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军|色达,为信仰而生《大文坊》征文专刊(第020期)

张卫军,出生于50年代末,自幼喜爱文学,从军18年,1994年转业至金融系统工作,著有散文诗集《清欢吟》和散文集《随性随行》,1990年加入中国散文诗学会,江苏金融作家协会会员。

色达,为信仰而生
从马尔康出发沿蜿蜒的川藏北线317国道驱车300多公里,抵达号称世界最大佛学院的色达五明佛学院,道路的曲曲弯弯似乎更多了朝拜的厚重。堵车,缓行,雅砻江边的山崖耸立在云天之下,峭壁宛如昂首的斗士,仅仅留给川藏公路317国道一个狭窄的空间,两辆大车迎面通过必须礼让。还好,大约藏传佛教的精髓所至,藏区感悟了更多的善心和谦让,即使外来者也不敢放肆,为车辆的顺利通行创造了条件。
行走在距色达县城20余公里的喇荣沟,顺沟上行数里,彷如走进了虚无缥缈的另一个世界,灵魂为之颤动。蔚蓝苍穹,银岭碧草,没有丝毫的嘈杂。数千间褐红色的木屋,如同一群虔诚的朝拜者,从山脚起相互搀扶着缓缓走向山顶、走向链接佛经的天空,一个挨着一个,一个紧靠一个,让每一个进入山沟的灵魂都能领会到普度众生的禅意。与同行的陕西小伙小李在海拔四千多米的蜿蜒的山沟沟里不停地喘着气,呼哧、呼哧的声音随着脚步渐行渐远,眼眸却在不断扫描山沟的所有,木屋,喇嘛,寺庙,还有披着纱巾的行摄者,随飘过的诵经声静思,随虔诚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红色袈裟漂浮遐思,这个世界有多少能够让灵魂震撼的地方,我想色达应该算一个。

在山脚仰望,紧紧挨着的小木屋宛如天空落下的褐红色星星,点缀在本是荒芜的山沟,使山沟有了与天穹、苍生同样的神圣。它就是藏于深山中的喇荣寺:五明佛学院。“内明、因明、医方明、工巧明、声明”,藏传佛教的五明博大精深,我站在金雕展翅的蓝天之下,听风马旗匆匆飘逝的声音,以一个俗人的心思,想象佛的意象、想象佛教文化的精粹,“若不勤习五明,不得一切种智故。”我或许很是愚钝,望着五明佛学院金色的佛塔,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从愚钝中走出?
色达,藏语意为“金马”,传说在这片富饶而美丽的草原上曾发现过“马头”形金子而得名,而我觉得那一个个虔诚的心、向善而生的灵魂,或许就是意象中一颗颗闪亮的金子,将慈善仁爱、扶助众生的生命,摆渡在这或许有点枯寂的山沟。去过色达的人都说这是一个凭借信仰而生的地方,一颗心或许就是一颗善良的种子,一身红衣就是一条与天空共鸣照亮黎明的霞光,在“唵嘛呢叭咪吽”的诵读中,我似乎听到了天宇深处那幽幽的声音,人性本善,为善念而生,一道道或稚嫩、或苍老、或安详的面容,萦绕着共生的向往,与天空、与大地窃窃私语,宛如精致的唐卡,显现藏传佛教的透彻、清灵……

在色达我无声,我更无语。只能静静地站立圣洁的蓝天白云之下,屏着呼吸聆听发自苍穹的声音,也不想描述此刻的心情,好像任何语言的描述都显得苍白空洞。默默然,或许悄悄地偷窥一眼从深浅走过的红色身影,仅仅悄悄地看一眼,用灵魂嗅一嗅飘渺的酥油味道,就足够震撼心扉的虔诚。密密麻麻的红房子,是虔诚,是信仰,是慈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修行,诠释修今生、修来世的生命信念。色达,源于初心的信仰,也是震撼所有来者的坚韧和希望。
密密麻麻的红色房子,神神秘秘的红色佛国,匆匆忙忙的红色信徒,总之色达山是红色的,色达的僧侣是红色的,色达的房屋是红色的。一身红衣修行佛心,一堵红墙隔了外面的红尘,也许我就是一个匆匆的“看客”,一个沾染了外面世俗风情的俗人,根本不可能参禅悟道,可我却在那男男女女的十万分虔诚中,领悟到人性的纯真和信徒澎湃的强大内心。
蓝天,白云,阳光,红色袈裟,每个独立的个体,看上去都是那么孤独,其实内心却格外富足,有无数个虔诚的灵魂陪伴,为了一个共同的朝拜。望着众多的红房子,望着行走在山路上的红衣僧众,我默默地思考,不敢以任何的、哪怕是细微的声音,打扰蓝天白云的飘逸,不敢打扰喇荣沟浅浅的、也是震撼的佛生,不敢打扰或捧着书本或边旋转转经筒边默默诵经的众僧,只愿自己的灵魂也能渐渐地融合其间,与那些佛教徒一样,放下所有的欲望,清空所有的物质的、名利的欲望,做一个纯碎的人。
我是一个行者,或许在色达的色彩中如一颗流星一经而过。但我的灵魂却在无数佛徒信仰的引力下,在那轻轻的、但是澎湃的诵经声,以及步履匆匆的神色中,刻下了有生以来最难忘却的印记。感悟色达的孤独、感悟色达充满智慧的“五明”佛意,感悟诵经者的每一声发自内心的韵味,都让我内心如琴弦跳动。我不想看他们边走边诵读的身影,更不想看他们被太阳烤得红红的、且带一点焦紫的肤色,我感觉那红色或许就是血液喷涌的虔诚,红褐色的僧袍或许就是给世界吉祥的最美哈达。
无力描述色达,也不敢描述色达,这是一个为信仰而生的地方。一个个匆匆行走的僧侣,或许他们是寂寞的,在他们匆匆而过的背影中,我好像窥见了他们与阳光一样温暖的心灵,内心由衷感觉到荒寂的山沟有着生生不息的期盼和伟大的信仰,我也感觉到流动在这片土地上所有灵魂圣洁和纯粹。
色达,为信仰而生的地方,灵魂为之震撼的地方,清澈透明是这嘈杂世界独一无二的。

郑重声明:
“通兴杯”诗歌·散文征文活动已经编刊至20期,征文启事已经明确要求参赛作品必须是原创首发,但是时至今日仍有文友依然一稿多投。甚至有的人一而再地明知故犯。因此,本刊郑重声明切勿犯此低级错误,本声明之后若依然发现类似作者,组委会将取消参赛者资格。敬请各位文朋诗友遵守!
微旬刊《大文坊》即日
编委会主任:张兆昆
总顾问:朱炳明
编辑:东方虹
视频技术:杨世英
编发:微旬刊《大文坊》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