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叔叔的小屋简介主要内容(汤姆叔叔的小屋简介100字)

汤姆叔叔的小屋简介主要内容(汤姆叔叔的小屋简介100字)

《汤姆叔叔的小屋》是美国作家哈丽特·伊丽 莎白·斯托夫人的代表作,出版后获得巨大的成功。该书深刻地抨击了美国的奴隶制,震撼了整个美国社会。由于它真实无情地揭露了南方奴隶制度的残暴,从而更激起了北方人民对奴隶制度的极度义愤,促使美国南北矛盾激化,直至 爆发了美国内战。可以说这是一本曾影响了美国历史的小说,因此斯托夫人被林肯总统称为是"写了一本引起一场伟大战争的书的小妇人"。

斯托夫人生于一个牧师家庭,自幼受到基督教的教育和熏陶。长大后她耳闻目睹了美国的奴隶生活、种族反抗和逃奴事件,曾冒着危险参与帮助过奴隶逃跑事件。1850年美国联邦议会颁布了《逃奴法案》,斯托夫人决心以文学的形式,把蓄奴制的罪恶公诸于世。她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让更多的美国人支持废除奴隶制的斗争。

一、汤姆叔叔的悲惨命运

汤姆叔叔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他的信仰忠贞不渝,并希望借助基督教来敦促美国社会履行基督教义,建立一个真正的基督共和国。他在白人奴隶主谢尔的农场担任管家,谢尔是一位比较开明的白人农场主,他与汤姆之间建立了相对平等和谐的关系。但是,谢尔在农场遭遇经济危机后,还是不得不通过贩卖农场中的黑人奴隶来摆脱危机。

美国的黑奴制不同与古代的奴隶制,它是近现代社会之中是发达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掠夺,是资本家和庄园主们贪婪、卑劣的个体行为。随着黑奴贸易的盛行,脱离祖国、被卖到美国的黑人沦为种植园主的奴隶,不仅承担着种植园中繁重的劳 作,还彻底被剥夺了作为人的基本权利。

汤姆本可以留在谢尔农场,但对奴隶主的顺从使他平静地接受了再次被贩卖的命运。汤姆有着善良的美好品质,但是这种品质对他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当他第三次被贩卖到白人奴隶主赛门·勒格里手中后,汤姆在这里没有一点人权,开始了最黑暗的生活。

门格农场中的黑人奴隶终日从事着超负荷的劳作,还经常被白人农场主虐待,尤其是女性黑的命运更是悲惨。为了拯救黑人女奴卡茜。汤姆不再顺从奴隶主,而是号召黑人同胞们与白人奴隶主赛门进行抗争,最终在庄园黑奴们胜利的号角中,汤姆欣慰地离开了人世。

二、黑与白的双重世界

在《汤姆叔叔的小屋》中,出现了一些滑稽可笑的黑人形象。他们想通过模仿白人的言谈举止来接近白人世界,比如那个黑人奴隶阿道尔夫,费尽心思地模仿主人,甚至偷穿白人的衣服,想以此改变自己的卑下地位。那位具有黑人血统的女仆总是强调她只有四分之一的黑人血统,比其他纯黑人血统的女仆要高贵许多。混血青年乔治曾对基督教国家庇护白人的法律恨之入骨,但后来又对基督教变得十分顺从。他的目的是想通过对基督教的接受,区别于那些没有接受基督教信仰的黑人,显示出自身更接近于文明人。这些黑人或者混血人的做法,来源于对自身与黑人文化的自卑。

黑人的自卑是种族主义者制造出来的。白人对黑人的歧视和虐待,使得黑人越来越多的失去自身的价值,只能尽可能地遵守白人世界的规则与秩序,并为自己不是个白人而痛苦。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黑奴贩子黑利是个冷酷无情的白人,他可以毫无愧疚的将黑人母亲的孩子卖掉,将黑人夫妻分离。在这些白人眼里,黑人是不可以教化的低等人种,跟猪差不多。奴隶主雷格里强迫黑奴进行超负荷的繁重劳动,还经常折磨黑奴,为了防止黑奴逃跑,他养了几条受过专门训练的恶狗,并将汤姆打得遍体鳞伤终至死去。白人之所以要确立白人与黑人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目的在于通过对黑人的压榨,来彰显自身的优越。

在《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托普西与伊娃这两个孩子分别代表着社会的两极。托普西粗野、说谎、偷东西,从骨子里认定自己是个坏人,其原因不过是"我是个黑鬼,没有用的!"这种自暴自弃,原因就在于内心根深蒂固的自卑。她无力改变这种处境,她知道,在白人的社 会,黑人怎么努力都不会得到白人的认可。

白人女孩伊娃刚好与托普西截然相反。伊娃眉清目秀,天真清纯,能够以平等和怜悯之心去对待黑奴,是一个可爱的小天使。这两个孩子分别代表着社会的两极。《汤姆叔叔的小屋》用托普西和伊娃这两个孩子,描述了黑人与白人的巨大差异;而造成黑人的自暴自弃的原因是白人,是白人的种族主义造成的。

三、黑人女性的双重创伤

如果说黑人没有话语权,那么黑人女性受到白人的压迫更甚于男性黑人。她们同时承受着种族创伤与性别创伤。

在《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经常可以看到黑人女性的孩子被无情地卖掉,失去孩子后她们痛苦地哭叫,甚至并疯掉或者死去。以洛克为代表的奴隶贩子看到黑人妇女哭闹的时候,会猛击她们的头、冷酷地虐待她们。他们做的唯一"仁慈"的事,不过是在卖黑人小孩之前先把母亲支开。在他们眼里,黑人女性没有情感,甚至觉得她们的哭泣是可笑的。

这些奴隶贩子对失去孩子的黑人女性眼中的绝望习以为常,一个叫蒲露的黑人女仆,她人生的唯一价值就是生孩子,等孩子稍一长大就被主人卖掉。后来蒲露被卖给了新主人,为新主人生了一个孩子,但是在孩子生病时,主人甚至不愿意买牛奶给孩子,孩子最后活活地饿死了。 喝醉后的蒲露去找主人理论,也被关进地窖里死去。蒲露的命运是无数黑人女性命运的写照:充当生育机器,孩子被卖掉或者死去,她们无力反抗也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书中,汤姆曾悲愤地说,《圣经》是为白人说话的,而同样信仰上帝的黑人基督徒却被白人踩在脚下。基督教宣扬人人平等,然而白人从来没有真正给予过黑人平等的地位。

凯茜的母亲是奴隶,被卖给一个声称爱她的年轻人。后来凯茜爱上了这个年轻人,还为他生了两个可爱的孩子,但他赌博、酗酒、移情别恋,甚至卖掉凯茜和两个孩子来还赌债。凯茜经过多次转手,最后被雷格里买下,成为他的性奴。所以当汤姆劝说凯茜信仰上帝时,她根本不相信会有一个对众生一视同仁的上帝存在。

凯茜是当时黑人女性悲惨境遇的代表,斯托夫人曾说过,这部小说中大部分都来源于真人真事,书中人物的原型都是作者见过或者听过的,因此《汤姆叔叔的小屋》中黑人女性身上的种族创伤与性别创伤,更加让人同情。

在《汤姆叔叔的小屋》的最后,斯托夫人写道:"在上帝面前南方人和北方人都有错,基督教会应当行动起来,最后的审判已来临。"斯托夫人告诉读者,新的、更美好的一天的曙光已经出现,作品一方面描述了人们反奴隶制斗争的决心,又描述了要求人类遵从上帝安排,安于现状、顺从接受的思想。在《汤姆叔叔的小屋》中,这两种思想一直在斗争,汤姆叔叔系深信基督教,表现得十分顺从,他放弃了一切可以逃跑的机会,他听从上帝的安排,忠实顺从于他的主人,但是"上帝"带给他的却是无尽的深渊;相反,敢于反抗和斗争的乔治夫妇却毅然逃离庄园,走向北方,获得了新生。

四、《汤姆叔叔的小屋》的社会影响

中世纪的美国,正是一个政治转折时期。北方实行资本主义和雇佣劳动力制度,南方则盛行农奴制,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制度注定迟早会发生强烈碰撞。几十年来,这种矛盾与日俱增,不时发生激烈冲突,人们激情、愤慨高涨,内战一触即发。

《汤姆叔叔的小屋》将激情与现实融合,深刻揭露了 奴隶制的罪恶。作品的文化影响不仅触动了黑人,也触动了白人,它不仅是一部反奴隶制宣言书,更是生动再现社会现实,推动人们执着追求人性解放的历史写照。

《汤姆叔叔的小屋》说服动员了大量美国南方和北方的人们投入到废奴运动中,深深触动了美国社会,加速了战争的爆发。它使长期困扰美国政治、经济的奴隶问题的解决势在必行。北方的人们对1850 年新通过的更加严厉的《逃奴法案》产生了愤慨,很多原来对废奴主义不屑一顾的北方人开始转向支持这项运动。这本书出版后,很多美国妇女鼓励自己的孩子投

入到那场意义深远的南北战争中。

《汤姆叔叔的小屋》不仅影响了美国,也风暴般地影响了拉丁美洲黑奴的解放,并漂洋过海传遍欧洲,从而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黑人要求平等运动的高潮。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汤姆、伊丽莎、托普西等黑奴形象只是废奴运动高涨的 19 世纪中叶有反抗精神的黑奴群体的缩影。北美奴隶制的影响十分广泛,伴随其发生的非洲"猎奴战争"、跨海黑奴贸易等都对非洲、 北美等地的黑人群体的生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同时奴隶制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在白人种植园主的极端管控下,美国黑奴失去了独立思考的可能,被认为是体格健壮、头脑呆滞的群体,即便是在奴隶制度废除后,这种持续了几个世纪的刻板印象依然存在,白人对黑人的歧视,种族之间的裂痕也未能彻底消除。

对于曾经黑暗的北美黑奴历史和当今美国社会依然残留的种族歧视,《汤姆叔叔的小屋》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价值和现实批判价值,这奠定了这部小说在美国拥有的极高社会地位,也让其表现出了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它无愧是一部具有巨大影响的文学作品,无愧于十九世纪"美国最流行小说"的称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马上删除。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