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的故事:“孙膑减灶”的故事是真的吗?物资匮乏的古代要十万个灶吗?

网友提问:

“孙膑减灶”的故事是真的吗?物资匮乏的古代要十万个灶吗?

优质回答:

故事是真的,这是孙膑的谋略,也有夸大的成份在里面。十万是虚指,意为很多。

古代行兵打仗哨兵观察对方的人数,一般都是先从情报系统里得来数据,然后细分到每次战役,观察对方的人数先看对方行兵队列的长短,以及对方指挥旗帜的数量来判断对方人数的,如果超过几万人,队列过于的长,就通过对方的兵马在安营扎寨之后数对方的灶数,来确定对方的人马数量,一般来说通过数灶数的数据来确定对方的人马的数量是比较准确的。

所以孙膑通过减灶或者加灶来迷惑敌人这是真实的故事。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出祁山讨打魏国,也用到过加灶的策略来迷惑司马懿的。

古代没有现代这么先进的科技侦查手段,但是人的智慧是无穷大的,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无论是军事,政治,都长期领先世界。

其实历史上很多著名经典的案例都有被简单化的趋势。

打个比方,韩信那叫背水一战,但是项羽在乌江却没办法背水一战了。

所以任何谋略的产生都有其实际存在的可能。否则就是纸上谈兵。

孙膑采用减灶的办法,至少前期有用过洋装败仗。只有败仗的溃兵才会不断的逃跑。

其他网友观点

孙子兵法之所以被后世两千多年的人多尊崇,主要就在于,其中的计策有千变万化的功效。在孙膑对抗庞涓的故事里,其实孙膑就两次用到了围魏救赵的计策。

第一次桂陵之战,孙膑佯攻魏国都城大梁,迫使庞涓撤离赵国国都邯郸,转身解救大梁。结果被孙膑安排在桂陵的人马伏击,损失惨重,庞涓被俘。

第二次马陵之战,孙膑其实依旧沿用了围魏救赵的计策。上过一次当的庞涓,会不会再次上当呢?其实这一次,孙膑对围魏救赵做出了改进。

01围魏救韩,孙膑故技重施。

经历了第一次围魏救赵的事情,庞涓算是吃尽了苦头。他回到魏国以后,在魏惠文王的支持下,决定发动对韩国的战争,以此弥补上次桂陵之战的损失。

魏国对齐国开始动手:

韩国几番挣扎以后,压根就不是魏武卒的对手,所以果断向齐国求援。毕竟齐国上次救过赵国,这次应该也会搭救韩国。

齐威王也有自己的打算,和上次围魏救赵的方略一样,等到魏国和韩国火并了数次以后,他终于派遣田盼带兵,以孙膑为军师,围魏救韩。

这次孙膑的计策依旧是攻打魏国大梁,迫使庞涓回援。不过魏国又不是傻瓜,他们当然明白其中的意义,这是故技重施来了。

魏惠王这次可真的生气了,他觉得齐国总是在这儿碍事,必须要好好教训他们一番才行。所以撤回所有攻打韩国的军队,转而集中力量对齐国军队开火。

后十五年,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史记》

魏惠王以太子申为上将军,庞涓为将军,带领大军前去与齐国决战。路上魏国大军自然是非常小心,以防中途有人埋伏。似乎围魏救韩的计策就这么被庞涓识破了。

当时留给孙膑的处理方式其实有三种:

首先依旧在半路上设下埋伏,这是上次围魏救赵的时候,所使用的办法。这次围魏救韩如果还是这么用,那么孙膑的水平可见也不怎么样。不过绝对可以反其道而为之,敌人越容易想到的,越可能是突破点。

其次齐军撤离魏国,既然已经解决了韩国被围困的问题。而齐国大军也没有蒙受损失,就此罢兵也算是缓和了与魏国的关系。这是比较中庸的做法。

再者齐军与魏军正面交锋,当时双方兵力,应该说都不弱。棋逢对手之下,死伤必然是无法预料的。要想出奇制胜,必须要想一个万全之策。

最终孙兵选择了第三种方式,与齐军正面较量。但是如果直接与之较量,显得孙膑不会用兵,所以孙膑依旧使用了高超的计谋,那就是减灶之谋。

02减灶之谋使得庞涓再次中埋伏。

齐国大军早已进入魏国内部,此刻迎头碰上了魏军。孙膑决定以减灶诱敌的方法,再次实施中途设伏的计策。

孙膑利用当时马陵有利的地形,在道路两侧设下一万名弓箭手,等到火光亮起来以后,就万箭齐发。并且把树皮都给剥了,在树上写着:庞涓死于此树之下,这几个字。

庞涓在追击齐军的时候,孙膑让齐军佯装败退,并且每天减灶。火灶是做饭用的,每天减灶,可见齐军人数越来越少,可见是丢盔弃甲,军心涣散了。

庞涓一连追击三天,齐军每天都在减灶。这使得庞涓想要赌一把,他带着自己的精锐骑兵,丢下步兵和辎重,前往追赶齐军。

结果问题来了,孙膑命人提前在马陵,将树皮剥了写上字: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庞涓到了马陵以后,命人点起火把去看树上的字,结果万箭齐发,魏军死伤无数。

庞涓这回算是彻底被孙膑给耍了,所谓杀人诛心。万箭齐发是在杀人,而书上写的字,则是在诛心。

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故知齐军怯,入我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精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史记》

孙膑已经看穿了庞涓的所有智谋,这使得这位魏国冉冉升起的新星,刹那间变得黯淡无光。忧愤之下,庞涓只好选择自杀。此后齐军大败魏军,俘虏了魏军上将军太子申。

这一招其实跟围魏救赵时,在桂陵设下伏兵的计谋是很类似的。但是唯一的不同是,因为桂陵之战用过这一计谋,短时间内再用第二次,一定会引起对手的怀疑。

这个时候孙膑采取减灶的办法,诱惑庞涓。使得庞涓再次中了孙膑的埋伏,其实埋伏还是那样的埋伏,只是该怎么让对方中埋伏的计谋,显得很重要。

03减灶是计谋的关键,十万灶是否夸大了?

我们注意这次计谋的关键,其实就是减灶。那么减灶的过程是怎样的人?孙膑说,刚进入魏国的时候,士兵留下10万灶。等到第一次撤离的时候,只留下5万灶,第二次撤离的时候,只留下3万灶。

魏国军队本来就是以骁勇善战著称,他们向来瞧不起齐国军队。这一次他们更是不把齐国军队放在眼里,看着火灶的减少,便推测齐军已经乱了。

正因为这一计策,使得庞涓中了埋伏,那么10万火灶的数据是真的吗?那个时候物资匮乏,人口稀少,齐军怎么会要这么多火灶呢?

一个灶的规模有多大,我们现在很难考究。不过至少三四个人的伙食应该是可以打发的。这么来说,齐国进入魏国的军队有三十万人之多吗?

我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就算是打灭国战争,也不过就这么多人马,更别说当时只是为了吓唬一下魏国而已。

所以这里孙膑所提出的10万灶,其实也是疑兵的一部分。10万灶的出现,表现出齐国这次的决心,是要和魏国决一死战的。

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日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木,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刎。曰:“遂使竖子成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而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史记》

可是后来变成了5万灶以后,情况就发生变化了,一半人马跑掉了,可见问题的严重性。再往后变成了3万灶,大半的人马都跑了,齐军已经不成规模。

庞涓以精锐骑兵,前去攻打不成规模的齐军,自然是水到渠成。至于齐国到底带了多少人马前去魏国,谁也搞不清楚。

总结:减灶之策,后世多有沿用。

其实减灶的办法,从孙膑使用了以后,在历史上也都有过运用。虽然手段是不同的,但是道理是一样的。

总结下来,那就是佯装败退,途中设伏。这一招在战场上是有奇效的。如果对手相信了败退,那么就会中埋伏。如果对手不信的话,至少也是缓兵之计。

所以说孙子兵法中的智慧,并不是这本书上写的字所能体现出来的,需要每个人去悟。每个人悟出来的办法,才是孙子兵法真正可贵的地方。

参考资料:《史记》

其他网友观点

其实历史上很多著名经典的案例都有被简单化的趋势。

打个比方,韩信那叫背水一战,但是项羽在乌江却没办法背水一战了。

所以任何谋略的产生都有其实际存在的可能。否则就是纸上谈兵。

孙膑采用减灶的办法,至少前期有用过洋装败仗。只有败仗的溃兵才会不断的逃跑。

其他网友观点

这是孙膑的谋略,也有夸大的成份在里面。

古代行兵打仗哨兵观察对方的人数,一般都是先从情报系统里得来数据,然后细分到每次战役,观察对方的人数先看对方行兵队列的长短,以及对方指挥旗帜的数量来判断对方人数的,如果超过几万人,队列过于的长,就通过对方的兵马在安营扎寨之后数对方的灶数,来确定对方的人马数量,一般来说通过数灶数的数据来确定对方的人马的数量是比较准确的。

所以孙膑通过减灶或者加灶来迷惑敌人这是真实的故事。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出祁山讨打魏国,也用到过加灶的策略来迷惑司马懿的。

古代没有现代这么先进的科技侦查手段,但是人的智慧是无穷大的,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无论是军事,政治,还是文化方面在两千年多年的历史里都是领先世界的。如果说现在最强大的美国比世界第二的国家领先是一代的优势,那我们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里面比世界第二的国家领先的可不是一代两代的优势,可能是三代,四代的领先优势。

其他网友观点

孙膑减灶的故事应该是真实的。这是战争中示弱的做法,应为自己强大哈拍引起敌人的重视,所以故意隐藏实力,给敌人造成自己比较弱小的假象,使敌人放松警惕,轻敌冒进,在这个过程中选择有利时机加以歼灭的做法。

但是问题中还存在一个错误,古代物资并不匮乏,这是第一,到现在为止很多国家的物资丰裕程度都达不到古代中国的大部分历史时期,目前全世界有8亿人吃不饱饭。

中国古代除了饥荒年代大部分时间百姓生活是可以解决温饱的。第二,要不要十万个澡,要看实际需要,诸葛亮用增灶的办法打败魏军就要把灶做多,孙膑用减灶的办法克敌制胜,就要把灶减少。

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342年,魏国的庞涓统帅十万大军和一千辆战车出击韩国。韩国是个弱小的国家不是魏国的对手,所以眼看就要被消灭了,于是拍人像齐国求救。齐国的国君是齐威王,得到这个消息之后,立即召集文武大臣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大家众说纷纭有的说要立即出兵,救兵如救火,去玩了恐怕航过节被消灭了。

有的主张不要去救,让他们两个国家拼杀,最后坐收渔人之利。齐威王就问孙膑什么想法,孙斌说,现在的魏国刚刚出站锐气正盛,而且实力雄厚,如果我们立即出兵援救的话,会遭遇强大的魏国军队,会造成比较大的伤亡。

但是又不能不救,先告诉韩国的使者我们一定会去救援。韩国得到这个消息会全力抵抗,等待援军。我们等着上访厮杀到有精疲力竭的时候,勇猛出击,这样我们打败卫国的军队就很有把握,而且损失会小得多,建立的功业会大得多。

齐威王停了这番话,十分高兴,于是就依计而行,向韩国使者说齐国一定会派出救援部队,让他们顽强抵抗。让后齐国进行积极准备,同时密切关注战场形势。一年以后,双方损兵折将都已经很疲惫损失很大了,齐威王命令田忌为大将军孙膑为军事出兵援救韩国。这一次,孙膑继续使用围魏救赵的办法长驱直入进攻魏国首都大梁。

庞涓果然回师救援。庞涓这个人心胸狭隘,陷害孙膑,没想到孙膑装疯,被齐国救了回去。而且十几年前,孙膑使出围魏救赵的计策在桂陵打败了庞涓。庞涓对孙膑的仇恨简直无法形容,这次孙膑继续使用围魏救赵的计策,更是对庞涓的羞辱,庞涓恨不得生吞活剥了孙膑。

于是率领骁勇善战的魏国军队寻找孙膑的主力要决一死战。孙膑对庞涓的心理状态的恶霸我是十分到位的,所以,孙膑在庞涓极度愤怒的情况下采取了建造的计策,目的就是想庞涓示弱,让庞涓放心的追杀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孙膑布下了天罗地网。

古代的侦查手段比较落后,为了掌握敌情清点敌军的灶台就成了一种有效的侦查手段。孙膑和庞俊都是鬼谷子的学生,他们行军打仗,多少士兵共用一个灶吃饭基本是固定的,庆典在台就可以准确推算出敌军人数,灶台增加说明士兵增多,灶台减少说明士兵减少。

但是,孙膑逆向思维,减少灶台,增加每一个灶吃饭的士兵人数,这样一来,士兵一个没少,但是表面上的灶台减少了,由此推算士兵肯定减少了。

庞涓很高兴,认为这是齐国军队士兵逃亡增多的结果,更加放心大胆地追击齐国军队。孙膑早就给庞涓挖好了墓穴——马陵道,孙膑在马陵道埋下伏兵,还选择一棵大树扒去树皮,写了“庞涓死此树下”这几个字,在周围埋伏了一万弓箭手,传令看到火光立即放箭。

庞涓带领魏军主力追击到此已经是夜晚,有人报告树上有字,庞涓命人点起火把照看字迹,看清字迹时,乱箭齐发,庞涓受伤,最后拔剑自刎。嫉贤妒能而又缺乏谋略的庞涓就这样死了。

其他网友观点

为了描写历史的精彩,也为了展现中华民族优秀的智慧,有些夸张是情有可原的,例如改史实中‘’庞涓死于此树下‘’,万箭齐发,孙膑算的时间分毫不差都值得怀疑。

史实中孙膑设下的是‘’攻敌所必救,歼其来来救者‘’,产生了‘’围魏救赵‘’这个成语,又用减灶计来麻痹敌人,诱敌深入,要想不上当难啊。

人民军队在革命战争普遍采用和发展了这个计策,就是屡试不爽的‘’诱敌深入‘’,‘’围点打援‘’。

具体史实是: 公元前342年,魏国以强欺弱,妄图称霸,发兵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宣王派大将军田忌、孙膑二人率领大军去救韩国。孙膑来了个‘’围魏救赵‘’。

听到国都有难,魏国统兵大将庞涓便迅速调转头,又日夜兼程赶回魏国。庞涓侦察了一下齐军的军情,发现齐军已在魏国边境上安营扎寨,占了很大一片土地,到处是齐军的做饭炉灶,一数之下,足够10万士兵吃饭,没有不敢轻举妄动。

孙膑得知庞涓率领的人马从韩国赶回,故意后退。第二天,庞涓带领大军赶到齐军扎营的地方,数了数炉灶,只能供5万人马吃饭了。

第三天,齐军又后退,庞涓再追赶,他们追到查看只可供3万人马吃饭了。庞涓这才松了口气,认为齐军已逃跑了大半。

庞涓麻痹轻敌,只带领一支精兵,连夜追击齐军。一直追到马陵(今河北大名县东南)时,被齐国军队围困,庞涓走投无路,拔出剑来自刎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孙膑减灶”的故事是真的吗?物资匮乏的古代要十万个灶吗?】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与孙膑的故事相关的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