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的农村生活是什么样的(过去的农村和现在的农村)

网友提问:

生在农村的一些人说农村苦,40年前的农村与现在有多大变化?

优质回答:

农村30年的困境,仅用了40年变为繁华大花园,我的人生故事

冷金财

昨天 21:08 · 九江富贵人生丝绸家纺有限公司经理 故事领域创作者

人生故事

1949年10月1号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从那时起到2019年10月1号整整70年,中国农村经过30年艰苦奋斗(1949一1979)的日子,仅用了40年(1979一2019)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了繁华的大花园。

50、60、年出生的人都铭记那段极其艰难的日子。现在讲那时困难80后出生的年轻人,肯定说你唠叨……或者根本不想听。

今天还是厚着脸皮讲讲什么是苦,什么是甜的故事与现在对比一下,哪怕只有几个人愿意看也行,也是一种满足,也是值得高兴的。

1、曾经生活的老屋,苦与累

这是一张30多年前的老图片,90年代前这栋泥砖瓦屋住了20多人,爷爷奶奶家,大伯叔叔家,还有一家邻居。我家就有9口人,76年7月父亲去世。(姐姐在父亲去世前已出嫁)家里剩余兄弟4人,两个妹妹加母亲共7人。

老家原于修水县、古市镇、月塘乡东皋村、九队、全队21户,共117人。由于地处偏僻,高山路远,田土稀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去街上买东西来回需要大半天时间。

在家里兄妹间我排行老二,父亲去世后我成了家里的顶梁柱,高中未毕业就顶退父亲在生产队的保管员负责全队粮食分配及粮食入库,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收割早稻,中稻、晚稻,挖红薯,捡茶籽……这些体力活都得我一个十七、八岁的孩子去干。

农忙季节早上5点多起床,(先帮家里砍一担柴)。再从家里赶到大约3公里左右的保管房,一早上要挑30多担稻谷上2O0多米高坡的地方去晒,晚上一个人收回仓库或分配给社员,几乎一天没有停歇(一担稻谷130斤左右)。如果遇到天气下雨一天收与晒最低担进和担出4,次,4次来回就是1万多斤,现在想想都非常可怕,一天工作量十几小时,有时累成“狗”一动都不想动。

2、倒挂在山坡上的红薯

76年7月父亲去世给我带来沉重的打击,就像天快要塌下来似的,家庭负担全落在我身上,精神严重受伤,有时喊天不应,哭地不灵家里光7张嘴的吃饭就成了问题,穿衣,人情世故都成了我的责任。

那年10月份正是红薯收割季,我们一家一年要挖30、40担红薯晒成薯丝干1OOO多斤,这就是7口之家主要粮食来源。

10月份的一天下午我带着二弟去挖红薯,(二弟中途说肚子痛,回家了)。我一口气挖了3担红薯,天已经黑下来了,准备装进萝框挑回家,山里是没有大路的,一条不到40公分宽的山坡路长满了牛筋刺,弯弯曲曲,唯一有几棵瘦骨如柴的小松树没有弯下腰来,还有一些茅草伴随着山坡的油光石免强的生存,风一吹就扭头歪脑地沙沙作响,坡道大约180来米长,垂直度大概45度左右,甚至不只,没有其它路可走,这是唯一通向山顶的绝径。

可以想象:一个160公分的身高微瘦的学生小伙挑着一担一百多斤重的红薯,从挖红薯的窝底一步一步扒着茅草扒着小松树爬上山顶是多么一件不容易的事。

第一次挑两萝框快到山顶时被一棵小松树一绊连人带薯翻了一圈,全部滚落在山坡的茅草丛中……没办法:……用手摸着一个一个地捡,捡了一大半又到原地加满继续顺着哪弯曲的小路向上爬……

也许是力气小,也许是运气差,也许老天作对……第二次爬坡刚到中途踩在一个小石头上,石头一脱落又一次被无情地滚下山坡……天色已经渐晚,手上、身上被筋刺划出一条条血痕,几乎上快一点力气都没有了。

往年这种事都是父亲做的,在家最多就是帮帮忙,重体力活几乎没有做过。这时心里的一股伤痛涌向大脑,回想起父母的不易,想到现在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立刻一股无法控制的冲劲钻入我的大脑;”找父亲倾诉”。嚎天大哭地奔向父亲的坟墓,在父亲坟墓前晕死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被母亲、伯父、叔父在父亲坟墓前找到,背回了家。

3、野菜粥汤的日子

50、60年出生的人都清楚地记得,60一70年代那段日子,中国农村是非常艰苦的,吃不饱穿不暖吃上餐愁下餐成了当时热门话题,没办法国家从一穷二白起家,也没有什么经验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个脚印。

由于粮食紧张,我们家劳力少,小孩饭量大,干饭很少有吃,除掉过年大米加薯丝可以吃一、两顿饱饭,平时大多数喝稀饭(野菜十点大米或者红薯丝加点大米)一日三餐如此,妈妈用大约1市斤大米加野菜每餐提前一、二小时煮一大锅稀粥,让我们兄弟姐妹喝饱,有时到了最后还没有,妈妈不知饿过多少回……吃肉一年三次,端午节,中秋节,过年。

端午节,中秋节由队上按人口分派,每人半斤左右,我家7口人大概3一4斤猪肉,还要留点平常来客,妈妈用一口大锅打半锅清水,放点盐,放一斤至两斤猪肉煮熟先让孩子们喝个够,最后她自己所剩无几了。

在我的记忆中大概有20多年持到70年末这样喝野菜,烂薯丝粥的日子。

4、改革开放带给我新的希望

1977年秋天,在亲朋好友的劝导下,我们家招进了一位叔叔(叔叔是后爷的意思)来接退我的责任与负担,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后爷为我分担。在他来了以后我才走出了那座大山,走出了那座老屋,走出了那个受苦受累的农村……

78年在邓小平先生设计下,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农村实行承包制,城市招商引资加快了建设国家步伐……我正好赶上改革开放的头班车走向经商之路。

就目前来讲:挤向了城市的一员,经济上可以算丰衣足食,不算很富也吃穿住行不愁,应该知足常乐,儿女都居住于一、三线城市而条件都不错,现在就等着安享晚年吧

这一切都是改革开放给我带来了新的希望,没有共产党、没有改革开放可能就没有今天,所以我经常教育孩子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要尽力为国家为人民做好事,做有意义的事。

:

5、农村4O年的巨变

先拿我们队(现在叫组)当年21户,117人来说:10年前全部搬出了曾经的那座大山,大多数都居住于乡镇效区,都住上了两层砖混结构300平方左右的楼房,家家有车,人人安居乐业,有些年轻小伙在大城市里买房,买车…:小孩大多都是本科学历,工作稳定,生活富足。

有几位网友总结农村在40的巨变实际例子……

衣食住行,吃喝玩乐,路、水、空气、蔬菜……

(1)农村有95%以上住上了两层一叁层小洋房,大约面积2OO一4O0平方之间。

(2)、有80%左右的家庭购买了小车与摩托车。

(3)以前的泥巴路,现在全部铺垫了3一4米宽的水泥路面。

(4)、空气变好(修水的口号是:空气是甜的),蔬菜都是自己用有机肥种的。

(5)、村村有健身场,棋牌室有的地方还有图书馆……这一切的一切都归根于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与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我们要万众一心尽自己所能努力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为建设好我们的国家作出应有贡献!

注:故事写作可能有点粗糙,望阅读者“海涵”,同时欢迎评论十关注!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

现在的农村变化是大了,就是人变少了,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