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话家乡

我的家乡浙江温岭,素有“三秋泽国鲈鱼美,十里林塘橘柚香”之誉。我离开已65年,但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喜迎家乡解放
1949年5月,我14岁,在新河镇私立授智中学读初三。为迎接家乡解放,学校组织初三同学护校,我参加腰鼓队,在先生的带领下勤学苦练。
6月3日,我们穿上腰鼓服,在村边地头,和群众一起欢迎解放新河镇的使者——英雄的浙南游击队三五支队。从此,历史翻开新的一页,学校“致远楼”更名“解放楼”。我们向战士学唱革命歌曲,学习严明的纪律,接受革命洗礼。
游击队调防后,驻地成为新一届高中生的教室,学校更名为“新河中学”。金色铜匾“原浙江游击队驻地”曾在绿树掩映的解放楼门楼熠熠发光。
三月雨 摄
长屿双门石窟
温岭是有名的石文化之乡,双门石窟位于风景秀丽、群山连绵的长屿,是千百年来数代能工巧匠流血流汗奋力开凿出的巨大石窟。
2014年,我返乡探亲,和亲友同游双门石窟。车行不远,就见到高高的石崖上“紫云出岫”四个大字。
沿新修的二米多宽的台阶拾级而上,每三十级一个平台,两旁设有石椅供人小憩。上到半山腰,眺望山下,杜鹃盛开,花色鲜艳,树木葱茏。继续攀登,高大的双门石窟牌楼出现在眼前。
云岫宫内,慈眉善目、栩栩如生的老子石雕像和用工整楷书镌刻的《道德经》全文令人惊叹。
20米高,用整块石料雕成的观音大士巍然伫立,我们身高不及她的莲花座,须仰视才能领略其风采。山泉从大士身边石雕的管中流淌而出。前方还有当时正在施工的石雕群像。
洞内九曲连桥,流水清澈,寒气逼人,是盛夏避暑的好地方。石博物馆当时正在筹建中,陈列全国各地的一些石样品。
据介绍,双门石窟高达七十米,下山有284级台阶。出洞时,见到两石门紧挨着,大概这就是双门石窟命名的由来。出洞口,老伴心血来潮,坐在石凳上赋诗一首:
观音大士仙岫宫,流芳天下后人供。
中华儿女幸福共,千年万代传无穷。
敢为天下先
温岭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改革开放初期,温岭人勇于开拓、艰苦创业的足迹远至西藏拉萨,遍及大江南北。他们凭借手艺磨豆腐,发豆芽,弹网套,修皮鞋,做裁缝,开照相馆,卖水果,积累原始资本。如今,温岭人走上全新创业之路。社会经济综合发展为全国百强县市,2003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浙江省文明城市。
富裕起来的温岭人出手不凡,耗资两千万将江西婺源一座皇上御赐状元府第整体迁至松门干北村。状元府第整体建筑呈方形,全部石材雕刻精致。楹联上书:“父教母训贻谋在耕读,子孝媳贤素导唯勤俭”,体现主人对晚辈的殷切期望和良好家风。
燕园安新家
我在红旗下成长,一路走来。我爱北京,更爱家乡。如今,我已经进入耄耋之年,孩子们为我选择泰康医养社区,在燕园安了新家。一年来,我和老伴熟悉了新环境,结识了新朋友,学唱新歌曲,汲取新营养。我们安详平和,颐养天年。衷心感谢为我们的幸福生活默默做出奉献的燕园全体工作人员。
作者简介:
李文治,女,新河中学第一届高中毕业生,1953年考入中央民族大学,1961年支援宁夏,从事教师工作,退休后定居北京。虽至耄耋之年,依然热爱写作,笔耕不辍,佳作不断。感恩家乡、母校,2004年向新中母校捐献老照片(1957年毛主席接见民院师生合影)。
章文定、李仁政(兄)、李文治、夏志康 (摄于2004年天舒楼)
其他配图来自网络
猜您喜欢, 点击标题,更多精彩:
新河中学80周年校庆版《刚好遇见你》(MV),让我们相约
无限风光在新中(章文定 新中退休教工)
重游新河中学有感(李椒良 新中校友 )
一棵同根树(记毕业20周年同学会)(陈淑慧 新中教师)
为高考壮行——天舒畅,尽草廊藏秀,文笔书天(丁海明新中教师)
新河中学赋 并诗(江汶骏新中学生)
2018年“新中文学”(陌上书院)目录
?陌上书院
长按下方二维码添加主编微号
(投稿专用)
每一次的阅读
都想与你同在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