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维塔(大爷说|女人不如高压锅?来自“金砖五国”的女性导演重新定义了撑起“半边天”的女人)

伊丽莎维塔

女性是什么?如何定义女性?女性该做什么?

类似的女性话题在近年来逐步成为热点话题。

电影是社会性议题的高度浓缩,说电影是社会的镜子式呈现一点都没有夸张。
 
今年提名奥斯卡最佳的多部影片中都涉及女性话题:

从三个女人一台戏的宫斗片《宠儿》;

讲述异族女性与西方家庭主仆关系的《罗马》;

还有好莱坞“样板戏”《一个明星的诞生》,都注重讨论女性在社会和历史中的身份认同与性别地位。

现实中,席卷全球的“me too”运动,从明星到政客,再到社会大众,都引发了激烈的讨论,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舆论高潮。

 
女性在社会中遇到的种种困难,遭受的各类磨难,以及看不见的歧视渐渐成为影视文本的鲜活素材。
 
即将于5月10日上映的电影《半边天》就是内地市场中为数不多关注女性议题的影片之一。

作为“金砖五国”(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合拍片,它规避了单一地域文化的视角呈现,以全球化视野为观众表现了多种文化冲突下的女性困境。

 
纵观电影史上的合拍片,不乏经典之作,如大导演云集的《十分钟年华老去》、《巴黎,我爱你》等等……

通过导演们风格鲜明的表现手法,从不同角度表现同一个主题的方式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2017年,以“时间”作为主题的第一部金砖国家合作电影《时间去哪儿了》就曾备受各界好评。

今年这部女性视角的新片《半边天》汇聚了五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女性导演,可谓“金砖五国”的高端配置。

巴西的丹妮拉·托马斯(Daniela Thomas)导演,是以《中央车站》闻名于世的沃尔特·赛勒斯导演的御用编剧;
 
俄罗斯的伊丽莎维塔·斯蒂肖娃(Elizaveta Stishova),其首部剧情长片《苏莱曼山》曾在平遥国际电影展上荣获“罗伯托·罗西里尼荣誉”最佳影片;
 
印度导演阿什维尼·伊耶·蒂瓦里(Ashwinylyer Tiwari)曾被当地杂志票选为印度最有影响力的女性之一,更有《摔跤吧!爸爸》的导演涅提·蒂瓦里亲自参与其故事的编剧;
 
南非导演萨拉·布兰克(Sara Blecher)曾代表南非参加多个国际电影节,斩获不少奖项;
 
中国新生代导演刘雨霖凭借多部作品,曾入选釜山电影节、柏林电影节、台湾金马奖等。
 
五位导演风格迥异,故事分别自成一派,有着鲜明的“作者性”电影印记,将给观众带来层次丰富的观影体验和情绪共振。

在《半边天》的终极预告片里,那句“我都不如这个高压锅,起码它感受到压力的时候还能释放蒸汽”的对白直戳人心。

由此激其大批网友“炸锅”式评论,特别是女性网友,纷纷表示共鸣强烈。

影片分为5个独立故事的影片,几乎涵盖了当今最热门的女性话题,但都不约而同的表现了女性在各自文化地域中的“高压”生活。

 
巴西导演丹妮拉·托马斯的《归乡》讲述了中年过半百的海伦娜,在回忆的多年困扰下,最终选择勇敢地踏上返乡之路,回归原生家庭,以悲悯之心治愈家人曾带来累累伤痕,相互原谅的感人经历;

俄罗斯导演伊丽莎维塔·斯蒂肖娃的《线上爱人》先声夺人,在去年的平遥电影节上就赢得了不少赞叹,堪称技压全场。

故事中的乡村少女瓦娅,通过网络视频,竟与一位男囚堕入爱河,再封闭的乡村,落后的文化语境下,她承受着巨大压力,勇敢追爱的经历令观众动容。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部时长有限的短片,居然在故事最后还制造了两次剧情反转,实在是惊艳十足。

印度导演阿什维尼·伊耶·蒂瓦里则祭出了印度电影拿手的温情喜剧。

《妈妈的假期》讲述了女主角塞玛与家人之间的紧张关系。故事聚焦家庭主妇的心理困境,应该能引发大批中国观众的“感同身受”。

中国导演刘雨霖带来了短片《饺子》用地道的中国“味道”讲述了成年女儿与守寡母亲的亲情危机。

年老守寡的母亲在大胆迎接黄昏恋时遭遇了女儿的质疑。

作为中国文化表征的“饺子”成为了调剂母女关系危机的沟通桥梁,从饮食文化切入,在一顿顿“吃”中,消融误解和猜疑的“冰川”。

南非导演萨拉·布兰克指导的《性别疑云》最具国际性。

故事中,年仅19岁的南非女孩是一名出色的赛艇选手,但她男性化的长相总是遭遇性别质疑和非议,甚至备受社会舆论的重重压力。

是所有短片中,女性气质与身份认同矛盾作为激励的一部。

5部短片,分别从社会、家庭、集体和事业中呈现了女性的困境与性别的歧视。

但影片的重点显然不在压力和问题的表现上,而是通过叙事呈现女主角们勇于面对的决心,解决问题的经历,以此表现女性能顶“半边天”的影片主题。

从影片中各位女主角的职业身份和她们各自在社会关系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我们可以看到她们各自通过努力改变了自我命运,也间接得推动了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为女性塑造了全新的身份认同和性别价值。

 
作为记者,她们一样可以针砭时弊的揭露社会问题,消解歧视,换来公平;
 
作为模特,她们表现了全新的女性审美观念,以女性视角重塑了男性话语体系下现代女性气质;

作为科学家,她们不输任何男性,通过丰富的学识和高于男性的耐心,同样为社会和人类发展做出了贡献;

 
作为没有得到尊重的家庭主妇,她们牺牲了事业和自我成长的机会,投身家庭,为家庭成员们的成长和发展付出了所有。
 
那些来自文化的,性别的,社会的刻板成见让作为“半边天”的她们饱受歧视,她们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没有得到“等价”的回报。

她们作出的牺牲被大大低估,甚至抹杀和无视。
 
《半边天》是五位导演以电影形式为全球女性在遭遇各种歧视时的“大声疾呼”。

但她们不是要怨天尤人,而是以真情实感,扎实的故事,为所有观众“真实”再现女性的伟大。

作为《半边天》的监制,为这部电影付出良多的贾樟柯也强调:

 
“ 女导演拍摄出来的女性故事非常具有创造力和活力,可以说正是她们撑起了电影的‘半边天’。”
在贾樟柯心目中,真正影响世界的女导演,除了在国际上拥有一定知名度之外,更重要的是具备独一无二的创意和恰到好处的表达能力。
 
无疑《半边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各国女性电影工作者的鼎力支持。

就像贾樟柯提及的那样,虽然中国在经济上得到了腾飞,但社会上对于中国女性做出的贡献,以及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依然没有得到公正的表现,得到应有的尊重。

 
所以,讲述女性故事的《半边天》同样适合于男性观众。

无论是作为丈夫或者父亲,亦或同事或者儿子,他们在社会中如何处理与定位同女性的关系,通过观影便可得到答案,引发思考。
 
5月10日,让我们一起在影院里,在《半边天》下,重新认识女性,认识自己。

▲ 《半边天》终极预告

< END >

伊丽莎维塔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