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人怎么样(河北人是如何走到一起来的)

河北人怎么样
添加关注,请点击↑以上蓝字:我们的河,一个专注于河流历史、地理的微信公众号。

河北人的整体存在感为什么这么弱?
 
经济在唐山,大学在保定,历史在邯郸,飞地在廊坊,曾经一度的省会在天津和北京,在中国几乎再找不到第二个像河北这样存在感和首位度城市如此弱的省份了。
 
很多人以为原因是因为河北离首都太近的缘故,其实,这和新中国成立后河北省的构成部分有着决定性的关系。
 
两山两河(运河、海河)造就燕赵大地
 
自古以来,古称冀州的燕赵大地,以多出慷慨悲歌之士著称。从春秋的燕赵,到今天的河北省,河北人的省域观念源于两山两河。
 
这两山便是,河北省西侧,几乎从北至南的太行山脉和北部的燕山山脉。两河则是东部,也几乎串联了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包括一部分漳河和子牙河)和几乎只流经了河北省境内的海河水系(北至潮白河,南至滏阳河)。

太行山和燕山好理解,八百里太行,从东北至西南,历史分割出河北、山西和河南三省。尤其是千年来,太行山西东两侧,太行山分割出西侧海拔相对较高的山西谷地和东侧的平原,以及相爱相杀的山西人(历史上的河东人)和河北人(历史上的山东人)。太行山险关太行八陉,中间一段北起蒲阴陉(紫荆关),南至滏口陉(滏阳河谷),均是在山西和河北交界处。
 
在历史上,从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经略河北(邯郸)、山西(太原汾水谷地),到唐代末期,山西的几代沙陀军阀东出太行山,直下中原汴梁,都是经过此处。
 
北部的燕山山脉,则西接蒙古高原,东衔渤海湾。直到今天,位于秦皇岛还有一所河北省比较不错的省属名叫燕山的大学。燕山之峦,不仅自西向东有着万里长城河北段,也滋育了冀东唐山的母亲河滦河。(更多阅读请看我们的河系列文章之滦河:滦河:热河与热血之河)
 
在历史上,燕山和长城一度是燕国、燕赵大地与北部尤其东北部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分界线,以及中华民族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分界线,中国气候降雨的分界线。
 
因此,燕山山系和依附其间的长城、滦河分割出河北人民北部(今天燕山、滦河和长城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两省区之间省域分界)的边境线,也说的通。
 
西有太行山,南有漳河分割出河北和河南,东南有京杭大运河与山东为界,东到渤海,北至燕山、长城,河北省人民就这样区别于了今天的山西人民、河南人民、山东人民以及内蒙古人民和辽宁人民。
 
从燕赵、冀州再到河北、直隶省
 
两山两河,尤其太行山和两河,大运河和海河水系。不仅仅是河北人民区别于其他地域人民的地理分界线,也自古利用陆路和水运商路、城市群(带)滋育、繁衍了河北人民。并使得燕赵人民一步步在历史长河中变成范围更辽远、广阔的河北人民、直隶人民。
 
从赵国的首都邯郸为中心,南达邺城-安阳,北经中山国(定州、正定),再到燕国南部中心易水之畔的易都(涞水-涞源),北京蓟都(今北京)。我们的河之前讲过,这里至北向南,沿着太行山东峦台地,自古形成了一条古都群。
 
而正是这条古都群,向北、向东繁衍出今天的河北燕赵人民。
 
太行山东峦,自北向南,冲出峡谷流出了永定河(桑干河)、易水(拒马河-白沟)、唐河、滹沱河、滏阳河和漳河。正是在台地和水源之畔,保定、真定府(石家庄)、邢台、邯郸等河北省直到今天依然重要的城市和连接城市的商路诞生了。
 
在唐宋以前,河北中部,保定和衡水以东,由于滹沱河、滏阳河等水系的泛滥,以及黄河的向北改道,侵占上述海河水系的入海河道,河北中部在当时是一片泽国。今天的衡水等河北中部地区,当年便是一片大泽。
 
尤其宋代,保定往东,今天的雄县(州)、霸州当年都因水网密布而成为北宋抵御辽金的瓦桥关边关地带。
 
早在春秋便是燕赵和齐鲁边境,向东向南星夜可达齐鲁、中原,狼奔豕突,河北中部、东南部在历史上自古便是四战之地。
 
这也是为什么,河北中部,东南部缺少类似河北西部和西南部,太行山东部台地这样的南北古都群。(相关文章参见我们的河系列文章:中国产生古都最多的省份竟然是它)
 
直到元明,京杭大运河的兴盛,才使得沧州作为一个战略军事重镇以及运河南北沿线重要的商业重镇。
 
河北作为中国东部华北平原连接中国南北(江南和东北)的交通大通道,尤其是唐宋之后,中国主要的边患和多民族交往融合从西北变为了东北亚的东胡(通古斯)民族——契丹、辽、金(满洲)——之后,河北的交通要津主要由两条:太行山东峦的南北台地走廊(北京至安阳),另一条便是依托卫河、漳河水系形成的京杭大运河北段(黄河以北)。
 
从今天河北南部,冀鲁豫交界处,一路经过沧州、天津进入北京。明代,河北南部的大名府,以及中国汉唐时期有名的古都邺城等古城的兴盛,便是得益于这条东部南北水路大通道。
 
所以说,形成河北的基干便是这个西部和东南部的两条交通廊道形成的U字型地区。
 
今天属于河北省的张家口、承德以及更北的地区,是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在取消了察哈尔(省会张家口)、热河(省会承德)两个省级建制之后才加入河北大家庭的,属于新成员。
 
虽然早在战国时期,赵国(河北)便占领了代国(张家口),但在历史上,张家口因为地域和商路(桑干河水系)原因,更接近晋文化和蒙文化。张家口地区在明代时还归属于山西省。在清末走西口的人口大迁移背景下,无论文化、口音和饮食习惯还是移民上,今天的张家口都更亲近与山西人。
 
也是因为闯关东的原因,冀北承德地区由于连接这华北和东北(蒙辽),处在闯关东的近现代民族迁移大通道上,承德在语言和饮食上也更倾向东北辽宁和内蒙赤峰,当然赤峰人也是一口东北辽宁话。
 
在河北的省域观念里,冀东特指冀东北角的唐山秦皇岛两地。而不是整个河北东部。
 
作为古滦州,唐山包括秦皇岛等传统的冀东地区,虽然在明代便成为了直隶省(河北省)的一部分。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由于冀东地区在山海关以南,直接连接着通往关外的辽西走廊,自古便是中原汉族政权与东北少数民族政权争夺的卫星国地区。从南北朝时期的北燕、到辽宋时期,一直都归属少数民族政权。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两宋时期,中原王朝做梦都想收回的燕云十六州,甚至都不包括冀东唐山秦皇岛地区,在当时,更早在唐末以后,早就属于了东北亚契丹、辽金政权。
 
作为东北地区南下入主中原的门户,冀东地区和辽西走廊(山海关以北)一样,一直都被东三省割据政权所看重。
 
直到民国时期,由于交通咽喉的原因,山海关(榆关)至天津的铁路都是被奉系军阀控制。在今天,秦皇岛人说话依然是一口东北腔,不仅区别于南部的河北人,甚至明显区别于南边紧邻的邻居唐山人的唐山话。
 
直隶省加察哈尔省、热河省三个省的基干,送出了北京市、天津市两个直辖市。至此,从邯郸人、邢台人,正定人(石家庄人),到保定人,廊坊、衡水、沧州人,再到张家口人、承德人,唐山人,河北大家庭成为了今天这个样子。

当然,随着后世发展,河北的各个组成部分也各有分工。近代以来,太行山和燕山的煤炭开采,使得千年古城邯郸、唐山(滦州、滦县)今天成为了河北经济中心;秦皇岛是滨海度假旅游中心;保定由于省会的根基,成为了大学中心;沧州近年来由于近海的石油产业,也成为了渤海中心;随着雄安新区的兴建,省会石家庄将越来越没有存在感。
 
河北人尚武的性格是怎样练成的
 
在中国的地域认知习惯(歧视地图)里,尚武精神多用来说东北人,甚至形容山东响马的山东人。其实,直到近代,中国最尚武,最有尚武精神的的省份应该是河北人。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历史有名的侠士、死士、门客等就多出在燕赵。史记便记载了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在后世,由于河北地区成为了抵御东北亚少数游牧民族的大前线,再加上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河北一马平川大平原,无险可守,往往使得燕赵大地成为四面战场的境地。
 
从东汉帮助汉光武帝刘秀建立政权的河北铜马军,到唐末的河北若干割据节度使,再到近现代高级将领无不发迹于河北的北洋系西北军。河北人在历史的草蛇灰线里,尚武精神伏脉千里。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冯玉祥领导的西北军鼎鼎有名。先不说西北军在国共两党阵营里都有西北军的血脉。中共阵营里的姬鹏飞、黄镇等都是当年宁都起义17000名西北军将士加入红军中的一员。
 
在抗战史上,西北军也留下可歌可泣的事迹。长城大刀队便是西北军。
 

慷慨激昂的长城抗战,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一事迹出在河北人为主体的西北军身上不是偶然

西北军名虽为西北军,其实是晚清民国时期北洋系的最后支脉。西北军其实完全可以称之为河北军。我们的河在写保定和易水(相关文章见:)时曾谈及,西北军开创者冯玉祥麾下十三太保(最早的十三个团长)的高级将领,半数以上几乎都是河北籍贯人。
 
西北军最后的几员旗帜式人物,49年去台的抗战名将,活了97岁,1990年才去世的孙连仲便是河北雄县人,今天的雄安新区人。另一名将领马法五则活到98岁,是白洋淀南侧,河北中部的河北高阳人。抗战中有些汉奸污点的庞炳勋是邢台人。
 
西北军中级将领中河北籍贯更多。由于西北军起家于北洋系直系冯国璋、曹锟麾下的一个旅(北洋八个师时期,其中一个旅,旅长冯玉祥)。后世主要驻扎在河北、河南和西北地区。故历史称之为西北军。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士兵和下级军官多出在河南、西北,中上级军官则几乎是清一色河北人(直隶)人。甚至主要集中在保定、沧州和河间等中北部地区。
 
冯玉祥虽然是安徽巢湖人,但也是在河北沧州淮军(北洋系前身)军旅中跟随淮军父辈、舅父辈长大。冯玉祥的贵人、直系军阀曹锟出身保定,卖布起身。但是,冯玉祥始终是直系阵营中能和当时如日中天的吴佩孚抗衡的一个支脉。尤其是北洋系年轻将领,河北高阳人孙岳英年早逝后,孙岳的部下也收到了冯玉祥麾下。
 
本身保定,以及原属于河北的天津沿海滩涂练兵之地小站,便是北洋系的军事大本营,再加之河北历史上的尚武文化传统,以及京杭大运河的镖局文化(大刀王五、燕子李三)之分,河北人自古愿意崇武、从武从军,使得河北在近现代时期几乎成了北洋系以及西北军的主要兵源地。
 
无论是明清沧州运河沿线因商业发达而生的镖局、镖师习武为生的文化(时曰:镖不喊沧。意思是再厉害的镖师走到沧州要撤下旗帜息声而过。可见当年沧州镖师之厉害。),还是晚清的义和团、红灯照,以及后世的北洋系在保定练兵。都深受历史传承而来的河北尚武文化有关。
 
不同于中国南方的程朱理学,明末清初时期,河北中部便出了以习动、习行、实学、致用为口号的颜李学派。学派创始人颜元(号学斋)是河北中部博野县人,其学生李塨(字刚主)是蠡县人。反对书生空谈,讲究经世致用,习动尚武,颇具有河北人文特色的颜李学派走出了一条和南方的王阳明一样又不一样的道路。
 
毛主席早年便十分欣赏佩服河北的颜李学派。1917年,毛主席以二十八画生为笔名在新青年上发表的一篇名为:《体育之研究》一文中便对燕赵文化,颜李学派称赞有加:“燕赵多悲歌慷慨之士。烈士武臣,多出凉州。清之初世,颜习斋李刚主文而兼武。习斋远跋千里之外,学击剑之术于塞北,与勇士角而胜焉。故其言曰:‘文武缺一岂道乎?’顾炎武南人也,好居于北,不喜乘船而喜乘马。此数古人者,皆可师者也……”

青年毛泽东所欣赏的河北颜李学派的“文而兼武”之精神,在该文中得以体现。
 
后世提倡实事求是其实便也有颜李学派的影子。
 
西北军出身的将领,以及北洋系中甚至效力于晋系阎锡山、奉系的将领们,但凡是河北人,几乎都是一个调性:每天粗茶淡饭,粗布军装,不爱裘马鲜衣,和士兵每天晨练习武风雨无悔,个个一身武功,以身作则,自我表率。西北军退到台湾的将领孙连仲、马法五个个高寿可能也和这有关。这其中河北文化的代表——颜李学派的影响颇深。
 
北洋系后来在历史洪流中大厦倾倒,皖系、奉系、张勋、吴佩孚个个倒台,河北人为主干的西北军能在后世一枝独秀,在抗战等中国历史重大事件中能做到不缺席,固然有冯玉祥拥苏亲共的大智慧,但也不能不说是河北人文化上的取胜。

第一时间阅读更多本公众号每期更新内容,请长按以上二维码加关注微信公众号:我们的河(或IP:womendehe,可微信输入搜索添加。)

相关阅读
我们的河河北系列:
河北蔚县:比北京更远的历史,离北京最近的贫困
中国产生古都最多的省份竟然是它

幽云十六州到底都在哪里

谁决定了长城?

涞水:世人只知野三坡,无人再识飞狐口

潮白河:从古北口长城抗战到北京城市副中心

谁是雄安新区的母亲河?

桑干河:从太阳照着三个和尚到卢沟晓月
滹沱河:流经晋冀的一条历史活化石之河
漳河:一条决定中国华北版图的低调河流
滦河:热河与热血之河
河北的水灾为什么比长江还严重?

河北人怎么样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