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楼往事(十五)冷清的乙楼

作者简介
杜武成,男,1950年生,大学文化,高级讲师。1968年在本溪县草河掌公社下乡插队,后经师范学校培训二年,分配工作。在职期间参加成人高考,被辽宁师大录取,取得本科学历。曾任本溪市12中教师,1978年后从政,历任本溪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团委书记;党委常委、宣传部长;本溪市教育研究中心党委书记;本溪市教育局纪委书记;本溪电视大学党委书记;中共本溪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副校长(副院长)。曾先后当选为共青团本溪市委委员及共青团辽宁省代表大会代表,中共本溪市党代会代表。多次荣获先进党务工作者称号。
曾在《辽东文学》《本溪日报》发表数篇散文,著有散文集《旅人心语》。
乙楼往事
(十五)冷清的乙楼
原创:杜武成
1968年底,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席卷全国,风起云涌的红卫兵运动瞬间偃旗息鼓,髙、初中学生统统由“红卫兵”转换了身份,被贴上了“下乡知青”的标签。高中生称知识青年,还算名副其实,初中生读了薄薄的几本书,也妄称“知识青年”,实在有些滥竽充数,滑稽可笑。就这样,全国各地从初一到高三年级六届初、高中学生纷纷背起行囊,奔赴农村插队落户。
本溪市“知青”从当年10月份起分三批插队落户,于是我们便离开了喧嚣的城市,离开了校园,离开了乙楼的家,离开了父母,奔向了广阔天地,一时间,初、高中学生被城市彻底清空。我们乙楼的小伙伴大多去了本溪县草河掌公社和朝阳县波罗赤公社插队落户,少部分人或返乡,或投亲靠友,去了其它地方。多年邻里,乙楼126栋朝夕相处的小伙伴,在一起闹哄多年,现在猛然分手,还真有点恋恋不舍,只能挥别友情,义无反顾地奔赴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当年,我随母校四中300多人的“知青”大军于10月8日首批出发,记得当时我还曾赋诗一首,实际是个顺口溜《上山下乡》:放眼纵目观全球,胸怀壮志展宏图。高擎红旗踏征程,永走主席革命路。也算激情澎湃,意气风发。当时火车站内、外前来送行的家人、老师、同学们人山人海,人声鼎沸,火车在一片喧嚣声中徐徐启动,到达草河口后,转乘汽车前往号称本溪“西伯利亚”的草河掌公社。
我和十几个同学被安置在崔家坊大队盘岭小队,这是一个深山老林中的小山村,远离喧嚣,生活枯燥。全村约五十户人家分散在三个小山坳里,草房油灯,土路老井,夜晚漆黑寂静,只能偶闻几声犬吠。辛勤劳作了一个多月时间,便步入了寒冬,这里是本溪高寒山区,每遇大雪纷飞,狂风怒号,清冷阴森的夜晚,只有雪色星光尚存一点光亮,不免让人怀念起城市的喧嚣及夜幕下阑珊的灯火。正赶上冬季农闲,没有多少农活,闲暇寂寞中便想起了乙楼和126栋家中的父母,想起了邻里朝夕相处的小伙伴,该回家看看了。
次日,我便由崔家坊搭乘汽运长客赶往草河口,换乘火车返回市内。到达本溪站,兴冲冲地走出车站,第一感觉竟然有些诧异,原本心中那个喧嚣的城市,竟然变得有些冷清寂静,街道上行人稀稀拉拉的,有些空荡,完全不是我离开前的情景,不免心存疑惑,我从心底自问,这还是我熟悉的那座城市吗?何以有如此的变化?眼前熟悉的街道,熟悉的平顶山告诉我,没错,这就是本溪,曾是我生活多年的城市。愣了半天,终于醒悟过来,近两万在城市中闹闹哄哄的中学生上山下乡,一古脑儿离开了这座城市,街面上突然间少了常年不上课满街乱跑的一大批中学生,自然少了些喧闹,城市便有了些许安静。我漫不经心地在街头东游西逛,繁华的解放路和联营公司,曾经人流聚集的东明商场两个地方尚有些人气,只是街上很少能见到青年人,有点人气不足之感,心中有些五味杂陈。漫步街头,不经意间,到了下班时间,人流逐渐多起来,才找回来一些城市生活应该有的感觉。
天色已晚,该回家了,我提着兜子匆匆地回到了乙楼126栋家中,试图找回流失的岁月。虽然那个时代社会上政治风波强劲,可偏安一隅的乙楼并没有受到多少波及,126栋邻里一直和睦融洽,安稳生活,我们小伙伴更是相处甚欢,学校停课,只能在一起玩要,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至今想起来仍然难以忘怀。住了三、四天,享尽了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馨。每天都出门在乙楼一带闲逛,才发现这里一如这座城市一样,别说一个126栋,就是诺大的乙楼住宅区,也显得有些冷冷清清的,竟然未见到已四散而去的小伙伴,当年一起滑雪、爬山、游泳玩乐的童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忆得旧时携手处,如今水远山长”,孤独感由然而生。邻里的叔叔、婶子,伯伯、大娘们见了面便牵着我的手说:“孩子,回来了,农村怎么样,生活苦吗?”然后便念叨起自已下乡的孩子,有些放心不下。孩子即将毕业也面临下乡的父母们也分外关切农村的状况,问这,问那的。我从他们牵挂的神情中仿佛也读出了他们心境中的一丝清冷。晃悠几天,心情有些失落,萌生了“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之感。乙楼已失去了我心中留存的人气,我们小伙伴重聚在乙楼的机会不多了,只有春节过年时,大家才有可能重返乙楼,也许只有那时才能找回记忆中的时光,我热切地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在乙楼一带转悠一无收获,便走进我时常惦记的母校四中校园,我们腾空的教室,又坐满了马马虎虎上课的学生,其中不乏众多乙楼邻里的弟弟、妹妹们,据说毕业时,他们仍将上山下乡,本是一群没有正儿八经读过小学的中学生,也将要加入“知青”队伍,涌入农村,城市的活力、乙楼的人气,便可想而知了。
“不悔旧梦处,只恨太匆匆”,小居几日,闲赋在家自然没了兴趣,于是悻悻地离开了乙楼126栋,匆匆返回乡下,以免激情怠尽。这便是在那个特殊的历史节点上,一个初次回城“知青”视角下的见闻和感受。
往期链接
乙楼往事(一)抗联老兵吴锡伯乙楼往事(二)拥挤的住房乙楼往事(三)烧煤的日子乙楼往事(四)鸡蛋风波乙楼往事(五)除夕的鞭炮乙楼往事(六)情系张家河
乙楼往事(七)中楼门邻里逸事
乙楼往事(八)记忆中的乙楼粮站
乙楼往事(九)我的乒乓球拍
乙楼往事(十)马路滑雪场
乙楼往事(十一)平顶山印象
乙楼往事(十二)一双回力球鞋
乙楼往事(十三)启蒙读物小人书
乙楼往事(十四)儿时的电影情结
图片来自网络,致谢原作者
编辑:一寸丹心
印象本溪谈老百姓感兴趣的家乡话题
感谢您的阅读、转发和关注!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