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庆:墨洇淳情 身入化境

墨洇淳情 身入化境
————读唐继明的水墨画
黄文庆
十年前邂逅了唐继明先生,第一眼的感觉是他有一张唐僧脸,面阔,方正,庄重,沉稳、慈善。曾经有位朋友要我给他客厅拟几个字请人写个斗方,我觉得最适合他的是“钟鼎坐堂”。见了唐继明先生,我首先想到的也是那四个字。符合那四个字的人并不多,因为他不仅要有那样的面相,还得有那样的气质,更得有那样的修为和影响。在其后的交往里,证明我对继明先生的认知是准确的。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之交的距离、密度都该随和而不随意,没有失控和任性。他曾发过几幅画过来,和我探讨过题上几个怎样的句子才合适,我们意见是默契的。我在别的朋友家里见过他画的牡丹,是我最想要的那种,当时想,如果我吱声,继明先生会答应给我画的,可我一直没有流露这个念想。李汉荣说我是从来不给朋友增加一丝负担的人,他说的是实话。继明先生当然也和我的做人一样,他不是那种见人就赠画的人,书画各有所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原则,“己所欲勿施于人”就是人品和智慧了。第一次见面,继明先生带着几个画册,我稍稍一翻,就觉得他的画在什么层次了。我当然就从他所带不多的几册里索要了一册。之后,就放在顺手的地方,时时捉摸其意蕴,浸淫于其意境之中。继明先生的水墨山水,让我产生了如下一些看法——1.一方水土,滋养一方人的灵魂。读继明先生的画,我想起了驰名中国画坛的大家勉县先贤方济众。1984年夏天,西安钟楼东侧的陕西省美术家画廊举办方济众国画小品展览,我恰好在西安,赶上了机会,就进去看了好几个小时。记得当时中暑了,很难受,却不想离开展厅,直到下午要闭馆了,我才很不情愿地离开。方济众虽是大家,见过天南地北的名山大川、海天大漠、重寺巨厦、长城佛窟,可他笔下更多的是老家的山川村落、田畴草树、飞禽走兽、乡风民俗,平易亲和,清新自然。我不知道继明先生到底怎么临习方济众的,我只感觉到他的画里有方济众水墨最地道、最正宗的血统、基因,他解开了方济众的艺术密码,窥探、传承到了方济众的风神和底蕴。2.一种笔墨,释放的是一个人的精神人格。书画讲究笔墨,但止于笔墨者只是小巫,大巫超越笔墨在乎意境。从画境看来,继明先生是喜爱谢灵运、陶渊明、王维、孟浩然、范成大的,他可能也喜欢沈从文、汪曾祺、贾平凹,画里有他们的思想光亮和艺术格调,有山水的清远秀美和田园平和明净,流露出对民间、乡土、淳朴世界的无限热爱和由衷依恋,显示出他的人格籍贯所在和精神源流所自以及生命的根本所寄。3.一种画风,折射出一个人的心态。一些画风跑偏的画家,是和中国绘画传统断裂的,动辄出现脏、乱、怪、狠的画面状态。此种作品,让观者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尴尬扫兴,苦不堪言。继明先生走的是正途,他的画远追黄公望、范宽,画境安详,开阔、明朗,见不到一点阴郁晦暗,让人心生安静、喜悦。艺术家需要感性,但最不可或缺的是理性。继明先生的内心是宽敞开阔、光明正大的,他暖眼看世界,阳光度人生,传递给于人的是乐观、开朗、积极的人生态度,能把人引向真善美的高地和远地。4.一种智慧,和当下时代保持最恰当的距离。继明先生笔下的山形水貌、房舍格局、人物行态,都远离城市、商业、工业,是田园牧歌的。他不想把自己的画境视距调得离现实太近,这说明他对现实里商业的机诈、喧嚣是排斥的,对当下工业的刚性闯入是不太接受的。他的画意和现实的距离使其产生了诗意,给了人认知和回味的时光空间,让人勾想起老庄所崇尚的无为景象。5.一种点睛技法,使每幅画都有一个灵动的趣味中心。古今中外一流的艺术作品,都在乎趣味。无趣、枯燥、古板,死气沉沉,是平庸艺术的共同表现。继明先生的每幅画上都有亮点,因此他的画是鲜活的、生动的、引人一见目光发亮并且久久玩味。写作的人懂得细节重要,绘画亦然。6.一种高度,有笔墨却能进入化境。好的作家,写到最后文字感、修辞、技巧都退居到了画意之后,被淡去了。继明先生的画最吸引人的不是笔墨,扑面而来的是境界,这不等于他的笔墨功底不深不厚,当你把注意力转移到笔墨上后,才会惊叹他已进入“无技巧”和“无所用心”、“似不经心”、“得鱼忘荃”的自由境界。十年了,我所读到的先生的画毕竟只是一小部分,我知道他在勉县老家开辟有“唐继明美术馆”,等我能抽身出游了,我会前去登门细看,以消除管中窥豹、不见全龙的遗憾。
唐继明简介:生于汉中勉县,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研班,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研究员,陕西省国学研究会会员,汉中市人大代表,被录入百度文库中国当代实力画家名录。画风古朴,作品源于自然美景,其田园山水作品深得国画大师刘文西、张蒲生好评。
黄文庆,诗人,现居佛坪。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