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诗和远方还在,我们就能熬过眼前的苟且

我的朋友圈曾流行这么一篇文章——“年少不懂高晓松,读懂已不再少年”。
文章围绕高晓松的成长和追梦历程而写,叙中有议,笔锋别具。
这次,无数人又把眼球聚焦在高晓松的家世上。尽管他家世显赫在中国是独一份,可是我把文章看了两遍后,只把思考的兴趣集中在了一个人身上,这人就是高晓松的母亲。
随后我还得出结论:就算他家那些显赫的光环都消失,就算他出身一个普通家庭,只要有这位母亲在,哪怕这母亲不是建筑学家和教育家,只是一个平凡的农妇,高晓松都会有出息!
原因何在?那位母亲说什么了?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你要觉得眼前这点苟且就是你的人生,那你这一生就完了。”
最早听说这句话的时候,还以为它首出许巍的歌词,认真一查,才知道这句话实实在在来自高晓松的母亲,是这位母亲经常对儿子说的。
此言若出自一首歌,我会认为词作者非比寻常;出自一位母亲,不管她是什么身份,我认为她都算真明白教育的人!
这是一首灿烂隽永的诗篇,足以点亮任何晦暗的人生。
一句话就道出人与动物的分野,使听闻者低眉心折,回望来路。
这是一颗光明的种子,撒到哪里哪里就萌出希望的嫩芽!
这些年,这句话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借助许巍的歌声,无声地改变了许多人的思考和生活方式。
“苟且”是什么意思?只顾眼前,得过且过。
可当我们跟着节拍,哼唱着“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的时候,苟且的内涵被很奇妙地扩大了。苟且不止是面朝黄土、终日劳作,不止是引车卖浆、乞讨哀告、栉风沐雨、节衣缩食,不止是捡废品、扫马路,……….它不仅指只顾眼前、得过且过的生活状态,更包括人们被动接受或主动选择的任何一种生活。
在高晓松立志追求音乐之前,他的家庭已经替他规划好了人生蓝图:读完清华,就到国外留学读博,然后成为某个领域的学者或科学家。以高晓松的智商,这样的蓝图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儿。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理想,他为什么说放弃就放弃呢?
往深里一想,形形色色的生活必须也只能是眼前的苟且!因为诗和远方永远在生活之外。
诗和远方是什么?是生活中的理想和希望,是心中的一小撮火苗,是没有实现的梦想,是暗夜里的新月,是高处的一束光。
人总得靠希望活着,甚至于很小的希望,比如想买一件漂亮衣服,想增加点工资,想改善一下生活,想租一间好点的房子,想让孩子学习好一点……如果没有任何一点希望可以寄托的话,人就活不下去了。
就是因为心理有诗和远方,北大那个著名的旁听生柳哲才能寄身在昏暗逼仄的楼梯间挥汗如雨,博览群书,才能在当搬砖时面对手上的血泡露出微笑。
前年冬天,我每天出入小区南门接送孩子上学,看见一个保安立在寒风里,腋下夹着一本书,一边指挥车杆的升降,一边嘴里念念有词,一边不停地跺脚取暖,走近了才听出他在背诵英语句子。再细细瞅瞅他的神情,眉宇间生机盎然,熠熠生辉。
生而为人,无论生在都市华府还是穷乡僻壤,都天生在一种苟且状态下活着。其中幸运的人,因为教育,因为读书、因为引导、因为际遇,被不断赋予一种叫希望、梦想、理想、憧憬的东西,于是,他生命的冰河瞬息化成一江春水,眼神生动起来,整个生命活泛起来了。这样的人,哪怕希望最终变成失望,理想凝结成幻影,那也没有关系,那个走向理想的过程是美好的。而不幸的人,心中从来没有诗和远方,终生混沌,与动物的状态无异。
德国人朋霍费尔在《狱中书简》中说到:“那些没有希望的人常常会变得狂野或者邪恶……….任何一种希望的作用,都要无可比拟的强大得多,那些拥有这种希望的人的生命,是不可战胜的。”此人心里存着对自由的希望,借助强大的信仰,虽身陷囹圄,也能从内心发出一束强大的光,对后人都可以照亮。
所以,对人最大的帮助,是点燃他内心的希望,唤醒他追慕诗和远方。
每个人在每个人生阶段,心中的诗和远方是不一样的,但无论何时,我们吃着眼前这碗米饭,心里总要有一粒飞鸿。
千百年来,一个民族正是怀着光明的理想,才能在苟且的日子中奋拔,完成一次又一次的重生。个人也是,正是因为心中存有诗和远方,我们可以忍受现实的苦难,我们可以住在没有窗户、没有暖气、没有电灯的地下室,可以忍饥挨饿,可以满身油污在烈日下劳动,可以用巨大的毅力抵抗失恋和孤单寂寞,但只要我们心里有希望,心里存念着诗和远方,我们的脸上也会绽放笑容,可以听到鸟儿的鸣啭,看见云霭的变幻,感受月光的清凉。
正是因为我们心中有诗和远方,我们才能在苟且的日子里不苟活,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勤奋刻苦,拼搏向上,让心灵变得无比温柔,充满怀想。
??我们透过文字,照见一个更加明慧的自己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