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重文轻武的原因和影响 北宋重文轻武的影响是什么?

网友提问:

宋朝的重文轻武,其根源是什么?有何利弊?

优质回答:

在中国五千年浩荡历史中,宋朝其实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存在:它的文学风气蓬勃发展,将“诗余”也就是词发展到了巅峰,同时市场上也开始出现了纸币,百姓的日常娱乐生活继承了唐朝开放之风,达到了空前的活跃状态。而在朝堂之上,在宋之前的朝代是皇帝不好做,在宋之后的朝代是臣子不好做,因此宋朝可以说是君臣博弈之间的转折点。这个朝代是隋唐宋元明清中唯一一个较为分裂的朝代,北边时常受到西夏、金国、辽国的侵扰,西边毗邻吐蕃,南面还有大理国等潜在导火索。

与此同时,宋朝的羸弱也让许多生在这个时代的文臣武将感到奇耻大辱——“靖康耻,尤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些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宋朝的风气就是重文轻武,那么宋朝的重文轻武,其根源是什么呢?又有何利弊呢?

要说一个朝代的风气来源最重要的要追溯到开国的两三个皇帝身上,毕竟他们奠定了整个朝代的基调。众所周知,晚唐末年基本上是藩镇割据的局面,也就直接导致了后来的五代十国这一乱象的产生。要说这五代十国最大的特点,那就是乌合之众的闹剧。对比中国历史上比较大的乱世:春秋战国、三国、南北朝,无一不是出了不少名将名臣,而五代十国很难看到成器的将领或者谋士。这个时期典型就一个字:乱!并且国与国之间会互相倾轧、背叛、十分的自私自利。

后周显德六年(959),周世宗柴荣崩,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登基。一朝皇帝一朝臣,尤其新帝登基也得培养自己的班底,于是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在皇帝的任命下逐渐掌握了国家的军权。

北宋建隆元年(960)正月初一,传闻契丹联合北汉南下,将要对周不利,宰相范质也来不及分辨消息的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在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陈桥驿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胁迫周恭帝禅位。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宋”,仍定都开封。

从宋太祖登基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出来,他登基是名不正言不顺的,说难听点就是“篡位”。等到赵匡胤登基后他就会考虑了,他都能黄袍加身胁迫柴家退位,那自己千秋之后会不会有人来效仿自己的做法夺取他赵家的江山呢。于是后面就上演了著名的杯酒释兵权,赵匡胤从兵制出发,彻底改革,变得将不识兵,兵不识将。这便是重文轻武的根源之一。

那么这件事的好处仅仅是巩固他赵氏的政权,防止别人篡位吗?当然不止,还有更重要的是通过重文轻武的思想,他彻底将五代十国时期的文化断层和朝野上下的风气彻底肃清了一次,也再次过滤了一遍。

当然弊端肯定是很明显的,在国防力量上,弱后了就注定会挨打,何况宋朝还那么富裕,典型的手无缚鸡之力的纨绔子弟,周围的穷国不来打你打谁呢?

宋朝的重文轻武其实是有历史的必然性的,放在任何一个人站在赵匡胤的位置都不可能找到能够两全的办法。我们应当感谢“重文轻武”,不然我们不能见识到商品经济萌芽的宋朝,不能见到文化、思想异常活跃的宋朝。

其他网友回答

唐朝中期开始,武将拥兵自重,威胁中央政权,有的甚至起兵造反。“安史之乱”就是典型代表。

安史之乱导致唐朝衰落。 安史之乱后,很多参与平叛的武将都被封节度使。他们拥有重兵,纷纷盘踞一方,形成藩镇割据。唐朝陷入长期战乱,中央无力控制政局。

907年,唐朝节度使朱温废唐哀帝,自立为皇,改国号梁,定都开封。唐朝被武将灭亡了。

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实质是唐朝藩镇割据的继续,在50多年的时间里,割据的政权皇位频繁被篡,能够登上皇位的都是手握重兵的藩镇将帅。

赵匡胤是后周禁军将领,一个十足的武将。960年,策划、发动陈桥驿兵变,夺取皇位。

赵匡胤头脑灵活,善于总结、经常反思。他从唐朝灭亡、五代十国更迭频繁的历史中,特别是从自己当上皇帝的过程中,汲取教训:要想统治稳定,必须重文轻武。

北宋“重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提高文人的地位;改革发展科举制度。

在宋朝,文人地位大大提高,不仅中央和地方要职由文臣担任,而且文臣统兵、主持军务,地位也高过武将。宋太祖曾刻碑立誓:“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文人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

宋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的名额,提高进士的地位,为读书人提供了更广阔的出仕途径,从而在全国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宋朝有几句名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文官动动嘴,武官跑断腿。这些内容都是宋朝“重文”的铁证。

宋朝的“轻武”有两个特点:一是“轻将重兵”;二是“内重外轻”。

赵匡胤建立北宋之后,很快实行“轻武”。961年,罢免了慕容延昭的官,慕容延昭是殿前督点检。从此以后,这一官职不再设立。

不久,赵匡胤又用“杯酒释兵权”的策略,解除了石守信等大将的兵权。

宋太祖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禁军分内外驻屯,将领经常调换;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在中央设枢密院掌握军队的调动权。形成“将不识兵”、“兵不识将”的状况。

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有利也有弊。

宋朝重文轻武政策,使得宋朝经济繁荣,文化兴盛。

宋太祖重文轻武,加强了皇权,牢牢地掌控着军队,但是,造成了官僚机构臃肿。

宋朝重文轻武政策,束缚了武将的才能,导致宋朝军事上受到很大削弱。

我是:岳飞的飞。

欢迎关注,共同进步!

欢迎批评,一起成长!

其他网友回答

感谢您的邀请回答。古语说:凡事兴一利必有一弊,这话用在宋朝身上是很恰当的!

但是说宋朝重文轻武,似乎不十分贴切——宋朝处于强国的包围之下,如果真的轻武的话,早就亡国了!宋朝统治者是在有意识地“崇文抑武”。为什么会这样呢?就因为宋朝的江山,是宋太祖赵匡胤凭借手里的兵权,通过武力从后周柴氏家族的手里抢过来的呀!

为了防止日后再出现第二个赵匡胤,也凭借兵权通过武力,再把江山从赵氏家族的手里夺走,就必须有意识地抑制武将的权力,以减打压武将的地位。尽一切可能将武将的威胁降到最低!最终皇帝通过抬高文臣的地位,给予文臣优厚的福利待遇,成功地将宋朝国民的兴趣吸引到了“喜文厌武”的方面上来。国民性格也由五代十国时的“好勇斗狠”,转化成了温文尔雅!人们都陶醉在皇帝有意制造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的入仕景像之下而难以自拔。

这样一来国家內部自然是不会再有可供武将势力崛起的土壤了,而且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之下,即便是武将试图叛乱,也不会得到什么有力的响应。如此一来,赵家的大宋江山似乎可以说是高枕无忧了!

然而结果却是残酷的:北宋在苟自求安了百余年后,还是被迅速崛起的金国灭亡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百余年的“抑武”造成了北宋军队的:武力不振,兵锋不锐,将无斗志,兵无战心!否则,单凭金国的实力是绝无可能轻易灭亡北宋的!从这个结果上看,北宋统治者所认为的“患在内而不在外”的看法是极为片面的!“强干弱枝”集中精锐于中央,弱化地方军力的作法,也难说是完全正确的!故北宋的崇文抑武有利于“安內”,而不利于“攘外”!

而到了南宋时代,由于时刻面临着亡国的危机。所以终南宋一朝也不敢放松军力建设,但是统治者对于武将的防范与戒备心理却也没有减弱。然而由于宋朝只剩下这江南的半壁江山了,面临着国力不强、军力也相对弱于金、蒙的局面。因此尽管凭借地理条件有利,而抵抗了百余年,最终还是不可避免地亡国了…

其他网友回答

中国历史上很多时代,都是手握兵权的人,以武力征服世界,如秦始皇就是靠武力征服六国,后来的许多朝代都是用武力说话。宋太祖赵匡胤原来就是后周的都点检,手握兵权,公元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大宋政权。

靠武力起家的宋太祖,在享受武力带来的荣耀时,也从内心深处对武力产生了恐惧,坐在皇帝的宝座上,总是担惊受怕,于是在大宋建立后不久,宋太祖赵匡胤就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上演了一部‘’杯酒释兵权‘’的重头戏。把石守信等一批将领的兵权收回,赐金银财宝、良田美女,让他们回家养老去,这一切皆是因宋太祖赵匡胤的经历所致。

从先秦开始,中华大地就是战乱不断,血腥的杀戮染红了山川河流,诸侯割据势力战争不断,宋太祖赵匡胤认真的反思了这些历史的教训,于是想用文治的方法来压制武力。从五代走过来的赵匡胤,目睹了五代十国时期,许多武将改变政权的情况,说他没有担忧那是不可能的。武将没有多少文化,也不会考虑太多的后果,往往是成功了就为王,失败了就身亡。

基于这些原因,重文轻武之风慢慢形成,武将的权力被削弱,这样看起来是维护了皇权的稳定,但军队也就没有了核心,没有了号召力,士兵连自己的老大都不知道是谁,军事将领也是没有激情,作战能力可想而知。在后来辽和金的军队南下侵略时,宋朝军队是溃不成军,毫无抵抗能力,以至于发生靖康之变的惨剧,北宋因此灭亡。

那是不是说重文轻武就没有一点好处,那倒也不是。轻武在某种意义上遏制了多方势力的权力,部队衍生出许多支系,管理各自独立。加强了中央政权的统治。宋朝设立了枢密院和三衙,枢密院管军籍、文书、名单等档案材料,三衙负责军队的训练,调动军队必须要有皇帝的兵符,行政与军事是分开管理的。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得不说,北宋和南宋政治管理是非常完善和稳定的,如果没有外部的骚扰,可能宋朝就是一个再和谐不过的朝代,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这是重文轻武带来的好处。

另外我们来看看重文轻武带来的弊端,由于设计的管理机构太多,官员冗杂,领导多,办事人员也多,政治队伍素质复杂,机构多,办事就会相互推诿,效率不高,拖拉现象严重。政令执行力度不够。奢靡之风越来越严重,大家只求享乐,不思进取,对外没有抵抗能力。

重文给文化的繁荣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北宋时期出现了一大批文化巨匠。如范仲淹、王安石、苏轼、司马光、李清照等,甚至连不少皇帝自己都是大师级的人物,如宋徽宗等。可以说北宋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繁荣的时期,诗词方面出现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但不管怎么说,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后盾,就会挨打,就会被凌辱,宋朝给了后人许多的启示,今天的我们是不是要以史明鉴。

其他网友回答

历史的一条规律就是矫枉总是过正,其实过犹不及。

确切地说,北宋不是重文轻武,而是重文抑武,而且是最大限度的抑制。

在赵匡胤建立北宋之前,中国刚刚经历了五代十国的大混乱。那是个尚武的时代,一切依靠武力说话,武将篡位的事件层出不穷,中华大地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灾难。

赵匡胤就生活在五代十国的末期,他见过了太多的征伐和杀戮,也听闻了许多武将篡位登基为帝的例子(他本人也是这么称帝的)。赵匡胤认为,引起这一切的根源就是武将兵权太盛,藩镇割据削弱了中央集权。

重文抑武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以下阶段,采取了如下的措施:

1、杯酒释兵权

他选择了一条重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利用“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属下石守信等大将的兵权,将军队归于皇帝直接统领,形成了兵权集于中央的形势。

2、文人治国,削弱相权

政治上实行文人治国,削弱相权,多人担任宰相,设立专门的部门三司来管理财政。北宋还设置了枢密使、参知政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军、政、财三权,使得皇帝的权力超过了以往任何朝代。

3、职事分离,外加临时受命的差遣制度

北宋还实行了职务与官衔分离的制度,分化事权,武将临时通兵,防止士兵只听命于将领,不服从皇帝,大大减少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情况。

通俗讲,官名只是虚职,实际要做的很多事,都是皇帝差遣。

4、拆解两司,设立三衙,进一步分解军权,将领频繁调换

北宋为了防止军队被武将似有,直接将禁军归于中央所有,将原来统兵的两司拆解为三衙,进一步分解了集中的军权。而且三衙的将领,皇帝会频繁地进行调换,防止军队只忠于将领,而不忠于皇帝。

一、重文抑武的好处

重文轻武的好处很明显,那就是文化繁荣灿烂,儒学得以复兴,科技进步飞快,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北宋是一个不杀文人的朝代,文人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一度出现了“满朝朱紫贵,皆是读书人”的局面,文化上出现了吟唱千古的宋词,书画出现了许多千古佳作,史学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哲学上出现了理学,远超汉唐。

由于朝廷的重点不在发展军事武装上,北宋的农业得以高速发展,农业生产技术获得极大进步。太祖太宗两代兴修水利,因地制宜,推广了多种农作物的种植。

手工业与商业也得以发展,瓷器、冶炼、丝织、造船等行业都迅猛发展,规模与质量都超过了以往的朝代。在这样的条件下,北宋商业也蓬勃发展,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显示了宋朝的繁荣。

二、重文抑武的弊端

弊端很明显,那就是外忧,民族矛盾重重,异族虎视眈眈。

由于北宋将军队的重点建设放在了镇压农民上,逐渐形成了“守内虚外、内实外虚”,长此以往,北宋就出现了积弱积贫的局面。

因为没有了燕云十六州的防线,以游牧为生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不断袭扰北宋边境,成了北宋外部最大的隐患。

北宋与西夏、金国、辽国的战争不断,并且多次失利,不仅极大地损耗了国力,加大了农民负担,而且引起了内部的不稳定,北宋中后期,各地农民起义不断。

由此可见,单独的重文或重武,都不是长久之计。重文的统治,则软弱可欺;重武的统治,则刚而易折;只有文武并起,才能刚柔兼济,长久治安。

所以,中国历来都称颂汉唐,不仅为了当时的繁荣昌盛,也为了当时统治者的文韬武略。

版权声明