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满族是通古斯人(通古斯人和满族的关系)

网友提问:

为什么会有满族人是通古斯族的谣言,满族是不是通古斯族?

优质回答:

满族人有通古斯人的血统不是谣言,这一点从努尔哈赤的老爹爱新觉罗·塔克世给自己的小孩起的名字上就能略窥一二。

“努尔哈赤”和他的弟弟“舒尔哈齐”,翻译成汉文就是野猪皮和小野猪皮,三弟雅尔哈齐翻译过来则成了“豹子皮”,幸如果再多生几个,估计爱新觉罗一家都能开出一个万国野生动物馆。这样威风又文雅的名字,明显是出自于崇拜野猪图腾的少数民族。而图腾崇拜,在16世纪的中国辽东大地中,也只有信仰萨满文化的通古斯人才会如此。

女真和通古斯人虽然皆起源于东北松花江流域,但从先秦时期称为“肃慎”到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止,女真贵族们20多个姓氏里有完颜、女奚、乌古论等等,可就是没有爱新觉罗这个姓氏。金国建立后,生活在黑龙江和长白山之间刀耕火种的原始住民们基本上都跑去关内享福去了,既然能轻松抢劫发家致富,为什么还要在这苦寒之地辛苦劳作呢?这样女真人的老家出现了巨大的力量真空,于是居住于贝加尔湖附近的通古斯人、胡里改人、汉人,趁机向南发展,期间更是融合了不能去关内的女真老弱病残,形成了新的部落,分别是海西女真、建州女真和野人女真,这些部落虽然还带个女真前缀,但已经和完颜阿骨打的女真根本搭不上半点关系。

通古斯人的五官轮廓

蒙宋联手灭金,汴梁城内女真贵族被屠杀殆尽,而南宋与金国是世仇,所以杀起女真人来更是格外卖力,就连平民女真也很少放过。女真人最后仅在“河南等地遗存数千户,经过长达百年的民族融合,这些女真遗民们早已被其他民族同化,连自身的女真语言文字都忘了个精光,所以后来爱新觉罗家族往脸上贴金,自称为所谓的正宗金国女真,其实早已是不复存在的。为此,万历年间努尔哈赤写信给朝鲜国王,自称为后金结果被精通汉文化的棒子国王一通笑话羞辱,以至于双方关系雪上加霜。

所谓“通古斯”,起源于莫斯科俄国人对贝加尔湖周边土著民族居民的称呼(Tungusic peoples),鞑靼人称呼其为鄂伦春,关于“通古斯”这个群体的民俗记载于文献资料,则要晚至18世纪的法国佬所著的《中华帝国全志》一书。当然,在我国的古代史书中,他们是以“索伦”或者“喀木尼堪”出现于读者面前的。后来还有外国学者认为满族来源于秦汉期间活动轨迹在匈奴以东的东胡族人,不过这种说法存在争议,我们可以选择性的视而不见。

元末明初时期,这些新品女真为了躲避兀狄哈一族的侵袭,女真首领猛哥帖木儿和阿哈出不得已率部众南迁,逃到了珲春江以西、图们江以北、邻近朝鲜的地方居住。洪武二十一年,明太祖收集小弟砍蒙古残军,阿哈出毫不犹豫的归顺了大明,从部落酋长摇身变成了建州卫指挥使。阿哈出虽然野人出身,但几个女儿却长得还算水灵,在投靠大明的日子里,阿哈出见到了率军巡场的燕王朱棣,于是便把自己的一个女儿献给了朱棣为妾,当上了朱棣的便宜老丈人。

靖难之役,燕王成了明成祖,阿哈出女封为三皇后,阿哈出自然随着鸡犬升天,新女真部落寄身生活的胡里改被燕王撤销行政区划,改为建州卫,便宜丈人阿哈出出任建州卫指挥使。因为和燕王朱棣的特殊关系,所以大明对建州女真极为宽厚,给予他们的待遇,甚至远远高于对汉族百姓的待遇。清史学家孟森感叹道:“明之惠于属夷者,以建州女真所被为最厚。”在天子女婿的关照之下,建州女真的日子明显强过其它部落,实力也愈发强大。阿哈出临死之前,极力推荐了世代与阿哈出联姻的斡朵里部酋长猛哥帖木儿出任建州指挥使,赐姓佟,这也就是努尔哈赤一家铁饭碗的开端。后来清朝夺取了天下,这位猛哥帖木儿被封为清朝肇祖原皇帝加以尊奉,也被称为爱新觉罗·孟特穆。

彼时的建州女真,因为和大明关系深厚,又学习了不少的农业技术,相对比于其他的茹毛饮血的渔猎部落,那日子过得是像神仙一样,加上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儿从朝鲜跳槽后一门心思紧抱大明大腿,四处招抚各部野外女真,号召大家一起为大明卖命,很是吸引了不少的部落加入其中。所以作为满族,从血缘关系上来说,应该包括残存女真,蒙古,汉人,朝鲜人,索伦人等众多民族汇聚后混血而成,而不是像网上所鼓吹的那样由单一的通古斯人或者女真人组成。

其他网友回答

什么是通古斯?通古斯一词的来源是什么?真正的通古斯人是谁?本质是什么?通古斯都包括哪些民族?

1,通古斯一词,就是吃猪肉的人的意思,土耳其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蒙古语等至今仍然是这个意思,古今词义没有丝毫变化。

2,通古斯一词的来源:伊斯兰教产生于公元6世纪,很快就传遍了中亚突厥语族地区,,唐朝时期,突厥穆斯林称唐朝为唐古斯国,意思就是吃猪肉的国度。明朝时期,突厥穆斯林称明朝人为通古斯人,意思是东方饲养和吃猪肉的人,突厥国可汗贴木尔在一次著名的国宴上当着众多国家的使者、明朝再押使臣和西班牙国王使者克拉维约的面大骂明朝皇帝朱棣是猪王,包含两个含义,朱姓和吃猪肉的异教徒王!克拉维约回国后,写了一本书叫克拉维约东使记,详细记载了这件事,人类历史上第1次记载了通古斯一词,原文字母单词是:taugast,专指吃猪肉的明朝汉人!不久之后,贴木尔本人又口述他人写了一本儿贴木尔可汗武功记,又重申了通古斯一词的解释,,这就是历史上通古斯一词见于文书记载的真正来源!其次,辽阔西伯利亚地区阿尔泰人中的突厥人接受了伊斯兰教,可是河谷森林地区的女真人、朝鲜半岛的高丽人并没有接受,和唐朝、明朝的情况一样,这部分阿尔泰女真人也被突厥穆斯林中的雅库特人称为吃猪肉的通古斯人,当今后裔分布于俄罗斯和中国东北,,苏联成立以后,为了区分阿尔泰人各民族,于是就延续了雅库人的说法,把仍保留吃猪肉习俗的这部分的阿尔泰人称之为通古斯人,而满族人和上述阿尔泰人的祖先都可以追溯到女真人,在语言民族划分上也被称之为通古斯人,凭空戴上来这顶飞来的帽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从上到下文化水平都不高,对世界历史更是知之甚少,高层以及学者并不知晓通古斯一词最早记载的对象原来是唐朝和明朝汉人,也不知道明朝皇帝被骂是猪王这件事儿,更不知道广大的汉人才是突厥穆斯林口中的真正的吃猪肉的通古斯人,即便是到了世界发展进步的今天,还有许多国人一点儿都不知道,还有一些的恬不知耻沾沾自喜的无知渣人用通古斯一词来辱骂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无视汉族人也吃猪肉的共同属性,每时每刻每天都在中国互联网上上演自骂的国际笑话,无知真是犯罪呀!!!面对如此无知的局面,我们国家有必要,,是时候应该在学校课本和互联网上普及通古斯一词的真正含义和有关知识了,停止辱骂吃猪肉的中国少数民族,立即停止一部分浅薄的汉族人五十步笑百步、猪八戒笑话孙丑的荒唐闹剧,在全世界面前挽回应有的颜面!!!

3,通古斯概念的本质:穆斯林突厥人对吃猪肉民族的偏见和另眼看待,本质是歧视!!!通古斯只是吃猪肉的饮食习俗,阿拉伯人、犹太人和突厥穆斯林人在伊斯兰教创立之前的古代古代同样也吃猪肉,范围遍及各种族,根本就不是什么耻辱的事,,用吃猪肉的饮食习惯来划分民族和语族是不具科学性和包含歧视性的,很多白种人同样吃猪肉,但穆斯林突厥人并不会把他们也称为通古斯人,道理很深奥,这里不展开!东亚中日韩的人类学、语言学、民族学者未来应该加以严正的抗议和拒绝!中国学者应该勇于首先站出来,因为世界上最大的吃猪肉的所谓的通古斯人群体就是中国,而且绝大多数是汉族人!

4,通古斯群体的范围,汉族人,满族人,越南人,缅甸人,朝鲜人,日本人等,……,也包括一部分蒙古人。

5,最后寄语,对于痛古斯一词的含义和实质,不怪不知者,,但绝对不可以延续无知,继续闹自骂的世界笑话!!!

其他网友回答

满族是通古斯人南支的一个分支,属于满-通古斯语糸。

通古斯人(Tungus)是蒙古人种北支的一个分支,外貌特症为长方脸,饼子脸,眯眯眼,三角眼,塌鼻子,眉毛稀疏等。

通古斯人发源于贝加尔湖附近,逐渐扩散到西伯利亚,东北亚,朝鲜半岛,西日本等地,有一千余万人,满族人最多。

通古斯的意思有几种说法,一种认为是,来源于汉语,秦汉时期的“东胡”,语音和通古斯相近。另一种以为是雅库特语中突厥语借词,意思是”猪”。

通古斯人包括满,赫哲,鄂伦春,鄂温克,锡伯,雅库特,那乃,乌德盖,乌尔齐,奥马奇等众多操满-通古斯语糸的民族。

通古斯最早是雅库特人对鄂温克人的称呼,如今,俄罗斯境内的鄂温克人仍称通古斯人,我国境内的通古斯人,从1958年后,改称鄂温克人。

满人的前身是女真人,把长白山做为自己的发源地。

1636年,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洲。满州人是一个民族集团,有女真,锡伯,赫哲,索伦,乃蛮等众多民族。

清军问鼎中原以古,满洲人家属都“从龙入关”享福去了,留在东北的旗人只有一千多人。

通古斯人分南北两个分支,南支包括满,赫哲族,外貌特征为长脸,小眼晴。

因此,满族是操满-通古斯语糸的一个民族,通古斯人的一个分支。

其他网友回答

通古斯人是不是满族的祖先?

所谓的通古斯人,这其实是个族群名词,它有狭义、广义两种含义。

狭义来讲,通古斯人指代的是生活在中国东北及俄罗斯远东外东北,以及中西伯利亚的通古斯河一带的族群,最早其实是雅库特人对鄂温克人的称呼。狭义的通古斯人≈鄂温克人。

广义来讲,凡是发音习惯与通古斯人语族相近的,都泛指为“通古斯人”。

这含义,其实就是讲“通古斯语”的族群。这个定义范围就比较宽广了,它包含的民族有:满族、锡伯族、赫哲人、鄂伦春人、鄂温克人、奥罗奇人、那乃人、乌德盖人、乌尔奇人、鄂罗克人、埃文人……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目前生活或者曾经生活在中国东北至西伯利亚一带,他们所形成的就是通古斯族群。

看到没,所谓通古斯人,无论狭义的鄂温克人还是广义的通古斯族群,其实都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人种定义。

再打个比方,世界上使用英语的人种很多,都能叫做“英国人”吗?

咱们说回满语,不可否认,它的发音确实属于广义的“满—通古斯”语族,原因也很简单,很久很久以前,满族人的祖先,的确来源于东北的白山黑水,甚至也曾在通古斯河一带待过,很自然的,他们染上“通古斯方言”,纯属正常。

但是后来,满族人不断南迁,最后甚至入主中原,一统江湖将近300年。

而也正是入主中原的那些年,满族的文化、文明已经完全融入了中华文化的主体,成了中华文明的一部分,这与其发源的通古斯文明,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满族≠通古斯人,他们之间,顶多能扯上一句“五百年前是邻居”。

完颜女真:最早的出走者

既然满族人不是通古斯人,那么我们印象中,努尔哈赤的“后金”和完颜女真的“金”是沿袭的关系又是否站得住脚呢?

先说说完颜女真。

完颜女真的历史渊源其实很长,他们的踪迹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古籍中的肃慎(鹰的意思)人;汉朝之后,肃慎人又被称为挹娄(读:yì lóu,鹿的意思);到了公元5世纪的晋代,他们又改名了,叫:勿吉(意为丛林)和靺鞨(读:mò hé,林中人的意思)。

至于他们为啥这样频繁改名,那是因为,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其实都是部落名称,哪个部落强大,整个族群就当他们是老大!

直到隋唐时期,靺鞨人大祚荣实力膨胀,建国号为震国,后来更被唐玄宗册封为渤海郡王。从此一个繁荣二百余年的渤海国,诞生了。震国和渤海国,正是女真人建国的开始。

而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肃慎讹传成了“女真”,并从此被“注册商标”,永久使用。

再后来,渤海国又被突然兴起的契丹给灭了,女真人重又回到了一盘散沙的部落时代。

这些部落中被契丹人直接统辖的,叫做熟女真,而没有编入辽国户籍的,就叫生女真。(注:后来的金太祖完颜阿古打,就是生女真。)

部落状态的女真人,根本不算是个统一的民族,而是大大小小30多个部落,大家今天你揍我,明天我打你,与其说是同一民族的“兄弟”,不如说是互相抢地盘的“恶邻”。

这种互相掐架的状态一直持续了快200年,直到后来,经过完颜盈歌、完颜乌古乃、完颜阿骨打等人的努力,才终于又形成了统一的女真部落——完颜部,并最终掀翻了庞大的辽帝国(当然,这也是赶上了好时候)。

完颜女真估计自己也想不到,所以急于和那些穷亲戚撇清关系,灭掉北宋后不断南迁,醉心于北宋那些复杂的礼仪文化,这和有些暴发户有钱后一样。

尤其是到了海陵王完颜亮这一代,他不但直接把集团总部搬到了幽州(北京),而且连祖陵都搬了过来——你们这帮“孝子贤孙们”,以后哭丧也得在北京哭!而这,基本上和白山黑水就彻底说“拜拜”了。

从此以后,完颜女真和东北的女真故地,从文化到血缘,都已经没啥关系了。只不过,在女真故地,完颜部落“光荣创业”的故事,却从此“永”流传。

其他女真也梦想有朝一日,能进入中原,过过皇帝的瘾。

胡里改人和建州女真

值得一提的是,自从“光荣创业、融资上市”的完颜女真离开出走之后,女真故地迎来了新的主人——胡里改人,他们正是完颜女真出走后的最大“赢家”。

所谓胡里改人,原本其实是生活在黑龙江、乌苏里江一带的边缘部落,他们跟骤然兴起的女真人相比就是野蛮人,因为完颜女真根本没正眼瞧过他们。

据《金史乌春传》记载,金女真把胡里改人比做狗彘(猪)。所以,历史上的完颜女真人,根本就没有把胡里改人当成女真“同胞”。

但是,完颜女真出走以后,这片女真故地,那可就是胡里改人的天下了。

说是他们的天下,他们受欺负并不少,除了成吉思汗的子孙经常蹂躏他们,后来新兴的朝鲜李氏王朝也时不时揍他们一下。

努尔哈赤的祖宗猛哥帖木儿,甚至还接受过朝鲜国王李芳远的官职,成了明朝小弟的小弟,好在明朝这位大哥够意思,朱棣不仅把猛哥帖木儿和他的部众解救了出来,允许他们回到中国东北故地居住,还封他为建州左卫都督。

从此,“建州女真”便成了他所在部落的名字,若干年以后,努尔哈赤就诞生在这里。

建州女真和满族

努尔哈赤的故事,咱就不多说了,知道点清史的,都能划拉划拉他的“伟大创业史”。总之,他这辈子几乎都在砍人和被砍之间艰难创业。

但是到了公元1616年,57岁的努尔哈赤打拼出了一片天地,毅然决定发行IPO——他在赫拉阿图(今辽宁新宾县)建国了,国号是“金”,当然咱们都叫它——后金。

其实,努尔哈赤自己也知道——咱是胡里改人的后裔,跟完颜女真压根就没几毛钱关系。

但要对全是文盲的女真部落(连文字都没有,必须是文盲)解释“建国”,那太难了。就这帮泥腿子想建国,他们肯定得问——“建国”是个啥?

为此,努尔哈赤干脆直接扯了一面大旗——“金”,意思很明显,“祖宗”干过的事,咱再重复一遍就行了!

不过,努尔哈赤可能自己也没想过,他打造的这块“金字招牌”,不但行情持续看涨,而且最后重组上市、一统江湖。所以他们的民族仍然是建州女真。

但努尔哈赤的继承者皇太极是有野心的。

他认为,女真的本义就是打鱼狩猎,描述了民族的性格,现在他既然要入主中原,做全中国的皇帝,如果继续沿用女真族的名称,那就等于打鱼狩猎的民族将统治中国,会让人感觉很掉价,所以皇太极感觉一定要改族名。

再说女真各个部落之间盘根错节,皇权经常受到威胁,为了重新洗牌,皇太极认为可以趁着改族名的机会,重新梳理下八旗制度,这样能够党同伐异。

还有一点就很迷信了。明朝属于火命,女真改为满洲后,就有两个“水”,水能灭火,所以他把国号由后金改为清,民族改为“满洲”,也就是“满族”的由来了。

可见,今天的满族,与历史上的建州女真、胡里改人是一脉相承的传承关系,也属于广义的通古斯语族,但不是通古斯人,与完颜女真,更是没半毛钱关系。

其他网友回答

第一,满族与金代女真人确实有极大差距:今天的满族是头型金钱鼠尾,服饰是广字领内衬外套马褂。这样的打扮在至今为止流传下来的金代女真人记录中难寻其踪,根据记载金代女真人整体形象是“辫发左衽”,虽然也剃发,但整体头发留的远比后来满族要长的多。

最诡异的,就是女真文的失传。金代女真人发明了借鉴汉字的女真文,可清代满族用的确实回鹘式蒙古文改良过来的满文。

实际上女真文的失传也是史学界的一大谜团。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