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覃的名人有哪些?(历史上姓覃的名人)

姓覃的名人有哪些?(历史上姓覃的名人)

老覃在多年前写过《国难当头,真名士变身孤胆英雄,困坐愁城,一曲胡笳吹散十万兵》一文,讲的是两晋年间的绝世大英雄刘琨的悲壮故事。

刘琨是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和刘备同宗,他的家族在魏晋时期历任高官,他自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在晋室行将倾覆,北方基本沦陷的情况下,他出任了并州刺史,独守孤城晋阳。面临匈奴大军困城。城中粮尽,守无可守的险境。他乘月登城楼,取胡笳呜呜而奏。笳声凄怆,催人泪下。数万匈奴士兵闻声流涕,竟然拔营而走。

一曲胡笳退走数万兵,刘琨,真是世间罕见的大英雄也。

河南滑县人刘焜,出生于1904年,也同样是个了不起的英雄人物。

1962年,意大利共产党召开党代会,当时,受苏联领导人的暗中指使,一些人在会议上不断攻击我党。我党只有刘焜一人出席会议,他毫无惧色,据理抗争,有力地捍卫了我党的尊严和荣誉。

毛主席因此称赞刘焜是孤胆英雄,说他这是“独战罗马国”。

之后不久,毛主席还有感而发,写出了气势磅礴的《七律·冬云》,其中有“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之句。

据刘焜后来的秘书田俊杰讲,诗中能“驱虎豹”的英雄,指的就是刘焜。这是毛主席对刘焜大无畏精神的高度赞誉。

不过,话又说回来,刘焜“独战罗马国”时,他的名字并不叫刘焜,而是叫“赵毅敏”。

刘焜改名为“赵毅敏”,是1935年初冬以后的事。

1935年初冬以前的刘焜,极富传奇色彩。

刘焜在1924年赴法勤工俭学。在法期间,因为声援国内五卅运动被驱逐出境。经德国辗转来到了苏联后,进入了东方大学学习,与罗世文、向警予等名震一时的大人物成为了同班同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8年11月,他和东方大学、中山大学的26名毕业生一起回国报效国家,途经绥芬河,发现该处封锁严密,反动势力非常猖獗,又考虑到还有大批东方大学和中山大学的毕业生正在陆续回国,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的很多代表也要行经这个路线。他毅然地留了下来,在绥芬河开了一个名为“双合盛”的估衣店,专门负责接送来往苏联的我党干部。

刘焜在东北地下党工作时间很长。上世纪80年代,作家陈玙在创作长篇小说《夜幕下的哈尔滨》时,就以他为原型塑造了光彩照人的大英雄王一民。

1931年9月18日晚,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

刘焜在第一时间起草了《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

刘焜是以省委的名义发布这篇宣言的。

这是我党发出的号召全国军民进行抗日斗争的第一篇宣言,史称《9·19宣言》。

该宣言以警世钟的声音提醒人们:“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并非偶然,而是日本帝国主义者处心积虑,蓄谋已久,必然采取的军事行动。

因为这篇宣言,他被捕入狱。

在狱中,他受尽了酷刑:灌凉水、夹手指头、打鞭子、面墙长时间站立等等。

面对敌人的严刑逼供,他坚贞不屈,绝不低头。

他在1934年7月被营救出狱。

由于在狱中吃的都是霉烂了的食物,他患上了严重的肠结核疾病,不得不到苏联做了3次剖腹切肠手术。

第3次手术做完,苏联医生看着他肚子里被截去了一大段的肠子,非常同情地告诉他:你最多只能再活5年了,好好珍惜这有限的时光吧。

1934年,他刚好30岁。

医生说他“最多只能再活5年”,意味着他的生命将会在25岁定格。

但他并未把医生的话放在心上。

出院后,他回到沦陷多年的东北大地,与抗日大英雄赵尚志联手创建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

1935年初冬,他奉命到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7次代表大会。

会后,他改了名字。

因为敬仰赵尚志,他的新名字“赵毅敏”就以“赵”为姓。

老覃之前曾写过《他投身革命,屡历奇险,曾开四次追悼会,是有名的“半个朋友”》一文。

文中提到,作为毛主席读书时代结交的“半个朋友”,李立三曾回国系统讲过“立三路线”的错误。

李立三能这样大大方方地自讲“立三路线”,其实是赵毅敏动员的。

当时,赵毅敏出任了苏联东方民族殖民地问题研究院第8分校校长,负责培训中共高级干部。

赵毅敏于1938年底回国,出任鲁迅艺术学院副院长,从此在毛主席的教诲和关照下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他是主要职责是负责我党与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友好交往,担任过由世界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的《在和平和社会主义旗帜下》杂志编辑委员会的中国委员。

因为这个,就有了在1962年12月2日“独战罗马国”的壮举。

最后说一下,被苏联医生预言活不过35岁的赵毅敏,到了90岁高龄,仍然腰板挺直,手脚灵活,走路从不用拐杖。1993年,他被评选为“全国长寿老人”;1995年被评选为“最佳健康老人”。

赵老英雄逝世于2002年7月25日,享年99岁,非常高寿。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