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断蓝桥影评及镜头分析(魂断蓝桥男女主人公人物分析)

1940年在美国上映的爱情电影《魂断蓝桥》由费雯·丽、罗伯特·泰勒等主演,在欧美是一部非常普通的影片,上映后的几十年里很少被人提及。但在中国,这部影片却成为影迷心目中至尊无上的爱情经典,久映不衰。

电影的英文原名是《Waterloo Bridge》,直译的意思是“滑铁卢桥”。中文译为《魂断蓝桥》——70年代以前的电影译名似乎都特文艺,特有水平,就像这部电影的名字,翻译得很有文化,非常诗意上口。

片子本身是中规中矩的,故事脉迹非常简单易懂,男主罗伊和女主玛拉是典型的一见钟情。但片中的爱情戏拍得很克制,男女主角罗伯特·泰勒和费雯·丽所饰演的角色都成为了优雅端庄的代名词。

第一次我看的是配音版——有新鲜感,同时又很似曾相识。没看到一半就大概知道后面的剧情,这电影似乎从各种播出渠道靠片段都能连成整片了——就是因为太经典,总觉得好像是从小看到大的。

费雯丽的美貌是倾国倾城的,她在剧中扮演的芭蕾舞女郎真的给人天仙下凡的感觉。在跳着《天鹅湖》时却将眼睛定定望向未来幸福的女孩,费雯丽的表演震慑人心。从她极为迷人的大眼睛流露出的眼神里包含着的各种情绪:羞涩,甜蜜,忧郁,绝望(不是像如今很多女星眼大却无神),无不令人难以忘怀。

男女主角的两张脸都是完美,无可挑剔的,美得就像是——都整过容似的,其实他们的美丽才是真正的天然美!

他们第一次约会,跳舞的音乐就是主题曲《Auld Lang Syne》,根据苏格兰民歌《友谊地久天长》改编的主题音乐。这首曲子贯穿全片,舒缓而柔美,恰似两者的爱情。

这首著名的送别歌曲在中国闻名遐迩,百听不厌。看电影的时候听到音乐响起眼里总会泛起泪花,即使在街边听见也总会勾起人的万千思绪。

爱情来得那么快,就一次见面,却刻骨铭心——从坠入爱河到结婚只需要两天。

为什么那个时代的爱情能如此简单而又执著——男女主人公之间的雨中拥吻镜头是那么经典,比现在动辄床上缠绵的画面要更驻人心。这就是看老电影的世界观。

费雯丽的演技是那么娴熟精彩,使人的观影过程非常投入,我感觉她一个人的光辉笼盖了整部电影,尤其是,在男主罗伊一开始强烈的感情表达方式的导引下,费雯丽饰演的玛拉表现出对爱情的渴望,陶醉,面对求婚显得兴奋紧张而又不知所措小女生的清纯状态,而同时又甘于被引导被“命令”嫁给男主罗伊,这过程很值得一赞,

附:经典的战壕风衣!从这部电影开始,这种衣装服饰就开始流行起来。

较之彩色电影,还是老旧的黑白照更有韵味,也恰恰只有黑白才能勾勒出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电影的画面很美好,黑白电影自带柔光——看到这个就想起了《乱世佳人》的影子——真不想看结局,纯洁的爱情让人心生感慨,结局之悲哀让人无比痛心。

一战时期,爱情的存在是举步维艰的。明明相爱却被时间和空间无情阻隔,还没来得及举行婚礼,罗伊就被应招回部队参加战事。为此,电影奉献出一段最经典的火车送别。

玛拉没赶上时间拉罗伊的手,只能惆怅地站在路边,这一幕震撼人心,那一张复杂表情的特写预示了此后命运的转折,一切尽在她的眉宇间。

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会记得这个场面——一曲《友谊地久天长》,道不尽无限的爱,我们每一个人,是多么需要爱情。“不管我们到哪儿,这曲子都跟着我们。在任何环境里听到这部电影的歌曲,我都会轻声叹息。

为见爱人最后一面,玛拉错过了芭蕾舞团演出,失去工作,生活陷入困境。

虽然没有举行婚礼,这个时候去找罗伊的母亲,应该不会遭到拒绝。但玛拉想维护她在罗伊家族里的完美形象。应该是她考虑到罗伊家族的荣誉和社会地位,觉得自己太过卑微,如果向罗伊家求助,这样的她就不再是完美的她了,所以她宁愿过着艰难的日子。

这个时候偏偏雪上加霜,她看到罗伊的名字登在了死亡名单,这个阵亡的假消息给了玛拉致命的打击。

我一直在想:如果?……当时她没有拿起那份报纸……..

可是造化弄人,一部电影,看尽一生的遗憾。

玛拉一下子被推入了绝境。

电影没有任何一场戏直接表明费雯·丽饰演的女主角玛拉是一个妓女。一个纯真的女人因爱人之死心灰意冷,落魄到需要出卖自己的肉体,电影在处理这一段时非常含蓄克制——仅仅展现出玛拉默立于大桥的一个背影,身后是向她搭讪的男人,玛拉迟迟不转过身来,这段长时间的定格表现出玛拉痛苦挣扎的心理过程。

玛拉终于沦陷——接下来车站那场戏简直神了,论说费雯丽的气质怎么看不像风尘女子,但看她在火车站里轻佻地挑选客人,那个截然不同的市侩神态,演得太传神了!整个气质大变,演员拔高了整个故事,不然真的不太能理解战争年代。

玛拉的沦落风尘——我经常在想,不能简单归结为由于生活所迫,仅仅生活的压力是决不会让一个自食其力的姑娘变成这样的!关键还是因为罗伊。

以为罗伊已死,给她的精神带来了重创,那份绝望,加上性格中的执拗,让她坠入进退两难的困境,失魂落魄之下,就遗失了自我。也是由于这种脆弱的个性(过度自尊、悲观、不求助他人、理想化),导致她最后在极端的心情下选择了死亡。

但是命运真的是会跟人开玩笑的!罗伊竟然又活着回来了!

重逢的一幕让人感动,热恋时的单纯和幸福,落魄后的沧桑和空虚,以及再见爱人时矛盾挣扎的痛苦……一切都在费雯·丽的眉宇间闪现。

一切也让人很心疼。

同时会感到愤懑:真爱不是订婚之后隔天就跑去打仗再无音信!玛拉成为这样,罗伊不能说一点责任没有。

再次遇到生还的罗伊,玛拉对生活又有了希望,但是在罗伊家里,一切女发生了逆转。这段关于徽章的戏是她正视现实并逃离所爱的诱因。

罗伊的叔叔提到徽章是荣誉的象征,也是一个阶层的象征——而玛拉,显然并不属于徽章代表的阶层。叔叔接着又表明,玛拉的善良、正直、坚韧等等品质,让她配得上徽章的荣誉。

这些话很动人,而这些话也正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些话让玛拉自己觉得她已不具有叔叔说的这些品质。因为没有谁比她更明白:过去的永远没办法过去,它只会逐渐加深,她和罗伊再也回不去了。

再也没有比道德被宽容逼入绝境更让人痛苦的了。面对罗伊家族的荣誉和家人的信任,玛拉不愿继续欺骗他,于是在婚礼前一天悄然离去。

——没有任何人强迫女主和爱人分开,但其实分离的悲剧早已注定,很难想象一个军官能够顺利迎娶一个妓女,最关键的还有玛拉自己也接受不了自己的背叛,就算罗伊能接受,她自己心里也过不了这一关。

为什么要安排一段玛拉在滑铁卢大桥和一个妓女的对话呢?

没别的,就是让这个妓女的言行再次告诉玛拉:如果你爱的人把你看作完美的典范,但你自己明了。如果他有一天发现了你的过去,他会失望,甚至可能会轻视你。你能忍受吗?

妓女不配拥有美好的爱情和婚姻,没有纯粹的爱情竟可自杀,而同样的问题不会发生在男性上——外国人也有贞女情结。这在中国,更是如此。

我不知道还有哪个女人会像玛拉(准确地说,是更像费雯.丽)那样复杂而矛盾,脆弱而浪漫,美好又放纵,把天才与卑贱,高贵与低俗那样奇妙的融合在一个娇小而虚弱的身材中,以至她不胜重负,在疯狂中毁灭。

玛拉的自我道德要求太高了——乱世中的爱情,本就珍贵,纵有污点,但初心不改,总强过天人两隔,让爱人痛悔终生。

但一个善良的人,只会选择感觉自己配得上的爱情。换句话说,自杀的人才是最纯洁的人。虽然我个人极度不赞成电影宣扬的这种保守甚至扭曲的价值观。

滑铁卢桥自杀场景的剪辑很棒,玛拉最后的悲痛和绝望——?在人脸和晃动的车灯间切换的镜头绝佳!费雯丽最后的眼神好厉害,怎么着也是影后级别的。她的脸庞亮起来,又暗了下去。

当然,小时候完全不懂得欣赏,总觉得女主角的自杀莫名其妙。

战时的爱情犹如烟花,绚烂之极,足够回味一生。可是最终要被现实爆破在地,最后只剩蓝桥永恒!

这是一部典型的能找到东方式内核共鸣的西方电影,除了被管教下被约束的爱情,在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其他蕴含着东方韵味的地方:才子佳人、一见钟情、私定终身、殉情而亡等等。在我国古代经典爱情故事中,往往存在着这么一些关键词,而这些词语恰恰能与《魂断蓝桥》的故事一一对应。以当初的标准来说,的确可以引起很多人的共鸣。费雯丽细腻的表演,感人至深的情感效应,深深感动了广大观众。

但这部数代国人心中爱情的经典,其实并非是费雯丽最棒的表演。包括我,和很多人一样,喜欢她是因为《乱世佳人》里的斯嘉丽。而费雯丽本人却表示,她最喜欢的其实是这部《魂断蓝桥》。

这是为何呢?

结合影片流露出的那份对爱情的执着、坚贞的信念,再联想到费雯丽本人,也许答案应该是这样:在这个浮躁、功利的现代爱情世界里,也许,再也难有人,像玛拉一样,把爱人和尊严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宁可放弃自己的幸福。

再反观费雯丽本人,拍戏时那么要求完美,在诠释角色时把自己逼到极致,为了做一个好演员,慨然牺牲了岁月静好,她的人生,像《乱世佳人》斯嘉丽一样慧黠勇敢,也像《魂断蓝桥》里的玛拉一样,痴情凋零。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