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漱石心(夏目漱石的《心》,比孤独更可怕的是什么?)

夏目漱石心

点击上方蓝字,记得关注我。↑↑↑?作者:夏目漱石【日】字数:169000页数:262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刚翻看这本书的时候,有被拉长的地图设计惊艳到,没想到2021版的《心》已经做到如此精致。(看全文的时候并没有认真结合地图)有一个看书小心得想分享给大家,我在看书之前先把书后面的“夏目漱石大事记”看了一遍,然后带着对作者的了解再去阅读这本书,让我更多了几分对文中人物的感同身受吗,希望对大家有用。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家里有几本旧版的夏目漱石的书,但是长辈说他的书小孩子看不懂,现在长大后不得不承认他的厉害之处,即使他是一位日本作家,书中很多人物观点、社会现象、以及这本书最叫得响的心理描写,把这些放在今天,放在我们的生活里也全然看不出一丝国别与时代的差距。不愧被鲁迅称为:当世无与匹者。比如书中写到“我”的家庭氛围,住在乡下的父母与已经大学毕业的“我”看待事物的方式已经不一样,“我”已经长大,并且不愿与他们分享自己的事情。尤其说到毕业庆祝宴,“我”就像每年过年时被迫营业的熊孩子,不耐烦又无力反抗;还有因为在家里住的久而遭到嫌弃,凡此种种,与今天的年轻人如出一辙。?全书分为三大章节:一是“先生和我”,讲述了书中人物“我”与先生相遇并成为“朋友”的过程。第二篇章名为“父母和我”,这里“我”回到家乡,父亲身体不好,母亲期待“我”的工作尽快落实,“我”的心里却常常惦记远在东京的先生。最后一篇章是“先生和遗书”,这一部分全部以书信的形式表达,从先生的视角仔细交代了学识渊博,家境富足的自己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自杀。当阅读结束,有一种如鲠在喉的难言之情,甚至在阅读时想迫不及待读完,这样才可以将书丢弃开,也许是对负能量的厌恶,也许对人之本性的不忍直视。人心的是非对错太难断定,即使许多世人纷纷将成为一个“好人”作为人生终极追求,然而关于“好人”的定义也永远不能困住人类本性中恶魔。?从文中不难看出,先生唯一顾忌的就是夫人,书底页上的话不只是说给“我”一个人听,而是恰好借此信说给所有人,先生不敢面对的,就是内心的人性,并为此挣扎。先生经常觉得妻子不懂自己而悲伤,写道:“我很孤独,甚至经常觉得我一个人住在与世隔绝的地方。”我之前也有这样的想法,越长大越发觉交心的朋友少之又少,但是后来看了周国平的书——《我们都是孤独的行路人》。其实孤独就是人生的常态啊,孤独的来孤独的走,这期间会偶尔遇到那么几个让你觉得人间值得的人,已经算是上天的奖励。?最近,在直播中看到一位“大师”说,“生命里出现的那些人都是注定只存在于一个时期,他们会教会你一些事情然后离开,没有永远的陪伴。”所以现在我很清楚的看到,就算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懂你,也是实属正常。?除此之外,《心》许多情节围绕了当时日本明治天皇离世而展开,也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到那个历史时期日本大众的心理变化,他们与我们之间存在着信仰方面的异同之处。书中提到的唐风审美、插花、茶艺、气血等字眼,无一不让我看到邻国对于中国唐宋艺术的传承,今天的吾辈后浪更应多多发扬光大才是!?书的最后有这一版特殊出现的《心》独家文学手册,里面包含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吕慧君所写的一篇导读,还有前面提到的夏目漱石大事记。在我看来吕老师的这一篇更可以看做是对全书的总结和分析,建议看过书后再来阅读。吕老师提到了夏目漱石在英文课堂上翻译I LOVE YOU,他给出的译文是日语“今晚月色真美啊”。的确,我们看到了作者心中的浪漫思维,但是我更相信,如果作者和书中“先生”一样喜欢唐风审美,那么如此月下浪漫时刻,会不会有人和我一样想到了月下独酌的李太白??【个人的一点小观点,欢迎讨论,不喜勿喷,谢谢!】?另:夸一下后面独家手册的制作,牛皮纸的颜色很养眼。导读+作者事迹大大提升了阅读效果。《心》的读书笔记已经安排起来了,整理完就发出来,预计不会太久。?——本篇完——我是白鱼,星标我,一起畅游中国风的世界。

夏目漱石心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