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近期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恐慌行为(如何看待近期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恐慌现象)

网友提问:

如何看待近期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恐慌?

优质回答:

感谢邀请!

恐慌是心之感和民之情!

大学生毕业后就业恐慌分为个人恐慌和社会恐慌。

首先谈社会恐慌,在舆论报道和社会认可错位的情况下,容易导致或者制造就业压力大的舆论,进而使大家对大学生就业恐慌加剧。另外社会也会更重视大学生就业,国家和家庭花了巨大精力培养人,如果不能就业或者就业不理想,也会影响民生之本。所以就相互推动有了恐慌一说。

其次谈个人恐慌,这个的产生是来自于大学生个人,根本原因是对于就业认知不足,不能从容应对就业,自立自强能力偏弱,不能适应断奶期,家庭教育缺位导致大学生需要在社会教育上买单。还有个人在校期间不能建立就业能力,缺乏职业规划,浑浑噩噩,在马上就业了,才发现一堆问题,缺乏自信和从容。

总之,恐慌是心里感受和社会舆情,克服恐慌自身努力最重要,进而为社会减压。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以下内容仅供参考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其原因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1.工作岗位供过于求,找工作难成为结构性问题。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企业大量裁员,短时期内并无扩展招聘人数的计划,再加上下岗职工与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的叠加,企业所提供的工作岗位并没有和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增长同步,据2月初对近500家用人单位的统计,今年计划招聘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约为15%。

  2.大学生创业少,集中选择热门单位。工资待遇较好的公务员、外企、国企或知名的大企业受到追捧,这些单位甚至出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场景,而一些中小企业,即使以后可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仍然不能吸引大学毕业生。

  3.东部地区人才集中,岗位难求;西北地区人才缺乏,毕业生却不大愿意选择西部。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发达受到毕业生的青睐,因此人才济济,竞争激烈;西部地区更需要人才进行经济建设,却难以招来“凤凰”,人才的区域性矛盾凸显。东部地区吸纳了50%的高校大学毕业生,而西部则不足20%。

  4.大学生就业工资待遇要求高,与用人单位能提供的条件有差距。大学生自我评价颇高,而用人单位则认为应届大学的能力与其要求不成正比,而且有的要求超越了用人单位可以承受的范围,因此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了脱节现象。

  (二)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原因

  1.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经济,一些企业在经济危机中破产,有的企业即使没有破产也在大量的裁员,根本无法提供很多的工作岗位。人才市场大量的供过于求,使得近几年已经凸显的就业难问题更加雪上加霜。尽管现在经济危机正在缓和,但是无法很快地改变目前的状况。

  2.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性招生数目指导与市场需求之间产生不平衡,有的专业市场需求很少,但是却没有相应地缩减招生数目,使得有的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难以很快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高校设置的课程偏重于理论,或者设置不合理,使得大学课程里很多知识无法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

  3.大学生自身的素质有待提高。不少大学生存在专业素养不够、实践能力不强、好高骛远等问题,这些缺点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之间差距较大。因此很多用人单位更青睐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无需培训或者稍加培训即可上岗,而不太喜欢招收没有任何经验的应届毕业生。

  4.很多人的观念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方式。大学期间并没有做好就业的准备,没有认识到现在已经是市场经济,人才的选拔需要通过市场来调节,对于一些高学历的人找不到工作或者从事待遇不高或社会地位不高的工作表示不理解,从校园走向社会的突变在心理上也未做好准备。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恐慌现象及分析

  1.困惑与焦虑心理。在即将毕业走向社会的时刻,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大学生心中存在着忐忑不安的状态,对于无法预期的未来,存在如同考试前夕的紧张、烦躁、易激动、心慌等现象。由于没有明确易行的奋斗目标,再加上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很多大学生并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哪里,应该朝哪个方向努力,因此内心非常困惑与茫然。

  2.从众与攀比心理。由于很多高校大学生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对自己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定位,容易受周围的同学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产生从众心理。如很多的大学生选择考公务员、进入国企、外企等单位,只是简单随大流。从众心理的出现也就当然的产生了攀比心理,大学毕业生在选择工作时只是简单地比较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等,因此一些中小企业、西部地区的用人单位、基层单位很难吸引人才。

  3.自负与自卑心理。大学生很多人认为自己受过高等教育,是天之骄子,因此有的较为优秀的学生认为自己成绩较好或者做过学生干部,开始会踌躇满志,认为自己可以从事高端的工作,自己会做一番大的事业,提出的工资待遇等要求也会非常的高,产生较强的自负心理。然而,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才体会到艰难,在数次碰壁之后则会产生很强的自卑心理,找工作的自信心备受打击,不敢再去展示自己的能力,不敢参与竞争,看不到自己的闪光点,甚至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4.浮躁与功利心理。受整个转型社会的大环境的影响,当今社会氤氲着一种浮躁和功利的气氛,这种社会现实也深刻地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很多高校大学生只重视自我发展的机会和自己的工作环境、福利待遇等,而忽视了自己身上的社会责任,不去寻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结合,缺乏奉献精神。

  5.缺乏自主性的依赖心理。由于计划经济式思维的残存,很多大学生缺乏自主性,寄希望于社会、学校、家长,不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获得工作机会,而是被动地等待。将大部分时间浪费在游戏、谈恋爱或其他事情上,自己的综合素质没有很大的提高,没有意识到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每个人必须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才能获得一席之地。

  6.抱怨社会的畸形心理。有的大学生面对自己受到挫折的时候,会产生一种心理不平衡。加上在社会转型期由于制度不健全,在社会中有一些不正之风的存在,某些人违法乱纪、任人唯亲,引发社会不满,导致社会矛盾加剧。看到以上的不正常现象,某些大学生在遇到就业困难之后,不从自身的不足找原因,而是一味的抱怨社会上的不公平,甚至产生报复社会的不正常心理,导致自杀或者违法犯罪的现象。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恐慌的应对策略

  (一)国家应当制定相应的政策,对大学生就业取向进行适当的引导。第一,高校的招生克服计划思维,应当与市场充分地接轨,根据市场需要设置招生数目及专业,缩减社会上需求较少的专业,增加实践性较强的、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第二,应当制定合理的政策,吸引高校大学生选择西部地区,选择基层工作,选择自主创业,并保证以上措施能够使得大学生有一个上升的畅通的通道,以便对大学生择业进行分流。

  (二)在国家、社会的就业大环境不可能有很快变化的情况下,高校应当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包括设置合理课程体系,与企业进行充分的沟通,培养的各个专业方向也应当根据人才市场的需要有所侧重;加强就业指导,多召开有益的座谈会、讲座等,讲解职业规划设计、面试礼仪与技巧等。

  (三)各种媒体应当进行正面的引导,应当多传达积极的信息,鼓励和大学生从事合理的就业选择。在很多情况下,新闻媒体为了吸引眼球,过于夸大就业压力,而不是主动地引导如何才能够使大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结果一些夸大或者不全面的负面报道愈发加剧了社会和学生的越恐慌心理。在呼吁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的同时,也要呼吁学生根据自身状况,确定今后的工作岗位。总之,夸大的负面报道应被积极的引导报道所取代。

  (四)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心理指导。保证能够与学生及时沟通,了解学生近况,把握学生的就业心理。可以采取班会、个别谈话、调查研究等方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重感情交流,遇到个别紧急情况,采取适当的紧急措施。

  (五)作为大学生自身,首先要对自己要有一个清晰的正确的认识,较早地进行人生职业规划,增强自身的素质,提升自己的能力,特别是要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因为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生时不仅仅关注学生的专业能力、道德修养、文化修养,还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人际交往能力等。根据自己本身的能力和特点,选择合适的就业岗位,争取能够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结合。

  克服大学生就业恐慌心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国家、社会、企业、高校和大学生本人的共同努力。高校学生工作者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同大学生进行就业情况的交流和心理疏导,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进行职业规划,发挥自身在学生工作方面的各种优势和大学生一起应对就业难题

其他网友回答

各个行业都缺人。但是现在实话并不是大学生愿意晚就业当然也有一部分。现在的就业很难让一个人从零让你开始。企业只想用最小的代价去创造自己的利益所以大多愿意选择能直接上手的活或者用低价甚至免费的劳动力。而且现在信息大爆炸时代大学生又是接触最深的一群人。在没有好的老师和社会引导力的情况下很难去能选择到一个适合自己和自己喜欢的行业。所以现在大学生晚就业其实是个多方面原因。对社会影响并不大。现阶段互联网时代大多大学生都在网络度过自己的很大部分时间。更多的是接轨世界脱轨社会的一群人。所以我认为对社会没影响。

其他网友回答

现在大学生普遍性,然后工作性质不一样,好的工作应聘不上,差点的工作又不想做,所以造成现代大学生的一种心里恐慌。

其他网友回答

我觉得是学校的问题。学校不应该在大学放纵学生,我认为学校更要注重学生们社会适应能力 应该上课和工作相结合,这样,毕业之后,就不会有这么多压力。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