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华侨中学(黄勖吾与广东汕头华侨中学的前世今生(上))

汕头华侨中学
清末民初时期,汕头作为繁华的港口商埠城市,教育也随之兴旺,到了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汕头的新式学校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达到了一个高峰。尤其是中学教育至为发达,在粤东是当仁不让的龙头,放眼粤省,也仅屈居于省城广州之下而已。当时汕头的中学有公办、私办、教会办,全盛时期曾经同时存在20来所学校:华英、聿怀、时中、大中、同济、友联、海滨、若瑟、洄澜、市立女中、真光、育德女中、岭东、觉民、东瀛、震东、进一等,还有省立岭东甲种商业学校、私立岭东护士学校等职业学校。1938年创办了晨星女中,抗战胜利后又增创了正始、岭海、强华和孝友。当时有歌谣曰:“海滨雅娘仔,聿怀阿舍仔,正始客家仔,时中番客仔,同济凄惨仔,联友画翁仔……”——生动的歌谣一唱,让人立刻就能了解当时各个学校的生源情况。

时移世易,经过这么多年的岁月洗礼,当年被编成歌谣的那些汕头早期中学,有的早已停办,有的数度易名,至今仍在培育英才。这其中,我的母校,广东汕头华侨中学,就是其中一个仍在继续迈步向前的“老学校”。广东汕头华侨中学,前身就是创办于1932年4月1日的“汕头私立海滨师范学校”,上述歌谣中的头一句“海滨雅娘仔”中,就是指当年海滨学校的的漂亮女学生很多。这个也许是有传统的,时至今日,侨中女生的颜值,在汕头学界的名声一直是很响亮的——当然,莞尔一笑即可。今天我们论数汕头教育时,广东汕头华侨中学与其前身海滨学校,绝对是言必提及的存在:除了以一贯而之的优质教育,层出不穷的英杰才俊,为汕头教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之外,最值得后辈追思和纪念的就是学校的创始人、首任校长黄勖吾,是他,为学校注入了经久不衰的办学精神,也早已融入了每位侨中人的血脉之中。

“我亲爱之同事同学乎!灿烂之春光又至矣!吾人应得赶此灿烂之春光及时自励,抓住时代之精神,把火般之热情,铁般之意志,以创造我校绚丽光华之前程!”这是1933年4月1日,海滨师范学校创立一周年之际,黄勖吾校长发表在校刊《海滨》上的《我校之回顾》的结尾。时光荏苒八十多年,今日读来亦毫无过时之感!黄勖吾(1905-1980年),字剑秋, 汕头澄海樟林塘西村人,其父黄俊卿为旅泰华侨、米业巨商。黄勖吾自幼天资聪颖,求知若渴,尤其喜欢文学和书法。20世纪20年代,刚成年的他远赴南京“国立中央大学”求学。“国立中央大学”前身是“国立东南大学”,也即今天的南京大学。中央大学在当时和北京大学是国内仅有又难分伯仲的两所国立综合性大学,特别是1919-1925年中国第一个教育学博士郭秉文任校长期间,更有“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之美誉。1927年改名为“国立中央大学”,是为民国的最高学府。黄勖吾正是在这段时间就读于该校中文系,并于1931年毕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
1931年黄勖吾大学毕业时留影

在黄勖吾就读期间,“国立中央大学”的校长先后为张乃燕、朱家骅。张乃燕是留欧理学博士、化学专家,对史学也颇有研究,又工于山水画作;朱家骅更是我国教育界泰斗、外交界耆宿、近代地质学的奠基人,曾任民国教育部长。在这样的名人主政下,当时的“国立中央大学”自然也是名师云集。其中,对黄勖吾影响和启迪较大的有国学大师胡小石、王伯沆,语言文字学家汪旭初、黄侃,曲学大师吴瞿安等,这些大师在古文字、声韵、群经、史籍、诸子百家、金石、书画、辞赋、诗歌、词曲、戏剧等方面,各有所精,又身兼数长。黄勖吾如饥似渴地向大师们求教,刻苦学习,见识和学识飞跃长进。尤其在书法方面,深厚的学识和自幼临池的功夫相得益彰,使得其书法作品出神入化,颇有大家风骨。1931年大学毕业后,恰逢南京博物院正在酝酿筹建,他因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即被筹备组聘为南京博物院指导员。
国立中央大学校门,民国时期的超一流大学

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日军悍然进攻上海的中国驻军,驻守上海的粤军第19路军奋起反击,屡挫敌锋。战事越打越大,因民国首都南京临近上海,政府开始疏散人员,于是黄勖吾回老家汕头省亲。是时,深受先进教育思想影响的黄勖吾,痛感潮汕地区文化教育的落后,萌发了兴学育才的强烈愿望:“汕头为南中国有名之通商口岸,且握潮梅各属政治、经济、交通之枢纽,人口逾二十万,学童一万余,师范学校,竟付缺如,文化低落,学术沦胥,良足慨已!”为何黄勖吾要谈到“师范学校”呢?因为在办学上,他又有着自己独立的认知,“教育为国家生命之所寄,而师资教育于现中国之复兴,所系尤大”,“虽有师范学校之设立,顾质量两方,终未能达吾人之理想。”所以,黄勖吾“目击汕头现状,亟思有所补救,以尽个人服务社会之责”,决定在汕头开办一所专门的师范学校;同时,有感于日寇愈发猖狂的进攻中国,国难当头,他更要“积极培养青年爱国之情绪与救亡图存之能力”!
1936年,私立海滨师范学校出版《海师概况》,回顾了建校五年来的历史与成绩。黄勖吾撰写《本校史略》一文,详述了他开办学校时的心路历程,拳拳之心,令人敬佩!

黄勖吾当时刚大学毕业一年不到,个人的财力、物力有限,于是他远赴泰国曼谷,寻求在那里经商的父兄的帮助。他的父亲黄俊卿是个爱国商人,相当开明,自然对儿子开设师范学校的计划大力支持,并且还让黄勖吾的兄长黄敏如也参与投资办学。黄俊卿也和儿子黄勖吾谈到了一个问题。当时潮汕地区有非常多的人侨居东南亚,就算是远离家乡数十年,但是海外潮人却还是千方百计,要把孩子送到汕头托亲朋照顾,接受家乡传统文化的教育,以期可以给后代留住文化的根。所以黄俊卿希望,儿子开办的学校,能够接收华侨的子女就读。黄勖吾非常肯定父亲的看法,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如今想来,是否“冥冥之中有天意”,日后的广东汕头华侨中学,从其开办之初,就已经和“侨”字结下了不解之缘。事不宜迟,黄勖吾很快就把办学事宜在泰国华侨圈子中广而告知并募集办学资金,潮籍华侨闻讯纷纷慷慨解囊,不久即成立了学校的校董会,由其父亲黄俊卿、兄长黄敏如分任正、副董事长,自任董事,而其他校董们均由在泰国华侨中名望显著者担任,其中就有著名的爱国华侨、英烈蚁光炎先生。
爱国华侨领袖蚁光炎(1879-1939),汕头澄海樟林人,泰国中华总商会会长,因积极从事抗日活动,支持国内抗战,1939年11月在曼谷街头遭日本特务暗杀。蚁光炎一家对广东汕头华侨中学的创办出力很大,更对日后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黄勖吾回国后,继续紧锣密鼓地投入创办学校的工作中,他有幸得到了时任国立中山大学校长的邹鲁先生的无私帮助。邹鲁是辛亥元老,也是民国有名的教育家,是中山大学的前身国立广东大学的筹办者之一,大学的首任校长。有了这样一位大人物的帮忙,毫无经验的黄勖吾自然顺遂得很多。为表感激之情,黄勖吾决定以邹鲁先生的别号“海滨”,作为学校的校名,校名定名为“汕头私立海滨师范学校”。当然,也是因为汕头濒临南海之滨,学校命名“海滨”亦可视为是因地而名。1932年4月1日,黄勖吾在报章刊登广告,宣告校董会正式运作并且首次以“私立海滨中学”的名义,宣告学校组织成功。这一天,也成为了学校的校庆日。直至今天,每年4月1日,广东汕头华侨中学都要组织庆祝活动,隆重纪念。为何要用“私立海滨中学”的名义,据后来黄勖吾说,是为了初期招生的方便,因怕师范学校太过专门化,导致部分学子望而却步,所以学校首先开办的是小学部和初中部。
1934年,私立海滨师范学校成立两周年之际,学校顾问、国立中山大学校长邹鲁先生欣然挥毫泼墨,为学校题字。

不过,邹鲁先生却对此有不同看法,他还是坚持学校要在开设之始,就应当定位于“师范”,以达到学校“服务社会、培养人才”的目的。黄勖吾表示赞同,但“私立海滨中学”的表章已呈报汕头市政厅准备立案了,该如何是好?由于邹鲁先生的身份特殊,很多事情不便直接出面,于是他委托时任汕头市政府教育科科长的黄凌霜先生,从中斡旋,以提供帮助。黄凌霜,字文山,广东台山人,民国思想家、学者。他对开设师范学校一事十分支持,更亲自多方奔走,打通所有关节。1932年6月4日,《汕头市市政公报》发布由市长翟俊千签发的《训令海滨中学校校董会奉发还该会立案章表仰遵照改为师范学校由》,学校终于正式定名为“私立海滨师范学校”,这标志着学校正式获得了法律上的认可。

可是谁也想不到,尚在襁褓中的学校,开办过程竟然一波三折。原来,黄勖吾急于早日开学,在报章上刊登了学校初中部和小学部的招生广告,而根据当时政府的规程,私立学校应在开办一年后呈请立案,通过后方可公开招生。学校先行投放招生广告的行为,明显就是违规了。
1932年8月13日,《汕头市市政公报》发布由市长翟俊千签发的《训令海滨师范学校校董会迅遵更正该校招生广告具报察核由》,对海滨师范的不当行为提出批评并责令改正。很快,黄勖吾在黄凌霜先生的帮助下,专门面见翟俊千市长,作解释说明,并虚心接受了批评。翟市长其实也是一位著名大学者,曾任暨南大学首任副校长的他,还是很欣赏黄勖吾致力办学的热忱,并不为难,反而加快了对海滨学校的立案工作。1932年9月15日,私立海滨师范学校顺利通过政府立案,正式设立!

虽然学校还不能公开招生,但因为之前在旅泰华侨中的宣传,已经有不少华侨把子女送到汕头,入学于海滨学校,汕头当地也有学子慕名而来。更有黄勖吾在南京读书时的朋友,受黄勖吾的鼓动,千里迢迢来汕入职学校。于是,海滨学校很快就开班教学,首届学生有82人,编为高中师范、甲种乡师和初中各一班,而教职员工连同校长黄勖吾在内,共20人。黄勖吾专门租下了位于外马路196号的房产,作为临时校舍,后来不敷应用,乃再添租位于学校附近的外马路170号洋楼,作为校舍使用。租借的校舍,租金既高,也管理不便,本来校董会一早就有计划购建永久校舍,此时亦加快了进度。不久就购得了位于中山公园对面,韩江北岸的灰关港的土地,作为新校址筹建校舍。当时这片土地还在进行填土施工,粗略丈量的面积为480方丈,约合七亩多。1933年5月,灰关港周边填土竣工,海滨学校又再扩充土地,最终的面积为800余方丈,约合12亩左右,总价三万多大洋。而学校新校舍的建筑平面图,很快也公布出来,这就是在广东汕头华侨中学校史上著名的“回”字形教学大楼。
1933年发布的私立海滨师范学校新校舍建筑平面图。

但是灰关港的这片土地,终究没有做成海滨学校的校址。个中原因不详。我且自行探究一二。
灰关港,就位于今天的乌桥片区,濒临韩江。乌桥清末以来始有人住,因近韩江出海口,由泥沙淤积加上历年填土形成江中岛屿,民国时期,逐渐发展为汕头的商业次中心。但是,乌桥岛最大的问题就是交通不便,时至今日,仍然依赖几条桥梁进出,而在民国年间,和市区连接的桥窄且为木制,更多的还是小船摆渡。
诚然,如黄勖吾所说,“学生求学于此,既无奢靡之习,而有醇朴之风”,但交通的制约,亦令学校的发展遭到束缚——数十年后的乌桥岛,在改革开放的大潮里,却日渐沦落,以至成为汕头的棚户区——不胜唏嘘之余,联想当年海滨学校的校董会否决了这块辛苦寻购的土地,另谋他处,绝非偶然!
1934年中,校董会购买了中山公园前的土地作为校址,此处为当时汕头新兴之地,作为汕头市区的主干道的中山路正在东延。两年间,校董会分次购买土地,并委托学校顾问、著名爱国华侨、辛亥元老萧佛成先生主持筹建校舍,1937年2月开建,6月底落成。建校五年后,海滨学校终于拥有了属于自有的房产。
新校舍沿用了1933年的设计图纸,耗资13万大洋,位于同益路1号,毗邻已经十分繁华的中山路。校园总面积9056平方米,使用面积5557平方米,有“回”字形教学楼1幢,群言堂横屋1座和后操场科学馆1幢,共24个课室、1个小礼堂、1间图书馆、1间实验室。最多可容纳学生最多达1000人以上。
座落于汕头市区同益路的原汕头市私立海滨中学校址,后改为汕头市第六中学校舍,图中还可以看到远处的胡文虎大楼。

1937年7月中旬,海滨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共六百多人,如期搬入了崭新的新校舍。如其《校闻简录》中所言,“于堂皇壮丽中,寓圣洁崇高之精神,其予人以提示力至大”。
在此之前的1936年年末,广东省教育厅下达通知,全部私立学校停招师范班,师范一律改为公办,这是因应当时的局势,全面抗战已经不可避免,师范学生作为当时国家的高级人才之一,考取和毕业都必须做严格的备案。由此,“汕头私立海滨师范学校”遂更名为“汕头私立海滨中学”,属完全中学建制。学校的发展,亦随之掀开了新的一页。

汕头华侨中学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