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诸葛亮为求平定南蛮之地曾七擒孟获(诸葛亮七擒孟获后南方民众称其为)

网友提问:

蜀汉后期诸葛亮平定南方为何七擒孟获而不杀?有什么政治目的?

优质回答:

杀了一个威望很高的孟获就会出现一百个孟获,主要是安抚民心!

其他网友回答

抱歉,没有任何政治目的,因为历史上压根不可能发生这件事。

翻遍《三国志》,我们都找不到任何地方提到过孟获,更没有关于“七擒孟获”的记载。对于一个叛乱领袖,抓住七次又放掉七次,既不符合诸葛亮谨慎小心的性格,更加不符合战争的常规。

首先,历史上有没有孟获这个人呢?

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有关他平定南中的记载总共12个字:“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另外《三国志》在其他章节中有关南征的零星记载也没有提到过“孟获”这个名字。所以后世学者据此认为历史上根本没有孟获这个人。

当然《三国志》中的记载过于简略,漏掉过很多珍贵的历史资料,与《三国志》几乎同时代的历史著作《汉晋春秋》,以及稍微晚一点的历史地理著作《华阳国志》和《水经注》也不“提到了七擒孟获”。

清光绪二十七年在云南昭通县城南十里白泥井出图了著名的汉代“孟孝琚碑”。该碑记载汉代孟姓在历史上市南中最著名的两个大姓之一。除此之外,有关孟获急死的历史非常久远。据目前发现的实物资料显示,最早是在唐代和宋代时期。民间所供五显神,其画轴左侧第三层排列中有一孟获象,俗称“扫坛蛮王”据此,史学界大多倾向于认为,虽然孟获生卒时间不可考,但“孟获”这个人历史上应该有的。

孟获确有其人,那么,诸葛亮是否对其“七擒七纵”呢?

从时间上看来,据史料记载,诸葛亮七擒孟获之后,“遂至滇池”,时间正是这年秋天。从他“五月渡泸”,只用了大约四个月左右的时间,就把”称兵倡乱”长达二三年之久的反叛势力“其秋悉平”,或“秋,遂平四郡”了。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方务在北”的诸葛亮一方面要攻城克寨、安抚边民、筹集粮草,另一方面又要客服险峻恶劣的自然条件。用这么短的时间,要完成这么多的事情,这在当时科技、交通都不发达的社会里,无论如何也是难以办到的,更何况要跟孟获打七次决战?

《通鉴辑览》也说:“七纵七擒为记载所艳称,无识已经甚、荒蛮固当使之心服,然以缚渠屡遣,直同儿戏,一再为甚,又可七乎,即云几上之肉不足虑,而脱韝试鹰,发押尝虎,终非善策。且彼时亮之所急者,欲定南而伐北,岂宜屡纵屡擒,耽延时日之理,知其必不出此。”诸葛亮不可能在南中呆很长时间跟孟获玩“七擒七纵”,他还要忙着回汉中准备北伐呢。

从地理上来看,也存在极大问题,诸葛亮在建兴三年三月从成都出发,四月平越隽,五月渡泸,至秋,四郡俱平,取道滇东北,冬之汉阳,十二月回到了成都。由此可知,诸葛亮的南征最远也只到了滇东北地区,当时的南中地区指的是现在云南、贵州和四川的西南部地区。而现在流传的“七擒七纵”孟获的“遗迹”和民间传说,几乎都集中在云南西部的大理、保山一带,诸葛亮怎么可能会在一个自己没有去过的地方“七擒孟获”呢?

据说,“七擒七纵”的故事在真实的历史位面根本没有发生过,这只是民间因诸葛亮“南抚夷越”的政策深入人心,当地百姓对诸葛亮极为崇尚的牵强附会而已。

其他网友回答

还能有什么政治目的呢?当然是了求得南中地区的长治久安,避免当地人在蜀军退去后重新掀起叛乱,以免因后方不稳,而干扰蜀汉的北伐大业呗!

那时的南中地区,因为地广人稀,所以社会经济发展极其落后。而且又因为南中地区与蜀汉的统治中心(益州)的文明发展程度差距太大,导致蜀汉的政令在那里得到有效执行。可以设想:在南中百姓对蜀汉政权缺乏亲和力,而排斥其统治时,单纯的依靠武力镇压,又怎能维系其稳定呢?这便是所谓的:恃远不服!

因此要想完全消除南中百姓,因为和蜀汉政权存有离心力,而导致风波再起。就必须釆取参军马稷所说的“攻心之计”,想方设法地运用武力威慑与怀柔攻心之策,使其倾心归附于蜀汉政权,从而彻底了结这一隐患!

所以才有了诸葛亮七擒孟获而不杀,通过屡擒屡释的攻心战,终于降服了孟获这位南中地区的灵魂人物,从而达成了诸葛亮求得后方稳定,以便集中全部力量北伐的战略目标!

其他网友回答

答:《汉晋春秋》曰:亮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於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若祇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遂至滇池。南中平,皆即其渠率而用之。

或以谏亮,亮曰:”若留外人,则当留兵,兵留则无所食,一不易也;加夷新伤破,父兄死丧,留外人而无兵者,必成祸患,二不易也;又夷累有废杀之罪,自嫌衅重,若留外人,终不相信,三不易也;今吾欲使不留兵,不运粮,而纲纪粗定,夷、汉粗安故耳。”

另外,在诸葛出征之时,征求了一位先生的意见!亮曰:“虽共谋之历年,今可更惠良规。”

这位先生说:“南中恃其险远,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反耳。今公方倾国北伐以事强贼,彼知官势内虚,其叛亦速。若殄尽遗类以除后患,既非仁者之情,且又不可仓卒也。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

诸葛采纳了他的建议!

其他网友回答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七擒孟获是非常精彩的一个片章。以致于,在中国达到妇孺皆知的程度。当然,这得益于罗贯中的生花妙笔。真实历史上的南中平叛,要比<<三国演义>>中复杂,凶险的多。

一,南中叛乱时的国内外形势。

蜀汉政权本就是外来的,在还没有和当地土著融为一片时,就发生夷陵之战的大败,紧接着又是刘备去世。一时间,蜀汉内部人心慌慌。南中的叛乱又有逾演逾烈之势,并且,东吴也把手伸向了南中,形势不容乐观。

诸葛亮没有惊慌失措地急于平叛,一方面,他需处理夷陵之战和刘备去世给蜀汉政权带来的一切不稳定因素。另一方面,他也需要一个出手的最佳时机。

第一个方面对于诸葛亮来说很好处理,第二方面,诸葛亮首先快速地修复了和东吴的关系,结束了双方的敌对状态。但是,诸葛亮还是没有轻易出征,他还在等。

公元225年二月,魏帝任司马懿为抚军大将军,准备讨伐东吴,一场大战即将爆发。

诸葛亮出手了,最好的时机来了。

二,南中平叛的过程。

南中的叛乱不象演义中说的,是以孟获为首。当时的叛乱,大致分三路,西路是夷王高定元。中路是雍闿,也是最活跃的一路。他占据了益州郡,并且,还被孙权任命为汉昌太守。和他联合的就是演义中的孟获。另外,还有一路就是东路。

针对叛军的情况,诸葛亮同样也把军队分为三路。诸葛亮自领一路讨伐高定元,因为,高定元是势力最大的一路叛军。

平叛的过程毫无悬念,面对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蜀军,和深通谋略的诸葛亮,叛乱很快就平定了。

孟获在其它叛乱首领被诸葛亮一一消灭后,他接手了。由于,孟获在南中地区很有威望,当地的夷人和汉人都很尊重他,有一定的号召力,所以,叛军虽受到重创,势力不降反升。

五月,诸葛亮向叛军发动最后的攻击。七擒孟获就发生在这个阶段。

不过,关于七擒孟获这件事,由于缺乏足够的史料来左证,后世一部分史学家并不认可。但是,这个故事在云南,广西一带却广为流传,大概也不是空穴来风吧。

三,诸葛亮安定南中的策略。

南中叛乱平定了,诸葛亮却并没有轻松下来。如果,这一次不一劳永逸地解决好这一地区的问题,将会是后患无穷。

平叛大军出征时,丞相府参军马谡曾给诸葛亮提过建议: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诸葛亮深以为然。

接下来,诸葛亮要做的就是如何把这个建议变成具体的措施实施下去。

首先,把过去的行政区划打开,然后细分,由原来的四个郡,变成七个郡,然后,把县的数目也增加。当地的官员,除了几名主官外,大部分官职起用当地人来任职。

这样做的好处是,减少了中央政府必须派住大量军队的弊端,减少了军粮供应的数目。这两点,对于蜀汉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用当地官员来管理的好处是,更易沟通,也就不易复叛。

其二,推行部曲制,组建了有名的军种无当飞军。

无当飞军人人披铁甲,极擅长山地作战,善使弓弩。这支军队,在后来的北伐中屡有战功。

三国时,曹魏的虎豹骑,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吕布的陷铁营,还有就是蜀汉的无当飞军。都是当时特别能打的军队,有点类似现代的特种部队。

接下来就是,推行当时先进的农业技术,大兴水利建设,推行盐铁官营等政策。这些措施都极大地繁荣了当地的经济。所以,一直到诸葛亮去世,南中地区局势相稳定。

诸葛亮用他高超的为政手段,平定了南中的叛乱,给以后的北伐奠定了一个稳固的后方。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