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志范文(【送模板】这个工作日志模板,学到的是我8年的工作经验)

工作日志范文

今日目标:
如何正确的把Excel当Word来用
今天不聊函数,不讲公式,就说说:把Excel当成Word来用,怎么能用的更好。
上周我们做了第5期的Excel三天体验营,连续直播了3天,每天2个小时左右。
虽然讲课只有3天,但是这个项目,从前期招生、拉人进群、上课通知、课后服务等等,整体筹备要至少7天。
人员方面除了讲课的我之外,幕后还有3个社群运营、2个数据运营,一起多人协作。
一个6~7人的小团队,忙活了7天,少不了要做项目总结,从投入到产出做一个完整的复盘。
前天,项目负责的同事,把最终的复盘报告发给了我,一个在线石墨文档,4000多字。

图片做了脱敏处理 ↑
看了不到一半就看不下去了,太长了。
我常常用「把Excel当成Word来用」来形容基础差的学员,现在明白为什么,他们要把Word内容放在表格里了。
我把这个4000多字的复盘文,按问题挨个拆分梳理到了Excel中,舒服了!

Excel对比Word的优势,就是可以按行、列对信息梳理分类。
– 逐行记录问题:用列表梳理问题,完成一个划掉一个,整体掌控感更强。
– 按列整理分类:一个问题按照问题、原因、改善方法、责任人等维度拆解,不重不漏,问题的追踪、改善更容易落地。
这个表格,其实是我在富士康做了8年,每天都要做的「每日交接表」,同事来回换了四五波了,但是这个表的格式一直没变过。
就是靠着这个表格,无论是谁写「每日交接表」,无论做的什么产品,都可以把问题描述的清清楚楚,改善也都实实在在的落地实施。
这个表格究竟厉害在哪里呢?我总结了3个部分,一定能对你有所启发。
– 表达问题,用好2W1H
– 分析问题,理清问题分类
– 改善问题,做好状态跟进
表达问题,用好2W1H「每日交接表」中的数据列非常多,表格也非常宽,这是后来为了更详细的记录问题,不断追加进去的。

其实「每日交接表」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列,只有3个:
– 问题描述,即What,发生了什么问题?
– 原因分析,即Why,为什么发生这个问题?
– 改善对策,即How,怎么去改善问题?
这3列其实是用填空的形式,把大家约束到2W1H的表达框架中,强制你用这种方式来描述问题。
很多人之所以描述问题的时候抓不到重点,因为我们都喜欢把情绪和感受加入到描述中。
比如下面这段话:
这期课程增加了每节直播课的练习素材,可以带着大家互动练习,学习体验感其实看起来不是很明显,需要在这个部分在强化一下,让大家更大程度感知到学以致用这个点
我们能够感受到是有问题的,但是核心问题是什么呢?不够清楚。这种模棱两可的表达,非常容易造成沟通上的误解,制造沟通障碍。
用2W1H的框架来表达,问题可以改成这样:
问题描述:新增随堂练习文件,对学习体验提升不明显
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何学习和使用练习文件
原因:练习目标不明确,未形成学习驱动力
练习文件发放时间过晚无法体验感知问题,并自己动手操作。
案例内容较多,讨论时无法形成话题重点。
改善1:练习文件改为反馈效果更好的函数公式、条件格式等效果
迭代练习文件,要让学员获得:
1- 掌握复杂函数的技能,学会一个函数,通过其他数据确认函数处理结果。
2- 学会更炫酷的可视化效果,比如条件格式,自动标记考勤合格的记录
改善2:减少案例内容量,深化每个细节,突出整体效果
用一个案例,贯穿一个知识点。让每个知识点的收获感,更好的落地。
是不是清晰了很多?
删掉情绪、感受上的修饰词,开门见山、一针见血指出问题,让沟通效率大幅提升。
虽然让人感觉有些不留情面,但是会议上的刀光剑影,要好过角落里看不见的火苗,否则就是几十万个0.99相乘的结果。
抛开情绪、感受来描述问题事实的方法,我是从《用事实说话》这本书里学到的,我和崔永元老师、樊登老师倾情推荐阅读。
8D报告
再引申一下,多啰嗦两句。
尤其是像富士康这样的巨头制造商,几十万的员工,日常交流沟通的过程,要清晰、透明到极致,这种极致在问题追踪上的表现就是:8D报告。
8D报告中的D是Disciplines约束的意思,可以理解成2W1H的高级版,目的使用一套模板,来让不同级别、不同经验的员工,拥有统一的问题解决能力。
– D0:计划:针对要解决的问题,确认是否要用到8D问题解决法,并决定先决条件。
– D1:建立团队:建立一个团队,由有产品或制程专业知识的人员组成。
– D2:描述问题:用可以量化的何人(Who)、何物(What)、何地(Where)、何时(When)、为何(Why)、如何(How)及多少钱(How much)(5W2H)来识别及定义问题。
– D3:暂行对策:定义暂行对策矫正已知的问题,并实施并确认此对策,避免用户受到问题的影响。Immediate action + Immediate correction
– D4:问题改善:确认、识别及确认根本原因及漏失点(escape points),找出所有可以会造成此问题的原因,并且找到为何在问题发生后没有注意到有问题。所有的问题原因都需要经过确认或是证实,不只是单纯脑力激荡的结果。可以用五问法或是鱼骨图来根据问题或是其影响来标示其原因。Root cause found + Fish bone analysis.
– D5:永久对策:针对问题或不符合规格部分,选择及确认永久对策:经过试量产来确认永久对策已经解决客户端的问题。Corrective action
– D6:效果确认:实施永久对策,并确认对策落实效果。
– D7:预防措施:为了避免此问题或类似问题再度发生,修改管理系统、操作系统、实务及流程。
– D8:感谢团队:认可团队整体的贡献,需要由组织正式的感谢此团队。
分析问题,理清问题分类问题的发生过程非常的复杂,涉及到不同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一多起来,分析问题的时候就容易顾此失彼。
把问题问题影响因素分类,在表格中添加一列专门记录相关因素,在分析问题时可以起到提醒的作用,避免疏漏。
「每日交接表」中的「问题分类」「重要等级」这两列的作用,就是这样的。

问题分类眼睛只是盯着问题本身,很难打开思路。
按照问题的影响因素,对问题拆分、分类整理,更容易找到突破口。
问题分类的方式有很多、很多,各个公司、各个行业都不相同。
富士康的工作方法中,非常流行一个通用的分类方法:5M法。即:
– 人,Man:导致这个问题的人是谁?
– 机,Machine:问题和哪些工具、平台相关?
– 料,Material:前提准备物料是否合格?
– 法,Method:过程中的操作方法是否正确?
– 测,Measurement:判断问题的标准是否正确?
在分析「Excel训练营」问题的时候,按照5M的分析方法,我把问题分成下面几个类型
– 人:学员反馈或投诉
– 机:学习平台问题
– 料:课程产品改进
– 法:运营动作改进
按照分类重新统计问题,很明显下一步的改善动作,要重点放在「运营动作改善」上面了。

问题分类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李忠秋老师的「结构思考力」这本书,里面提到的MECE法则,是任何分类方法的基准,推荐你阅读。
重要等级
除此之外,我还建议按照问题的「重要等级」来分类。
比如,在「每日交接表」中会把问题分成下面3种等级:
– 一般的:产品的一些小瑕疵,会对感官上的体验有影响的小问题。
– 严重的:功能上的缺陷,验证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 致命的:导致产品无法正常使用,造成用户损失的问题。
「重要等级」分类的优势,会在年终复盘、客户审核时,大幅的提升关键信息的筛选效率。

我在富士康时,和外籍客户开「品质周会」,只要「致命」这一栏没有红灯,这个会议就会非常的顺利,非常简短。

改善问题,做好状态跟进问题未能及时得到解决的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指定「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会议上大家都“心照不宣”,异口同声的说这个问题要改,要马上改,但都不愿说谁改,更没人会主动搭档。这样的会议开完肯定没有结果。
「每日交接表」的「责任部门」「责任人」这两列的作用,就是避免解决问题时找不到人。

责任部门在会议上定好「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直接写到表格里,会议结束前,按照这两列,跟每个人确认好,后续推动问题的时候,会省很多心力。
在备注「责任部门」时,最好具体到人,而且按照每个问题都指定具体责任人,让每个问题都能落地有声。
另外「预计完成日期」也非常重要,即便我们知道对方无法按时完成,用他自己立的flag督促,要好过我们不厌其烦的跟催。
状态最后,再加上一列「状态」,标记问题当前的进度,通常我常用下面3个状态:
– Closed:问题已经找到原因,对策已经落地,效果也得到确认,就可以关闭掉。
– On-going:问题正在解析,对策正在落实,效果还未显现,都是在进行中。
– Open:问题没有人分析,找不到责任人,一直处在无人接管的状态,就是完全Open。

和「重要等级」的分类类似,「状态」这一列的作用,在「复盘」会议上可以对责任部门形成很好的施压和督促的作用。
另一方面,当看到「致命的」「Open」的状态都变成0,也会给责任人带来更多的动力和鼓舞。
总结快速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
1- 表达问题,用好2W1H抛开情绪和感受,开门见山直接指出问题,让沟通清晰、透明。
2- 分析问题,理清问题分类按照问题的影响因素,对问题拆分、分类整理,更容易找到突破口。
3- 改善问题,做好状态跟进确定好问题的责任人,让每个问题都能落地有声,按照「状态」统计问题,在复盘会议上对责任部门督促。
下载「每日交接表」模板关注公众号:拉小登,后台回复「每日交接」,就可以获取这个表格模板。
如果对你有帮助,记得点赞、转发、好看哦!
我是拉小登,一个会设计表格的Excel老师

= = 推荐文章 = =教你一个排版方法,堪比女生化妆前后
我有一个高效的写作方法要送给你

工作日志范文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