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印象之漫谈武汉话

我知,天趣,分享
第一集 “吃鱼”
武汉话,属西南官话—湖广片—鄂中小片,有武汉老城区方言和新城区方言之分,其中最正宗的是武汉三镇老城区的方言。包括武昌地区北至积玉桥,南到武泰闸,东至宝通寺,西临长江以司门口为核心的地区以及汉口铁路内城区和汉阳鹦鹉大道建港以北,汉阳大道七里庙以东片区。新中国成立之后,三镇往来互通已十分密切,三镇老城区方言几乎已完全相同,被汉口话所统一。
我,一个典型的武汉人,在北京生活多年,外面讲普通话,回到家和父母说武汉话,转换自如间仍不免掺杂乡音。每当遇到说武汉话的人,都觉得特别亲切,竖起耳朵听他们说的同时,总是不由得微微扬扬嘴角。
现在很多武汉的年轻人习惯说普通话,而爷爷奶奶也是憋一口汉味普通话和下一代对话,不再教孩子方言,却也是少了很多烟火气。究其原因,或许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孩子们觉得武汉话很土、社会气息浓,也或许是喜欢说普通话。总而言之,身边熟练使用武汉话的越来越少,感觉有式微之势!如今,有人用汉腔来编排电视剧,有人在挖掘武汉调曲艺,其用心在于与时下流行的津腔川调一争高低,捍卫本土的方言文化。?而武汉话尤以何祚欢讲的汉口评书为代表,风趣幽默夹杂武汉土语,妙趣横生,淋漓尽致,武汉的九省通衢文化浸润其中。武汉城中多山,还有数不清的大小湖泊,因此又被称为”千湖之城”,在武汉吃河鲜是有传统的。毛爷爷的“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的诗句就是佐证。按我出走家乡多年的小伢子回忆,武汉又岂止仅仅是武昌鱼才好吃呢?!武汉有一句老话:生的芤[kóu],吃鱼头;生得匪,吃鱼尾;簸萝[bǒ luó]货,吃中措[cuò]。讲的是聪明人吃鱼头,胆大之人喜欢吃鱼尾,而大部分中庸的人吃鱼身的故事。
▲ 生的芤[kóu],吃鱼头
▲ 生得匪,吃鱼尾
▲ 簸萝[bǒ luó]货,吃中措[cuò]
念起来是这样子的:
释义芤≈聪明鱼头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维生素、和大量微元素,对补五脏健脑益智有很好的效果。匪≈匪气、彪悍鱼尾刺较多,只有胆子大的才敢吃。
簸萝货≈中不溜秋,平庸的人中措≈中间那一段鱼身子就是肉而已,吃没啥风险。您听听!是不是也觉得武汉话生动传神,直率中的幽默、俏皮、辛辣、智慧一览无余。解字:查阅商务印书馆2012年印制的《新华字典》第11版,没有拼音为[kóu]的汉字。拼音拼音为kōu的汉字的有“抠、彄、眍、芤”,拼音为kǒu的汉字有“口”,拼音为kòu的汉字有“叩、筘、蔻、毂”,经仔细读阅,这些字均没有“聪明”含义。但“芤”的释义为:古时葱的别名。而“葱”与“聪”同音,“聪”的释义为“听觉灵敏,聪明智力强”。按照古汉语同音字互借的规则,“葱”也可引申为“灵敏、聪明”。故选“芤”。漫画自于武汉图书馆张华,特此感谢待续……
点个“在看”,就当鼓励我啦
我知/天趣/分享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