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读五台山/刘兰琴

五台山是我心目中一直向往的神秘地方。
它地处太行山系北端,位于山西省五台县的东北部。东临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西接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北依恒山,南拥中原,环基250公里,境内有东、南、西、北、中五座高峰巍然环护,如一只伸张的右手,山顶平广,有如垒土之台,故名五台。
五台的云很奇特。我们来时,正值黄昏。红彤彤的晚霞烧红了西半边天际,那空中的云朵,一团团,白白的,稠稠的,移来游去,变幻成各式各样镀着夕阳金边的形状,有的似一朵饱满的蘑菇,有的似“雄狮飞天”“龙腾长空”“卧佛慈容”等等,漂亮极了。难怪在1994年,碧山寺举行的万人法会上,天空出现了一朵莲花状祥云,尖尖莲瓣,冉冉幻化飘飞,惊动了所有僧众。在1998年,七佛寺宝塔开光时,云海中出现了一只栩栩如生的大鹏金翅鸟。
这次,我们有幸攀登上了几个台顶。台顶的海拔均在3000米左右。
一路上,车在之字型的大弯山道上层层爬高。收回惊险刺激的心意,远眺一望无际的碧绿山峦,这磅礴的山体实为壮阔,一道道山梁绵延起伏着,如无数条沉睡的巨大青龙,又如众僧跪拜时弯下去的脊梁,也似一面绒绒的绿地毯,毯上面弯弯曲曲缠绕着白色的缎带,这便是我们身后走过的上山的路了,恰似一个风韵的花旦在用玉指舞动着飘逸的水袖。
这里,因山体海拔高低悬殊,形成了不同植物生长的垂直色带,在满眼惬意的绿色里,竟有浓淡相宜的景致。原来淡青的是那嫩嫩的绿草,浓墨的是那一片片松林。结合着太阳的云遮云散,整个地面奇妙绚丽。有道是:“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绿深青一万重。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
路边五颜六色的野花们也各自张扬出诱人的情致来。你只管一眼望下去,就会看到十多种花,有蓝色的盆兰花,紫色的灯笼花,淡黄色的台参花,白色的茴香花等等。最耀眼的要数那虞美人了,橘黄的颜色,金灿灿的,花形像僧人用的钵,四片花瓣晶莹剔透,由一根细细的长茎高高地挑了出来,风一吹,颤悠悠的叫人怜爱。真乃“五台山上白云低,人在花中路径迷。”花不醉人自醉呀。
在不远处的山坡上,只见一僧人,三步一叩首,身体直挺挺扑卧下去。在他的身下,也许有不少的顽石、沙粒和荆棘,但他的心里一定有一片平坦舒适的净土。瞧他专注虔诚的神态,会让人瞬时感动的眼圈湿润,吟出几句诗来:
那一年
我磕头拥抱尘埃
不为朝佛
只为能贴着你的温暖!
/
那一世
我翻越十万大山
不为修来世
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
五台山的台顶间距,大约有十几公里远,东台之俊,南台之秀,西台之险,北台之高,中台之阔,各具特色。
东台顶有诗曰:“东台顶,盛夏尚披裘。天着霞衣迎日出,峰腾云海作舟浮。朝气满神州。”西台顶人们也有着美好的感叹:“五色云中游上界,九重天外看四方,三时雨洒龙宫冷,一月风飘月挂香。”,在海拔3058米,素有“华北屋脊”之称的北台上,曾呈现过:“山顶八月雪纷飞,台山南边禾正丽。”的景象,更有那“躺在北台顶,伸手摸星星”的民谣。朋友,高处不胜寒,这里极其凉爽,来时别忘了添一件厚衣衫。
五台下,周围青山为屏,山脚有一条绿莹莹的清水河缠绕,历史上曾有10位皇帝19次巡幸这里,台区内外,大小景点庙宇200多座,僧尼众多,香火鼎盛。在显通寺里有这样一幅趣联:
暮鼓晨钟惊醒尘寰名利客
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
沧海桑田,皆为过客。暮鼓晨钟方能把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惊醒,我们这些普通人,又何尝不走出这“人生如局”的迷蒙呢?一个人价值的品味,不在于成败结果,而在于享受这奋斗过程中的苦乐酸甜,放弃功名角逐,不妨也是一种洒脱吧。
五台山是一座文化底蕴相当稠厚的名山。迄今保存着8个朝代的建筑,7个朝代的彩塑,5个朝代的壁画和无数石、木、玉、铜等雕刻作品及3万余册佛经等文物。它不仅是世界佛教文化的中心,还有着历史、宗教、美学、哲学、文学、考古等方面的巨大价值。
五台山,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作 者 简 介
刘兰琴,笔名“冰石”,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散文风》杂志责任编辑。
关注微信公众号jgyxcpt
品读中国最美行走散文
投稿请附件发送个人创作简历和近期生活照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重要提醒:请按要求投送Word或WPS电子版稿件,附件简介和生活照片。不收纸质稿件,邮件主题请注明“第五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征文信箱:289341034@qq.com
(2021年赛事)第五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征稿启事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圆满结束!(后附获奖名单)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