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河文学》2020185号||"莲花山杯"第二批入围作品选登|刘金龙散文: 情定莲花山

情定莲花山文/刘金龙(山西)
在中国偌大的版图上,有一个名不经传的地方。这里群山环绕,人杰地灵,特产丰富,风光怡丽,更有你在全国各地看不到的绝美风景,还有让你尝过以后流连忘返的农家风味。——它,就是山西省平定县宁艾村的莲花山生态旅游区。说起莲花,从古至今,文人墨客留下不少传世之作。比如宋代杨万里《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还有唐代王昌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等等,这些赞美莲花的名家名篇在中小学的课文里随处可见。而我们今天所要讲的宁艾村莲花山生态旅游区,正是因为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周边山群的形状像一朵盛开的莲花瓣一样,将其拥簇在中心,因此而得名。6月20日,在平定《嘉河文学》主编荆建平老师的组织下,我们一行10人,不畏舟车劳顿,兴致勃勃来到这里采风。 快到宁艾村境内,隔着车窗,阵阵馨香扑面而来,顿感气爽神清。举目望去,从山下到山巅,绿海深处,飘浮着似云似雾,似雪似絮的槐花。风动时,似轻纱,似曼舞,似飞雪,是花雨。漫山遍野,白绿相间,蔚为壮观。此时已是六月下旬,桃李褪颜卸妆,梨杏花期远遁,很多花儿已风光不再。却见山花灿漫,一展风采,竞显风流,独领风骚,盛开之时。她填补了时空,开得适宜,开得气势,开出新天地。山上、山下、山坳、路旁,那一颗颗风景树枝繁叶茂,绿意浓浓。刚到村口,村委委员海平热情接待了我们,并放下手头的杂事,做起了我们的向导。在他的引领下,踏上女娲湖,湖两岸山头,花团簇拥,缥缥缈缈,被四季常青的松柏包裹,倒映湖中,煞是好看。站在观景亭台,目睹到有闲情逸致的游客,一边哼着小曲,一边吞吐着烟圈,悠哉悠哉地坐在一个随身携带的小马扎上垂钓,大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风范。沿着湖边,转过风雨亭,来到又一个宁艾村领导班子精心打造的景点——逍遥谷。在这里,领略到了新颖别致的视觉享受,让我不由自主想起了宋朝的第二位皇帝宋太宗的一首七绝诗:“逍遥圣境洞中天,五色云藏大道仙。七宝装成银世界,玉人皆是善心田。”如果更换几个字:“逍遥圣境洞中天,宁艾村民不羡仙。龙卧浅滩泽万众,不回天界恋凡间。”那就是对此情此景的真实写照了。怀着游兴未尽的心情,游客们穿过逍遥谷,再过卧龙潭,拾级而上,踏上石拱桥,最终来到了林荫长廊,一路欢声笑语。眺望莲花山山巅,西南面山坡绿树衬的各种野花分外妖娆,点缀得绿意更浓更深。喜欢摄影的朋友,尤其是穿着新潮服饰的帅男靓女,摆着各种POS,留下一张张楚楚动人的照片,发到朋友圈里炫酷。中午时分,我们来到颇有名气的农家乐就餐。饭间,村委魏建平谦逊地举杯,向我们这些慕名而来的客人逐一问候,又给我们讲述了宁艾村按照“由地下开采向地上开发转型、由煤炭产业向三产并重转型”的发展思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为了提高农民收入,村支“两委”抢抓乡村旅游发展契机,深度开发农业产业、乡村风貌和民俗文化等资源,合理规划实施乡村旅游发展战略,根据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启动和开发了莲花山乡村旅游建设项目。我们静静地听了他们乡村振兴的路子和部署,十分震憾,深感他们击中了时代的要点和疲点,不失当代农村脱贫致富的一剂良药。是当代农村脱贫攻坚的一个很好缩影,是一场及时雨,让人受益匪浅。现在的宁艾莲花庄,一年四季,以她独有的神韵,孕育着一代又一代的村民,他们始终操守着宁艾村超前的、独特的旅游文化,人们的思维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为了谋求高品质生活环境,不惜重金打造居住条件,水泥公路盘山而上,迎共享大自然赐予的风光美景。昔日的荒山野岭,如今已是锦绣山川。宁艾村也即将成为阳泉市乡村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莲花山庄将是您休闲度假的理想选择!
作者简介:刘金龙,山西榆次人,中共党员,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毕业。18岁入伍,退伍后分配到阳煤集团工作,2018年退休,现居阳泉,为阳泉市矿区作协理事,《乡土文学社》华南分社社长,晋中市诗词学会会员,榆社作家协会会员,榆社诗词学会会员。全球古诗词副总裁兼社长。曾在《晶莹美刊》《乡土文学》《漳源诗歌》《榆社文学》《当代新诗坛》《当代作家文艺》《全球诗歌》《全国诗歌精选》《中国爱情诗刊》《中外闻苑》等发表过近千首古诗词和现代诗歌。
觉得好看点个【在看】再走吧
收稿邮箱:775228574@qq.com
收稿微信:xingfujjp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