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庆声音·文学】总第698期 | 散文 | 喜哥 | 作客花瑶人家 (20190519第127期)

花瑶是一支被我国民族史料遗忘了的瑶族分支,位于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至今生存在县境最北面的崇山峻岭之中。这山里的女人们特别爱美,她们的服饰一直承袭着他们先祖古老、新奇、繁褥、怪诞、传统的着装风格,个个着装艳丽绝伦,火辣抢眼,从头到脚都是花的世界、色彩的海洋。随着她们娇美的身影闪动在那绿意葱笼的山野,远远望去,俨然束束耀眼的山花。而且花瑶女性挑花技艺异常精湛,故称“花瑶”。
民俗摄影是时下摄影创作的一个方向。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是湖南省和邵阳市摄影家协会的创作实践基地,是比较容易出好片、出大片的地方。于是,猴年大年初五早上,我们一行四人在市摄影家协会易江波主席的带领下,从邵阳市区出发,经高平、鸭田、金石桥,顺利到达虎形山瑶族乡,进入崇木凼村,开始了与花瑶人家的亲密接触。
由于事先未联系当地乡村干部,当天下午,我们只能拍拍古树林,走村串户,遇到什么拍什么。可能是年轻人已经外出打工了吧,遇到的基本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太太,她们有的不躲闪也不配合,毫无表情,任我们怎么拍,有的见我们像遇到瘟神一样,老远就躲开了,不让拍。有一个20岁左右的年轻姑娘,认为我们拍摄宣传花瑶文化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民生改判和幸福生活,对我们的拍摄颇有些抵制和反感,还和我们理论起来。
第二天,小孙突然想起了他指导的文学社学生小兰是隆回花瑶人,有她的微信,于是立即拨通她的电话联系。原来我们所在的崇木凼村正是她外公外婆的村子,爸爸妈妈正在那里拜年,自己则在家里。通完电话后,立即有一个50来岁的中年男子来到我们的车旁,问我们是不是邵阳来的,是不是小兰的老师,并热情邀请我们到家里去避雨烤火。不到半个小时,学生小兰也从家里赶了过来。
我们告诉小兰,希望她找几个年轻人穿戴民族服饰,给我们当模特,拍一组民俗片回去,宣传花瑶文化。由于年轻人大多外出不在家,只好由小兰和她姨子充当我们的模特,在主席的导演和安排下,临时找来一些服装和道具,在古树林、田野、家里拍摄了十几个场景。小兰的外公沈老先生退休前也是老师,和我们是同行,非常热情,非常健谈,中午时,他执意邀请我们在家里吃中饭。我们本来不想打扰他老人家,但盛情难却,恭敬不如从命,最后只好接受了沈老一家人的邀请。这样就有机会进一步了解花瑶人的饮食习俗。
开饭时,沈老、小兰父亲、小兰和我们一起坐一桌,沈老还特意请来了在国税所工作的弟弟作陪。花瑶人家盛菜用的都是海碗,是普通菜碗的二三倍大,一大碗肉,有精有肥,肉都是一大块一大块的。一大碗鸭子,也是大块的,鸭头、鸭尾、鸭腿、鸭翅都是一整块的。一大碗蜂蛹拌老干妈,一大碗红薯粉丝。肉都是原汁原味的,只加了点盐,也不放辣椒、生姜、葱蒜。沈老说,这是地道的花瑶土特产,没有添加任何调味品,只管放心吃。瑶家人有个规矩,夹菜、吃饭讲究好事成双,菜要夹两次,饭要装两下。沈老弟弟、小兰父亲分别给我们夹了肉、鸭子,两坨肉下肚,让我们顿时有了饱的感觉,大有三月不尝肉味之念想。主席说,吃了这两坨肉后,怕是一个星期不想吃肉了。沈老弟弟有个特点,不吃瘦肉,只爱肥肉,连吃了几坨大肥肉,看得我们目瞪口呆。这就是花瑶人家的大口吃肉,今天算是亲眼目睹,真正领教了。
花瑶人还好酒,一般喜欢喝自酿的米酒,且喝酒非常豪爽,善饮。开始,沈老、小兰父亲执意劝我们喝酒,但我们因为要开车,要拍片,不会喝酒,婉拒了主人的邀请。不然,看那喝酒的阵势,我们一定会喝趴下。别看沈老已经76岁高龄,喝酒却一点也不弱于年轻人,一碗酒一口干,连喝了几碗酒也毫无醉意,神清气爽。一桌人喝着酒,聊着天,烤着碳火,气氛甚是热烈。花瑶人家大碗喝酒也算是亲眼见识了。
通过与花瑶人家的亲密接触,让我确实感受到这个民族的纯朴,热情,好客,乐于助人。听说我们要拍民族服饰后,从学生小兰到小兰父亲、小兰外公沈老等,上上下下一家人都在为我们忙活,为我们服务。找服装,找道具,除了在自家找,还向别人家借。小兰和她小姨免费充当我们的模特,尽管外面下着毛毛细雨,天气有些冷,但无怨无悔,没有半丝不悦,一直配合得非常好。但愿我们的拍摄活动能够为宣传花瑶文化,为花瑶文化走向世界,实现花瑶人的美丽幸福梦助上一臂之力。
(编辑:喜哥)
文中图片来自作者自拍。
=========================
《宝庆声音》感谢您的阅读!
欢迎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宝庆声音”。您有得意之作也可向本号赐稿(邮箱:0739lyx@163.com,邮件主题:专投宝庆声音),亦可添加主编微信(喜哥:13973929980)直接投稿,投稿10天后未见平台发布,请另投他处。谢谢您的大力支持!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