慈、端方赴美国、德国、意大利和奥地利。
载泽等人登上火车之后,一位穿戴着无顶红缨官服的年轻仆从从乱纷纷的送行人群中挤上了五大臣的包厢。
“你是哪位大人的随从?”包厢门口的卫兵警觉地问。
“泽公爷府里的。”
“怎么以前没有见过你呀?”卫兵越发觉得此人面生。
“新进府的!”
年轻人想快速挤进车厢,引起了卫兵的怀疑,几个人上来挡住他搜查。年轻人边挤边把手伸进衣服里,抓住了自制的撞针式炸弹。
这时,正好火车头与车厢接轴,车身被撞得猛然后退,车上人随之摇晃,年轻人手中的炸弹未及掏出就已自动引爆,“轰隆”一声巨响,年轻人连同紧挨着他的3人被当场炸死,多人被炸伤。五大臣惊慌失色,但因相距较远,并无生命之忧,载泽和绍英受了点轻伤,徐世昌的官帽及官靴被弹片炸破,在卫士的护卫下匆匆逃离火车站,这就是清末著名的“五大臣被炸案”。
天子脚下的北京城,朝廷命官竟然被炸,可谓是震惊朝野。慈禧太后闻讯后急令京城戒严,追查行刺之人及其党羽。由于刺客的下半身已炸烂,肠腹迸裂,手足皆飞,面孔血肉模糊,已难辨认,刺客的骨骸陈列多天也不见人来认领,血溅五大臣案陷入了扑朔迷离之中。后来,清廷的侦探史某偶到桐城会馆,才得知这件震动全国的谋刺案的发难者是秘密革命组织“少年中国强学会”的吴樾。
吴樾,字孟侠,安徽桐城人,保定高等师范学堂学生。吴家是桐城大族,父亲由官入商,结交的多是官僚、幕客。
吴樾早年曾应科举,庚子事变之后,对清政府失望透底,因爱国而主张改革,由赞成立宪转而拥护革命,他认为“排满之道有二:一曰暗杀,一曰革命。暗杀为因,革命为果。暗杀虽个人而可为,革命非群力即不效。今日之时代,非革命之时代,实暗杀之时代也。”
他认为铁良是将来灭亡汉族的巨魁,一心先刺杀铁良。杨笃生带来炸弹让吴樾看,经过试验,性能良好,吴樾喜出望外。当时正好是清政府选派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他认为立宪骗局施行,必将阻碍革命,便决定采取刺杀行动。事前,他写了《意见书》,指斥清廷立宪是“假文明之名,行野蛮之实”。吴樾时年仅27岁。
1904年秋,革命党人杨守仁从北京秘密到保定帮助吴越成立革命组织,两人在两江公学翠竹轩刺血盟誓,成立了暗杀团。
确定了从事暗杀活动,吴樾就准备随时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1905年春,吴樾草拟了一篇1万余字的遗书,其中包括《暗杀主义》、《复仇主义》、《革命主义》、《与妻书》等12篇,表达了他决心牺牲自我,以身报国的耿耿丹心。
吴樾敢说敢做,毅然用炸弹炸五大臣,立誓揭穿清政府所谓“预备立宪”的虎皮,虽然没有取得成功,但这个被称为“掷向清廷第一弹”的大案,在天子脚下、京师重地发生的爆炸事件,使清廷要人丧魂失魄,同时也极大地鼓舞了革命志士的斗志,从此革命热潮,风起云涌,不可遏制。
事件发生之后,柳亚子在《磨剑室文录》中这样写道:“吴樾一击,鼠首未殉,而鸾翮先铩,至今谈者酸鼻。”孙中山听到这一消息后,写下了四个大字:“浩气长存”。后来,吴樾的遗骨于1913年由他的弟弟吴楚带回安徽安庆,与马炮营起义诸烈士共葬于西门外平头山,孙中山亲自写挽联“皖江九烈士之墓。”
现如今,在安徽桐城,没有人不知道吴樾这位历史上的名人,在安庆没有人不知道有一条街叫做吴樾街。早在1929年,安庆庆云街拓宽,新建一条大道。这条新建之路成为安徽首条柏油路,建成之后如何命名成为焦点,在当时以“吴樾”命名的呼声最高,这个提案转到当时的市政处处长手里。当时的市政处处长正是与吴樾合办《直隶白话报》的金慰农。经过金慰农等人的努力,这条街最终得以以吴樾的名字命名。
为了进一步纪念吴樾,桐城故里还建有“吴樾祠”,城关改为“孟侠镇”,这是因为吴樾字孟侠,办“孟侠中学”、“孟侠小学”以示纪念。而真正的吴樾故居则位于桐城市区西后街中段西侧延陵巷内,坐北向南,原占地面积较宽,分前厅、后厅、厢房、后院等。因年深日久,陆续改建,旧貌稍有改变。
现在,里面还保存有他幼年书房、卧室等五间平房,面阔19米,进深三间,长5.2米,面积为187平方米。系砖木抬梁结构,两坡瓦顶,前设檐廊,撑拱承檐。每室前后开窗,上为开启式竖窗,下为固定式横窗,宽敞明亮。今西头一间木窗,仍为原物。室内西山墙挂有吴樾殉难照片。
哪里能听:
播出电台:北京交通广播FM103.9兆赫
播出节目:《徐徐道来话北京》
主持人:著名相声演员徐德亮
制作人:小强
录音制作:乐乐
播出时间:每早六点首播,翌日1点重播。
2018年开始,每天凌晨1点重播!
其他收听方法:
1、歌华有线305频道
2、下载听听FM的APP搜索“徐徐道来话北京”
3、关注本公众号
版权声明:
1、本图文、音视频独家发于“徐徐道来话北京”微信公众号,北京广播网、北京电台听听FM为音频在线平台,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2、本公号从未授权搜狐、一点资讯、360个人图书馆、东方头条、爱妮微、牛人微信、蜻蜓FM、喜马拉雅FM、川川旅游网等平台转载,在上述平台看到“徐徐道来话北京”的任何图文、音视频一定是剽窃或无授权转载。
3、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涉侵权,可联络删除!
4、本公号所有音频、文字版权归著作权人及本栏目所有,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和微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在其他自媒体转发转载!违者必究!
长按二维码识别或推荐扫描,您就能天天收听阅读《徐徐道来话北京》了!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