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锄禾》全诗作者是谁(古诗锄禾全诗视频)

如何理解“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优质回答

记得上小学时就受到了节约粮食的教育,一直到我们长大了以此诗教育我们的孩子

谢谢邀请!说明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对农民懂得感恩。

《悯农》其一,古诗。是春天的古诗吗?你怎么理解的?

优质回答

这首诗描写的是夏天。理由是:

一,锄禾是禾苗长成的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春种,冒土,要等禾苗大点才能除草,不论是第一次还是第二次除草,按季节时令去推,是夏天。其实也是夏天,别无其他季节。

二,与诗句汗滴禾下土吻合。农民在夏天除草,并且要选择太阳非常好的天,而不是阴雨天。为什么呢,因为太阳可以迅速把草晒死,从而让作物长势良好。

太阳大了,还要作体力劳动,肯定大汗淋漓。

三,春天除草,禾苗太小,初长成嘛,秋天是成熟的季节,冬天更不可能,所以,肯定是夏天。

谢谢题主出题。我来试着回答一下。

首先,这不是一首写景诗,不是写春天的

这从诗的题目上就可以看出来。《悯农》,悯,即怜悯,在这里既有怜悯,又有同情、感叹之意。看诗的内容便知: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农民辛苦种粮,一边是粮食丰收,硕果累累,一边却是农民遭饿死。在鲜明的对比之下,农民是不是值得怜悯、同情?对此种现象是不是要感到愤慨?一目了然。

因此,这不是写春天风景的诗,而是描写现实、感慨农民命运的

其次,怎么理解这首诗

《悯农》(其一)是唐代诗人李绅的早期创作的一首诗。李绅幼年失去父亲,生活艰难。年纪轻轻的他,曾经目睹了农民辛苦劳作、挥汗如雨,但是粮食丰收,却得不到温饱,诗人深深地怜悯、同情农民的遭际,并为此而感到痛心和愤慨,于是写出了著名的《悯农》诗2首,他因此被称作“悯农诗人”。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一粒粟”变为“万颗子”,这是对丰收景象的描绘;“种”和“收”,是对农民辛苦劳作的赞美。这一切让人欣喜。

但是到第二句,风云突变,转喜为悲:“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一边是粮食大丰收,且四海之下广种粮食,没有荒田,另一边却是农民照样饿死的残酷现实。从硕果累累到两手空空,这强烈的对比,深刻揭示了当时农民的生存状态、不幸遭遇,这不能不迫使人们去思考:为什么会这样?是谁制造了照样的悲剧?诗人没有给出答案,而是把思考交给了读者。但是答案又显而易见:作者把矛头直指不合理的社会财富分配制度。这样的思考、揭示和批判,便具有了振聋发聩的力量,使这首诗具有格外沉重而深邃的价值。

所以,《悯农》(其一)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农民的残酷的生存状态和严酷的现实生活,并引起人们深深的思索。

综上分析,这首并不是写春天的诗,而是一首反映生活、揭示矛盾、引发思考的现实主义诗歌。

再次感谢题主。

为什么《悯农》是锄禾日当午,而不是锄草日当午?

优质回答

《悯农》里“锄禾日当午”中“禾”,指的不单单是“禾苗、庄稼苗”的本意,而是指的其引申意“禾田、庄稼地”,“锄禾”一词,其实完全是平白如话,就是现在中原地区农民日常口语中所说的“锄地”的意思。而“锄”之一字,则指的是“中耕、除草”的过程。综合而言,“锄禾”实际指的是“借助中耕翻土之机顺便除掉田间杂草”!

需要强调的是,这个过程中的一大重要目的是要“除草”,而不是“锄草”!“锄禾”的劳动过程,就是要用锄头翻土完成中耕、间苗(剔除多余或不健康的庄稼苗)、除去杂草而保留壮硕好苗。如果把原诗中的“锄禾”改为“锄草”的话,题主觉得还能表达如此丰富、生动的内容及含义吗?

这个问题,做过农民的人都应该知道。锄禾和除草,农民都统称为锄地。换句话说,锄地,包括着锄禾和除草。这个说法并不矛盾,只是可能很多人误会了,认为除草是对的,哪有锄禾的。

其实,锄禾并没错。农民播下庄稼种子,种子发芽生长露出地面,再逐渐长大,成熟,这个过程中有个环节,就是剔苗,这里的锄禾,应该就是指的剔苗的劳作。

剔苗,是剔除多余的,或者不怎么茁壮的部分,留下行距、间距,以及数量适应的禾苗。如果不剔苗,放任随意生长,那就长不成可以收获果实的庄稼,这是种庄稼的基本常识。

锄禾为什么在日当午?是因为当午,就是中午,阳光最强,锄掉的禾苗或者杂草会很快被晒死,不至于再复活。

还包含一个问题,为什么农民中午不吃饭,不休息,却在田地里锄禾?这是因为古代在宋朝以前,都是吃两顿饭,就是早晚各一顿,而中午或者当午,是不吃饭的,更别说休息了。

不知这个回答满意否。

《悯农》诗中“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为什么这样说?

优质回答

《悯农》中“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题主提出的这个疑问,可以成立。

既然“四海无闲田”,一定是丰收在望,五谷丰登。既然这样,为什么会“农户犹饿死”呢?既然手握麦穗的农民,都会被饿死。那么不种田的人,又会生活的怎么样了?

诗人李绅,就是通过了这首《悯农诗》,揭露了当时的一个社会现实。

李绅,属于京中唐时代的诗人,做过唐武宗李昂的宰相,是大诗人白居易的朋友。白居易的反映社会现实的名作《新乐府》五十篇就是受了李绅的影响而写的。李绅自己也写过《新题乐府》二十篇,可惜已经失传;他对当时现实主义的诗歌运动起过一定的推动作用。

唐朝在“安史之乱”以后,地方势力割据,不受朝廷控制。中央政府和地方割据势力的变本加厉地压榨和掠夺农民,使广大农民陷入极其困苦的境地。当时有一些政治上较有远见,生活上又比较接近人民的诗人,对这种情况表示了不平和忧虑,从中唐时期就不断有反映农民疾苦的诗歌出现。

《悯农诗》是李绅早期的作品,在当时就已被广泛传颂。他不仅代表农民申诉不幸,而且严肃地提出了当时政治上的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粟,就是小米。这里是用来代替各种粮食作物。春天播种一粒粮食,经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的辛勤劳作,到秋天就可以收到万颗籽粒。

“一粒”和“万颗”都是用的极度夸张的语汇。无非是说,遇上了风调雨顺的丰收的年成,土地会对农民给予了慷慨的报酬;田里获得了大量的收获,农民就有了填饱肚子的食物。这两句给人们以一种仓廩丰实、人们可以饱饭的感觉。

紧接着,诗人再进一步的补充描述,农民的劳作是非常辛勤的,一寸土地都不肯荒废,四海之内已经没有空闲的田地了。(古代人的地理概念认为中国的东西南北周围都是被海洋包围着,所以常常用四海或海内代表整个中国的疆域)。

种的广,收的多,人们就应该过着比较富裕的生活了。可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辛勤种田的农民还是因饥饿而死了。这是为什么呢?

李绅只是看到了这个社会现实,也用诗歌来揭露了这个事实,说明农民在受着繁重的赋税和盘剥,不管丰年也好,荒年也罢,无能怎样付出汗水,一样不能逃过凄苦、死亡的命运。

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使诗人不能找出农民受苦受难的根源,做出准确的答案。但是诗人能够敏锐地看出这个事实,用正确的语言,用明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客观上是对封建统治者进行控诉,这也是难能可贵的。

当然,后期的李绅的为人与诗歌所表现的现象截然相反,出现了许多“黑料”,只是这些不是本回答的内容。故未详述。

这一类诗歌思想性较高,语言也很朴实,说理深刻而且形象生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优秀篇章。

其实,题主问的问题,现在人人心知肚明,都能回答出来。看看诗中百姓所面临的惨状,再看看眼下普通百姓,尤其是新农村农民过的日子。再看看头条西瓜视频上发布的反映农村新气象的视频:农村家家户户,公路修到村,住着小洋楼;养着鸡鸭鹅,水果满枝头。

答案自然而然就有了:因为我们赶上了好时代。

此为面对社会不公的状况,有良知的诗人产生的慨叹。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古诗《锄禾》全诗作者是谁】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