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时想成为钢琴师、宇航员,长大了却只求能逃离自己的命运

* 深 焦 口 碑 榜 *
List of Films
策划 | 深焦编辑部
本期统筹 | bastard
本期编辑 |parallel
这周末就要迎来春节,读者朋友们有没有为春节档预售贡献票房?还是准备宅在家里看看电影,远离人群?这不,院线党和资源党都将迎来大丰收。
院线方面,在春节前的短暂沉寂后,即将迎来大厮杀,改档除夕历经改名风波和宣发低潮的《夺冠》(原《中国女排》)将正面对抗徐峥“囧”系列新作《囧妈》(俄囧?),每年精准抓住家庭档闷声不响发大财的《熊出没·狂野大陆》再次出击。农历新年第一天,老调重弹卖弄地域奇谈的《唐人街探案3》再次来袭,这一系列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拍完,虽然称霸各大电影网站上的“想看榜”应该是给续集的发生提供了钢铁般坚韧的保障。林超贤继《红海行动》后凭借《紧急救援》再度杀回春节档,与之对撞的是不倒翁成龙大哥主演的《急先锋》,同天上映的《姜子牙》不知是否可以承接《哪吒之魔童降世》创作新票房神话。
总的来说,春节院线在有限的空间中还是展现了一些题材多样性,合家欢《囧妈》、《唐人街探案3》让你扶额让你笑,《紧急救援》、《急先锋》让你紧张让你嗨、可能是质量最好的却在“想看榜”名列倒数的《夺冠》让你爱国让你哭,如果要用一个字来形容春节档,那就是——红。而这份红又能多大程度上抵抗住疫情对票房的蚕食,还是应该学习武汉进行景点门票免费派发?
春节档电影的“中国红”
资源党这边,就来得色彩丰富得多。愿意啃SCR资源的影迷的选择越来越多,托德·海因斯被人打伤“行货”标签的《黑水》究竟质量几何,大神马利克《隐秘的生活》是否是《生命之树》以来最佳,续写一镜到底执念的《1917》到底让人沉浸还是频频出戏,都有待各位影迷检验。洛迦诺评审团特别奖《M先生》放出高清熟肉资源,迷恋《手册》十佳榜单,也有必要了解一下这部手册去年第14名作品。
上周,迪士尼正式取消“福斯”品牌,将“20世纪福斯影业”(20th Century Fox Studios)更名为“20世纪影业”(20th Century Studios),几代人的电影记忆即将成为过去。另一面,逐渐崛起的流媒体Netflix今年预计投资173亿美元进行影视内容制作。拥有各大经典电影版权的迪士尼和依靠原创内容为生的Netflix,在今年又将擦出怎样火花令人拭目以待。欧洲三大电影节似乎也在悄悄较量,一周之内,陆续公布主竞赛单元评审团主席:柏林电影节率先宣布杰瑞米·艾恩斯担任主席,随后戛纳电影节钦定首位黑人主席斯派克·李,向来较晚官宣的威尼斯电影节也赶紧加入,选择了前年戛纳主席凯特·布兰切特。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的柏林电影节将首次展映4K修复版《小武》,贾樟柯新作《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也入围柏林电影节特别展映单元,同样是贾樟柯监制慢工出细活的宋方在中日合拍的《平静》也将出现在柏林论坛单元,这已经距离她的处女作《记忆望着我》有八年之久。
回顾推送内容,我们特别关注了王子逸导演的华语作品《别告诉她》和京阿尼的原创影碟动画(OVA)《紫罗兰永恒花园外传:永远与自动手记人偶》,还深度欣赏了今年戛纳主席斯派克·李的经典作品《为所应为》,虽未能获得当年的金棕榈,但成为了黑人电影史上不朽的经典。此外,深焦还向大家介绍了一位黑色电影中的蛇蝎美人格洛丽亚·格雷厄姆;在回忆影史的同时,我们也不忘关注当代电影的形态走向,舍弃胶片的数字化令人深思电影是否已死。
本周口碑榜上榜两部影片。第一部是达内兄弟在2019年戛纳电影节拿下最佳导演奖的《年轻的阿迈德》,他们两个到底是在自我重复还是另有新意?另一部也来自戛纳,影评人周单元大奖动画片《我失去了身体》,讲述了一只断手的巴黎奇遇记,充满了想象力,也提名了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
《年轻的阿迈德》
口碑榜榜单方面,《爱尔兰人》上榜4周冲至榜首,《婚姻故事》紧随其后,连续霸榜三周的《他们已不再变老》退居第三位。上周新片《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表现强劲,首周即排名并列第七,再次呼吁影迷朋友们,没看的抓紧了,春节档大清洗马上来了。《马丁·伊登》、《别告诉她》分列12、13位。上榜13周后,《高个儿》濒临下榜。
最后,深焦提醒读者朋友们注意预防,在近期尽量减少远途外出,可以多在家里回顾经典电影,看看新出资源,顺便为口碑榜投投票~
本期榜单
#本期新片
我失去了身体
J’ai perdu mon corps(2019)
导演:杰赫米·克拉潘编剧:杰赫米·克拉潘/纪尧姆·洛朗主演:维克图瓦尔·杜布瓦/帕特里克·德阿萨姆曹类型:动画制片国家/地区:法国语言:法语片长:81分钟
观看状态:已有中字资源
北美媒体Metacritic: 80/100
法国媒体Allócine:4.3 /5
IMDb: 7.6/10
豆瓣:8.1/10
深焦评分74/100
良卓月,电影学博士在读,影视策划、写作者
84/100
希望成为钢琴师,也想成为宇航员,抓住苍蝇,逃离命运。在所有感到被这个世界疏离的夜晚和雪天,我想记得可以触碰到的昆虫、海沙、夜风、炫目如梦境的川流的霓虹。
Peter Cat,制片人、深焦创始人和前主编
76/100
la vie de Paris,虽是动画片,但那个轻盈跃升的动作却比绝大多数和巴黎有关的电影,更触动内心,更沉重地落向了情感暧昧的深渊。
徐若风,学习艺术史,杭州影迷
75/100
从核心创意到双线叙事交响,都共存着“毕业展标配”式俗套和“今 敏之味”的飘逸,也因此令人不断陷入其表达成立性的怀疑。直至最后那一跃,狂气和感动才溢出来。
Ada的B计划,一个坚决响应“新电影”,反对“老电影”的影迷
73/100
极简朴的叙事模式让《我失去了身体》找到一种高于现实的现实主义,微妙地使得微小的个体命运与城市联结,提炼出内敛真诚的情感。
宋远程,京都大学电影学硕士在读,电影爱好者
70/100
各种主观视角非常有趣。失去身体的“我”,一如远离文化母体的移民。
刘二千,香港电影研究者,本雅明是唯一的主神
60/100
目测很好哭。喜欢的段落之一是断手撑伞飞跃巴黎街道,在下坠旋转和漂浮中将危险的巴黎夜景transform为光影声音的舞蹈,使影像彻底摆脱其indexicality,动画的媒介优势大概就在于此。这个关于倒霉蛋的故事也是如此一再提醒我们,form固然是对物质世界的知觉本身,但它是复数的,我们的确可以对生命进行视角转换。但关于失败及其轻盈转化的故事我们不是已经看得太多了么?本片难道不是因此而显得陷溺而廉价了么?因此最喜欢的其实是那个灵光一现的、苍蝇从血污和断手中爬出的镜头——期待一种喜剧性的失败叙事。
年轻的阿迈德
Le jeune Ahmed(2019)
导演:让-皮埃尔·达内/吕克·达内编剧:让-皮埃尔·达内/吕克·达内主演:伊迪尔·本·阿迪/Olivier Bonnaud/Myriem Akheddiou类型:剧情制片国家/地区:比利时 / 法国语言:法语
观看状态:已有中字资源
北美媒体Metacritics: 64/100
法国媒体Allócine:3.7 /5
IMDb: 6.6 /10
豆瓣:7.1 /10
深焦评分64/100
圆首的秘书,深焦DeepFocus现任主编,首届深焦华语影评大赛冠军
状态神勇!达内拍宗教极端真的很合适,他们并没有简化这个问题,反而将之复杂化了,因为孩子本来就是不可预知的,陷于极端宗教的孩子更完全是成人的盲区,你只能透过他的行动去理解他,而任何理解又必然徒劳无功。主人公被完全钉死在景框之中,除了切身的疼痛之外,没有任何内在的力量可以解救他。这是一部升级版《单车男孩》(虽然仍有缺点),一部当代版《德意志零年》!
刘二千,香港电影研究者,本雅明是唯一的主神
85/100
颇喜欢,达内兄弟坚持了某种可贵的复杂态度。复杂性体现在一方面对准一位冥顽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少年,却又迫使我们物质性地观看了西方生命政治体制对其的一系列管控和改造。复杂性更体现在尽管在人物塑造、视点配置和视觉形式上都蕴含着丰富的解构空间,影片依然展示了查尔斯·泰勒所谓“Catholic modernity”的巨大价值:通过世俗生活与排他性信仰的分离,人类更接近了关于解放与自由的福音理想。
文森特九六,手术室里的影迷,麻醉学在读硕士,时刻考虑弃医从影
80/100
片末久违的又一次“跌落”调度实现了达内兄弟近年来最强的一瞬影像煽动,终于又在他们的作品中看到了最为与描述对象并置的等量动作与调度,也终于又重新唤起了我对他们的热情。
淞可,电影研究僧,偏爱“东南亚”,业余写字,拍片,做影展。生活中浪漫,电影中孤独
66/100
依然是很达内的写实风格,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导演坚持这种手持呼吸感的现实主义创作。此种影像风格一定要有当地的生活经验和了解影片背后的社会现实,才能跟得上影片的呼吸节奏,所以当我观看时还是存在隔阂。男主角很出色,撑起了整部影片,所有的重心也在最后他落地那一刻,如果没有这一结尾则显得无味。
良卓月,电影学博士在读,影视策划、写作者
65/100
达内兄弟的电影语法,比如实景、手持、跟随运动、以人物贯穿的剧作,都造成观众和角色的高密度联结。不是美国电影的缝合,它更接近第二人称。因为这样,它可能更要求观众与角色观念和道德方面的同理心,而阿迈德在这方面和主流观众毕竟也许产生一些断裂。
吴泽源,写不好小说的影评人
60/100
很明显,达内兄弟是在依赖惯性拍片了。职业社会关怀者的晚期创作热情怎样才能被激发,这是个问题。
徐若风,学习艺术史,杭州影迷
60/100
如果将《编剧工坊》视作范例,《卢斯》是过于倾重,《阿迈德》则是避重就轻了。而与往日最大的不同以及电影的失败之处,在于达内兄弟一贯擅于用细节刻画人物心理的流动,这次却拍了一个“封闭心路”的少年。我们无法感受到阿迈德的所思所想,除了在个别镜头(比如田间初吻)中有些许流动感,大部分时间是“一潭死水”。这种封闭的、切分出“你我截然不同”的对立观看感,就像一个没有找到其合适展示方式、丢失文化背景与生成语境的展品一般,在看似堆满实则空空如也的展场里尴尬矗立着面对观众。
Peter Cat,制片人、深焦创始人和前主编
50/100
达内式的对世界情态和个体本身复杂的呈现,从来都不是通过摄影机对暧昧世界忠实的捕捉得到的,而是借由一种凝聚在精妙剧本中的人间观察和极度操纵的场面调度实现的。但当这个镜头指向一个达内兄弟系统之外的他者时,《年轻的阿迈德》却空前的避重就轻,原教旨主义者强硬设定以及最后达内时刻“反转”,都像是对一个不可知不理解对象想当然达内式人道主义硬坳,还剩下什么呢?达内再一次模仿达内拍了一部进戛纳主竞赛的新片?
宋远程,京都大学电影学硕士在读,电影爱好者
50/100
电影可以在敲击求助的时候结束,也可以在阿迈德最终开口之前结束,但却硬生生地让他实现救赎。唯一暧昧的地方在于,握着“凶器”的那条胳膊始终处在镜头之外,让人揪心他是不是可能会随时出击,所谓救赎的语句也许不过是宗教压抑下的短暂人性闪光。强化刻板印象而欠缺结构的、社会层面的思考,达内兄弟的此次人物摘要并不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Ada的B计划,一个坚决响应“新电影”,反对“老电影”的影迷
45/100
远离现实的“虚伪现实主义”,本质是极其张牙舞爪的强设定演绎,人物全无自身的发展空间,同时又缺少类型的可观看性,我们能从此获得什么呢?一群空洞无物的机器。
#上期新片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
Richard Jewell
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编剧:玛丽·布伦纳/比利·雷主演:保罗·沃尔特·豪泽/山姆·洛克威尔/奥利维亚·王尔德/乔恩·哈姆/凯西·贝茨类型:剧情制片国家/地区:美国语言:英语上映日期:2020-01-10(中国大陆)/2019-11-20(AFI Fest)/2019-12-13(美国)片长:129分钟
观看状态:正在热映
北美媒体Metacritics: 69/100
法国媒体Allócine:– /5
IMDb: 7.7 /10
豆瓣:8.3 /10
深焦评分85/100
Ada的B计划,一个坚决响应“新电影”,反对“老电影”的影迷
91/100
正直,坚实,诚恳,动人,平实内容,大师之作。与《华盛顿邮报》是殊途同归的,看似在袒露现实,却又不涉及一丝一毫的真实观(《第一夫人》式还原)伊斯特伍德的电影从不需要辩证,它只关于人物,以及他们所代表的意识形态。
文森特九六,手术室里的影迷,麻醉学在读硕士,时刻考虑弃医从影
90/100
几近满分。东木于二十一世纪这糟糕的第二个十年的尾声发出了自己的最强右翼宣讲。理查德·朱维尔不再是士兵、机长、官员、罪犯,而是一个最普通的人,甚至形象欠佳、背景灰色、生活保守、处事粗糙,东木以此人物为石子,以此事件为弹弓,从最底层射穿了上层建筑的玻璃。保守派维护本能的善意与真情,即使留有被反攻倒算的弱点,也毅然诚恳昂首,坚守真相和尊严。成群结队的媒体与政府调查员,是这个虚假民主先进时代的丑恶嘴脸,带给众生的并非平等博爱,而是群起而攻之的污蔑征缴,东木对他们的态度,是放弃的,这是一个九十岁高龄的斗士所做出的抉择,并在又一个十年新纪元即将开启之际,将这呼声传递给下一代。
吴泽源,写不好小说的影评人
80/100
不是所有平白无故被冤屈的人都能像理查德·朱维尔一样隐忍。但伊斯特伍德选取的与主人公性格相匹配的叙事策略,确实在美学上比其他许多真人真事改编电影高明许多。以少为多,以退为进,老牛仔没有替主人公声嘶力竭地抱怨、控诉,但他最终达到的效果却更加击中人心。这样的隐忍、克制,是属于伊斯特伍德这个老派影人的体面和优雅,或许当代美国影人中只有在杰夫·尼科尔斯身上能看到对此的传承。
徐若风,学习艺术史,杭州影迷
80/100
东木近几年的电影越来越平、稳,但仍旧能全程牵着人走。理查德·朱维尔看似遇到的是一件层层“偶然”酿就的不幸,却也正是特例中的“必然”,就如同《我叫布莱克》里“鲨鱼与椰子”的难题一样:在一个即便较为成熟的社会系统下,每个“齿轮”做着自己的“份内工作”,在一定几率下就会将好人逼上绝路。有人提到这次东木在塑造人物形象上,无论是FBI还是无良媒体这两条线都较为脸谱化;我却觉得这其实也不是重点,毕竟东木不是肯·洛奇,他还有着他“反英雄式英雄主义”的这条路径,最后理查德·朱维尔眼神里那种“我对这个世界怀有善意并希望得以回报,那是我所甘愿的;但如果误被平庸的恶意所反噬,我也不后悔我曾报以善意”也是很重要的。
马丁·伊登
Martin Eden
导演:皮耶特罗·马切罗编剧:杰克·伦敦/毛里齐奥·布拉奇/皮耶特罗·马切罗主演:卢卡·马里内利/杰西卡·塞西/文森佐·内莫拉托/马克·莱昂纳蒂/丹妮丝·萨迪斯科类型:剧情制片国家/地区:意大利 / 法国 / 德国语言:意大利语 / 那不勒斯语 / 法语上映日期:2019-09-02(威尼斯电影节)/2019-09-04(意大利)片长:129分钟
观看状态:已有中字资源
北美媒体Metacritic: 57/100
法国媒体Allócine:4.1 /5
IMDb: 7.0/10
豆瓣:7.0/10
深焦评分75/100
文森特九六,手术室里的影迷,麻醉学在读硕士,时刻考虑弃医从影
83/100
《遗失与美好2》。千万里外的马丁·伊登,百年以前的杰克·伦敦,做了一场远在那不勒斯的阶级复兴涩梦。由神性降临为人,时空依然交错,磨难成世间的苦修神迹。文学是没有形象的哀伤传说,电影在闪回老胶片的光影雾痕里,化作庙堂,供奉全球化神话之前的绝美幻术。
徐若风,学习艺术史,杭州影迷
79/100
杰克·伦敦通过马丁·伊登来书写自我与时代的关系、资本社会下的幻灭感;而如今,意大利新生代导演将他换入到一个时代不明的意大利语境来拍摄,直接放弃了对历史本质的复原与产生有效对话的可能,选择的视角位置近乎游离于“局外”。不过,这种改编方法也有其妙处,在视听语法上,尤以作为影像历史档案的胶片成为闪回与目击的见证,带来了强烈的慕古感和致幻感。此外,美丽的男主表演得也非常出色,这些相加都放大了电影的迷惑性,令人一时以为会是杰作。但形式感越跳脱,“精致的平庸”就越显露——历史档案用得很“漂亮”,但却又与历史现实游离着,没有真正的拉扯,如同最后一幕里的越游越远一般。
Ada的B计划,一个坚决响应“新电影”,反对“老电影”的影迷
64/100
大半是饶有形式趣味的,但在庞杂的素材海洋里,叙述失去了最本真的意义,成为展示,《过境》一般。
别告诉她
The Farewell
导演:王子逸编剧:王子逸主演:奥卡菲娜/马泰/林晓杰/赵淑珍/卢红类型:剧情/家庭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 中国大陆语言:英语 / 汉语普通话 / 日语上映日期:2019-11-22(中国大陆点映)/2020-01-10(中国大陆)/2019-01-25(圣丹斯电影节)/2019-07-12(美国)片长:98分钟
观看状态:正在热映
北美媒体Metacritic: 89/100
法国媒体Allócine:3.3 /5
IMDb: 7.7/10
豆瓣:7.3/10
深焦评分67/100
淞可,电影研究僧,偏爱“东南亚”,业余写字,拍片,做影展。生活中浪漫,电影中孤独
93/100
这是一部十分准确、生动且流畅的影片,虽然讲了一个东方人和西方人都人尽皆知的文化差异,但带出的其实都是很私人的东西,可以说这也是一部私电影。很多“野生”的不加修饰的画面如婚礼现场对自然人的纪实拍摄和对长春景观的展现,像影像日记一样记录这些会真实发生的事,揭示电影化的生活本质。所有笑点、泪点、诗意、也是由中国最传统(落后)的地区东北和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纽约作为背景下的化学反应。当然这不是刻意的一切都来自于导演自身的体验。导演也没有刻意去展现文化碰撞,除了东西方文化差异问题外,导演还探讨着我们这一代人如何处理记忆和观念的问题,正像碧莉说得“我们北京的家也没有了…奶奶很快也没有了”属于她的记忆正在慢慢消失。另外影片的音乐、美术、表演都很不错。
文森特九六,手术室里的影迷,麻醉学在读硕士,时刻考虑弃医从影
78/100
不协调的选角和解释性的对白,将长春拍出纽约既视感,创作者自身阅历经验、作品市场定位、叙事主角身份特点三合一形成这部“华裔”美国电影,大部分矛盾冲突的做戏方式因拍摄者的外来陌生特质并未十分令人满意的具体突出大陆的地域民俗辨识度,而是模糊在了一个泛泛的亚洲语境里,但是旁观者的游离异化与体内自家人的血缘纽带所构成的独特文化视野为全片提供了极其敏锐与新鲜的焦点,情感是绝对真挚的,甚至是我们本土创作者许久未曾观察和感知到的。
刘二千,香港电影研究者,本雅明是唯一的主神
70/100
有很多细部丰满、幽默甚至具有即兴味道的段落,也有不少猎奇的、“文化研究”气的处理。不过后者是符合人物设定的,以她的经历和处境,文化差异的“刻意”凸显几乎是必然的。慢镜头尤其是音乐用得太满太泛滥,虽然本身挺好听的。
徐若风,学习艺术史,杭州影迷
70/100
无论关注文化差异的部分还是亲情的部分,在处理细节的构思上都稍显简单直白。不过,至少是一部情真意切、能触动人心的电影,也特别理解它广受西方赞誉的点。奥卡菲娜的表演很优秀,真实流畅,让人切身感受到Billi这个角色身上每走一步的情绪感,是去年值得一提的女性表演。
Ada的B计划,一个坚决响应“新电影”,反对“老电影”的影迷
64/100
面向割裂的电影。即使彼一面有着极恶劣的宣讲,碧梨、浩浩和Aiko所组成的这一面仍然是灵巧可爱的,尤以浩浩这一角色最为显著,他足以说明导演有潜力处理更完备的喜剧性。
Peter Cat,制片人、深焦创始人和前主编
62/100
从叙事编织技巧层面,不仅是乏善可陈,甚至可以说是挺差,几近沦为一种文化景观一个场景接着一个场景不乏真诚但却单一贫乏的展示。技术团队往回找补了一点,加上比较讨巧题材,结果勉强能看吧。但核心创作力真很难说比中国本土年轻导演好多少,但摆到美国工业里,很快就鸡犬升天。再过五年,简直就可以甩开本土导演十条街了。
肥内,《秋刀鱼之味》研究者
60/100
一部樸質的作品,但是場與場之間時而緊時而鬆的連結,對比出裝載心靈活動的空缺。命題上接近李安的父親三部曲(無怪乎是李安的年度最佳),卻因上述(很可能是無心插柳的)效果而遠超李安的西式標準化作品。影片最後插入的“現實素材”不像其他同類做法,是真的有為這部片增色,並成為感知全片的新開始(無疑也比《盜夢空間》的陀螺高明不知多少的設計),使得觀眾幾乎是在影片結束時,才體驗到完整的綿延,超過影片主體的綿延。
#濒临下榜
高个儿
Дылда(2019)
导演:康捷米尔·巴拉戈夫
编剧:康捷米尔·巴拉戈夫/亚历山大·特列霍夫
主演:Victoria Miroshnichenko / Vasilisa Perelygina
类型:剧情制片国家/地区:俄罗斯
语言:俄语
片长:134分钟
观看状态:已有中字资源
北美媒体Metacritics: 81/100
法国媒体Allócine:3.6 / 5
IMDb: 7.2 /10
豆瓣:7.6 /10
深焦评分 79/100
圆首的秘书,深焦DeepFocus现任主编,首届深焦华语影评大赛冠军
91/100
如果说巴拉戈夫的第一部作品更接近他的自身和故乡的经历,那么这一部则更接近精神导师索科洛夫,两部电影貌似全然不同,却共同通往一个地方,那就是女性。他以这一柄利器穿刺着人们习以为常的社会历史叙事,其中蕴含的复杂性和刺痛感让人很难相信一个91年导演能有如此出色的洞察力。《高个儿》是一部真正的思想者的作品,也是一部真正的影像作品,令人细思恐极。
文森特九六,手术室里的影迷,麻醉学在读硕士,时刻考虑弃医从影
85/100
绿与红,生机与情愫,在倒塌的天空下试探残酷的剥削、牺牲、憎恶和爱情,哺育注定死去的希望虚像,双色亦勾勒巨大机器的图腾,反衬胜利与振兴下蝼蚁般苟延残喘的现实,彼此守护谎言共享自欺施舍告慰的暖流,明知无望,哽咽相拥,痛苦的“母亲”,高瘦的女人,在凋敝的人海中苦笑着窒息,这图景仿佛来自幻想的世界,然而她的笑与泪,却是眼前这片土地最后守望的温度。
花地,日常阅读伦理学并不得其道的普通观众
72/100
异质、不协调的人物状态和语调形成表层的语气,形式感维持其扭曲的人物行为得以运作,人物的扭曲通过状态先于讲述的方式显现,而后再在文本中抖落揭示人物的创伤前史,使得既定的病态语气“反转”成为战争创伤的隐喻。但影像并未成为隐喻的一体,而是游离于人物之外,其“精致”反而是影像上的不道德。
Ada的B计划,一个坚决响应“新电影”,反对“老电影”的影迷
67/100
相较前作,动作频率大幅降低,像是从《路边野餐》到《地球最后的夜晚》,掉入凝滞的陷坑,观看全由导演的审美维系。
-FIN-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62位华语青年导演,选出10年代303部最佳电影
一个外国人,做出过去十年最好的华语电影,也选出了他的十年十佳
开年影碟败家指南,剁手只看这一篇就够了
如果审查间接缔造了华语电影黄金时代,同样命运会光顾这个国家吗?
谁是影响了大卫·林奇的实验电影女祭司
请为深焦口碑榜投票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