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集训–我们团队的行走姿态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寒假踏着冬日的冰冷而来,潜藏的万物在酣眠中静待春天。然而一片风雪中,总有奋进者不屈的脚步。载着语文人的热情,我们的第九次学习之旅正式启程。
他——智慧,直爽,幽默,风趣。他是江苏省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冯卫东老师。集训的前两天,冯老师围绕“如何做课题研究”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知识的盛宴。他总是深入浅出,让我们茅塞顿开;他总是口出妙语,让我们醍醐灌顶。
第一天的上午,我们聆听了冯老师讲座——《向着专业成长的理想境界冲顶》。他用自己亲身走过的课题研究之路告诉我们,课题不仅仅是我们的一种研究,更是我们的“第二次专业成长”,是我们走向专业成长理想境界的一次苦乐参半的“冲顶”。从他激情洋溢的语言里,从他满含笑意的神情里,我们看到了一位教师对于教科研发自内心的执着与热爱,看到了他在其中虽苦犹乐的幸福。“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他时时用这句话警醒我们——我们的科研之路,一直都在脚下,缺少的,只是我们迈出的步伐和行走的速度。
接着,冯老师从四个方面为我们具体阐释了如何进行课题研究:关于课题研究的若干“理念”;以微型课题提升教师的教育智慧;做规划课题的五个建议——找准落点,清理地基,蓄养底气,着力行走,经营理论;“倾听教育”:一个可以做得更好的课题。
专业知识,大多数时候是以枯燥无味示众的,而冯老师在讲授高深的课题知识的过程中,不时地穿插了一个个活色生香的案例,让整个培训过程波澜起伏妙趣横生。讲座结束,学员们仍然意犹未尽。沈献华、刘剑锋就课题中的一些困惑与冯老师进行了积极的互动交流,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课题研究的认识。
窗外,阳光未满;窗内,冬天亦暖。就这样,那些原本让我们望而生畏的课题,渐渐掀开了神秘的面纱。我们对自己的发展愿景、专业成长和对教学课题的研究,都有了豁然开朗的认识和启迪。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我们也由此深深明白,作为教师,“教”和“研”,永远是相辅相成相依相伴的,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有条件、有平台来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
正午,阳光渐暖,教室里学员们的学习热情也不断升温。这半天的时光,拥有着在互动中不断生成的曼妙,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智者的可惊可敬可叹。各组代表计敏芳、刘建锋、周莉萍、丁丽英、王怡、王静、袁丽萍分别自选课题和课型进行了现场说课。说课的内容十分丰富,从国内到国外,从自读到教读,从小说到文言,从传记到散文,从新授到复习。
说课时,坐在后排的冯老师时而皱眉沉思,时而指尖敲击键盘,记录下自己的思考。说课一结束,他立即为每一位说课老师提供了自己的选题建议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读传立人”、“文脉课脉”、“读写互哺”等课题核心词的捕捉创新有趣,精炼的概括,独特的思维,敏锐的专业触觉让我们惊叹。在这样一个安静的下午,褪去了喧嚣,放慢了脚步,在一位智者的言语中,细细体味语文的沉静之美,感受课题的钻研之美,如此,甚好。
冯老师总是调侃自己已经是54岁的“芳龄”,还亲切地称呼我们“小朋友”。但是在我们看来,他始终是用18岁的热情去面对自己的事业。师傅在集训之前给我们布置了一个小任务:每个人用100字写写自己教学中的困惑,感兴趣的教研话题,对于教学的思考。当天收完作业,冯老师利用休息时间将我们的问题分成了五类:整体教学策略、课程建设、课堂范式及其转型、阅读教学、作文教学。从夜晚到清晨,他连续奋战了六个小时,以我们提出的问题为基点,为35位学员“量身定制”了40多个有含金量的课题选题。
第二天,那淡淡地一抹阳光也消失了踪迹,然而,我们心中的暖意浓浓。冯老师根据选题逐个地耐心地为我们讲述选题的缘由,把他认为最有价值的想法毫无保留地分享给我们,让我们真真切切看到了什么是大家风范。我们在明确了接下来自己专业研究方向的同时,还对学科教学有了很多新的认识。他告诉我们,在课堂上我们要有以逻辑为起点的提问体系,包括核心问题,加工性问题和追加性问题;他对校本课程、师本课程和班本课程给出了明确的界定,消除了我们的专有名词误区;他强调为“真学”而教,实现课堂的转型;他摒弃那些“白搭”的课题,呼唤课题中真实有效的课例……在他的眼中,有很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探究。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聆听中,我们明白,兴趣是前进的动力,是发展的源泉。是逆难而上,突破自己的专业瓶颈,还是待在舒适区,过自认为安逸、舒服的日子?也许大多数人会选择前者。但是,冯老师用自己的为师之路告诉我们,我们需要保持成长的焦灼感,要想真正走出舒适区,教学研究是必由之路。研究会凝练平时的教学思考,让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加理性。他说,以写一本书的准备去写一篇文章,虽短犹长;以做一门学问的准备去写一部书,虽薄犹厚,这就是一种专业态度。我想,这也是师傅为我们安排这次集训的初衷。
下午,趁热打铁。冯老师以学员高金露的课题变“医疗治病式”为“会谈完善式”的作文改评新模式探索为例,手把手地教大家填写专项课题申报书。核心概念如何界定,文献搜索如何进行,文献综述如何撰写,研究内容如何措辞……申报书上的每一个细小的环节他都为我们做了细致的解读。师傅要求我们在集训结束后,每个人都能在寒假里做好课题申报的规划,无疑,冯老师的指导为我们点亮了前行路上的一盏明灯。不论之后课题的申报是否成功,我们心中已然多了一个专业研究的方向。在以后的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必然会对相关的教育教学方面的细节和最新研究内容多一份留意,多一份思考,多一种理性的观察与抉择,这是我们应有的行走方式和生命状态!
这两天的时光是特别的,特别在我们第一次与一位导师有了满满两天的回忆;这两天的时光是辛苦的,辛苦在我们都经历了由畏惧走向实践的阵痛;这两天的时光也是快乐的,快乐在那些智慧的分享和热情的关怀;这两天的时光同样是满足的,因为经历了蜕变,所以收获了成长!
偶尔针砭时弊,偶尔建设学科,偶尔戏说历史,偶尔吐槽现实。绝不偶尔的是——永远保持原创的王开东老师,在第三天上午为我们带来讲座《成就教师的生命传奇》。 这是我们开班以来,第三次和男神“会晤”了。他的讲座秉承一贯的风格,没有高深地理论,而是用一个个时而让人会心大笑,时而让人暖到落泪的成长经历贯穿始终,我们似乎也走进了他的那段传奇人生,和他一起经历了那些酸甜苦辣,跌宕起伏。开东老师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故事的背后是一位智慧的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热爱、对教育的真挚情怀,对自身生命成长的执着追求。
他从生命中的关键事件说起,那“一次重要的谈话”告诉他教师的成长首先是自我成长,自我强大了才能有强大的磁场。老师应该做小溪,大河,长江,带着学生汇入大河,浩浩荡荡奔向大海,如此才是真正的老师,否则只能是一个过去式的老师。“一曲乡村的牧歌”中孕育着哲思,尊严只能来自课堂,教学水平是最大的师德,我们需要用职业成就感来追求幸福。“一次‘突然’的听课”,让他走向专业阅读和专业写作,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专业共同体。他说,终有一天,我们读过所有的书都会爬起来,参与我们全部的生活。
为何要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王开东老师说,教育是师生生命河流的互相灌溉,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条完整的河流,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河流的开拓者。教师的生命河流和学生的生命河流互相交织、补充、碰撞、交错,最终成就彼此的波澜和壮阔,所以,最好的教育乃是知识、生活和师生生命河流碰撞所产生的深刻共鸣。
如何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他又为我们阐释了自我奋斗的三个层次:第一境界——尊重;第二境界——信任;第三境界——慈悲。他用自己的积淀告诉我们,一辈子做一件事情,并且努力去把一件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
师傅说,开东老师的讲座是送给我们每一个学员的新年礼物。这份用无数教育故事书写着教育幸福的礼物是多么丰盈而厚重!带着它们前行在语文路上,我们追梦的脚步会更加坚定!
天寒地冻,于凄风暮雨中,生火煮清茶,围炉话语文。只觉灯可亲,岁寒有清欢。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