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弹专家2》:强将、悍匪,你要做哪一个?

01
强将、悍匪,你要做哪一个?这不是我出的题,这是电影《拆弹专家2》里,倪妮饰演的警官庞玲警告失去记忆的前男友潘乘风时出的题:信我,你就是警察,不信我,你就是恐怖分子。
潘乘风,曾经是警队里技术一等一的拆弹专家,后来却成了恐怖分子的核心成员。昨日还是朝廷的官方强将,今天就成了造反派的悍匪头子,这是《水浒传》里常出现的戏剧性场面。变脸式的速度,往往取决于宋江的一跪一拜三言两语之间。
讲真,我看《水浒传》时常常提着一颗心想:此人反水反得这么快,会不会转头来个无间道?结果,没有。好失望,要么是作者的写法过于简单粗暴了,要么是过于天真的理想主义了。果然,到了复杂的现代社会,无间道就开始了。
有趣的是,《拆弹专家2》中有一个镜头,潘乘风逃出医院后回到恐怖分子驻地,墙上书架上推了特写的一套书就是《水浒传》。《水浒传》什么主题?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到了《拆弹专家2》里,潘乘风说的是:“这世界病了”,所以他倒戈相向,选择了与恐怖分子联手,想要净化这个世界。他做这个选择,是为了要对抗他口中的“不公义”。他为警队出生入死,在一次执行任务时被炸断一条腿,但他戴着义肢顽强复健,生生把体能提升到了合格以上的水平,警队却不让他复职了。因为这一职业对体能要求非常高,如果让他以残障之躯去执行任务,一旦发生差错,这个责任没一个高层愿意扛。潘乘风就这样被放弃,转调文职。他不接受这个结果,在警队受勋仪式上拉起横幅,抗议警方“用后即弃”,于是被革职。因愤怒而变得偏激的潘乘风随即被恐怖分子吸纳……电影围绕一个爆炸后“失忆”的故事眼,设置了很多反转。节奏很紧凑,场面也好看,bug也不少。这部电影就像《拆弹部队》开场的一个镜头,顺着一根线,牵起了一串炸弹,政治、社会、教育、心理、邪教……每一个都是爆点。但是电影中的炸弹好拆,现实中的炸弹却是无解,尤其是牵扯到政治与制度。02
潘乘风变兵为匪,最明显的一组推力来自警队。不让他复职,既有明文规定的条例背书,也有高层领导的内心小九九。职场的生存法则就是这么残酷,根本没有道理可讲。
但较为隐形的一组推力则来自潘乘风自己。他就像一个机器人,给自己设定了一套程序:只能进,不能退。炸断了一条腿,不允许自己表现出消沉、痛苦或绝望,病床上看到同事时笑容满面、谈笑风生。
戴着义肢训练时那个狠劲儿,我隔着屏幕都替他觉得疼。
受伤后调任文职,这一常规性的操作他不接受,一定要去争取复原职(不由得想起赵敏那一句“我偏要勉强”),甚至不惜闹到和好友决裂、与女友分手。你要说这多励志啊!我也承认。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种病态心理。毕格罗的《拆弹部队》前言里有这样一句:战斗的狂飙突击是一种瘾,强效而致命。引申到《拆弹专家》里也如是,拆弹专家面对的现场一如战场,而与恶魔和死神对抗的快感就像一种毒品。所以《拆弹部队》里,男主后来选择了重回战场,因为在那里他才能找到自己的价值感。而《拆弹专家2》里,潘乘风那么强烈的回归愿望,在心理创伤层面表现得太弱,给人更多的感觉是他“不甘心,不想认输,不想承认自己是弱者”。像现在流行的“内卷”理论一样,他在心理上不给自己设立退出机制,出于好强与好胜心变得偏激,最后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03
与潘乘风一样走向恶之极端的,还有他小学时的同学,谢君豪饰演的富家子,恐怖分子的幕后大boss马世军。此人在读书时,曾经被同学霸凌,是潘乘风义气出手相助,两人因此结为了好友。成长路上,两人的方向渐渐分岔。一个做了警察,成了拆弹专家,一个成立了邪教复生会,专门制造恐怖袭击。正邪誓不两立,两人遂断了往来,直到一起逼上梁山的案子让他们再度携手……电影里,复生会一露面就炸了教育署。这在马世军而言,似乎可以圆一下他小时候因为被霸凌,所以要反抗教育制度上不公义的说法。(或者,他恨教育系统?)马世军这个人物的设计很有意思。他本是暗黑系人物,却一头白发,穿一身白衣,还宣扬着一个“纯洁”的理想:让世界置之死地而后生。他让人想起日本奥姆真理教麻原主教的口号是“为正义而战”,结果却让教徒们去东京地铁放沙林毒气,犯下了无差别屠杀的罪行。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调查这起事件时,曾经采访了那几个施放毒气的教徒,结果发现他们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人士。但他们无一例外地,都属于那一类单细胞生物。青春期不读小说,部分人只对宗教和哲学类的书感兴趣。我自己对于读多了此类书以后最明显的一个感受是,人变得冷漠了,不易动感情了,写什么样的文章都试图通过理性去梳理,而对于感性的表达开始有了耻感。后来觉得这样不对,赶紧集中去补读了几本小说,这才让心里情感的固水重新流动了起来。想起日本导演是枝裕和也曾去采访过奥姆真理教徒,他眼中的这些人,不能体验丰富的生活,吃的简单,无心关注音乐、电影、书籍。也就是说,他们本身活得像个工具人。因此,是否可以这么假设,如果一个教育制度,只追求数字与考核,而不注重情感与生活体验的浸润,就有可能教出一批高智商冷血“机器”,会为了某个名额或指标残忍地下毒杀害同学或同事?04
是枝导演在调查还有一个宗教团体的过程中,说自己也差点被他们吸收成员的方式感召。那时他意识到,存有天真的理想主义的人,也有被宗教团体说服的危险。这让我想到伊斯兰教圣战组织的成员里,有许多是从欧洲发达社会出走的年轻人,他们对自己生活的国家失望,生活充满了虚无感,而恐怖组织提供的宗教教义里正好有一个他们想要的理想国。于是,他们借助旅行的方式抵达土耳其或叙利亚边境,伺机加入组织。像这类就是存有天真理想主义的人。巧的是,《拆弹专家2》里面恐怖组织的成员里,的确有不少西方青年。反社会人格的恐怖分子,固然是要被审判谴责,但是枝导演也为“不反思制造罪犯的是社会”这个问题感到不安。复杂的人类情感不是“受害者”与“加害者”两个概念可以涵盖的,但我们时代的思考维度正在越来越变得扁平化、单一化。在网上看到高手分析《拆弹专家2》,好像信息量很大,不知道能不能让人想得多一点呢?相关文章链接:王家卫的迷情志:《东邪西毒》,七种孤独王家卫的迷情志:《一代宗师》,一生负气成今日王家卫的迷情志:《阿飞正传》,没有人比我更懂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