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访齐己故地文

拜访齐己故地文

·鲁新民

辛丑仲夏,余避暑于宁乡沩山,此地称之宁乡的西藏,又誉为高山之盆地。某日,余所居店铺的“香满街”老板高先生邀我游览辖域的同庆寺。想不到这里竟是唐代益阳诗僧齐己故里。真可谓歪打正着,正遂心意。

齐己何许人也?

到过益阳古城东门的名人广场,见过那些功名显赫的名人雕像,便可知齐己乃大唐诗僧,而且还是益阳人。可我多年来心中总有一丝疑惑,为什么益阳的其他名人都有具体籍贯?如益阳县泉交河有胡林翼、安化县小淹乡有陶澍、桃江县泗里河乡有郭都贤。唯独齐己,多种文献资料言及其籍贯,总是寥寥一句“唐代益阳人”。齐己究竟是益阳哪个乡哪个村之人,余始终充满好奇。

对于齐己的身世了解,主要源于宋陶岳的《五代史后补·僧齐己》。齐己俗姓胡,名得生,住大沩山同庆寺附近,因家贫,七岁便为同庆寺牧牛。据史载,齐己“天性颖悟,于风雅之道,日有所得,往往以竹枝画牛背为篇什”。同庆寺的和尚们发现齐己的聪明才智后,“欲壮其山门,遂劝令出家”。齐己步入佛门,先后游学常德、湖北天门、陕西。于公元885年到达长安,二年后南归湖南,在岳麓山道林寺整整十年,然后居南岳,走广东、江西诸寺庙。最后在湖北江陵龙兴寺圆寂,享年74岁。此时公元937年,历史已进入五代十国,大唐皇朝已经谢幕30年。

齐己的成就并不在佛学而是诗歌。其诗清润雅致,语言简淡。与皎然、贯休并称“晚唐三大诗僧”。齐己有众多诗篇传于后世。仅《全唐诗》选编齐己诗10卷之多,达800余首。其数量仅次于李白、杜甫、白居易和元稹而名列第五。

高先生所驾驶的轿车从沩山密印寺突破重重丛林,一路狂奔下山,便来到黄材水库的源头祖塔村。祖塔村因葬有沩山寺庙的创建者灵祐禅师而得名。其同庆寺就在灵祐禅师的墓塔旁。该寺始建于唐朝大中年间,历经千余年,虽无昔日辉煌,却香火依旧。当地乡民都知道从同庆寺走出的和尚齐己是个大诗人,却不知道诗僧出家前的故居何地。毕竟千余年的岁月湮灭了唐时的旧貌。

一个宁乡沩山出生的和尚齐己为何又是益阳人呢?翻开尘封的历史,原来唐朝仅公元621—624年大沩山归属当年的新康县,其余时段归属益阳县。五代时期,沩山也在长沙府益阳县管辖之下。齐己圆寂40年后,为北宋的太平兴国二年,这年才设置宁乡县,从此沩山划入宁乡。鉴于沩山属新康县时,齐己还未出生,圆寂时宁乡县还未设置。故此,打坐在江陵墓塔中的诗僧齐己也必然坚信自己是正统益阳人。倒是现代益阳人谈及齐己,羞羞答答模糊其言,称曰“唐代益阳人”。

(撰于2021/8/8)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