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慎晔:来自抗疫一线采访手记

谨以此文,致敬战斗在抗疫一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
来自:抗疫一线采访手记
文/翟慎晔

按着往常,大年初七,该是年休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形势依旧严峻,年假延长至正月初九,有些单位已经延长至正月十五。无论是初九,还是十五,对于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来说,这些都与他们无关。自腊月二十八,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战役打响,她们一直都在战斗。
1月31日上午,大年初七,心怀着对她们的敬意,来到市中心医院抗疫第一线——发热门诊。值班医生王树军,正在为一位发热患者做诊疗,护士孙月,在为另一位发热患者抽血,负责接诊的郑辉护士则在忙着做记录。一切都跟往常一样,一切又跟往常都不一样。
郑辉来自儿科病房,38岁的她,已在临床工作了十几年。她说,当时要求到疫情一线,没想很多。就是觉得自己是名老同志,有临床经验,应该冲在前头。
众志成城
万众一心
来到发热门诊后,郑辉一直都没回家过。有时候很想孩子,她就在临时居住的隔离病房跟俩孩子手机视频,告诉家人她在这挺好的。
我说:“等第二梯队的战友上来,你们就可以回家了。”
她说:“如果需要,我会继续战斗。毕竟,我们几个已经熟悉了这里的环境及工作流程。要是换人,还得重新熟悉。”
来自烧伤整形外科的孙月,虽说隔着一层厚厚的防护服,脸上罩着N95大口罩,透过防护镜,依旧能看清她俊秀的面容。有着7年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的孙月,大年初七是她轮值的第二个24小时。
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她到发热门诊的事,一直没跟家里人说。我问她:“过年也没回去吗?”她说:“年除夕在家里。从电视上看到武汉冠状病毒疫情,看到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驰援武汉,我妈还问要是你们医院也有了病人,你是不是也得去值班?”其实,那时的孙月,已经报名上一线了。
大年初三,孙月来到发热门诊,轮值她的第一个24小时。孙月说:“在这里,一切都还好!院领导很关心我们,后勤保障也很及时,各方面的防护措施都很到位。可我还是不想让家人知道,不想让我妈知道。”说到这,孙月转过头去哭了。

谁也不是生来就坚强的勇士!她们也是父母牵挂着的孩子,是父母掌心上的宝。职业精神的呼唤,让她们把自己当作成战士,愿意为百姓挡在疫情之前。正如武汉前线护士说的那样“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和死神抢人罢了”。


离开发热门诊,来到她们临时居住的隔离病房。刚好,她们在吃午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护理应急队”第一梯队的队员,除了值班的郑辉和孙月,都在这儿。
我开门见山,说明来意。她们放下正吃着的盒饭,争抢着跟我说在疫情一线的感受。不过,她们说的最多的不是她们自己,而是老护士长王丽萍和她们中最年长的宋丽萍老师。
她们说:“王护士长,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每天上班,她都把我们需要的东西备好,帮着我们穿好防护猴服,戴好防护目镜,然后再一遍一遍地叮嘱我们要保护好自己。她说你们安全了,病人才会安全。”
王丽萍护士长,我的同班同学,她对工作的认真负责,是出了名的。来到发热门诊,最先见到的便是她。我本想跟她聊聊在疫情一线的一些感受。她却说:“我没做什么,就是给大家排排班,领领物品,做好后勤保障。”她要我不要写她,要我好好写写抗疫一线的8个孩子。说她们太不容易,太叫人感动了!
老同学一直都是这样,每次访谈她时,她都是把别人推到前面。年前,因为职工春晚的事,到门诊部找她录制视频。她把当班的另两位护士长推荐给我,而她自己则退到了一边。2003年抗击非典,“4.28”大营救、甲流、禽流感等疫情救治,她都没有缺席过。今次也是。她自腊月二十八来到发热门诊,一直都没休息过。她是抗疫一线的管家婆,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得操持。无论谁遇到了困难,她都会站出来说:“我来想办法!”
于她,“奉献”两字,绝对担得起。她是一名出色的护理管理者,也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在她身上,南丁格尔誓言,犹在;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依旧。
宋丽萍,我曾经的神经外科同事。淄博最先确诊的两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例,她都密切接触过,所以,一直在家隔离。当我打通她的电话,在家隔离的她,很高兴地跟我说:“翟老师,我的‘核酸检测’报告出来了,是阴性!”
由于她多次接触(腊月二十八、正月初二)两例疑似病人,自大年初二,疑似病例确诊后,她便在家自行隔离了。她说她没事了,说她可以上班了,可以返回岗位了。
电话里,她说:“作为第一梯队队员,看到伙伴们都在战斗,我在家待不住。”这就是医者,危难时刻,她们永远都是冲锋在前的勇士!

病毒肆虐,疫情凶猛。医院紧急成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护理应急梯队。在第一时间,就有100多位护理人员报了名,写了请战书,最后由8名护理骨干组成了第一梯队。她们是:血液一科骆旋;两腺外科张辉辉;消化内科官莉;康复科张静;手足创伤骨科张媛媛;体检中心王夏;儿科郑辉;烧伤整形外科孙月。
来自不同科室的8位护理骨干,经过简短的培训后,于腊月二十九日,陆续走上了战场。

发热门诊,不同于普通病房。腊月二十九,是骆旋到发热门诊的第一个24小时。由于眼罩起雾,抽血时看不见血管,她就把眼罩取下来,直接面对病人,面对危险。
她说:“平时在病房,给病人抽血都不带手套。到了发热门诊,戴着手套抽血找血管,就像隔着层东西没有感觉。不过,很快就适应了。现在再给病人抽血,一般不会来第二针。”
发热门诊,24小时工作制。穿上防护猴服,她们不敢喝水,怕上厕所。一上厕所,穿脱防护服麻烦不说,主要是舍不得浪费。非常时期,护目罩,猴服隔离衣,不只是武汉紧缺,全国都一样。
她们说,不吃不喝,都不是问题。在临床的时候,一忙活就是一个上午,或是一个下午,上班不喝水,早就成了习惯。要命的是值班24小时,怕赶上生理期。于是,她们一天天地在心里数算着,默默地祈祷着千万千万不要“大姨妈”和24小时值班撞了车。


自腊月二十八,临战培训后走上战场,她们之中没有一个人叫苦喊累,也没有一个人认怂。她们始终战斗在疫情最前沿。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付出。而感染的危险,也一直都在她们身边。

众志成城
万众一心
淄博市第一例第二例疑似病例,都是在她们的严格把关下将病人留观,最后确诊。
大年初一晚7点,从武汉回来的大学生因发烧来到发热门诊就诊。发烧,武汉回来,高危人群,她们立马警觉起来,值班医生冯宁宁根据患者检查报告,快速做出判断,上报相关部门,然后安置病人留观。第二天,病人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刚刚回到家的张媛媛,接到电话后,立马终止了正向她扑过来的女儿。她让女儿站住不动,后又让女儿赶紧回到她屋里去。受了惊吓的女儿,不知道妈妈是咋了?委屈地哭着跑回了自己的房间。
那一刻,张媛媛泪流满面。也就是从那一天,疫情一线的8位护理人员,都被安置到临时病房隔离。为了家人的安全,为了更多人的安全,她们舍弃儿女情长,舍弃与父母亲的团聚,舍弃需要陪伴的孩子,义无反顾地战斗在疫情第一线。

为便于工作,护理部刘红主任建了一个“抗战第一梯队(发热门诊)”工作群。下了夜班的她们,便在群里相互交流,相互打气。工作中,你想不到的,她捡着,你落下的,她拾着,她们就像一家人,相互温暖着,鼓励着。
来自消化内科的官莉,是一对双胞胎妈妈。俩孩子还不到7周岁,她与孩子视频时,孩子说:“妈妈,我们从爸爸手机里看到你的照片了。电视上说,战斗在一线的白衣天使都是英雄!妈妈,你成英雄了!”说着,孩子还为她竖起了大拇指。顷刻间,一直都坚强着的官莉,眼眶里噙满了泪水。
“世上,哪有什么天生的英雄。只是有人需要,才有人愿意牺牲自己成为英雄。”
在和她们谈论起英雄话题时,她们说“我们从没觉得自己是英雄,我们只是做了我们应该做的。比起武汉前线的房晓杰主任和宋玮玮医师,我们做的还很不够。”
厚厚的防护服下,看不到她们的面容,却能看到她们那坚定的眼神。她们不断提醒着前来就诊的病人,要注意休息,多喝水,可她们自己,工作起来一个上午,甚至一天都喝不上一口水。她们没有别的要求,就是期望早日打赢这场战役!让人们早日回归到正常的生活状态中去,她们也好回到自己的科室,回到自己的家。

手足创伤骨科的张媛媛,年前刚进修回来没多久,平时都是老人替她带孩子。过年了,她本想利用年假,好好陪陪老人孩子,没想到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她的愿望成了泡影。
她说,作为一个母亲一个女儿,报名到抗疫一线,内心是愧疚的。但是,作为一名护士,一名医务工作者,疫情面前,她不能选择退缩,一步都不能。她要和战友们一起战斗,与可恶的病毒作斗争。
8岁的女儿,似懂非懂。而她也只能跟女儿说,她要换一个地方上班,晚上不能回家。女儿问她:“妈妈是不是不爱我了?”她说:“不是妈妈不爱你,而是有更多的人需要妈妈去帮助”。
多年前,曾写过一篇博文《我的妈妈是护士》。因为妈妈是护士,不到7周岁的女儿,常常被妈妈锁在家里。有一次,妈妈上夜班走了,爸爸出差没回来,女儿一个人在家害怕,不敢睡觉,就盯着天花板,一直看到天亮。所以,每当听到同道们谈起孩子,我就泪目。
媛媛说,她本来是大年初二值24小时。随着疫情的发展,发热门诊的病人也在持续增多,我的班被调整到了大年初一。
那天,按着流程,穿好防护衣,开始接诊病人,登记、询问病史、采血。每来一位病人,都得重复做这些。那天,她与感染性疾病科的冯宁宁大夫一起,为淄博市第二例疑似确诊病人抽血、采集“咽拭子标本”。24小时坚持下来,双手被手套勒肿了,鼻子也被口罩压出了深深的印痕。
下班后刚进家门,她就接到电话通知回院隔离。她说:“一接到电话,心里头咯噔一下。还好,路上一直戴着口罩,回家后一直跟家人和孩子保持着距离。所幸的是,通过这段时间隔离观察,我没有被感染,没有离开岗位,在抗疫一线,一直都和伙伴们并肩战斗。”

来自体检中心的王夏,原本大年初三是她的第一个24小时,由于发热病人的增加,被护士长调至到年初二。当时,还没说下班后不能回家,所以,在离开家的时候,她啥也没带。
王夏说:“初二一早,接到电话,留观室两例疑似病例“核酸检测阳性”。我们上班期间,手机不能带进去,外界信息基本被切断。事后才知道,那天,家人都很担心我,毕竟是与病人直接接触。”

留观疑似病人确诊,便被转去定点医院。而随着淄博两例疑似病例的确诊,发热就诊的病人居高不下,尤其是官方发布消息的当天,就诊病人特别多。王夏说:“那天值班24小时的医生是王卓群,她从早上接班到晚上,水没喝一口,饭也没吃一口,厕所也没敢去。我们劝了她好几次,她都说,先看病人吧。后来,病人越上越多,我们就跟就诊人员说明情况,他们都很理解。王卓群大夫这才去吃了口饭,时间已是21点多了。”
次日,王夏脱下猴服,拿到手机一看,十几个未接电话,几十条微信,家人都在问:“怎么了???”原来,淄博的防控措施加大了,一些村镇和社区都开始排查武汉来人了。
由于从家走得时候啥也没带,下班后,她从发热门诊回到隔离病房,一路上还在想,如何让家人给她送。来到住处她才发觉,她的那些顾虑都是多余的,基本生活用品,院领导早就派人给他们配置好了。不过,她还是让家人来给她送了些东西。她说,她报了四月份的健康管理师考试,趁着隔离期间,孩子不在身边,好好学习呗。
在和孩子视频时,俩孩子问她:“妈妈,你什么时候回家啊,我们好想你!”她告诉老大,要她在日历上写数字,每天写1个,写到30个,妈妈就回家。

张辉辉来自两腺外科。她报名上一线,不少人在问她:“当时是怎么想的?有没有想过会这样?”她说:“当时没有想那么多,现在也一样。”她说,她已经轮值了两个24小时,心里一直都很平静。从参加抗疫以来,无论是院里领导,还是科里同事,都很关心她,主任、护士长一再叮嘱她要好好保护自己。
除夕夜,是她在发热门诊的第一个24小时,她跟康复科张静搭档,值班医生是神内的尹洪涛主任。
大年初一,下班前,她们去给淄博第一例确诊病人采集“咽拭子标本”。由于接触了疑似留观病人(当时病人还没确诊),回家后又接触了老公和孩子,她有些担心,一直让他们在家隔离。还好,一切平安!对于父母,她不想让老人知道太多,父母也不知道她现在抗疫一线。
辉辉说,前几天跟女儿视频,1岁零4个月的女儿,只会对着手机屏喊“爸爸!”她说女儿就会说这两字,逮谁都叫“爸爸”。昨天,她又跟女儿视频,女儿突然会叫“妈妈”了,她高兴地泪都流下来了。她希望这次疫情快点过去,她好牵着女儿的小手,去迎接春天的到来!

来自康复科的张静,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护理应急梯队第一梯队的组长。她在发热门诊的第一个24小时,刚好是除夕,她的搭档是两腺外科的张辉辉。
她说:“和辉辉搭档,有一种天然的默契。这是不是人们所说的缘分。我俩都曾与冠状病毒短兵相接过,可是,经过了培训的我们,在为病人进行操作时,严格操作规范,过后也没觉着心理上有啥负担。
下班后住在隔离病房,我们就做做健身操,欢声笑语中便也冲淡了因工作带来的疲惫。”
病毒无情,人有情。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除夕夜,院领导来发热门诊看望她们,不留名的爱心人士为她们送来酸奶和水果捞。张静告诉我说,她从来就没有惧怕过。也一直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她的身后,有一支强大的团队,有医院领导的支持,有后勤部门的保障,有家人们的关心,我们一定会打赢这场硬仗!

告别了抗疫第一梯队的队员,来到原感染性疾病科,现在是发热病房,高丽护士长正在录制疫情防控宣传片。
看到我进来,要我稍等。看看时间,已是下午2点。等了一小会,宣传片录制收尾。她说,她还没吃中午饭。我说,你咋忙成这样!她说,自从大年初一,她每天都是这样。
为了备战疫情,大年初一,感染性疾病科由三层小楼搬迁至南病房楼6楼,原病房紧急改造为发热病房。1月27日,大年初二,高丽护士长接到护理部刘红主任电话,让她与科主任石磊一起负责发热病房的组建工作。
领了命,就得投入战斗。时间紧,任务重,她带领着发热病房第一梯队的5名队员,加班加点,有时忙碌到深夜。而感染性疾病科所有护理人员,年前就都停了休。高丽护士长从年前腊月二十八,一直到现在都没休息过。她说,她是共产党员,困难面前,理应冲在前头。可是,她却很心疼她科里的护士。她说:“感染性疾病科的护士,个个都是好样的,老同志主动要求上班,年轻的护士积极请战到一线。疫情面前,没有一个人退缩。”
下午3点,她们还有一个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培训。事实上,她们早在疫情爆发前,就开始对全科人员、全院相关人员培训。
可容纳34张床位的市中心医院发热病房,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准备收治病人。她跟战友们说:“一旦收住了病人,至少得一个月回不了家。”她让大家做好思想准备,也让家人们做好思想准备。非常时期,家人们都很理解,也很支持,不但给她们送来水果、消毒巾等,还来帮着她们搬运物资。
“家人们都这般支持我们,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硬仗!”说这话时,高丽护士长的眼圈红了。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高丽护士长早就做好了准备,她要在自己熟悉的战场上,去迎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她说:“未来的一段日子,可能很累、很苦,但能够为这场无情的疫情,去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无怨无悔!”
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英雄”,此时此刻,战斗在一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就是这个时代的英雄!

致敬英雄
诗文/翟慎晔
逆行,没有谁的生命不极其宝贵
没有任何人的牺牲
是理所应当
职业的召唤让你们果断选择。
防护服、防护镜是行囊的全部
责任是前行的理由
冲锋号吹响
看天使与勇士已融为一体。
你们在,惊恐的目光里有了安全感
你们在,全国人民的牵挂有了落地回声
你们在,万家窗口透出祥柔的光线。
你们是病毒的敌人
你们是百姓的守护神
你们是时代的英雄
是最最可爱的人

长按二维码关注一个
有趣的灵魂在等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