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到底有什么用?答案很简单,为了幸福!(艺术到底有什么用?见解没有比这篇更深的了)

网友提问:

艺术到底有什么用?

优质回答:

谢谢邀请。艺术來源于生活,來源于民间,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艺术高于生活。没有艺术,人们无法生活。

其他网友回答

艺术可以成就一个人,一个画家、书法家、行为艺术家、甚至疯子!

其他网友回答

艺术有用;艺术有大用;艺术关键时刻有关键作用。艺术尽管不是刚需,不象须臾离不开的衣食一样。但人是不能离开艺术的。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出现的抑郁病人增多。也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艺术是不能离开正常人的视听的。离开了,一时半会还可以,时间一长,问题就来。观察发现,东西方在人类面临的共同敌人面前。悲观的,压抑之情绪也向人们袭来,以致于抑郁症患者增多。东方,笑一笑,十年少之说法再一次得到有力证实。在西方,一个小丑进城,可顶几卡车药的说法中的。艺术的力量和作用不可低估。在五六十年代,人们跑十几里路看大戏,看电影。每每晚上,说书人周围总是挤满人群。当代房子装修,首当气冲的是宽带电视机音响等等。人们通常说的趣正是艺术和接收信息,让自已处于乐的有趣之中。其中最有趣的多在艺术。绘画,书法,音乐,舞蹈,诗歌,小说,电影,电视剧,小品,相声等等。没事都找趣,艺术是最大之趣。中国在夺取抗疫战略性成果后,帮人疗感情之伤的艺术,一时成了瑰宝。大戏与电影成了一大话题。经历告诉我们,艺术有用,艺术有大用,艺术关键时刻有关键作用。(认同请关注,诚谢)。

其他网友回答

艺术,在大的方面,毫不夸张的说推动了世界的发展。让人们不断地认识世界、认识万物、认识自身。十四世纪兴起的“文艺复兴”不正是最好的证明吗?快速兴起的、崭新的另一种艺术形式,直接冲击着欧洲各地的,随后空前绝后的艺术高潮席卷而来。通过艺术的形式,带动世界的发展。

而在小的方面,也是与生活有息息相关的,与人的现实活动密不可分。培养、调节、提升人们的审美意识和艺术欣赏力。正如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恰恰艺术正是这一桥梁,连接了这二者。让更多的老百姓可以去发现、感知、欣赏美的存在。

又因为艺术包括许许多多的形式,甚至是万物之中皆有艺术,所以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抒发自我情绪、排解自我心绪、发泄自我情感的路径。不用再为解决忧愁而忧愁。在自我的世界中肆意遨游、自由飞翔!!!

其他网友回答

艺术当然有用,我最近看了斯托洛维奇《艺术活动的功能》,总结出来了艺术的七种作用。(当然,书中还有很多,我觉得这七点是最主要的)

01 艺术的交际功能

关于文学活动的功能,孔子最早就提出了“兴观群怨”说。《阳货》篇记载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兴,指诗歌具体安排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可以使人从诗歌鉴赏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是指诗歌真实地反映社会政治和道德风尚状况,因而能让人从中观察出政治的得失和风俗的盛衰;群,则是认为诗歌可以有使人互相交流情感、加强团结的作用;怨,是指文学作品有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

这里的“群”就是艺术交际功能之一,艺术有团结、凝结作用,更可以激起人们的爱国热情。“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在维系民族精神的传承方面,艺术发挥着重要作用,就以诗歌为例,从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到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中国历史上有无数位爱国诗人,都以一腔为国尽忠的热血留下了动人的诗篇。

02 艺术的认识功能

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小到认识一棵树、一只昆虫,大到认识宇宙、认识社会、认识人生。换言之,一切艺术形式都是人类特殊形式的创造性活动,其过程本身富含对世界的疑惑、探究、认知,以及情感和理解。

现实主义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我们通过阅读现实主义文学,能够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伟大的作品可以反映一个时代,如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司汤达的《红与黑》。鲁迅先生的作品《孔乙己》、《阿Q正传》、《故乡》等不仅塑造了一系列的典型人物形象,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现状,倾注了鲁迅先生对于当时中国社会历史和民族命运的深刻思考和忧国忧民的强烈情感,对于读者具有极大地教育意义。

03 艺术的改造功能

艺术能够改造世界。关于革命文化的作用,毛泽东曾这样论述:“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的和重要的战线。”艺术通过传达感情,表达思想,对一定的政治起舆论作用,将人们团结在某一政治力量的旗帜下,鼓舞人们为一定的政治思想而奋斗。

维新变法之前,康有为,梁启超为宣传维新思想,纷纷写文章、创报刊,如康有为曾作《新学伪经考》与《孔子改制考》,借孔子的名义宣传变法思想,以期减轻变法阻力;梁启超也发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希望从文艺上的变革渐渐转向政治变革;长征时期,毛泽东曾作《七律·长征》来鼓舞士气,帮助将士们克服精神上的难关,激励他们冲破层层封锁,渡过重重艰险,夺得长征的伟大胜利;鲁迅先生亦然,以笔为刀,写下一篇篇文章,或揭露、或批判、或讽刺、或激励、或缅怀,为革命事业发出声声呐喊;在国外,比彻·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也产生过巨大的社会作用,对美国废奴运动和美国内战中正义的一方获得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本书对美国社会的影响是如此巨大,以至于在南北战争初期,当林肯接见斯托夫人时曾说道:“你就是那位引发了一场大战的小妇人”……

04 艺术的教育功能

艺术家创造作品为了教育社会大众,通过“美育”来改变他们的精神世界。古罗马诗人、文艺理论家贺拉斯很早就在《诗艺》中提出:诗应带给人乐趣和益处,也应对读者有所劝谕、有所帮助。贺拉斯提出“一首诗仅仅具有美是不够的,还必须有魅力”,这样才能发挥艺术的教化作用。他认为,教育要通过艺术和美的形式来进行。

把教育寄予在诗歌里。无独有偶,中国古代也有“文以载道”的思想。早在战国时《荀子》中已露端倪,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设有《原道》篇,更加明确地论述了文以载道的问题,强调文是用来阐明道的。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韩愈和柳宗元都主张文以载道,韩愈重在提倡“古道”,以恢复自魏晋以后中断了的儒家道统;柳宗元比较注重治世之道,从社会需要出发,重在经世致用。

元明清时戏曲面向大众,更加强调戏曲的教化功能。《琵琶记》改编自民间南戏《赵贞女》,但原故事中背亲弃妇、贪慕富贵的蔡伯喈变为了全忠全孝,其他人物也都成了美德的化身。高明在《琵琶记》剧首也坦诚自己创作这一剧本的目的“正是:不关风化体,纵好也枉然。论传奇,乐人易,动人难,知音君子,这般另作眼儿看。体伦插科打浑,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与妻贤川。”在四句开场诗“极富极贵牛丞相,施仁施义张广才,有贞有烈赵真女,全忠全孝蔡伯喈”中,更是直接强调“富贵、仁义、贞烈、忠孝”四个特质。高明希望通过戏曲“动人”的力量,让观众受到教化。正是由于强调伦理感化与教育作用,朱元璋甚至将《琵琶记》与“四书五经”并提,盛誉“山珍海错,贵富家不可无”。

艺术的教育功能中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就是启蒙,文艺复兴时期各个作家通过文学艺术作品,传递“人本主义”思想,推动了革命的进行。

05 艺术的审美功能

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孔子说,“子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曰: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中国古代园林设计,不仅要注重实用性还要注重艺术性。中国古典园林具有非常突出的审美特征,是一种蕴含着非常丰富和谐而又具有自然韵致的景观体系。中国古典园林还被赋予了深致的精神内涵,中国文化中的人格精神、哲学思想、宇宙观念等等都可以通过园林这个艺术方式而予以表现。

追求诗画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理念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自从文人参与园林设计以来,追求诗的涵义和画的构图就成为中国园林的主要特征。谢灵运、王维、白居易等著名诗人都曾自己经营园林。历代诗词歌赋中咏唱园林景物的佳句多不胜数。画家造园者更多,特别是明清时期,名园几乎全由画家布局;清朝许多皇家园林都由画师设计。园林的品题多采自著名的诗作,因而增加了它们的内涵力量;依画本设计布局使得园林的空间构图既富有自然趣味,也符合形式美的法度。

在现代,艺术从阳春白雪变成了下里巴人也能共赏的东西。听一首歌,看一部电影,欣赏一幅画,人们能从中体会到纯粹的审美感受,而无关经济、政治等。

在生命世界里,人类的情感是最丰富的,对于美的渴望也是源于情感的作用。大自然赋予人类一系列有关美的认知和感觉,因而人可以发现美,感受美,可以创造美。“艺术”就是人们按照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创造出的“产品”。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会对客观世界进行美的梳理和归纳,主观的情感、才思、理想和愿望会经艺术手段通过再现或表现的形象来表达,观赏者在与艺术形式“沟通”的过程中会或多或少被艺术家的审美意象所打动,这其实就是绘画审美功能的体现。由此可见,艺术创作本身是审美活动,欣赏艺术作品同样也是审美活动。总体讲,艺术的审美功能带给人的是,没有功利意味的快感和普遍的美感。

06 艺术的价值功能

黑格尔认为“艺术的真正职责就在于帮助人们认识到心灵的最高旨趣”,艺术家将人类的心灵世界灌注于艺术品中,使人们在欣赏艺术时从中反观自身,重新认识自己,认识人类自身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从而获得人格上的提升。

三突出是中国文革期间的文艺指导理论之一,被称为”文艺创作塑造无产阶级英雄人物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三突出指:1. 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2. 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3. 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3. 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有大量的文革时期作品受到“三突出”的影响,如《红岩》中的江姐,就是一个典型的英雄人物。作者号召大家学习革命先辈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这就是通过艺术塑造人价值的典型。

07 艺术的娱乐功能

中国先秦时期的艺术理论著作《乐记》中,也有类似的思想,提出了“乐者乐也”的主张,认为艺术应当使人们得到快乐。

20世纪兴起的音乐疗法、诗歌疗法,都提倡用艺术治愈人的心灵。莎士比亚在《暴风雨》中写,“庄严的音乐是对于昏迷的幻觉无上的安慰,愿它医治好你那在煎炙着且失去作用的脑筋!”忧郁悲观时可以听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想放松时可以听德彪西的《月光》,音乐疗法强调我们科学地选择某一种音乐,有意识地借助音乐的力量,调整体内微振活动,使其恢复到正常状态,以治愈疾病。诗歌疗法同理,也是指以诗歌作为传达感情的工具,选择与患者心境相同或相似的诗歌,鼓励患者聆听或诵读,与之发生共鸣,以释放受压抑的情绪,领悟自己的问题。

西方现当代心理学的许多流派,都十分重视艺术对欣赏者深层心理的渲泄作用或净化作用,认为艺术可以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受到压抑或无法实现的情绪、愿望、期待、理想,通过艺术创造的想象世界或梦幻世界得到完成和满足。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有这样一个桥段:经过主角安迪六年来每周一封信及之后每周两封信的坚持,州政府终于答应了修缮图书馆的拨款,州立图书馆也举行了旧书捐赠活动,而安迪就凭借这些条件,将肖申克监狱里一个充满松脂味的储物间变成了新英格兰州最好的监狱图书馆。在那里,囚犯们可以像自由人一样读书、听唱片、获取知识,感受来自监狱外的自由空气。监狱对人的折磨不仅存在于身体上的禁锢,还表现在精神上的空虚,监狱剥夺了囚犯们享受艺术的权利,让他们的灵魂在空虚中渐渐麻木;而安迪通过修缮图书馆,用书籍、唱片重新丰富了狱友们的生活,实现了对他们灵魂的救赎。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