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庙导游词讲解(曲阜孔府导游词详细范文)

1988年一批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汇聚法国巴黎时发表的一个宣言中说: “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于是,到曲阜拜谒文化教育的祖师爷——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我多年的愿望。7月21日,怀着对万世师表——孔子的景仰之情,我们一行14人游览了孔庙、孔府、孔林(人们通常称之为“三孔”),圆了我的一个梦。

“曲阜”二字,始见于《礼记·明堂位》中:“成王以周公有勋劳于天下,是以封周公于曲阜。”《尔雅》释名说:“大陆曰阜。”东汉应劭诠释说:“曲阜在鲁城中,委曲长七、八里。”这就是“曲阜”名称的由来。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曲阜,是中华民族始祖先皇古帝的发祥地,殷商故都,周、汉鲁国都城,孔子的故乡。她以其悠久的历史文明和灿烂的东方古文化而蜚声中外,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人们心中的圣地名城,被西方人士誉为“东方耶路撒冷”。“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有着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东方圣城”——曲阜之所以享誉全球,是与孔子的名字紧密相连的。

走进曲阜,并不见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到处是青瓦灰墙古色古香的老式建筑,高不过三四层。导游说,市政府有规定,全城的所有建筑高度不能超过孔庙的大成殿,从而凸显孔庙至高无上的地位。

导游把我们带到正南门,只见高高的城门上方,悬着“万仞宫墙” 四个大字。它来源于《论语·子张》——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后人为了形容孔子的学问高深,从夫子之墙数仞,到“百仞”、“千仞”到明代皇帝封孔子为“天下文官主,历代帝王师”,封孔子学问有“万仞”,赞颂孔子学问有一万个八尺,往上看,看不到顶。据说“万仞宫墙”这四个字原为明钦差所写,乾隆为表示他对孔子的重视,亲书“万仞宫墙”换上了他的御笔。站在高高的城墙下,瞻仰着乾隆的御笔,想着子贡的故事,我当时真正地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

我们先游孔庙。孔庙,又称至圣庙,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地方。与北京的故宫、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的三大古建筑群。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孔子死后第二年,鲁哀公将其生前所居三堂立为庙,“岁时奉祀”。当时只有庙屋三间,内藏孔子生前所用的衣、冠、琴、车、书等。其后,随着历代王朝层层加谥孔子,孔庙不断得到维修扩建,至明、清时期形成现在的规模,占地327.5亩,前后九进院落。这庙几乎集中了后人对孔子所有的敬仰、尊敬的情感与表达方式。坊、门、桥、梁宇、柱、碑、树、饰物……无一不流露着人们对孔子的崇敬,无不印证着孔子的影响力之深远,无不集中反映着儒家思想学说的精髓。

我们首先看到的是金声玉振坊。牌坊由大理石建成,上书“金声玉振”四个大字。据导游讲,此坊建于明代,“金声玉振”原意为一首完美的乐曲。我国古代奏乐时,以击钟(金声)开始,以击磬(玉振)结束。这里比喻孔子思想是集古圣先贤之大成,如同奏乐的全过程,自始至终完美无缺。
过了金声玉振坊,是一个单孔的石拱桥,左右各有一棵古柏,所以人称“二柏担一孔”。石拱桥叫“泮水桥”。泮和盼谐音,寓意是读书的盼升学,做官的盼升迁,经商的盼发财,由此桥上过皆可梦想成真。
踏过泮水桥,即是棂星门,这是孔庙第一道大门。“棂星”即“灵星”,又名“天田星”,古人认为它“主得士之庆”。古代祭天,先要祭祀灵星。孔庙设棂星门意为尊孔如同尊天。棂星门为石柱铁梁结构,共三间四柱,圆石上刻有祥云,顶端雕着怒目端坐的的天将,显得十分巍峨壮观。横梁正中,上书“棂星门”三个大字,为清乾隆御笔。

接下来要过的是圣时门。过了圣时门,进入孔庙第二进院落。迎面三架拱桥,为明代所建,因“壅水环绕如璧”,故名“璧水桥”。院落内,苍柏参天,绿草铺地,向游人展示着孔庙悠久的历史。
接着踏过弘道门,迎来大中门。据导游讲,宋代时大中门才是孔庙的正门。“大中”是赞扬孔子“中庸之道”的。在伦理学上,孔子把“中庸”视为人格完善的标准,把“中庸”作为一种道德标准,视其为最佳尺度,对人和事能够做到不偏不倚,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时至今日,中庸之道还为中国乃至世界所信奉。
过了大中门,就见一座高大的建筑横峙在面前,那便是以藏书丰富、建筑独特而著称于世奎文阁。奎文阁三层飞檐、四重斗拱,结构合理,坚固异常,据史料记载,康熙年间的一次大地震,曲阜“人间房屋倾者九存者一”,而奎文阁安然无恙,不愧为我国著名的古代木质结构建筑中的杰作。
奎门阁前两侧,是四座明代御碑,人们习惯叫做“龟驮碑”。其实这些驮碑的动物不是龟,是神话传说中龙的儿子,叫赑屃(音毕喜),由于它力大无比,常被雕成碑座(碑趺)。这四座碑以其精湛的书法著称于世,并且碑文将孔子思想推崇到极致,有一块碑的碑文写道:“孔子之道在天下如布帛粟菽,民生日用不可暂缺。”意思是说孔子之道就像人们吃饭、穿衣一样,天天不能缺少。

一座座石碑见证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导游指着一块大石碑介绍说,孔庙内最大最重的一块碑应数这块清康熙御制碑,碑身重35吨,加碑趺共65吨,此碑石料采自北京的西山,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将此碑安然运抵千里之外的曲阜,实在令人惊叹,运抵路线是经京杭大运河从通州运到济宁,中间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后从济宁征用民工600多人,耕牛400多头,趁冬季结冰,地面泼上水,45公里路用了15个昼夜才运到曲阜。

在大成门内东侧有一棵桧树,用石栏维护着,叫“先师手植桧”,这五个大字是明代万历年间著名书法家杨光训的手书。相传孔子当年曾在此亲植桧树三棵,后枯死两棵,唯有此树生生死死,几经荣枯留存至今。树高15米左右,粗可合抱,应算得上桧柏中的伟丈夫了。先师手植桧历来受到重视,过去人们把它看作孔子思想的象征,它不仅与孔氏家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此桧日茂则孔氏日兴”,而且还同封建统治者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宋代大书法家米芾为此赞道:“矫龙怪,挺雄姿,二千年,敌宝石,纠治乱,如一昔。”

孔子是举世公认的伟大的教育家。有不少学者和民众呼吁将中国教育家孔子的诞辰日(9月28日)定为教师节或读书节。孔子首创私人讲学的风气,以“有教无类”为办学方针,破除当时“学在官府”的旧制度,开创了因人施教,建立平民教育之新风。在认识论和教育思想方面,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命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做出了不朽的功绩。一个风格独特的建筑——杏坛,就是为纪念孔子当年“杏坛设教”而建的。宋天禧二年(1018)孔子四十五代孙孔道辅监修孔庙,将正殿——大成殿后移扩建,以正殿旧址“除地为坛,环植以杏,名曰杏坛”。金代于坛上建亭,亭内“杏坛”二字为当时著名文人党怀英篆书,北面的石碑上是清乾隆皇帝的手书“杏坛赞”:“重来又植烂开时,几树东风簇绛枝。岂是人间凡卉比,文明终古共春熙。”导游说:“在这里许个愿吧,可保佑你们的子女高考金榜题名。”我想今年女儿该读初三了,就祝愿女儿中考考个好成绩吧。为了纪念,大家都在亭前拍了照。
游览杏坛也使我加深了对“杏坛”和“杏林”两个词意的区别,杏坛是指教育界,杏林是指医家(相传三国吴董奉为人治病,不受报酬,对治愈的病人,只求为其种杏树几株,数年后蔚然成林。后人常用“杏林春满”“誉满杏林”等语来称颂医家)。

最后就是孔庙主体建筑大成殿了。大成殿是祭祀孔子的中心场所。“大成”二字出自《孟子》:“孔子之为集大成。”大成殿内金碧辉煌,有大型神龛9座,17座塑像,居中的一座即是孔子。孔子坐高3.35米,头戴十二旒冕,身穿十二章王服,手捧镇圭,俨然一副君王形象。当然这是被历代帝王神化了的孔子。不仅揣测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深夜,孔子在如豆的灯烛下握笔著述时,可曾想到自己身后会有如此“显赫”之位吗?实际上孔子的真实面目应该是“布衣”文人的形象。据说唐代著名绘画家吴道子所绘的“孔子行教像”,最为接近孔子本人。孔子塑像的上方,是清康熙皇帝和光绪皇帝题写的两块牌匾,上面一块写着“万世师表”,下面一块写着“斯文在兹”。孔子塑像两侧神龛,东为“复圣”颜回,“述圣”孔伋,西为“宗圣”曾参,“亚圣”孟轲,称为“四配”。再两侧是“十二哲”塑像,除宋儒朱熹外,其余11人均为孔子弟子。

至此,孔庙就匆匆游完了。纵览整个孔庙,院深九重,规模宏大,气势雄伟,飞檐斗拱,金碧辉煌,到处透着与其他庙宇不同的高高在上的皇家霸气。其实,孔子生前不过是一不得志的布衣文人,去世时不过草房三间,现在这规模宏大的庙院,是历代皇帝尊孔崇孔的结果。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多如星斗,而历代王朝为什么独尊孔子呢?很多学者认为,是孔子学说中有一个叫“克己复礼”鲜明的理念所致。有一次孔子的弟子颜回请教如何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孔子回答说,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如果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境界了。颜回又问,那么具体应当如何去做呢?孔子答道,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由此可见,“克己复礼”是孔门传授的“切要之言”,是达到“仁”的境界的方法,是一种紧要的、切实的修养方法。经过历代王朝学者对其内涵的扩展,“克己”的真正含义就变成了战胜自我的私欲,而在这里的“礼”,也不仅仅是具体的礼节,而是泛指天理,“复礼”就是应当遵循天理。而历代帝王又都自称天子,他们的意志自然也就是天意天理,皇帝拜孔崇孔,进而普及民间,借以孔子的思想作为统一民众的思想意志的工具,是以维护贵族等级秩序为目的的,是为自己的统治服务的。当然,孔子的思想能世世代代传播下来,让人们所接受,所推崇,也说明其顺应民心,顺应自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孔庙过一墙,就是孔府。孔府,也称“衍圣公府”。“衍圣”的意思是说“圣道”、“圣裔”能繁衍接续,其子孙可世代相袭、辈辈相衍。

进入孔府,只见楼、房、厅、堂错落有致,廊、榭、台、阁井井有条,画栋雕梁,翘檐绘彩,珍树异石,处处皆是。由此向后孔府分为左中右三路,中路是孔府的主体建筑,前半部为官衙,后半部为内宅。

我们走中路,穿过重光门、匆匆看过大堂、二堂、三堂等官衙,迈过内宅门,进入孔府内宅。见一内壁上面有一幅状似麒麟的动物,原以为是表示吉祥的,听导游一讲,才知道正好相反,这个动物叫“贪”。传说是天界的神兽,怪诞凶恶,生性饕餮,能吞金银财宝。尽管在它的脚下和周围全是宝物,连“八仙”的宝贝都为它所有,但它并不满足,还想吃掉太阳,真可谓贪得无厌了。最后被火烧死了。过去官宦人家常将此画绘在容易看到的地方,借以提醒自己,引以为戒。孔府将“贪”画在此处,一出门即可看到,是告诫子孙不要贪脏卖法,也算作一条重要的家训吧。

由于时间较紧,高导领我们走马观花地参观了前上房。一边走,一边简略地讲,前上房是孔府主人接待至亲和近支族人的客厅,也是他们举行家宴和婚丧仪式的主要场所。房内陈设华丽,文物古玩,琳琅满目。

最后我们来到后花园,园内建有假山、喷泉、曲桥、花坞、亭以及敬花神的石坛,赏月的凉台、焚香读书的坛屋等,环境幽雅,景色美丽。特别是已有400多年历史的“五柏抱槐”,一树五支,中生一株槐树,象征着团结友爱,是花园内的一大奇景。还有一副壁画,叫“天无绝人之路”,画面左边是水,右边是树,中间一条路伸向远方,不论从哪个方向去看,这条路都在自己的前面。

再往前走,见一口水井,四周井栏是用一种特别的石刻建成的。这井叫孔宅故井。南北方向敲拍都能听到“钟磬之音”,十分动听,它象征孔子思想的美好。据说,喝了这井的水,人也会变得更加聪明伶俐。

吃过午饭,我们又乘车前往城北的孔林。孔林占地近三千亩, 是孔子及其后代的墓园。相传孔子死后,弟子们各以四方奇木来植,故多异树,时至今日孔林内的一些树株人们仍叫不出它们的名字。其中柏、桧、柞、榆、槐、楷、朴、枫、杨、柳、檀、女贞、五味、樱花等各类大树,盘根错节,枝丫纵横,遮天蔽日;野菊、半夏、柴胡、太子参、灵芝等数百种植物,也依时争荣。园内古木森森,林下墓冢累累,碑榭林立。据导游介绍,孔子后人都可入此陵墓。但是未满十八周岁的、出家为尼僧道的、违法犯罪的不可以入此林。未满十八周岁,必然是先于父母而去了,是为不孝,不可入祖坟的。出家为尼僧道的,已是佛家道家人,并非孔家人。违法犯罪就更不必说了。

在孔林中孔子祖孙三代的坟墓葬为一组,成“品”字形,孔子、孔鲤的墓在后,孔极墓在孔子、孔鲤墓前方。据传此种特殊墓穴布局称之为“携子抱孙”。孔子的儿子生于公元前 533 年,当时的鲁国国君昭公派人送两条大鲤鱼给孔子表示祝贺,孔子为了纪念这件事,为儿子取名鲤,字伯鱼。孔鲤卒于公元前 483 年,早孔子四年去世。因为他名鲤,后人多不吃鲤鱼,或者避讳,称鲤鱼为“红鱼”。

据说孔林还有两个不解之谜:一个是整个3000亩墓地从没有找到过一只老鼠,看来鼠辈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名声不好,不敢在圣者的阴宅打洞成穴。另外一个更有趣的景观则是各种飞鸟都不飞越孔林的上空,更不在拉粪撒尿。两千多年来,孔林从没被禽鸟所玷污过。这说明敬仰之心或羞恶之心禽兽亦有,可文革中的造反派的行为怎么理解啊?

走出孔林大门,突然想起孔子黯然神伤地离别故国,十四年间惶惶如丧家之犬,流离失所,一生孜孜不倦,上下求索不止,只是身后才得到了应有的荣宠,皇亲国戚、达官显贵、文人骚客、平民百姓无不趋之若鹜,竞相参礼膜拜。这前后景地何止天壤之别!而今圣人杳如黄鹤,如孔子地下有知,也会之乎者也矣焉哉,叹息连连。诚然,孔子的思想有很多的封建糟粕,但他的“仁爱”、“爱人”的精髓和理念,却是人类亘古恒常的追求和寄托,世人谁不愿被善待呢?

回味一天的游览,内心深处感到莫大的满足,但由于时间紧,没有详细游玩,了解,也留下了诸多的遗憾。如那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楹联、碑文、题匾、文字等,未仔细观瞻;如那些奇花、珍草、异石、稀树等,未细心观赏;如那些具有传奇色彩的家谱、传说、史料、民俗等,未详细了解等等……这也许就是旅游胜地的魅力,总要让你留下缺憾,吸引你再次前往,这样想来,心中的一点点遗憾,也便焕然冰释了。

此时,我们的耳边忽然响起琅琅的诵读《论语》之声:“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