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总编生涯之“剥削童工篇”

我知,天趣,分享
演奏/唱:Kelsey Guo 作词/作曲:冯翔
“剥削童工篇”
本期文内插图是桐桐小朋友的作品,第一次合作,彼此尚缺一分默契,但她对待画插图的认真态度和游刃有余,远超我对一个未满九岁孩子的认知,方案的设计,图案的构思,画作的上色,不只是一点点的投入。那小大人的劲儿,让我的思绪瞬间回到懵懂的童年:对画笔的执着,获奖后的沾沾自喜,仿佛就在昨天,就在眼前。桐桐身上有我的影子,感谢桐桐唤起我童年的记忆~那个如梦的季节……因此,特意推出一期专版,为我的搭档,我的小邻居打个call。
第一次做公众号,既紧张又兴奋,有些手足无措。武汉伢的原因,开篇之作定为武汉印象之漫谈武汉话《吃鱼》,既思乡又应景。我的总体想法是文配图和配音频,文字早已攒好,就差手绘图这个东风。自己多年不动画笔,画出来不传神(想当年,我约莫7岁,绘画作品获得武昌区第一名,在司门口长廊的橱窗中展览过),唯有寻求外援。
这点小事又怎能难得住我这大总编!
隔壁尚未年满九岁的小女孩桐桐美丽大方,画工了得,出品的透视感和立体感俱佳,那还找别人干嘛(主要是雇工不花钱,以我对她的了解肯定还有积极性,哈,嘘!)?看看,小美人的画作不错吧!
▲ 新作《天佑武汉》
▲ 以往习作《长袜子皮皮》
▲ 以往习作《昆虫们的幸福生活》
▲ 以往习作《静物写生》
第一天
于是赶紧向桐妈求助。
我:“有点事求你啊!想让桐桐帮我配幅画,是三个不同的人分别吃鱼头、鱼身、鱼尾的场景。你得把我写的故事讲给她听,让她理解我的意图。”
桐妈(估计此时是极其骄傲而自豪):“你这么信任桐桐啊!这就好象是所谓的出版社约稿吧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她!”
我:“我觉得她没问题的,是我的自媒体约稿。”
桐妈:“闺女开始画了,先打个小稿给你看一下”。
过了四个小时没动静。
我:“桐桐小姐姐现在有没点想法啊?”
桐妈(估计此时有些为难):“太难了,还没创作出来。”
我:“不好意思,是我提示不够。文中写的是三类人,三类人神态应不一样。画一个聪明的人吃鱼头,画一个胆大的人吃鱼尾,画一个平庸的人吃鱼身,可以把这三个人放在一张图上。”
桐妈:“闺女明白了。”
我知道这个画稿对桐桐这样没有多少阅历的孩子来说还是非常难非常难的,可没想到的是,40分钟后真给了我铅笔打的底稿,既惊讶又惊喜。
寥寥几笔,鱼的神韵已经出来。
桐妈:“别急,我们明天继续。”
我:“不急不急,慢慢画,色彩丰富点。”
桐妈:“力求完美。”
第二天
没动静。
第三天
凌晨,桐妈给我发来上色稿。
桐妈:“还没画完,孩子觉得太难了!真是累够呛!明天再继续吧!”
我:“太敬业,这么晚还在画”
13:30,我试探地问进展情况。
我:“真不好意思,给桐桐这么大压力。”
桐妈:“我们尽量画好一些,实在是能力有限。”
我:“的确是好,我可没虚夸。”
桐妈:“吃完饭接着完善,今天应该可以交稿了。孩子在创作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她要把想的东西呈现出来嘛,这很费时间。因为没有样本,只能用自己的想象来做。”
桐妈淡然的话语,桐桐童趣拙扑的画作,我已是心有戚戚然。这一刻,邻里朴素而温婉的感情,如一滴滴水,流入我的心间。
16:53,桐妈给我发来信息:终于画完了。
成品配色和布局都好,又不失童趣,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
这个娃娃极其有灵气。
我发现的未来之星,
我要买断她。
点个“在看”,就当鼓励我啦
我知/天趣/分享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