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课堂】深度聚焦,力求高效 ——从2020安徽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说起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哦
摘要:安徽中考语文卷将名著阅读与现代文阅读进行整合考查,凸显了整本书阅读和经典名著的深度阅读的重要性。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加强自我阅读,形成特色思考,立足深度阅读,学会教学聚焦,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力求名著阅读的高效,实现阅读的最终目的:培养能力,提升审美,触摸广博世界,探寻幸福之道,见自我见天地见众生。关键词:名著教学 深度阅读 聚焦 高效 今年安徽中考语文卷将名著阅读与现代文阅读以创新整合的形式考查呈现。这种既考查名著,又考查现代文的创新题型设计让人耳目一新。近两年的安徽语文中考命题对名著阅读做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2019年首次将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与综合性学习相结合考查,分值由以往的4分提升为12分,题型也在往年的书名、作者的填空等简单题型的基础上增加词语释义、句式变换,以及立足整本书阅读的理解分析题:请结合原著回答,①文段中的“悲剧”指什么?②“呐喊”表达了保尔怎样的心声?(6分)如果说去年的名著阅读创新还是小步轻迈,那么今年的名著阅读的创新就是大步跨越,直接以现代文阅读形式傲然出现,分值一下上升为22分。而且题型丰富,有关照整本书阅读的宏观设计题型:第7题,从整本书看,祥子的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认为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请用两三句话概括。(6分)第8题,《骆驼祥子》中,除主人公祥子外,还刻画了其他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有泼辣而有心计的,有残忍霸道的车厂老板,还有被祥子看作“孔圣人”的。(3分)有落点节选文本的中观设计题型:第4题,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偶然 毕竟 灵敏 B.忽然 无疑 灵敏 C.偶然 无疑 灵便 D。忽然 毕竟 灵便。第5题,从选文看,祥子为什么决定要做车夫?(4分)还有聚焦文本细节的微观赏析句子:(1)看着那高等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从描写方法的角度)(2)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这些题目不机械、不琐碎,能引发学生沉入作品进行全方位地理解概括和分析评价,在强调“阅读参与”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入了“批判性阅读与思考”,体现了“整本书阅读”不仅仅是为了记住其中人物的名字、性格,写作的章节、主旨等,还要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得到真实的发展。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而且紧扣当前名著阅读和整本书阅读的语文教学热点,凸显了名著阅读和整本书阅读的重要地位,契合了统编版教材的编排宗旨: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编排体系,强调和突出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可从今年中考阅卷结果的统计分析来看,学生答题情况不容乐观,学生的名著阅读效度还有待提高。以中观阅读第5题和宏观阅读第7题为例。中观阅读第5题:从选文看,祥子为什么决定要做车夫?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提取信息的能力,可以在选文中直接提取原句作答,两点原因:他觉得拉车是件更容易挣钱的事;他相信自己有拉车的资格:有力气,年纪正轻。在阅卷过程中部分学生的提取信息能力不强,不能很好地抓住要点,找准原句进行作答,所答内容零散琐碎,不得要领。如:他觉得拉车容易、他有身体和力气做基础、他觉得是机会、他足壮诚实身材好……。宏观阅读第7题:从整本书看,祥子的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认为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请用两三句话概括。答案示例:形象上从一个老实、健硕、自尊要强的“骆驼”,变成了一个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原因是他个性弱点造成的,更是他所处社会压迫的结果。此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评价能力。通过阅卷统计,真正进行了整本书阅读,并且读懂读透了名著的学生相对得分较高。
怎么才能在各级考试中把爱读书的学生选拔出来,又如何分辨这位考生是充分阅读并读懂读透了原著,还是仅仅背下了教辅书里的解读?以上名著阅读试题是较好的创新,起到一定的甄别作用。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章新其老师说:“以往阅读评测最明显的局限就是往往选用单篇短文,这种精致化的阅读测试与生活中的真实阅读不完全等同。生活的常态阅读,特别是整本书的名著阅读,中间的过程要复杂得多,尤其是名著阅读过程所表现出来的阅读习惯、阅读方法、阅读意志力以及阅读思维力,都是精致化短篇阅读无法企及的。”统编版语文教材的总主编温儒敏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在语文教材编排中下猛药,让学生连滚带爬地读”。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
从教材的编写和考试命题的趋势来看,未来会越来越重视经典名著的深度阅读。教师如何把优秀的经典作品介绍给学生,引导他们读懂读透呢?孙绍振教授认为“教师不仅是教学中的主体,而且是主导,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帮助学生进行名著阅读”。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主任王本华认为,名著阅读需要课程化,即要把名著阅读真正纳入到学校的课程计划中,让经典阅读真正在学校落地生根;要把名著阅读作为语文课程的一部分,有规划,有指导,给时间,出成果。[1]言外之意要求教师要真正引导学生进行系统阅读,深度阅读,有效阅读。连中国在其主编的《如何有章法地读透名著》中也指出 “名著阅读和整本书阅读作为一种深度阅读,不同于碎片化阅读或消遣式阅读,它是有难度的阅读,因此需要有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也需要有辅助性的工具,帮助学生将阅读能力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整本书阅读时间跨度长,内容范围广,思想意蕴深,学生容易出现阅读懈怠。所以教师先要对经典名著进行自主阅读和深度思考,要先于学生读懂读透,保持学生式的阅读兴趣和热情,再根据名著特点和学情思考指导方法,进行教学设计,开展课堂教学。
王君老师说:“名著教学一定要破以下两个局:第一个局:“整本书”的“书”字局。也就是为了读书而读书,为了解读而解读,停滞在文本解读式的教学层面上,没有站立起来:或者用文本训练学生语文能力,或者用文本解决学生心灵问题。第二个局:“整本书”的“整”字局。也就是只习惯于面面俱到地从“整本书”入手,永远在“面”上活动,不习惯于聚焦,不习惯于专题式研究的局。[2]名著阅读指导和教学要学会打通教法与活法,经由语言文字寻求幸福之道;要学会教学聚焦,做到一课一焦点,一课一主题。余党绪老师说,阅读不能没有焦点,没有聚焦的思维难以走向精确。我们要“养经典教学断舍离勇气”,将整本书阅读进行最感动自己的聚焦。可以聚焦立意,集中研究某一主题。可以聚焦手段,集中研究某一教学形式,如设计名著阅读前的起始课,了解全书概貌,激发阅读兴趣;设计学生读后的交流课,探究主题意义,进行思维碰撞。我们要学会用聚焦造就名著阅读教学的高效课堂,实现了“一课一得”。如果说一部名著就是一片森林,名著阅读教学只有敢于为课堂瘦身,才能让森林释放出充足的氧气,为学生提供成长的生命能源,从而不仅为应试,更是为超越应试去为学生建设精神高地。[3]
名著阅读教学,既要遵循阅读的规律,从微观细查句,到中观眺望段(节选文),再到宏观瞭望篇(整本书),增强课堂的整体性和立体感,完成由一篇到整本的跳板性阅读。还要明白通读、细读和研读是整本书阅读的必然经历的三个阶段。通读以浏览梳理为主,细读以精读分析为主,研读以跳读探究为主。三个阅读阶段的活动设计均指向同一文本,引导学生综合运用不同阅读方式,沿着已有的阅读发现深入探究。[4]这就要求我们在分解教学点时,胸有丘壑,重点聚焦,有的放矢,引导学生能自主地进行真读,真悟,真体验,追求阅读的高效。斯蒂夫.克拉生在《阅读的力量》一书中说,“只要一次美好的阅读经验,一本‘全垒打书’就可以造就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名著和整本书阅读,造就一个热爱读书的人,需要语文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不断转变教学观念,加强自我阅读,形成特色思考,聚焦深度阅读指导,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追求名著阅读的高效,实现阅读的最终目的:培养能力,提高审美,触摸广博世界,探寻幸福之道,见自我见天地见众生。
END
参考文献:1.[1]王本华.名著阅读课程化的探索——谈谈统编语文教材名著阅读的整体设计与思考[J].语文学习,2017(09):4-7.2.[2][3]王君,陈海亮,吴凤云,张建才,熊幸,王俊芳,史丽芬.聚焦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整本书教学视野下的文本特质与课型创新研讨(之五)[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0(14):4-9.3.[4]张悦,吴欣歆. 整本书阅读活动设计刍议[J].语文学习,2020(05):4-8.
制作:沈 俊
作者简介何庆华,就职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振宁学校,王君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安庆市骨干教师、先进教研个人,获安庆市优质课大赛一等奖,“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课奖,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学语文教学通讯》、《语文学习》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多篇,主持并参与多项课题研究。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